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山水画的古诗词(100句)

2023-01-26 18:58:4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有关山水画意境的诗词

1、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2、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只要轻轻呼唤一声,画鹰就会拍翅飞来。何时让它搏击凡鸟,我们就会见到凡鸟血洒草原的壮观景象。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在古代画家创作的山水画中他们描绘塑造出的自然景物像人一样具有喜怒哀乐,它们时而静若处子、时而生动活泼,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人文之美促使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就比如,在晋朝画家戴逵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吴中溪山邑居图》中,戴逵真实描绘了浙江一带的生活写照,并且充分体现出了画家戴逵“向往山林”的隐逸情怀,赋予了山水画中一种人文精神,而这种人文精神是与儒家代表人物控制的山水比德思想相契合的。又比如,在范宽创作的《雪景寒林图》中,给人营造出了一种场面壮观却又静的出奇的意境画,水面和树不再有任何动感,天地之间皑皑白雪相互映射出了虚幻的冷光,当人们沉醉中这种虚静恬淡的意境之中就会感到身心的放松,并领悟感受到“天地之道、圣人之德”。

5、22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金陵跃水池鱼戏,彩凤栖林涧竹斜。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出自:唐代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8、✔了解2个经典地标常识,感受历史魅力!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0、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11、出自唐·李德裕《登崖州城作》。匝,周、圈。遭,周、次。百匝千遭,是夸张,指青山一重又一重。此以比拟修辞手法将青山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生命情态,在形象地写出群山绕城之景的同时,含而不露地表达出诗人对青山的喜爱之情。

12、西洋画侧重于写实,中国画侧重于写意,这也是“形”与“神”一个重要的关系,各家对于所谓的“神”的理解可能还有所不同,但画贵“神似”的看法是一致的。

13、鸟道盘空上,松根抱石生。

14、每一句都深藏着壮志豪情,让人感受到中国的力量与柔情。

15、(夏山烟雨)上海博物馆藏历代山水画欣赏100幅

16、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感情)。

1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19、36百丈飞泉洒面凉,桃花片片泻沧浪。道人白足元无垢,自爱空山日月长。

20、——(清)原济自题《游华阳山图轴》

二、山水画的古诗词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宋)钱选自题《秋江待渡图》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5、山水画这种既画自然山水,又强化主观精神意蕴的表现方式,即古代文艺中流行的“意境”的表现。宗白华先生在论《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说:

6、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7、30秋来好在溪楼上,笔墨牢牢意自闲。老眼看书全是雾,模糊只写雨中山。

8、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9、18东风一样翠红新,绿水青山又可人,料得春山更深处,仙源初不限红尘。

10、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11、——(元)张圭题展子虔《游春图》

1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13、出自唐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4、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5、译文:在高堂白壁之上,有一幅海上仙山图。举烛前观,但见沧洲清逸,招人欲去。仙山高峻峥嵘,四周洪波汹涌,神山光华匹照,犹如丹丘,遥隔大海,可以直望赤城。

1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7、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18、——(元)王蒙自题《茅屋讽经图》

19、出自唐·孙逖《淮阴夜宿二首》。山长,指山高。这句话是说落叶可知秋、山高日出迟的道理。

20、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三、形容山水画意境的经典诗词

1、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吴文英《点绛唇·越山见梅》

2、“峰岫峣嶷,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同上)

3、引用诗词,充当道理论据,是为更好地探讨山水画的意境,诗词中也是写景与写情相结合,也很有意境,强调了要长期观察事物,使作者的美学观念更有说服力。

4、——(清)乾隆题郭熙《早春图》

5、——(清)恽格自题《远眺》

6、“什么是意境?唐代大画家张璪论画有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鸢飞鱼跃,剔透玲珑,这就是‘意境’,一切艺术的中心之中心。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就粗浅方面说,就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

7、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8、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9、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10、41弥川急雨暗长空,无限琅玕淡墨中。剑甲纵然军十万,欲将貔虎战斜风。

11、64树才发叶初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借初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

12、《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3、王家山水画图中,意思都卢粉墨容。

14、这就说得很清楚了。画山水画欣赏山水的目的都是为了“畅神”,而所畅之神,又是超越时空,亦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言:“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那种中国人特有的富于哲理的精神境界。

15、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16、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17、62片石太古色,虬松千岁姿。相看两不厌,共结岁寒时。

18、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1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0、景观设计师必看的25本书!

四、山水画的意境的诗句

1、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

2、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钓于溪头之上,弹琴于涧水边,真是快活无比。隐居山中,四处云游,一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而我赏画神游、的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往日误入仕途,贪图富贵,如今悔恨,想要归隐山林,但是这一愿望要到何日才能实现呢?只希冀从这画中找寻。

3、(2)郭熙作,儿子郭思纂集编《林泉高致》,第10110页,载同上。

4、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5、显然也是因年老而不能再游,只好以画山水而替代了。……由此可知在古代中国,至少也有过这种追求真实的山水画。我们只要看看郭熙所画的《早春图》,那精细的细节表现,那近清楚远模糊近浓远淡的视觉关系(在西方叫“空气透视”),那云蒸霞蔚的真实场景,显然说中国山水画不真实也不对,至少,中国是有过追求真实再现的写实性山水画的。

6、“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7、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8、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骈 《山亭夏日》

9、水波轻轻荡漾开来,闪着层叠的光,我在里面看到童年时自己的样子,母亲很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头。我忽然感觉像是一场梦。山水之间,那么久远的时光,都浮上来。

10、当中国人最初看到来自西方的这种神奇的风景画时,惊奇地描述到:其所绘“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1)虽然中国的山水画,尤其是明清以来的山水画,的确大多已没法让人“走进”,但中国也曾有让人走进的山水作品。北宋画院画家郭熙说:

11、——(明)王绂自题《水墨小景》

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3、黄河九曲流,缭绕古边州。

14、“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旨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2)

15、2015苏州博物馆(仇英特展)100幅高清大图

16、意境之美是中国山水画中最富民族特色的一种审美标准,其不仅是社会受众群体对绘画艺术的欣赏原则,同时也是艺术画家的基本创作原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7、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18、最新公告:淘诗词为践行“诗意中国,甘为拾柴人”拟在全国34个省市区建立诗词交流群,截止目前已建诗群有:淘诗词北京总群(吴铮),广西群(李冰),山东群(许文丽),山西群(段爱丽),浙江群(小杨),安徽群(李家灵),吉林群(李茂君),江西群(付薇)更新中……

19、57锋头黛色晴尤湿,笔底春云暗不开。墨花淋漓翠微断,隐几忽闻山雨来。

20、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五、关于山水画意境的诗句

1、——(明)文征明自题《枯木竹石图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薄雾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4、49惆怅当年紫玉屏,至今落日尚未醒。我时精选一千峰,万仞飞流下深冥。

5、与刘国松的“抽象意境”相似的,还有如赵无极、朱德群的抽象艺术。他们的艺术虽然为纯抽象,但在纯抽象中却又隐隐约约让人可以意会其风云际会山水境象,其中之深沉浩大雄肆崇高之意味不难体会。但深究其山水云雾,却又没一处能具体落实。此种没有山水的山水画,其抽象性,及此中意味,也绝难以“意境”去表述。在“抽象水墨”中的某些水墨画家,如张羽与刘子建等,他们的水墨抽象艺术中也有赵无极艺术一类的精神性哲理性因素。

6、39千峰顶上直通云,一水人家别有村,直到前山兰若路,清钟落日不逢君。

7、19丰草茸茸软似茵,长松郁郁静无尘。相逢尽道年华好,不数桃源洞里人。

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9、✔赏析5首经典古诗词,踏足古人的山水之境!

10、赋予:意指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

11、今天,我们也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免费的直播体验课,和老师一起踏足山水,趣味学诗词!

12、(1)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旨在具体阐释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写景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家耳熟能详,有景物描写,景与情融合无间,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13、现在提前预约直播+扫码进入社群,参与活动即可领取超多实用电子资料,还可以参与抽奖领红包和周边好礼!

14、用水墨语言写洞庭水流所展示的力和美,写山水景色的千变万化和宝贵的农田、

15、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1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7、(7)李可染《漫谈山水画》,《美术》19北京。李可染《札记》,载中国画研究院编《李可染论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北京。

18、中国山水画的写实特征

19、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斛石山书事唐代:薛涛

20、20谁家亭子傍溪湾,高树扶疏出石间。落叶尽随溪雨去,只留秋色满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