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贬到潮州的官员(100句)
一、被贬潮州的诗人
1、因此韩愈将自己满腔的悲痛凄楚写在了这首诗中,本诗的题目也缘此而来。
2、(2020年7月17日,记于郑东三者堂)
3、《万氏医圣贯》汇集了宫廷御方、家传祖方,分为“天、地、人”三部,是一部中医古籍的重要专著。柯玉井得此珍宝,加之御赐牌匾“太安堂”,遂立下“秉德济世,为之不争”之堂训,使太安堂更加光彩照人。
4、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含有蹇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5、在梧州,玉井公体察民情。为解决当地竹房、木屋容易发生火灾问题,他带领百姓兴建瓦房,消除火灾隐患,让人民安居乐业。为纪念其丰功伟绩,当地民众立碑记载,碑文洋载于《梧州府志》。
6、xībiǎncháozhōulùbāqiān
7、实行股份制之后的“宏兴”,在政府扶持和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资金、规模、影响与档次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98年,宏兴集团公司兼并潮州市医药总公司、潮州市医药采购站,成为涵盖药品研发、生产制造和中药品批发、零售的连锁中药业集团。2006年,宏兴引进民营机制,成为粤东地区唯一“中华老字号”民营企业。
8、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唐宪宗看后勃然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朝野上下一片震惊,在裴度等人的极力劝谏下,宪宗才饶他一命,贬为潮州刺史。
10、第二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第三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11、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在文学史上,韩愈的古文成就数一数二。
12、柯玉井同时也是一名良医,承祖学医后,亦官亦医。《万氏医贯》一书系太医院院使、御医万邦宁所撰写,其中记述了一个冤案即“太医朱林案”,因万邦宁受到株连,被处以杖刑并流放广西梧州,时在梧州任职的柯玉井得知万邦宁蒙冤,鼎力相救。在火烧苍梧时,他与万邦宁协力办医办药、救死扶伤,被传为佳话。万邦宁官复原职后,编撰《万氏医贯》,奏请皇帝恩准后赠予柯玉井。
13、这个时候,在遥远的天际,在西北的上都长安,一个人,从此改写了这条河流的历史。这个人,叫做韩愈。
14、从思想上看 ,此诗与《谏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就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
15、许多无名之辈,说不完有名的贾谊吧但更多肯定不会那么消沉啊,你看苏轼,柳宗元,也就偶尔消沉而已,谁会活得那么悲观,古人留名多潇洒脱然
16、白居易:因得罪了朝廷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17、唐朝韩愈被贬潮州后所做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8、“天和堂”演变出“宏兴药行”
19、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20、韩愈身后不久,王建写《送迁客》一诗对朋友进行劝慰:“万里潮州一逐臣,悠悠青草海边春。天涯莫道无回日,上岭还逢向北人。”
二、被贬到潮州的官员
1、无论古今中外为官一任能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老百姓都会永远铭记在心里!韩愈——吾潮导师!
2、羚莲解毒片:清热解毒,表散风热;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高热、头痛、咽喉肿痛及咳嗽等症。
3、从思想上看,此诗与《谏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就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
4、在此诗中,韩愈抒发了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5、抢先了解潮州文化旅游资讯
6、恶物。恶鱼。恶溪。在乡民伤心无助的哭说中,恶溪,就渐渐代替员水,变成了这条河流的名称。
7、柳宗元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播,更致力于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他使从来不敢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世世代代靠天吃饭,靠喝雨水和河水长大的柳州人,从此喝上了干净甘甜的地下水,这不能不说是柳州人民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喝水的方式改变是生活方式改变的反映,从而也带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更新。
8、韩愈是以“待罪之身”贬至潮州,在短短的八个月中,驱鳄害、劝农桑、释放奴婢、兴学育才,潮州从此走向文明,竟成海滨邹鲁之地。首提及“海滨邹鲁”这个文化概念的是北宋陈尧佐,他在《送王生及第归潮阳》一诗中云:“休嗟城邑住天荒,已是仙枝耀故乡。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陈尧佐意犹未尽,他在《送潮阳李孜主簿》再赋:“潮阳山水东南奇,鱼盐城郭民熙熙。当时为撰元圣碑,而今风俗邹鲁为。”
9、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事也?
10、韩愈之高风亮节,可用元好问“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诗句作结。
11、遥想当年,刚刚被鳄鱼吞噬了亲人和牲畜的乡民,在员水之滨嚎啕大哭,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刚才还风平浪静的河流,怎么霎时就血雨腥风,就冒出这么丑陋凶狠的、披着盔甲一样的恶物。
12、韩愈虽然屡次被贬在外,但是这反而彰显了他正直的形象。韩愈也在被贬期间,留下了许多文学史上极为珍贵难得的作品。被贬的经历也丰富
1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奏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4、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永。
15、那么为什么在南方最权威的医学院,会出现潮州人挤挤一堂的情况呢?原来,潮州人一直有浓郁的健康观念。我们先祖在很早以前就十分重视医疗健康了。我们知道,潮州地区在很早以前是荒芜之地,韩愈被贬潮州八个月,使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据传韩愈曾指导我们先祖吃槟榔,以除瘴气保身,使我们先祖身体健康明显好转。
16、出自“人往高处走”、事业腾飞的愿景,肖镜湖决定将“天和堂”搬迁到古代“一府管九县”的潮州府城,从饶平县上善庙仔前迁到潮州城区羊玉巷头。为了将事业做大做强,肖镜湖便向社会集股并改名为“宏兴栈”,意欲让这个药业更为壮大、更加兴盛。以“栈”相称,有扩大药业、增加仓储、集零售批发为一体之目的。后来,扩大经营渠道,发达后的“宏兴药行”还在香港、昆明、海南等地设立宏兴分行,成为“连锁行”。
1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18、全诗容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19、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
20、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唐宪宗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三、潮州古代诗人
1、新中国成立前,潮州没有设中医院和中医诊所,所有的中医生或是在中药店坐堂,或是自开“医寓”。较有名的是:吴骆轩设医寓于潮城池仔内后菜园,许少岳设医寓于西门水管脚,曾贯之设医寓于城内经富巷头,曾师仲、蔡幼云设医寓于城内薛厝巷头,李醉石设医寓于城内载阳巷,许少士设医寓于城内旧西门街,苏子良设医寓于城内东门永兴街,蔡良璧设医寓于城内西马路,翁开发设医寓于岳伯亭。其余大部分本地中医生或是开药店兼药剂,或是在中医店坐堂看病。所谓中医生执业行医,也是在某一医科取得当时政府发证许可后、在药堂或医寓(包括医馆)行医而已。在《潮州老字号史话》一书中记录了几百家药堂或医寓(包括医馆),见下图。
2、戳这:20我们的文体生活竟是如此精彩......
3、王昌龄经过坚持不懈的追求,广泛精心的研读,终于在开元十五年,应进士试时一举登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王昌龄终究心有不甘,他于开元二十二年再应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并再次登第。
4、当我进入中山医学院读书时,除了沉浸在校园里的花香鸟语外,每天耳边都充满了叽叽喳喳的潮州话,南方最权威的医学院校——中山医简直就是潮州人的天下。我们84届潮州人还不算多,82届的潮州市师兄师姐达13位(当时全年级学生只有400人,其中一半还是外省各地的学生),整个82届会说潮州话的人达100人以上。我到师兄师姐的宿舍,看到他们宿舍里潮州话此起彼伏,让你不相信这是在广州的院校,而以为置身于潮州的闹区。可见当时潮州人在中山医学院的热闹景象,堪比明朝时期潮州人在京城的盛况。
5、北宋诗人林亦之的诗句“海阳天外已伤怀”表明:潮州,何止省尾国角,乃是天外天!
6、明未清初,梅县大埔人肖镜湖在饶平县创立“天和堂”,经营中药及成药,名为“天和”取中医“天人相应”“商客和谐”的理念,意在让上天保佑这个济世为民的行业能够兴旺发达。
7、民国十九年(1930年),“宏兴”开始代理西药片阿司匹林和外科退热片等西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潮州沦陷,为了保住这一新兴的地方药业,“宏兴药行”迁至丰顺县高陂下横街10号,正式命名为“宏兴制药厂”,服务于正在国难中的粤东地区难民,支援抗日。期间,“宏兴”采取制造中成药与经营中药材并进的策略,产品销售范围由开始的潮汕一带逐步扩展至东南亚,品有参茸卫生丸、十全大补丸、虎骨木瓜丸、鹧鸪菜散等,其中“宏兴”字号的鹧鸪菜散逾百年而长销不衰,为一代又一代的海内外儿童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8、银菊感冒片: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疼痛及扁桃体炎等症。
9、(鸣谢:这篇文章部分内容摘自《潮州老字号史话》一书,特此鸣谢!)
10、但李纯根本不吃这一套,龙颜大怒,恨不得扯碎奏章,立即处死韩愈:
11、名臣刘宰也认为韩愈出任潮阳守,“高风万世为美谈”!
12、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13、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14、武后圣历元年(698),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却在此时得罪同事郭若讷、长官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定了死罪。杜甫的叔叔杜并年刺杀周季重,事震朝野。
15、历史上最有名的谏臣当属初唐的魏征,他辅佐唐太宗十七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16、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17、英雄失路,惟有血泪,惟有悲情。
18、在潮州城东笔架山麓,亦有一座始建于公元999年的韩祠,这是迄今我国纪念韩愈的一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小时候,我就常常走过湘子桥,来到这座森森的祠宇。那时候,祠堂有些破败,青苔有些恣肆,墙面和地面,有山水漫出、渗出,常常祠堂里,就我一个人。散漫在这座湿漉漉的祠宇里,我漫无目的。也许是一种天性,也许是一种本真,别人家的孩子,在北堤上放风筝,在南堤上“骑马战”,我却在这座衰败的祠宇,面对四壁的旧碑。
19、韩愈贬谪潮州,政绩卓著,潮州因之山水俱姓韩
20、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
四、流放到潮州的古代诗人
1、在被贬途中,韩愈写下了那首名垂千古的经典之作。
2、当皇帝一心地迎奉佛骨时,当所有人都沉浸其中时,也许有人知道其中的荒唐,却碍于皇帝的权威没有说出来,只有韩愈勇敢的指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并迎难而上,劝谏皇帝。
3、潮州,在中国文化史上始有名声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有关,因其崇高名望,中国的诗词文化中居然衍生出一个“潮州”的意象,自唐宋以来,将“潮州”、“潮阳”及其别称“海阳”、“揭阳”直接嵌入句子中的诗词作品有七十几首,此外,内容不直接涉及地名但标题有涉及的,则至少还有六十几首。
4、颈联就景抒情,情悲且壮。这两句一回顾,一前瞻。“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也不见长安。他此时不独伤怀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马不前”,吐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5、但是,悲吟过“海气昏昏水拍天”,“好收吾骨瘴江边”的韩愈呢,流放到了潮州后,却没有心思去消沉。“潮阳文物区,韩公实肇造”。启贤才,开风化,兴教育,办公学,就是韩公的大作为。“至今潮阳人,比屋皆诗书”,“岛屿绝无田二客,诗书多似鲁诸生”,“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这些是不是表明了,崇文重教的潮州人,读书之风肇于此?
6、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7、直到1985年,课题难关历时三年终被攻克,丹田降脂丸产品获批准上市。该药具有降低血清脂质、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脂血症以及伴有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病症。因其疗效显著,被《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版)收录。此外,1985年研制的川贝止咳露、宝儿康散,分别荣获广东省科技成果产品奖和优秀儿童用品“四新”产品奖;三类新药的丹田降脂丸和通窍益心丸获得生产批文,并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8、杜审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
9、苏轼:中国历史上被贬时间最长,被贬路程最远,也是最伟大的诗人。
10、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11、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
12、柳宗元上任后,亲手创办了很多学堂,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小孩积极念书,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质。在政事之余,柳宗元还耐心接受青年学子的拜访,对他们循循善诱。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的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同时推广医学,培养出当地自己的医生为民众服务。
1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14、唐诗的瑰丽多姿,与诗人的宗教倾向有很大关联。仙风道骨的诗仙李白一生纵游山水,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潇洒阔大的胸怀,总能让浪漫奇诡的诗句喷涌而出。诗佛王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诗人中的佛教徒,禅意流泻之中,见性见佛见境界。
15、唐代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16、位于广东省东部的潮州,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活动了,东晋年间,这里始设义安郡,而潮州这个名字,则始于隋朝,取得是“在潮之州,潮水往复”之意。
17、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18、诗中表达了对潮州山高水迢的恐惧。长沙在长安人心目中,地卑气湿,而自己被贬的去处“潮州”比长沙更是双倍远。
19、正因为这个原因,潮州人在以后的岁月里都十分重视健康,在养生及医疗方面有很大发展。据传明代潮州府揭阳县之龙溪都郭陇村郭真顺,元末明初中国著名女诗人,1312年(元皇庆元年)出生于明代潮州府揭阳县之龙溪都郭陇村,卒于1436年(明正统元年)。她120岁时写成名诗《归宁自序》,125岁逝世,享年125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女诗人。这难道说与我们先祖重视养生无关吗?
20、韩愈因上《谏迎佛骨表》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贬官赴任到蓝田,其侄孙韩湘赶来送行。诗人无辜远谪,此时胸中正充满郁愤,又值严冬时节,天雪冰寒,路途艰难,更增添了他内心的感伤和对前途的担忧,所以借韩湘送行,写诗抒发这种复杂的情感。
五、乃贬为潮州刺史
1、你并不了解的潮州
2、潮州是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岭头单丛茶,又称白叶单丛茶,其发源于潮州市饶平县浮滨镇岭头村海拔1032米的双髻娘山。
3、曾任广东省文联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委员,第六届主席团成员,潮州市文联主席、作家协会主席、《韩江》杂志主编。作品散见于《作品》《花城》《延河》《散文》《美文》《草原》《飞天》《芒种》《红岩》《青海湖》《广西文学》《福建文学》《安徽文学》《四川文学》《广州文艺》《电视·电影·文学》《散文选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文艺报》《文学报》等报刊;出版《心路屐痕》《梦年纪事》《青春笔记》《兰舍笔记》《花草含情》等12部,艺术散文1部,有8部电视音乐散文在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播出。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匈牙利语在海外出版。
4、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沿壁则环列历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书法珍品和研究专访文史的珍贵资料。
5、“海湾虹影”,指环汕头港景区以汕头港为中心包括二桥、二路、二园、一场、一馆的汕头海湾。
6、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7、进贤慧境。进贤门系旧城五门之余皆拆毁,唯此独存,古揭阳之文明标志也。门之内,有寺院庙宇依轴而布,自北迤南,曰学宫,曰城隍,曰双峰,皆宋明时物而建构千秋各具,并载于文献口碑。
8、在这些外放之臣的建设下,潮州日益昌盛,进京参加科考的学子日渐增多,这里由此渐渐有了“海滨邹鲁”之称。
9、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
10、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11、临泷,唐县名,今广东乐昌县,与潮州同属岭南,人们都如此评说潮州,潮州确实令人恐惧。
12、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13、韩愈被贬潮州后所做的诗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4、是儋州,苏轼在那里教育出了海南第一个进士,绝对是居功至伟。如果解决了你的问题,请点好评,谢谢。
15、苏轼更是借用典故赞颂韩愈:“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传说要是圣贤来游,衡山上的云雾才开。其实,韩愈其时尚未被贬到潮州,而是在任阳山令时遇大赦由郴州赴江陵府任法曹参军,途中游衡山时写下这首诗的。但苏轼偏用“潮阳太守”来称呼他,可见韩愈在潮州的业绩确实有口皆碑。
16、韩愈(828——903)
17、同朝诗人林亦之的诗句“海阳天外已伤怀”表明:潮州,何止省尾国角,乃是天外天!
18、(5)万氏牛黄清心丸: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中风、眩晕、惊悸、言语不利、神志不清、半身不遂等症。
19、为什么“宏兴制药厂”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让我们潮州人津津乐道呢?原来,“宏兴制药厂”的前身是“宏兴栈”,1913年,“宏兴栈”易名,蜕变为“宏兴药行”。“宏兴”最后怎样成为令潮汕人及海内外潮人家喻户晓的药业大亨呢?
20、首联写明自己获罪被贬,是因为上书劝谏皇帝。“朝奏”和“夕贬”,“九重天”和“路八千”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