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名篇300字(100句)
一、古文名篇
1、(56)赢粮而景从: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赢,担负。景,同“影”。
2、(58)耰:通“耰”(粤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古时的一种碎土平田用的农具,似耙而无齿。棘:酸枣木。矜:矛柄,这里指木棍。
3、(可叹可悲,你去了,不可能再见了。你的坟茔坐落在安镇乡可龙里。那里隶属武阳县,在本州的北方偏东边。自今而后,我的这颗心就环绕在你的坟茔所在的这座山上了。那坟已经凿了二室,我期待与你重聚。我的至亲至爱已归黄泉,我的灵魂也离不开那里。我暂回故里。咱们的家还是老样子,没有任何改动。你的灵魂不会泯灭。请等着,不久,你就会回到我的身边了。)
4、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5、故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6、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7、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8、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
9、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10、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11、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12、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13、《韩非子》中的一篇。以博喻方法发挥老子思想。提出要限制权力,重视法的作用等重要观点。是解释《老子》的名篇。
14、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5、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6、《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17、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18、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字茂叔《周元公集》
20、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二、古文名篇300字
1、《核舟记》《象祠记》《义田记》第一篇初中课本有,是《虞初新志》里的。《虞初新志》里还有《刘医记》、《会仙记》、《义虎记》、《义犬记》。后两篇《古文观止》里的。还有《搜神记》,不过是古代小说了。
2、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3、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4、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5、奋臂:振臂而起。
6、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7、归有光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代表名篇。
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9、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10、《离骚》, 屈原所写。
11、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12、(12)膏腴(gāoyú):指土地肥沃。
13、(51)氓隶:农村中地位低下的人。陈涉少时为人佣耕,所以称他为“氓隶”。氓,古时指农村居民。隶,奴隶。
14、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5、宛如夏悄悄来到少女身边,槐柳成荫,新蝉鸣唱,一片寂寞幽凉
16、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7、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18、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
19、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20、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瑰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意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掣电的壮观。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
三、古文名篇摘抄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4、文章通篇对偶,通篇用典,从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写到人生飘浮之感,让人回味无穷。
5、大泽:大泽乡,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
6、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7、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
8、(30)六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9、(50)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用草绳替代户枢系门板,形容家里贫穷。瓮,用瓮做。牖,窗户。绳,用绳子系。枢,门扇开关的枢轴。
10、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11、北京市重点中学语文教师推荐
12、狡害:狡猾为害。
13、贵:以为贵,重视。顺权,顺时权变。
14、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5、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16、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17、(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18、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9、《陋室铭》 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20、呜呼死矣,不可再得!安镇之乡,里名可龙,隶武阳县,在州北东。有蟠其丘,惟子之坟。凿为二室,期与子同。骨肉归土,魂无不至。我归旧庐,无不改移。魂兮未泯,不日来归。
四、古文名篇短篇20字
1、雨后的青荷随清风翻转,美丽的少女在清池边,用荷叶舀水嬉戏,清澈的池塘溅起水花,朵朵晶莹,玉珠乱落,宋词大家,苏轼笔下的夏天,和谐清丽,清心幽静,令人美到心醉!
2、先:把……放在前头。后,把……放在后头。
3、问说刘开(清)字明东、方来号孟涂
4、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5、你好,我们老师的话,对于小说我推荐《萤窗清宛》,词篇的话有《剪愁集》
6、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7、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8、(43)金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重各千斤,置廷宫中。”弱:使(天下百姓)衰弱。
9、论语八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增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结束出师表亲贤臣。。。迩来二十又一年矣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陋室铭岳阳楼记最后3段醉翁亭记若夫。。。四时也,临溪而鱼。。。太守宴也,爱莲说予独爱。。。亵玩焉三峡观沧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使至塞上行路难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结束钱塘江春行泊秦淮无题相见时难浣溪沙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游山西村破阵子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己亥杂诗。
10、(37)下吏:交付司法官吏审讯。
11、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入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天下事一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所望之时,佛氏因果之说,不可尽信,亦有有因而无果者,忆苏子瞻诗云:“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吾更为添数句云:“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12、问说 刘开(清)字明东、方来 号孟涂
13、王道:古时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
14、古文名篇|贾谊《过秦论(上)》全文翻译及解析
15、呜呼!与子相好,相期百年。不知中道,弃我而先。我徂京师,不远当还。嗟子之去,曾不须臾。子去不返,我怀永哀。反复求思,意子复回。人亦有言,死生短长。苟皆不欲,尔避谁当?我独悲子,生逢百殃。
16、(评价)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四字句、五字句,有对偶句,有排比句,只有最后一句是散文句式,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文字精练而又清丽,音调和谐,音节铿锵。
17、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18、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9、乐天园位于宿州市捅桥区西昌路,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纪念馆。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11岁时随家人迁至其父白季庚所任新置的田庄——埔桥(现宿州市埔桥区),白居易在此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他自幼聪明好学,16岁即写出了誉满京华的诗篇,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绝唱就创作于此,唐贞元二十年(804年)白居易离开埔桥赴长安。
20、(22)吴起:魏将,后入楚。孙膑:齐将。带佗:楚将。倪良、王廖:都是当时的兵家。田忌:齐将。廉颇、赵奢:赵将。制:统领、统帅。
五、古文名篇佳作
1、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2、翻阅《范文正集》中的《尺牍》、《年谱》,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千古圣贤不能避免生死,不能管死后的事。一身从虚无中来,死后回到虚无中去。哪一个是亲?哪一个是疏?谁能做社会、人生的主宰?这既然无可奈何,就应该放宽心去逍遥自在,任意往来。如此想法,就会心气顺当,五脏也就和顺,服药才会有效,吃饭才会有味,做安逸享乐之人,忽然有了忧愁的事,就吃不下饭,何况是长期有病更担忧生死呢?更担忧身后的事呢?在恐怖中饮食,怎么能吃得下饭呢?还是放宽心将养休息吧!”云云。这是劝他家中的三哥而写的信。我近日来多忧多虑,也正适合我读这一段。
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34)振:通“震”,震惊(粤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
5、 前赤壁赋 苏轼(北宋)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6、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8、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9、(27)亡:逃亡的军队,在此用作名词。北:败北的军队,名词。伏尸百万:这说的不是一次战役的死亡人数。秦击六国杀伤人数史书皆有记载,如前293年击韩伊阙,斩首24万;前260年,破赵长平军,杀卒45万。
10、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11、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兰亭集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范雎说秦王唐雎说信陵君唐雎不辱使命卜居北山移文(超赞啊)谏太宗十思疏为徐敬业讨武激(超赞,顶)滕王阁序陈情表春夜宴桃李园序吊古战场文陋室铭阿房宫赋师说以上都是名篇啊,要背就要背这种的再有就是曹植的《洛神赋》陶潜的《闲情赋》荀子的《劝学篇》庄子的《逍遥游》(这一定要背啊!!!)《齐物论》忘了是谁的《三都赋》《过秦论》《六国论》等等都很好,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啊、~~
12、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当时,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
13、(评价)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14、(背景)这篇短文是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15、(20)徐尚:宋人。苏秦:洛阳人,是当时的“合纵长”。杜赫:周人。
16、(5)八荒:原指八方荒远的偏僻地方,此指代“天下”。
17、约法省刑:是汉初的立法原则之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实施的立法原则。
18、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马说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师说韩愈(唐)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字茂叔《周元公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战国)名轲字子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鱼我所欲也《孟子》劝学《荀子》(战国)名况问说刘开(清)字明东、方来号孟涂前赤壁赋苏轼(北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赤壁赋苏轼
19、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20、古文名篇|司马相如《美人赋》全文翻译及解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