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画竹赏析(100句)
一、郑板桥画竹诗60首
1、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2、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3、回复(18)节气|冬至:来历、习俗、美食,还有《九九消寒图》
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5、他在山东当县官时,送过一幅瘦竹图给巡宪,题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后来,他因为开仓赈贷受灾难民而得罪上司,辞官归田时,画瘦竹赠潍县绅士,题诗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支清瘦竹,秋日江上作渔杆。”从这两幅竹,两首诗看出,板桥无论做官或辞官,都比较面对现实,知道民间疾苦,他没有过多的闲情雅致来吟风颂月,只画几杆瘦竹,以写胸中闷气。郑板桥回乡后,以画竹为生计度过了他贫寒而有气节的一生。
6、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7、郑板桥为之愤愤不平——
8、郑板桥一生爱兰,“五十年画兰”,卓尔独立,传留下来一颗千古绝唱的兰心。
9、题画竹(郑燮)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本诗风趣自然,行文顺畅,表面看是在描写竹子的生长,其实蕴含了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表现出了作者不向强权低头的坚定信念。
10、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竹石
11、离开时,三头毛驴一车书,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和一首告别潍县老百姓的诗:
12、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
13、看哪,天上明月,水中明月,月光为裳,一叶扁舟——一朵兰花,开放在碧空下,碧波上!
14、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15、一切那么熟悉,一切那么亲切。
16、何谓田园诗?历代文学界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称之田园诗,它与描写自然山水风光的山水诗有所不同,侧重描写农村的田园生活,是传统诗歌的流派之一。它始于汉魏时代,未形成流派。真正启开田园诗派,创作较多田园诗的是东晋陶渊明。他辞官退隐家乡后,所写的田园诗词被公认为田园诗的代表作,如《归园田居》诗是最典型的代表作:
17、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18、更何况是兰心美人烤的呀!
19、方则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20、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二、郑板桥画竹赏析
1、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2、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3、“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
4、相当刻苦之学书,众家字体神韵到。自己总觉不满足,有次竟在妻背描。揣摩笔画和结构,妻子已不耐烦了。“你有你自己之体,我亦有我之体窈。你在人家体上画,”无意之间悟明了。这是一句双关语,恍然醒悟郑板桥。不能老在别人体,规规效法难提高。只有个人之感悟,另辟蹊径领风骚。他取黄庭坚之长,夸张摆宕之不要。“摇波驻节”单字扁,姿致左低右边高。以画兰竹笔入书,力求书画意境到。清人蒋士铨评说,蒋士铨说郑板桥。“写字如作兰,波磔奇古形翩翩。”道出板桥本特质,高度赞扬郑板桥。
5、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6、人生苦短,艺术之树常青。
7、如果你读过《为人民服务,是于谦们的幸运》,会知道郑板桥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老百姓疾苦的小县官。
8、出自:清代·郑燮《竹石》
9、板桥画竹之独特,画石亦如此老道。自然无情之石头,在他笔下石活了。《柱石图》中见石头,前人题材用不少。板桥画成孤峰石,却有气概冲云霄。四周皆空没背景,画上七言诗奇妙。“谁与荒山伴寂廖?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立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点破已经画题诗,石与人品结合好。画不足之题足之,画无声而诗境高。互相为用诗与画,无数法门首开了。坚石赞美陶渊明,刚直不阿品格高。自己同样的遭遇,刚直不阿乃情操。气宇轩昂之品质,画石比画人重要。深刻含意予揭示.耐人寻味意境妙。
10、要求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谢绝已在其他平台发表过的文章,禁止抄袭剽窃类稿件一经发现,永不录用。文责自负。投稿必须是不涉及政治宗教敏感问题的文学作品,
11、温故知新。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如今乡村发生了崭新的化,村村通公路和网络,家家通水通电,处处楼房林立,田中马达轰鸣,户户电视欢唱小康......期望诗人.作家多创作新的田园诗词,反映他们生活,赞美农家之乐。
12、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13、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百姓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我们的一颗颗心呀!
14、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15、回复“精英”即可查看“精英推荐”系列
16、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徐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
17、这首短小诗,通俗易懂,层层上叠的高田与纵横交错的低田,构成了田园风光。忽然白鹭飞来,打破了田园的宁静,使秧苗翻起阵阵绿波,田野犹如绿色的海洋,给田园增添诗意和美丽。
18、回复(16)干货|一帖尽览!中国历史上不得不知道的60位书法家(图文,推荐收藏)
19、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20、痛楚的是郑板桥的一颗兰心呀!
三、郑板桥的题竹诗画要诗
1、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2、板桥卖画非一般,不像历来文人道。犹抱琵琶半遮面,索性大大方方好。板桥润格自制定,明码标价他首到。“大幅六两中四两,小幅二两一两条。条幅对联一两银,扇子斗方五钱好。凡送礼物或食物,总之不如白银好。公之所送是常理,未必弟之为所好。”送现银则心中乐,书画皆佳品格高。属于纠缠既礼物,赊欠尤为赖账高。年老体倦不陪君,无益语言多非好。“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俗不可奈明明事,但其出诸郑板桥。转觉其俗更可爱,出于真率才华高。
3、那是一朵朵盛开的兰花呀,那是一颗颗干干净净的童心呀!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5、路东曹|《拐点》《大考》
6、小人得志,小人横行霸道,我辈孤直激切,一旦为官,宦途跼蹐,进退两难,困煞、困煞,不堪看,不堪看!
7、吾家东篱菊,秋风耐岁寒;一片萧萧竹,画里、阶前,总绝尘。
8、路东曹,生于一九五三年十一月。灞桥区.洪庆街道.路家湾村人。初中毕业。爱好文学。一九七二年元月在本村任乡村医生至今。
9、所有投稿作者应本着对作品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投稿前请反复校对稿件,减少和避免错字别字和标点,确保稿件质量,以减少编辑制作人员额外的工作量。
10、他称自己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虽然带点自嘲,更多的是释然和洒脱。
11、郑板桥画竹诗原诗三首,万艺斋小冯
12、郑板桥在其上题诗曰:“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13、万艺斋艺术,专注名人字画10年
14、可是,远在千里迢迢之外,远在千里迢迢之外!
15、天下之劳人劳心劳力,心力交瘁,但愿幽兰幽香能够幽幽抚慰他们吧!
16、百姓早已骨瘦如柴,豺狼虎豹都不忍心以之充饥了,可是,那些贪官与酷吏却一个都不放过。
17、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18、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19、希望各位文友投稿时仔细阅读征稿须知,并予以理解配合!
20、题画竹郑板桥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题画竹郑板桥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四、郑板桥的竹画和诗
1、郑板桥《七歌·其一》:“郑生三十无一营,学书学剑皆不成;市楼饮酒拉年少,终日击鼓吹竽笙。今年父殁遗书卖,剩卷残编看不快。爨下荒凉告绝薪,门前剥啄来催债。呜呼一歌兮歌逼侧,惶遽读书读不得!”
2、“深山绝壁见幽兰,竹影萧萧几片寒。一顶乌纱早须脱,好来高枕卧其间。”(郑板桥)
3、碧空月光满,月光洋洋洒洒,洒在碧波上,碧波月光满,托起来一叶扁舟。
4、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5、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6、蛟龙入海,龙吟波涛;猛虎上山,虎啸丛林。
7、题识:至正壬寅秋七月,顾定之作于赤城江浒之宾月轩。
8、 原文: 余家有茅屋三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阳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是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9、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10、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11、既“极瘦硬之致”,又“圆润古秀”。
12、郑板桥自言:“以汉八分杂入楷、行、草。”
13、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14、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15、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7、板桥无官一身轻,扬州卖画生计讨。身价与前大不同,求之者多收入高。暴发户他最厌恶,附儒风雅他烦讨。脑满肠肥之盐商,纵出高价索画要。价高他并不理会,厌恶这些官商倒。兴时马上就动笔,不高兴时骂人了。世俗难解怪脾气,个性就是郑板桥。有次为朋友作画,特地坦率自供道。“终日作画难休息,就想骂人出气好。三日若是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到。沉闷之气以解舒,此亦吾曹贱相了。索我画我偏不画,不索我画我偏要。”极是不可解之处,然解人此听之笑。
18、题画竹诗中说郑板桥的画技也经历了很多的锻炼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以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成功是肯定是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跟精力,所以郑板桥的绘画技术也是如此
19、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0、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五、郑板桥画竹诗原诗三首
1、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郑板桥赴任潍县的路上,耳闻目睹潍县饥民外出逃生的惨相,悲愤至极,锥心裂肺,挥笔写下《逃荒行》——
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3、从此不再做官了,从此不再被乌纱所困了!
4、朝中无人,家世卑微,即使中了进士,也没有马上被任命,一直到了年过半百才被派往山东做了一名小县官。
5、和很多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是为了做官、做大事、建功立业的发心不同,郑板桥读书—考试—落选—继续考试—继续落选—继续考试,是为了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一点事情。
6、释义:竹子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7、宵来风雨撼柴扉,早起巡檐点滴稀。
8、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回复(19)欣赏|中国高校书法题名,你学校的是谁题的?
10、郑板桥三四岁的时候母亲离开了人世间,十四岁的时候继母离开了人世间,三十岁的时候父亲离开了人世间;郑板桥三十二岁的时候“其子蒇儿约殇于是年”(《郑板桥年谱》);郑板桥三十九岁的时候结发之妻徐氏撒手人寰;郑板桥四十五的时候乳母命赴黄泉;郑板桥五十七岁的时候与继室饶氏所生之子幼年殒命而去。
11、真伪无忧,作品带视频合影,也可从艺术家手中取作品。
12、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13、月光中,一叶扁舟上,美人纤纤玉手,纤纤玉手炙鲈鱼。
14、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写有不少田园诗。他在家乡闲居时写了一首《游西山村》诗:
15、把自己和兰、竹、石并称,你看他是不是很有个性?没错,他是当时著名书画男团“扬州八怪”之首,也是“扬州八怪”中最有名、人们最喜欢最津津乐道的一位。
16、20002正月三十
17、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18、郑板桥这首芝兰诗、这幅芝兰画,同样是送给我们的呀!
19、郑板桥呢,郑板桥呢,去哪儿了呀?
20、路东曹|《漩涡》《冬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