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出自哪首诗(100句)

2023-01-22 17:24:5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全诗翻译

1、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2、《游山西村》此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北伐失败,陆游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令作者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始终忧怀国事。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3、唐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4、写作手法39讲汇总

5、第16课《短文两篇》微课视频|知识点

6、综上所述,“落”的隐含义“脱离母体,丧失依靠”使“落花”意象与漂泊孤苦的游子十分相似,因此常用来象征漂泊孤苦的游子,表现其哀婉悲伤的情绪。“花落”现象则或用来表现惋惜伤感之情,或用来表明作者志向,或说明深刻哲理。而且同是描写花落现象,表现不同的主旨会选择不同种类的花。

7、0花非花,雾非雾。

8、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9、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

10、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11、D.尾联由望岳而生登岳之志,表现了诗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决心。

12、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翻译: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己亥杂诗·第二百二十首(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13、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14、0不信人间有白头。

15、0位卑未敢忘忧国。

16、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欲作悲秋赋。

17、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8、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9、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20、探看(kān):探望。

二、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出自哪首诗

1、快乐语文天地2020中考语文复习知汇总

2、汉张衡《西京赋》“翔鶤仰而不逮,况青鸟与黄雀。”

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4、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知识点+图文解读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6、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7、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2)》

8、2022部编本七八九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教材变化对比表

9、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

10、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⑴诗中表明作者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你对该句做一点赏析。作者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⑵诗歌首句中的“浩荡”一词,写出了诗人离愁之多。⑶诗歌的四两句抒发诗人的即使辞官归隐,也要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志愿或志向,这两句诗包含的哲理是:“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11、诗人从另一角度,将花落归根解释为落花化为春泥培养来年新花,形象贴切地展示了诗人愿意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因为一代落花对下一代花枝的培育,所以现在常用此句来赞美老师培养下一代的奉献精神。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大意为落花不是没有感情,只是化为了泥土以此来保护花朵。说明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13、下面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4、反复诵读《登幽州台歌》,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是那样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试试看,你能否进入并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否理解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

15、八下‖《苏菲的世界》全集

16、满载离愁,远归故里虽辞官归乡,

17、化作春泥更护花上一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出自:晚清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18、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19、https://www.renjiaoshe.com/xiaoxueyingyu/

20、(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第六版),商务印书馆,20

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全诗赏析

1、主要写了诗人的两种感情。一是离别之感。诗人因为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危机和统治集团的专横腐朽,所以受到排挤,仕途受到挫折,不得不离开京城,奔向遥远的南方,心情是愁苦郁闷的。二是诗人并未一蹶不振,相反,他要投身更广阔的天地,进行新的奋斗,表现了其不忘报国、为国家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的精神。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3、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图文解读

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的花还是那些花,但是人却不是原来的那些人了。引申的意思有:时光一去不复返,提醒人要珍惜时间;事物不会因时间而改变,而人(性格)却会因为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7、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杜甫的《望岳》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8、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父母无怨无悔地为子女付出、担忧着急的苦心不能被子女理解,甚至会被误会而令人同情和叹惜。

9、(在线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精讲

10、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知识点+图文解读

11、这次小佳老师整理的是统编版语文寒假学习资料,便于大家随时随地打开查看阅读,欢迎转发收藏。

12、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浩荡,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离愁,离别的愁思。白日,指太阳。

1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答题模板!收藏!

14、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15、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二十二课《太空一日》

1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写作《语言简明》

17、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8、读准字音,划分节奏、押韵……

19、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20、(2)《登飞来峰》中含有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四、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句完整版

1、当“降”和“落”的隐含义在某些语境中完全脱落,二者就变成同义词,只有及物与不及物之别。当二者都不带宾语时,可以互相替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其中的“落”换成“降”意义不变,“水位降”与“水位落”意思相同。当它们后边紧跟名词的时候,及物与不及物的区别就会显现出来,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其中“落”是不及物动词,“玉盘”表示“落”的地点;如果“落”换成及物动词“降”,“玉盘”就成为“降”的受动者,意思改变。因此,虽然其中“落”的隐含义已经脱落,但仍不能用“降”代替。

2、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但统观全诗,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这不是一首赞颂老师兢兢业业的诗,而是一首寄情诗。

5、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7、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8、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10题。

10、《楚辞·九歌·河伯》“登崑崙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我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站在山巅把那些渺小群山眺望。现在常用的意思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光。

12、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13、河北省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21篇

14、"有缘千里来相会"、"不爱江山爱美人"、"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寸光阴一寸金"、"今朝有酒今朝醉"、"满城尽带黄金甲"、"可怜天下父母心"、"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你都知道出自哪些诗词吗?

15、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16、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17、“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18、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9、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知识点+图文解读

20、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五、化作春泥更护花上一句诗是什么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于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3、八上‖《寂静的春天》17章合集

4、写作《学习抒情》同步辅导课时导学

5、部编本语文七——九年级课外名著读书笔记汇总

6、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7、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

8、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知识点+图文解读

9、不爱江山爱美人:“不爱江山爱美人”常用来讽刺当政者只知爱恋美人而不顾国事,这与“江山情重美人轻”的意思恰好相反。

10、(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九年级上下册汇总

11、《登幽州台歌》: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陈子昂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12、A.全诗紧扣诗题《望岳》,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意境开阔。

13、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14、宋人柳永《雨霖铃》的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16、这首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17、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8、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19、C解析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20、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