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有(100句)

2023-01-19 14:22:1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1、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军纪严明,以身作则

2、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里的“为”,本读作第二声)

3、有人这样回答:我的企业没有人才,我的员工没有执行力,我公司地处偏远找不到好干部。有人归因于80后90后。也有人这样回答:我学历低不会管理、我搞技术出身不知道如何管人、我做业务起家管人的事实在外行。总算有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4、然而如今也会频频出现相反的声音,反对者认为诸葛亮被世人吹得过于夸张,以至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几乎完美的诸葛亮形象,但实际上诸葛亮只是一个掌管蜀汉后勤的普通官员而已。

5、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添加关注

6、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7、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违背湘水划界,在背后对盟友倒戈一击,吕蒙以白衣渡江乘机夺取荆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后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蜀汉政权也开始走下坡路。

8、孔明灯流传至今的孔明灯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9、再加上这几年传统文化的比重在考试中不断增加,比如《三国演义》中的许多经典篇章,草船借箭、出师表等内容,都被选入语文课本,还常在考试中出现......

10、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就不会漏掉任何一篇文章

11、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12、初出茅庐(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13、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14、火烧新野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诸葛亮第一把火烧博望坡,夏侯惇大败,曹操便亲自领兵伐新野。刘备放弃了新野,到樊城以避曹军。

15、而且马谡仗恃南山的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马谡的士兵败逃四散。诸葛亮进军没有落脚据点,只得攻取西县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汉中。

16、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17、但《魏略》却不是这个说法。它说孙权不是乘轻船,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弓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

18、行军散由牛黄、珍珠粉、麝香、冰片、雄黄、硼砂(炒)、姜粉、硝石(精制)等中药组成,适用于中暑昏晕、腹痛吐、热证烦闷等症,每次0.3~0.5克,或用少许吹入鼻腔中,有奇效。此药己沿用了1700多年,仍为广大群众欢迎。

19、tianyitywh@1com

20、非也,基业长青的企业告诉我们:老板越轻松,企业越长久。老板越轻松,企业发展越顺利。因为老板轻松,意味着员工努力。事事有人负责,老板能不轻松吗?

二、关于诸葛亮的典故有

1、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3、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担任蜀汉的丞相。他一直想完成刘备的遗志,继续扩大蜀国的地盘,恢复汉室江山。因此,他打算出川攻打曹魏。这时,蜀汉的后方却出了乱子,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闹起事来。诸葛亮只好暂时放弃出川的打算,率领军队平定南夷之乱。

4、通过这首歌曲,诸葛亮放出了信息,有位高人正隐居于南阳,等待着明主前来求贤。

5、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

6、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7、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

8、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9、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10、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被陆逊击败,刘备兵败退到白帝城。

11、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

12、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13、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14、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然后又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气得周瑜金疮迸裂,摔下马来。

15、诸葛亮回军后,将马谡连同与之一起在街亭作战的张休、李盛等全部处斩。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前往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马谡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16、这套书还在忠实原著,保留重要人物和主要情节的基础上,删去了去主体关系不大或有明显迷信色彩的内容,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17、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18、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命令赵云、邓其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临行前。

19、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20、在大家心中,诸葛亮的地位非常之高。谈到诸葛亮,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演义里,那个算无遗策,料事如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

三、关于诸葛亮的典故20字

1、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2、周瑜一向要置刘备与诸葛亮於死地,但是他的计谋却一个一个地被诸葛亮破坏,《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至五十六回描述了「孔明三气周公瑾」的故事,周瑜心胸狭窄,身上本来带有箭疮还末痊愈,气怒之下,终於死去,他临终时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出了个周瑜,为甚麽又还要再有个诸葛亮呢!」由这个故事引出「一时瑜亮」这个成语,指同时存在的才干潜力相当而又相抗衡对峙的两个人.

3、几千年来,中国古人不仅创造了许多旷世工程,如秦始皇陵、长城及故宫等,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文化瑰宝,其中就包括那些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不少成语典故的意思被曲解,甚至与原本的意思截然相反。比如下面介绍的这5个成语典故,都被误传了上千年,最后一个与诸葛亮有关。

4、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5、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6、其实诸葛亮心怀济世匡王的大志,时常自比管仲、乐毅。只是世事混乱,不得明主,所以,静居于隆中的草庐中静待时机。他深知明主可遇而不可求,躁动往求有失身价,而且不易寻得明主。于是,他编了一首歌谣,教给农夫:

7、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汉来伐后,派大将张郃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阻挡马谡。

8、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大事,把孔明当作老师,关羽,张飞看在眼,很不痛快,便对刘备说:「孔明年纪轻轻,有甚麽才学大哥你对待他实在是好过头了,又没见到他显示出甚麽本事!」刘备劝解他们说:「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两位弟弟不用再多说了.」「如鱼得水」用以比喻得到跟自己相投合的人或找到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环境.例如:李教授请到张明作助手,简直「如鱼得水」,研究项目的进度加快了,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9、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卧龙岗诸葛亮躬耕之地,邀请诸葛亮出庐帮助自己成就江山大业;草船借箭: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三天之内准备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在大雾之日,便借子敬草船,曹操因雾而中埋伏,从而使战斗反败为胜;隆中对:东汉末年,刘备与诸葛亮面谈江山大业,分析天下形势;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三国时期,蜀国刘备去世后,昏晕无能的刘禅继位,在第二次北伐前夕,诸葛亮给后主刘禅写《出师表》来表示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态度。

10、通讯录→订阅号→右上角“+”→搜索“anjisheng218”

11、武将射毕,曹操又让文官吟诗作赋,记录铜雀台落成之事。曹操正在兴头上,也赋诗吟唱。

12、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13、让周瑜气得金疮再次迸裂。这也就是现在“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俗语的由来了。

14、孙权为了控制挟持刘备,接受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打算将他软禁,作为人质,再派人去夺回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心存疑虑。

15、命令打开城门,派几个老兵在打扫卫生,自己带两个儿童在城楼上面弹琴,司马懿的兵来到城外,看到四个城门大开,诸葛亮又在上面唱歌,司马懿命令按兵不动,自己上前一看,看诸葛亮神情自若、琴声不乱,怀疑有伏兵,这才命令撤军。

16、多数人的经历就是“一放(权)就乱、一收(权)就死”。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你找一个专业的顾问,花上一点时间,这一切症结都可迎刃而解。

17、三顾茅庐水淹七军七擒孟获火烧连营三百里三分天下空城计斩马谡七出祁山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空城计,初出茅庐

18、就这样,孟获等终于顺服蜀汉,听从管辖。

19、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20、诸葛亮在隆中躬耕隐居,并非消极混日子,碌碌无为,而是心怀大志,以观天下,修德修身,以待时机,以展他的雄才大略,正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千古典范。

四、关于诸葛亮的典故成语

1、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3、难吗?可太难了!换成大人都看不下去,更别说孩子了。

4、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5、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6、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

7、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诸葛亮的命令,让孟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舌战群儒

9、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部队分置调度混乱,马谡的先锋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采纳他的计谋。

10、人们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大多基于演义中的内容,但是演义终归是小说,真实的诸葛亮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首先,我们看看哪些是加在他身上的神话。

11、15669935066

12、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13、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诸葛亮为孙权分析局势:“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也把部众聚集在汉水之南,打算与曹操争夺天下。

14、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擒孟获

16、周瑜领军至城下,赵云严阵以待。周瑜知道有准备,不敢攻城,传令回军。诸葛亮早派关公、张飞、黄忠、魏延,分四路杀来。气得周瑜箭疮迸裂,坠于马下,退于巴邱。

17、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18、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19、关于诸葛亮的典故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很清楚,从三国演义内容最初和诸葛亮有关的著名典故就是《三顾茅庐》,说的是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还有《空城计》,说的是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还有《草船借箭》,说的是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2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城计

五、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1、老板要想不累,其实不难。首先改变你的观念,其次找到好的教练帮助你企业打造一套公司化运作系统,摆脱对老板的依赖、摆脱对能人的依赖,让系统帮你管理企业、让系统帮你赚钱。

2、与曹操开战。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

3、孙权为了控制挟持刘备,接受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打算将他软禁,作为人质,再派人去夺回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心存疑虑,诸葛亮却叫他放心大胆前往,满有把握地表示会“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并叫赵子龙护送刘备。

4、探知刘封、关平又截住水路。诸葛亮送书于周瑜,陈述利害,嘲笑周瑜不达时务。拆阅后,周瑜即气死。临终,荐举鲁肃,继任水师都督,统驭东吴兵马。

5、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6、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

7、武侯弹琴退仲达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8、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

9、鲁肃来到荆州,刘备依孔明之计放声大哭,孔明从旁说还了荆州,便无处安身。触动刘备心中伤处,而大哭不止,孔明于是要鲁肃转告孙权,暂缓讨回荆州。

10、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

11、但他并没有杀掉孟获,而是好酒好菜地招待他,还让孟获观看蜀汉军队操练的阵法。看后诸葛亮问孟获道:“这支军队怎么样?”孟获不服气地说:“以前是因为我不了解你们的虚实,所以才被你抓住。如今我知道了,你们的阵法也不过如此,如果你放了我,下次我一定能战胜你们!”

12、诸葛亮下定决定,再次登门求婚,黄月英提出一系列难题难住了诸葛亮。为了和才女黄月英成婚,诸葛亮用毅力、智慧并巧借朋友之势,终于战胜了黄家父女设立的一道道难关,最终赢得美人心。

13、八阵图“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14、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15、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他料定孟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16、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

17、此刻,一个职位低微的牙将姜维识破诸葛亮之计;向太守马遵进谏,嗣南安是诸葛亮用的计,蜀兵欲乘虚攻取天水。马遵恍然大悟。姜维接着又向他讲出一个可以打败诸葛亮,以解南安之危的将计就计的妙计。

18、赵子龙依计而行,迫使孙权嫁妹弄假成真,后来又护卫刘备和孙夫人安全地离开吴地,逃出虎口。“锦囊妙计”现在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妥善办法。

19、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20、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