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杜甫诗集读后感(100句)

2023-04-29 20:32:1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杜甫诗集

1、宋代诗人王禹偁尝言“子美集开新世界”,杜甫及杜诗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后代诗家在构思立意、句法、语词等方面有意无意地受到杜诗的沾溉。如杜诗名篇《羌村三首》中“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二句,就以其“婉转周至,跃然目前”(明人王慎中评语)的艺术效果影响了一代代诗人。《杜甫诗选》在评赏此诗时征引了中唐诗人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北宋晏几道《鹧鸪天》“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等三处受杜诗此句影响的显例,来说明杜诗在后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2、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5、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6、前后文水乳交融,自然贴切。又如评《醉时歌》:“此诗写两个失意者的真挚友情。人之常情,成功得意时则豪情万丈,挫折失意则豪气锐减。惟有惨淡失意之时仍不失豪气,方为真豪杰。读此诗,可睹一对真豪杰。”读之使人肃然起敬。

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8、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9、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10、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1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13、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14、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15、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16、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17、(9)强:勉强,努力。移:移动。一枝:一根枝条。句谓勉强栖身幕府,如鸟之巢于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18、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19、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20、杜甫诗集杜甫诗集二杜甫诗集三杜甫诗集说明杜甫诗全集·卷杜甫诗全集·卷二杜甫诗全集·卷三杜甫诗全集·卷四杜甫诗全集·卷五杜甫诗全集·卷六杜甫诗全集·卷七杜甫诗全集·卷八

二、杜甫诗集读后感

1、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2、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3、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公元765年)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重庆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4、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

5、今天上午,葛晓音教授谈到陈贻焮先生《杜甫评传》的特点是“以传带评”,莫老师《杜甫评传》的特点是“以评带传”。我认为《杜甫诗选》可以称得上“以诗带传”,读完《诗选》,一个血肉丰满的“中国诗歌史上最典型的儒士”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倍增亲切之感。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9、莫砺锋:对轻慢杜甫说NO!

10、郝润华,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11、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12、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3、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14、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15、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16、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17、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18、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内府...

19、吴怀东│杜甫的美学——《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解读

20、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三、杜甫诗集书籍

1、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2、(浣 溪 沙)(苏轼 北宋)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4、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5、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6、第善于连类,溯源杜诗艺术之源流。

7、沈德潜云:“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诗人。”莫老师眼中“具有第一等襟抱的诗人”有六位: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六位诗人中,莫老师关于杜甫的论著最多,《文集》中收录了《杜甫评传》(卷四)、《杜甫简评》(卷四)、《杜甫诗歌讲演录》(卷五)和《杜甫草堂史话》(卷九),《古典文学论集》(卷三)收录有关于杜甫的论文14篇,也是研究最多的诗人。

8、《杜甫诗全集》《杜少陵集》《杜工部集》

9、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10、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11、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

12、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13、严谨的学问,真挚的性情——凤凰出版社社长倪培翔谈《莫砺锋文集》

14、蟾轮何事色全微,赚得佳人出绣帏。——出自唐·元凛《中秋夜不见月》

15、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6、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

17、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18、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19、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20、春水环绕,鸥鸟日来,可见居处之幽僻,也可见主人之恬淡忘机。花径不扫,蓬门常闭,可见人迹罕至,远隔尘嚣。今朝忽然扫径开门,迎候佳客,可见此客定与主人志趣相投。因家贫,故待客之道只是草草杯盘,然而主客相得,无拘无束,乃至呼唤邻翁前来,共饮馀杯。全诗只是写景、叙事,而主、客双方之身影呼之欲出,双方之襟怀亦真切可感,真抒情高手也。黄生评曰:“上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下留客,见村家真率之情。”

四、杜甫诗集精选

1、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2、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3、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4、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5、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6、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7、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8、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9、对于诗歌体式的不同意见,《诗选》也尽量一一列举,细致分析。如《释闷》,王嗣奭认为是七言排律,钱谦益认为是七言古风,浦起龙则认为“此篇可古可排”。原因何在?《诗选》分析道:“从对仗来看,全诗中间四联全都属对精工,符合排律的要求。但从声律而言,则全诗虽有平仄合律之句,但拗句甚多,如第三联出句已拗,对句不但未救,而且拗得更加厉害。此外第十二诸句皆为三平凋,是典型的七古平仄句式。”颇为中肯,为初学者提供了较为确切客观的意见。

10、陈贻焮│杜甫秦州行止探(下)

11、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12、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13、造了注文里的5个生僻字。

14、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15、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16、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17、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常识文学篇。

18、在杜诗学上,将“会通”作为一条注释体例,始于杨伦《杜诗镜铨·凡例》“源流”条:

19、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20、第该选本体例更加完备。与前两种杜诗注本相比,《杜甫诗选》在体例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评赏部分,更加完备。众所周知,杜诗具有高超的表现艺术,无论是在细节的传神刻画,还是在艺术形式的精心选取等方面都有很多精彩之处,但因受到注释体例和篇幅的限制,在《杜甫诗选注》和《杜甫选集》中,这些精彩之处往往只能点到即止,无法详尽分析。而《杜甫诗选》在新增加的评赏部分则可以相对从容地予以展开,从而充分抉发杜诗的魅力。

五、杜甫诗集名字

1、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2、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3、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5、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7、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8、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8)伶俜:飘泊流离之貌。十年事:从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至此写诗之时,杜甫流离失所,已经十年。

11、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12、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玉京...

13、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14、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1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6、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17、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18、自宋代以来,杜甫便拥有“诗圣”、“集大成”和“诗史”三顶“桂冠”,莫老师在《杜甫诗选》中对“最典型的儒士”、“会通唐宋”和“赖自能赋”的阐发,正是对应了历代杜甫研究中三个最为重要的概念,并且在与传统对话中表现出超越前人的卓识。郭绍虞先生《杜诗镜铨·前言》认为注释包括注、解、评三个方面:“注则重在学,解则重在才,而评则于才学之外,更重在识。”因此,评赏不易,才、学、识三者缺一不可。宋代黄庭坚评杜甫夔州诗云:“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读莫老师《杜甫诗选》也有“平淡而山高水深”之感。

1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0、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