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扬州最有名的诗韦庄(100句)
一、写扬州最有名的诗
1、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杜牧,是晚唐诗人,23岁写大家高中必背文章——《阿房宫赋》,仅凭这篇千古名篇,就让我们深深地记住他,可放浪不羁的杜牧,怎能只有一个代表作呢?实际上,他的诗歌也有很多经典,下面我们一起来品读,杜牧最有名的十首唐诗,第一首既有俊杰亦有美人,他们是谁呢?
2、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东京朱祜年犹少,莫向尊前叹式微。
4、虽然歌颂扬州月亮的诗句很多,可扬州人最钟爱的,还是“二分明月”这一经典。
5、同代人李啸村赞誉他为“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上句是说郑板桥的诗书画,堪比唐玄宗时的著名画家和诗人郑虔;下句是说郑板桥辞官归隐,有如陶渊明。这幅对联是郑板桥一生际遇的精妙总结。
6、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7、琼花是扬州市的市花,今天的扬州市内琼花观里,生长着最古老的琼花,据说欧阳修为了赏这独一无二的琼花,特地建了无双亭。许多诗人词家都曾题咏琼花,多到可以出一本《琼花诗词》集。
8、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9、李绅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早期的诗《悯农》脍炙人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农民表示了深深地同情。进士及第后,李绅的官越做越大,封赵国公,拜同平章事,成为当朝宰相。但是,他的悯农思想却不见了,成为一名生活豪奢、滥施淫威的酷吏,最终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10、康熙三年三月上巳日,王士禛主持红桥修禊,赋《冶春绝句》二十首,参与者有杜濬、陈维崧等名士,唱和者众,一时形成“江楼齐唱《冶春》词”的盛况,开清代扬州文人大型雅集之先河。
11、在扬州,33岁的杜牧结识了13岁的如花美眷。这是一个一如扬州美景的女孩儿,洗尽铅华,清丽自然,不施粉黛便可倾城倾国。
12、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13、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14、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15、扬州城的夜市很繁华,千万盏灯火映照着碧云,高楼里到处都有盛装打扮的美丽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如今的天下纷乱,已经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但是,扬州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16、与妓女相连,杜牧更著名的七绝,也许是下面一首。
17、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18、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千古丽句,深入人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婉转流畅,摄人心魄;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风神摇曳,意境优美;沉醉扬州夜色、酷爱扬州明月的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出语新奇,韵味悠长。“中国诗词大会”中扬州出现频率之高,常令人惊叹不已。
19、在一户饶姓农家喝茶时,他看到茅亭里挂着自己的一副墨竹图,自鸣得意,主动向当家的老太太表明了身份,没想到这家还有一个17岁的饶五姑娘,一直都是他的迷妹,两人一见钟情,一拍即合,当即定下盟约,等中进士之后前来迎娶。
20、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
二、写扬州最有名的诗韦庄
1、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2、17岁时,郑板桥向同乡先辈陆震学习写词,22岁时,开始涉猎绘画创作。23岁时,娶妻徐氏。24岁时,他终于考取了秀才。
3、张祜字承吉,他出身豪门世家,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他是杜牧的好朋友,杜牧曾经写给张祜一首诗,其中一句“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4、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5、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6、乾隆末至嘉庆初,时任两淮盐运使的曾燠,于运署后筑题襟馆,与一时名流如袁枚、王昶、孙星衍等人,宴饮唱和无虚日。
7、结集推荐,既可给自己一个总结,也可给自己一个激励。今年王和尚继续推荐诗友们的各类优秀作品集。
8、有词苑巨擘,如赋《暗香》《疏影》绝唱、创《扬州慢》词牌的才子词人姜夔;被誉为“有元一代词人之冠”的燕门才子萨都剌;康熙初活跃于广陵词坛、身为阳羡词派宗主的陈维崧。
9、青山隐约可见,绿水迢迢千里,秋日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幽静的夜里,皎洁的月光映照着二十四桥,老朋友你身在何处,教着美人吹箫?
10、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11、扬州好,入画小金山。——惺庵居士《望江南》
12、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13、王士禛(或祯)是明末清初杰出的诗人,当过扬州的推官,曾经与友人修禊过红桥,经常泛舟载酒在桥下。他这首词怀古抚今,里面涉及了扬州的红桥、雷塘、迷楼几处景点。“绿杨城郭”也成了扬州的代名词!
14、王建与大诗人张籍齐名,都擅长乐府诗,人们称他俩为"张王乐府"。这首诗是王建在奉命出使淮南,夜游扬州时有感而作。那时候扬州的夜市灯火通明,彻夜不散,可见扬州这个大都市是多么的繁华、富裕、热闹。
15、是烟花三月下扬州吧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6、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1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8、历代留下的诗词作品数量多
19、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20、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髪,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写扬州最有名的诗词
1、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2、释义: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3、●简评:虽然有几分愁绪,但扬州有美人,有美酒,也可聊以自慰了。
4、◐◑抢救!你抢救我,我抢救它们
5、瘦西湖,蜀岗山,何园,白塔,二十四桥景区,静香书屋五亭桥,御码头,冶情园,卷石洞天,四桥烟雨,虹桥长堤春柳,徐园,凫庄,梅岭春深(小金山),吹台平山堂
6、当时的扬州,是东方艺术家的巴黎。“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盛产富可敌国又附庸风雅的盐商,他们纷纷高价购买名人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厅堂。扬州民谚说:“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
7、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8、作者简介:湘人,居扬,出版工作者。
9、扬剧是我们扬州的地方传统戏剧,2006年,入选到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能被外地人熟悉,说明扬剧流行的区域,越来越广泛了。是的,连中国戏曲学院,都专门开了扬剧班,足以说明它在戏剧类型当中,分量越来越重了啊。这位戏友的回答,让大禹又得到了一颗星。
10、郑板桥乐颠颠的跑到范县,先命人把县衙官署的墙壁凿出百多个孔,这种行为艺术,一般人当然看不懂,有人就去问,郑板桥傲然回答:“出前官恶习俗气耳!”
11、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飘落得早,所以赶在正月就开起花来了。
12、●简评:夜市千灯照碧云。看来,一千多年前,扬州已是一座不夜城了。
13、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14、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15、天下若是三分明月夜,有二分无奈要在扬州。
16、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李绅《宿扬州》
17、晚清同治末年,盐运使方濬颐邀名士何栻、何绍基、李祖望、汪鋆等集于题襟馆,举行消夏会,诗酒唱和,汪鋆为绘《题襟馆消夏图》。
18、从此之后,扬州成为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凭借漕运之利,扬州富甲江南,成为那时我国最富裕、繁华的城市。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是后来的事,在那个时候,苏杭对于扬州来说,还都是他的小弟。
19、译文:萧娘脸嫩难承受眼泪,桃叶女眉长易显忧愁。天下若是三分明月夜,有二分无奈要在扬州。
20、十三四岁的少女体态轻盈婀娜,举止美好迷人,就像二月里初现梢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繁华的扬州城中,十里长街上有多少歌舞楼榭,卷起珠帘翠幕中的美人佳丽,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她。
四、写扬州最好的诗人
1、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2、李白是孟浩然的铁杆粉丝小老弟,他对孟浩然这位比他大一旬的大哥佩服得很,心甘情愿地写了好几首诗赠给孟浩然,孟浩然却不爱搭理李白,一首诗也没有写给李白。
3、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4、大禹做了文化节目之后,这个格调蹭蹭蹭往上涨,晓得这么多和扬州有关的历史和文化哦。不是他懂的多,而是我们扬州2500年的历史太厚重了,名人多,故事多,随便说两个,大家都晓得。已经到黄鹤楼第四层了,大禹今天完成任务没有问题啦。
5、扬州地处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处,地理优越,交通便捷,兼舟楫之便、鱼盐之利,自古歌吹沸天,繁华兴盛,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兴衰成败引人深思,吸引了众多诗人文士来此游历、凭吊、感怀,留下数量多、质量高、影响大的不朽诗词作品。
6、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7、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出自元代:卢挚《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8、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9、茱萸湾钱允治茱萸湾头雨乍晴,广陵城北田方耕。小艇出港白衣湿,高楼开窗玉腕横。细草漠漠天际远,一水漾漾船边清。客来空举旧时话,岸上垂杨蝉忽鸣。
10、一曲见证历史的《扬州慢》,诉说姜夔对扬州往日繁盛的追思和对当时山河残破的叹息。沿着北城河岸,驻足史可法纪念馆的门前,扬州城的又一次劫难,肯定会在你眼前浮现。抚今追昔,看着眼前透过树梢洒进来的片片恬静的月光,你会倍加珍惜今天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盛世安康。
11、●简评:扬州有人声喧哗的街巷与酒肆,也有宁静的禅智寺和竹西路。爱热闹的,爱幽静的,均能找到去处,动静皆宜。
12、值得说的是,这里的二十四桥有人说是指具体指某座桥,也有人说是指扬州的二十四座桥,但更多人觉得这时一个泛指,也是诗人记忆里的扬州美景。
1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4、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15、注:郑板桥生平事迹主要参考党明放先生的《郑板桥年谱》。
16、陈寅恪(ke)认为:“牧之此诗所谓隔江者,指金陵与扬州两地而言,此商女当即扬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也。金陵,陈之国都也。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亡国之音也;此来自江北扬州之歌女,不解陈亡之恨,在其江南故乡之地,尚唱靡靡遗音。牧之闻其歌声,因为诗以咏之耳。”
17、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出自唐代:张祜《纵游淮南》
18、这些都值得我深思,学习。
19、《题扬州禅智寺》——唐代杜牧
20、就在千家万户张灯结彩的除夕前一天,他写了一首诗给兴化县令汪芳藻,请求帮助:“琐事贫家日万端,破裘虽补不禁寒。瓶中白水供先祀,窗外梅花当早餐。结网纵勤河又冱(音:hu,意为:结冰),读书无主岁偏阑。明年又值抡才会,原向秋风借羽翰。”这种缺衣少食的惨状,让汪县令动了恻隐之心,资助他去南京参加乡试。
五、关于扬州的诗有哪些
1、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2、白话文释义: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如今的天下纷乱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样,但想不到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3、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4、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5、张祜更是对扬州喜欢的不要不要的,以至于他认为:“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6、唐宋时期,常见文人结伴游览名胜,同时赋诗咏怀,著名者如中唐两位大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偕登栖灵寺塔,同赋七绝一首,为名胜增光添彩。
7、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8、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9、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10、(1)①隋炀帝乘龙舟巡游江都还未结束,各地农民起义已经风起云涌。②大禹治水,造福人民,功在千秋。(2)唐朝皮日休的评价最恰当,因为他在指出大运河的不利影响时,也强调大运河对促进南北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大运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是比较客观全面的,一分为二的。(3)说明人们掌握了水流变化的属性和规律,正确地认识和利用水流的客观规律为人类服务,便利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11、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杨柳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顺流而下去扬州。你乘坐那条小船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不尽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12、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13、《润州二首·其二》——唐代杜牧
14、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出自唐代:徐凝《忆扬州》
15、青枫江畔白苹洲,楚客伤离不待秋。君见隋朝更何事,柳杨南渡水悠悠。
16、766年,杜甫漂泊在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县),他生活困顿,心情苦闷,写下了《解闷》这一组诗,这是其中之一。
17、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
18、只是,口碑在民间,官帽在组织。基层历练多年,郑板桥不但没有升迁,还被记大过。词作《青玉案.宦况》,概括了板桥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与厌倦:
19、(说明)小金山在杨州市西郊瘦西湖,四面环水,花厅在山东麓花园墙内。
20、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