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100句)

2023-05-25 14:09:0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1、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2、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3、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4、包中⾹⿉分边⾓。彩丝剪就交绒索。

5、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6、《五日》明·陈子龙

7、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8、志昂扬。情昂扬。楚水掀波犹放狂。屈忠吟啸殇。

9、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0、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真的太多了。殷尧藩的《同州端午》、褚朝阳的《五丝》、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文秀的《端午》等等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1、杨柳绿含滋,雕弓纵射时。向风飞白羽,和露折青丝。

12、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13、五⽉五⽇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14、关于写端午节的古诗: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15、七绝·楚风情三首

16、悠悠岁月又端阳,慢火轻烟绕灶房。

17、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18、花心动(宋•史浩)

19、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20、五律·端午纪念屈原

二、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1、如梦令-两两莺啼何许

2、——宋 赵长卿《醉落魄 重午》

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4、屈原丹魄在,汨岸悼诗灵。

5、朗诵热潮之后,蒋朗朗教授为本次端午诗会做总结致辞,对诗会所体现的追忆之情以及教益作用大为赞赏,并对以上诗词进行了点评,希望大家在屈原精神的映照下,让诗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6、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7、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8、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9、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10、直谏铮臣遭忌恨,无缘报国扭乾坤。

11、龙舟竞赛鼓声扬,碧水悠悠粽叶香。

12、神圣的戴在孙子们的手腕上。

13、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4、越⼈传楚俗,截⽵竞萦丝。

15、天中节就是端午节。词的上片写端午佳节热闹情景,风俗如画,臂缠虎符、门插艾蒲、放风筝(纸鸢)、吃粽子、喝酒(雄黄酒或菖蒲酒?)、龙舟竞渡,一一道来。下片怀古,凭吊屈原,感叹、悲戚、垂涕、断肠,苏轼或有感念自己身世遭遇的情怀在内,因而真切动人。

16、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7、悼念忠魂死,除妊谄佞亡。

18、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19、1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想必,屈原也是这样的吧。。2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3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20、⿎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如瞬。

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1、而作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的文天祥,更把屈原作为自己追求爱国尽忠价值的人生偶像,他在《端午即事》中慷慨高歌,表明要要学屈原以身殉国的碧血丹心:“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文天祥所处南宋晚期,遭遇着政局巨大的变更,更直接与元兵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所以文天祥对于端午的感触,也不是欢乐的,而是悲愤、沉郁的。整首诗浸润着文天祥特有的感情,令后人回味无穷。

2、千古流芳屈子名。孕新声。华夏文明世代承。

3、岁岁端午节,家家解粽香。

4、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5、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

6、船到汨罗抛米粽,节临端午祭诗王。乍来风雨饮雄黄。

7、贺新郎(宋•许及之)

8、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9、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10、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11、香甜角粽龙舟竞,大爱情怀缅古今。

12、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3、主⼈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14、端阳端的风光好,麦子金黄。杏果金黄,艾叶青蒲粽溢香。

15、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16、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

17、战鼓掀波,水晶宫里虾兵抖。

18、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真的很多。从汤显祖到文天祥,从苏轼到杜甫以及贝琼、张耒,众多的文人骚客都曾为端午节赋诗吟句,或豪放,或悲怆……下面就分享几首给大家吧。

19、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20、彩线轻缠红⽟臂,⼩符斜挂绿云鬟。

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三年级下册

1、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2、豪迈讴歌惊四海,情怀励志永存胸。

3、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4、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5、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6、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7、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

8、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9、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10、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宋代·苏轼《浣溪沙·端午》

11、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12、——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13、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14、艾叶菖蒲驱鬼怪,忠魂万古不凄凉。

15、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6、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端午日(唐)殷尧藩

17、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18、七律·端午节感怀

19、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20、——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五、关于端午节的古诗配画精品

1、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2、看望完父母,背影又匆匆消失在村口的麦场。

3、——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4、本文红尘诗坛网络文化传媒原创首发

5、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6、——宋 吴文英《澡兰香 淮安重午》

7、⽔底深休也,⽇中还贺之。

8、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9、大夫气魄九霄扬,华夏划舟颂国殇。

10、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1、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译文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明代〕

12、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13、⽃巧尽输少年,⽟腕彩丝双结。

14、七律·祭日缅怀先父

15、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16、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17、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8、标清韵类,若没有标注,七绝与七律一律默认为平水韵,新韵必须标注。词没标注一律默认为正体与词林正韵,词牌非正体必须标注,新韵必须标注。

19、翻译:楚地的人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他的精神魂魄飘到了什么地方。只留父老在哽咽哭泣。直到今天,在仓绿色的江流上,人们还投下饭食拯救饥饿的鱼龟虾蟹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遗留下来的风俗成了比赛划龙舟,人们哀叫的声音甚至要把楚地的山震裂。

20、《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三首》(宋)赵蕃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