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转换器(100句)
一、古文
1、▲讲的都是教材中的古诗文,经典性与知识性兼备
2、(出处)《五柳先生传》(作者:陶渊明)
3、加入中小学阶段课内必学文言文和课外拓展文言文。
4、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5、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
6、搞清楚这一点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7、有了女儿之后,我坚定了我的想法——
8、(课程可永久保存,随时回放)
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答:课程共100节,音频教学,现已全部更新完成。报名课程后,点击详情页(目录),即可学习课程。
11、古文是用古代的文字语法写的,现代文是现代汉语的语法和字词写的,古文不一定是古人写的,现代人只要有古文的修养,也是可以写古文的,现在不是还有人写古诗嘛。学习古文便于培养中国语言文学的传统修养,而且是我们学习古代历史文化的很好的途径。
12、悄悄地,偷偷地;微小;卑微;稍微,略微
13、(出处)《报任安书》(作者:司马迁)
14、你好,我是家语妈妈——贾静。
1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每读到这句,都会想起与同学互相提问背诵的欢乐时光,学着古人的模样,手持扇子,摇头晃脑,你一句我一句,直到互相背诵成功。
16、(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17、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18、古文诗词里有家国、天文地理、抱负、情义、善良、更有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
19、想了解一件事物,通常是从它的概念着手的。所以,在讨论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之前,我们要先对文言文这个名词有一定的认知。
20、(感悟)不论你是领导还是员工,勤奋,永远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二、古文转换器
1、(背景)这篇短文是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2、(名家点评)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此文一意反复生死之事甚疾,现前好景可念,更不许顺口说有妙理妙语,真古今第一情种也。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4、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5、孩子愿意主动背文言文,并且记得又快又好!
6、人生在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情,在面对新生事物时,保持一颗学习的心;面对困境时,保持豁达的胸怀;任何时候,尊重他人,不论是言行,还是人格;遇事疑难时,换个方法去解决……如此这般,我们才会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7、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8、但是一说到文言文,那可真是孩子学习路上的一个大坎——
9、一些孩子在小学阶段把时间和精力用来死记硬背,虽然成绩都挺优异,但升入初中,成绩就呈断崖式下跌,因为这样学太累了。
10、(评价)《兰亭集序》其文情致高旷,笔情绝俗,读来,如亲临盛会。
11、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12、所有的伟大的工程,都是一步步完成的。只要有信念,坚持不懈,就会达到目的。
13、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人生在世,不要被欲望熏心,看淡得失名利,知足才能常乐。
14、接着叫上家语一起学习,没想到她真的听得入了迷,天天拉着我要听文言文,还要和我玩成语接龙。
15、(评价)这是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谐美,有如天籁,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陶渊明直抒胸臆,不假涂饰,而自然纯真可亲。
16、看第一个就笑的停不下来,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脑洞想出来的!
17、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8、雨后的青荷随清风翻转,美丽的少女在清池边,用荷叶舀水嬉戏,清澈的池塘溅起水花,朵朵晶莹,玉珠乱落,宋词大家,苏轼笔下的夏天,和谐清丽,清心幽静,令人美到心醉!
19、舍弃;筑屋居住;房屋,住所;客舍,旅舍
20、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三、古文小说
1、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名家点评)欧阳修:“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
4、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5、如“不然”和“不以为然”,两个都有不同意和否定的意思,但它们的具体用法却不相同。
6、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7、某启:雨不止,情意沉郁。泥深不能至书局,体候想佳。某以手指为苦,旦夕来书字太难,恐遂废其一支。岂天苦其劳于笔砚,而欲息之耶?闷中谨白。
8、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9、今天,介绍6篇经典的古文,读懂了他们,让人受益一生。
10、因为古文已经提升了他们的眼界和知识储备。
1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13、古文,是与骈体文相比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汉朝时期的散文。古文这个概念是唐代的韩愈提出来的,他与同时期的柳宗元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继韩柳之后,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都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被后世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14、经典+生活化的“组合型”阅读
15、生命是一树的花开,或安静,或璀璨,此心安处,方是吾乡,静守美好,无忧无虑,怡然自乐。
16、言论;通“悦”,高兴;说服,劝说
17、到了一定年纪,要学会试着把时间归于自己,赏花,负暄,垂钓,抚琴,下棋,饮酒,对谈......置一方清净之地,揽清风明月,看日升月落,静享华年。偷得浮生半日闲,便是人生最好的光景。
18、本文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安宁详和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让人神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浪漫的生活入口。
19、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0、女儿皱着眉头说:“我不懂它们是什么意思,而且干巴巴地背文言文好无聊啊。”
四、古文观止
1、不读文言文,你就不会知道,古人的聪明才智其实超乎我们的想象。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4、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5、(感悟)这世间所有的错过,都无需重逢。看看镜子中的自己,请记住:此刻的你,永远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你,也是最美好的你!
6、《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间为学生选编的教材,也是当时读书人的启蒙读物。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文中收录有:陶渊明、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轼等名家大作,《左传》、《史记》、《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
7、在这套课程里,我亲子打磨设计了这些特色:
8、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0、(出处)《师说》(作者:韩愈)
1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2、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3、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14、还记得在家语更小一些的时候,我因为发现她边拍着小手边背诗,所以总结了一套快板背诗法。
15、拉;招引,招来;带领;延请,引见
16、(背景)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五柳先生传》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1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18、派遣,命令;使,让;使者;假使
19、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0、遇到听课问题,如何联系助教?
五、古文学网
1、因此,学习文言文,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至少让他们的起点更高一些。
2、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3、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4、(出处)《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
5、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6、古文,是貌似古文,有些是伪造的。今文,是传抄下来的,有些字眼篡改过,或者抄漏。那些弄出来很大颠覆性的所谓古文发现,往往可疑,不能全信。今古文之争,说起来长篇。
7、(背景)杜牧写就这篇赋文,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意在警告唐朝统治者,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8、也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文言文是拉开孩子语文成绩的关键。
9、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10、识字感、养语感、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文学审美力,帮助孩子轻松学透文言文。
1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3、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14、所以,想象一下,当孩子在家里学习,拿着自己不懂的文言文来问你,你难道可以坦然地告诉他们,自己不会吗?
15、(感悟)当将军,要有强大的内心,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企业的领导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碰到一点事情,就方寸大乱,就无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就不能度过难关。
16、向皇帝(朝廷)报告;闻名
17、2)所选文章均是教材上必讲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孩子打好文言文基础。
18、面对;抵挡;掌握,主持;应当,应该
19、当看到大海时,你一定不会只想说:“大海啊,你全是水!”那么你可以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0、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