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鸭子在水中嬉戏的场景(100句)
一、描写鸭子戏水的情景词
1、万物复苏风和日丽生机勃勃春回大地
2、想象当时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3、(2)通过画面,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吗?
4、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5、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6、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7、(3)“崇芦芽”都是上窄下宽,“惠”上宽下窄。
8、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9、一只鸭子戏水在小河里.一只鸭子在小河里戏水.一只鸭子,在小河水里戏.一只小鸭子在河水里,戏.小河里,一只鸭子在戏水.河里,一只小鸭子在戏水
10、(课件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11、②交流:提醒大家在写某个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12、这两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
13、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14、(3)哪句诗是作者沿途所见?(课件出示第四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15、(设计意图:学习课文,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抓住诗句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感悟能力。)
16、课件出示: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7、自主读文,初读感知
18、过渡:真是一群快乐的孩子们啊!男同学我们一起读一读,把孩子们的快乐读出来吧!
19、成语释义:比喻事过之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20、预设1: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二、写鸭子在水中嬉戏的场景
1、◆统整课堂|(名师教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
2、荷花的清香飘满辽阔的湖陂,年轻的姑娘贪玩爱耍把采莲延迟。傍晚她戏弄湖水把船头淋湿,更脱下红裙网罗池中鸭儿。
3、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4、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
5、(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课件出示乡村生活画面及文字: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群觅食图、群鸭戏水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6、(1)指名读这句话,思考:读过这个句子,你觉得乡下人家的风景如何?(独特、迷人)
7、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乡下人家》,齐读课题。
8、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好。
9、(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梅溪泛减
10、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1、课件出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2、(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结合注释,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13、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14、(3)想象后两句诗展示的画面,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
15、(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16、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墨腾和爽”:
17、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18、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
19、默读后两句,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哪些不懂的?
20、“鸳、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融”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三、鸭子戏水的动作描写
1、(3)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
2、(2)学生自读,集体交流。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正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正是河豚洄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3、(2)作者沿途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注释和插图想象画面,小组交流。
4、认识“墨、染”等5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5、春兰秋菊红情绿意绿肥红瘦人勤春早
6、师小结:这首诗的前两句勾画出了由迟日、春风、江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后两句具体描绘衔泥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春光无限的春景图。(板书:春光无限)
7、预设1:《溪边》主要写了儿童在溪边钓鱼的情景。
8、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9、细读感悟,深入探究
10、(2)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衔泥筑巢)
11、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12、春意甚浓满园春色百草萌动百花争春
13、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诗句?读给同学们听听吧。
14、教师范写,提示重点笔画。
15、(1)(课件出示生字)要求把字读准确。
16、(1)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迟日:春天的太阳。
17、成语释义: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18、◆统整课堂|(名师教案)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19、(2)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句话的含义。
20、预设7:这样写让人感觉溪水好像魔法师一样,特别神奇!
四、如何描写鸭子戏水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绝句》。师读:古诗《绝句》。
2、(4)开火车读,齐读。
3、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导语的设计,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二是揭示本课学习的方法——通过文字描述想象画面。看似是在和学生聊天,实际上用心良苦。
4、尽(jìn)尽头(jǐn)尽管
5、选择我们身边一个有突出特点的人,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写一写。
6、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7、今天,尽管人们早已看不到惠崇的这幅画了,而苏轼的这首诗却依然是众口传诵的名篇。不必看画,只从这首诗所再现的景物美、所创造的意境美,从诗人所表露的对大自然、对生活的兴会中,读者自会为之吸引,受到感染。
8、瞧,随着“春姑娘”的到来,可爱的小动物们都蹦蹦跳跳地跑出来了,孩子们也笑着奔出来了,与风筝一同享受春风的抚摩。
9、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0、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欲上时:指河豚将要逆流而上产卵的时候。
11、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12、春江如练春和景明春景优美春燕回巢
13、熟字加偏旁:宗+山=崇户+艹=芦牙+艹=芽
14、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的瓜,像()似的挂在房前,衬着(),它们不如高楼门前的石狮子那样(),也不如大旗杆那样(),却是那么()。
15、“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
16、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7、预设2:孩子们在水中互相你拨我溅的嬉戏,真是太快乐了!
18、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19、《采莲子》(其一)——唐代皇甫松
20、导学: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是如此自然亲切、优美恬静,其实作者只是描写了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那么,课文都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第1~6自然段,选一个你喜欢的场景,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群觅食图、群鸭戏水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五、描写鸭子戏水的语句
1、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3、澡雪意谓洗刷灵魂。古人有“澡雪五脏,疏彻开明”之说。《庄子•知北游》:“汝齐戒,疏渝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盖愆意谓以今日之善,补救以往的过失。愆,罪过,过失。《尚书•蔡仲之命》:“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节性曰迈意谓只有节制自己的天性欲望,才能日日有进步。语出《尚书•召浩》。遏恶扬善意谓遏止恶的东西,发扬善良的东西。《周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4、预设2:还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等方面读懂不理解的地方。
5、指名回答:“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6、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7、36节名师古诗文课堂教学,让您轻松教学古诗文
8、④创设情境:假如现在你们就是小春笋,你们那么快从土里钻出来是想看到什么?
9、在岸边,小鸭子一双双水灵灵的小眼睛在不停地东张西望,你瞧,它们还洋洋得意呢?
10、成语释义:鸭和鹅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
11、(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怎样?
12、老师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13、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14、⑤带着丰富的想象再读读这两段文字,女生读第3自然段,男生读第4自然段,体会鸡鸭的可爱和作者对它们由衷的喜爱之情。
15、预设: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
16、《宋稗类钞》载,惠崇曾以自己最得意佳句作《百句图》,刻于长安石上,可惜现已不存。惠崇还是个画家,“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
17、整节课的学习,学生都是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课堂学习中的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课文的每一个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处处讲,处处读,这就要有选择地读和讲。同时,我还注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认识和掌握散文的特点,为今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18、惠崇春江晚景画中景物:竹、桃、鸭、芦芽……
19、这些野鸭子都生着金翠色的头,亮晶晶的眼睛,颈上有一圈灰白色的羽毛,就像是每一只野鸭都戴上一串珍珠项圈似的。
20、过渡:我们已经感受了乡下人家别有风趣的装饰——瓜架。在课文中,还有很多独特、迷人的风景,让我们沿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分组来学习接下来的课文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