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100句)
一、端午节的古诗
1、端午节古诗词100首,果然是满满的爱学习........
2、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3、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4、国亡身殒今何有,只有离骚在世间。
5、翻译: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6、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7、小时候,都争着让家人在手腕上、脚腕上系上亲手编成的五色线,现在很少有家长能找得到几根不同的色线,更遑论有闲心思搓一根给孩子戴上了。所以北方人的端午,现在几乎只剩下了包粽子和吃鸡蛋的习俗没有被丢掉。那就把包粽子和吃鸡蛋的习俗,编成一首山东快书,供大家一乐吧。
8、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9、浣溪沙(宋苏轼)
10、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11、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12、投稿邮箱:xingc2011@1com
13、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
14、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15、此次主题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端午节日氛围,视障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节日习俗,感受到了先贤先烈们的忠贞爱国主义情怀,认识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缘由,坚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理想信念,也进一步提升了视障学生的诗歌朗诵水平和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展示出视障学生的青春活力及其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6、.......................................................
17、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騃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薰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18、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19、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
20、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二、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
1、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2、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3、《天问》、《九章》......
4、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5、最后,衷心地祝您和家人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假期!
6、翻译:楚地的人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他的精神魂魄飘到了什么地方。只留父老在哽咽哭泣。直到今天,在仓绿色的江流上,人们还投下饭食拯救饥饿的鱼龟虾蟹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遗留下来的风俗成了比赛划龙舟,人们哀叫的声音甚至要把楚地的山震裂。
7、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8、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9、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10、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11、巧扇风轻,香罗雪湿,梦里曾看了。
12、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1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15、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16、《端午》朝代:唐代作者:文秀
17、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18、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19、让满堂的正气穿透所有的感官
20、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如下: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代苏轼《浣溪沙端午》翻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唐代殷尧藩《同州端午》翻译: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翻译: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翻译: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翻译:青年们纷纷炫耀自己的节日装束,头上插着钗头彩符,身上佩着艾草扎成的老虎。
三、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
1、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2、简析: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5、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7、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9、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10、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11、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缪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
12、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13、在家每日坚持体温检测,并注意身体健康状况,如有意外,请第一时间向孩子所在幼儿园与所在地区疫情防控中心报备。
14、(七律)重回知青插队村庄
15、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16、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7、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18、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19、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20、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四、端午节的古诗小学
1、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2、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3、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4、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5、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6、陈星2021年1月份诗稿小辑
7、翻译: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8、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9、陈星2021年4月份诗词小辑
10、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1、和端午(宋张耒)
12、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13、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14、《端午日》朝代:唐代作者:殷尧藩
15、《乙卯重五诗》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看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16、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7、老家胶州,端午节的味道如今愈益淡了,既欣赏不到南方水乡的龙舟竞渡,也品尝不到沁人心脾的雄黄润喉,甚至门檐下插把艾草都少有人做,因为干净的田野里已很难找得到一棵艾草。
18、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19、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20、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五、端午节的古诗小学二年级
1、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宋苏轼
2、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3、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4、用时光的碎片拼成一个楚国
5、去告慰一个带剑长吟的忠魂
6、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7、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
8、引导孩子安排好作息,调整好生活节奏和心理状态。
9、同样是竞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热闹与郁愤。
10、我只愿是汨罗江上那个打坐的渔夫
11、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2、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3、....................................
14、《菩萨蛮》(宋·陈义)
15、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7、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同情屈原的遭遇,感念他对于国家的忠贞,千百年来,多少人吟咏不绝。
18、最后,祝愿大家端午安康!亲朋好友都能常伴左右,喝一杯雄黄酒,共度端午佳节!
19、外出时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严防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20、你是说活动吧,你应该受到一个请柬,让你到主城找屈奇,在那领节日任务,我都做了,很爽的,做一环给你一小时经验奖励,同时建议你在收集好粽子后,全都换一个的那个奖励,是换半小时经验,很合算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