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江城子秦观(100句)

2023-04-29 20:31:3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江城子秦观

1、清明:清澈明朗。元稹《西县驿》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缭乱花。

2、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3、开篇先描写景物,词人用“莺儿狂、燕儿狂”形容天气晴好,又用“翠盖红缨”极力地渲染和铺垫一种欢乐的气氛,然后才点出过去情侣间约会时的场景,词人忽然又回忆起当初曾“相逢垂柳下”,彼此恩恩爱爱,相依相偎。

4、藏锋蓄睿。隐藏起锋芒,低调做人,暗自充实自己。做人切忌锋芒毕露,要懂得藏锋守拙。“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说的是锋芒毕露者的下场。那些为人张狂、锋芒毕露的人,难免会遭人嫉恨,遭人陷害。而善藏锋者能成大器。藏锋蓄睿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锋芒毕露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5、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年)。元符三年四月,秦观被移诏衡州,苏轼也被获准内迁,这对饱经磨难的师生希望马上见面,共话别情。六月,师生会于康海。此次相会,秦观赋《江城子》以记之。

6、编辑:唐诗宋词元曲(ID:Tsscyqu)

7、此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主要抒写别恨,为怀人伤别之作,据词意可知作于某年的一个暮春,当为秦观前期的作品。

8、此词作于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年)。元符三年四月,秦观被移诏衡州,苏轼也被获准内迁,这对饱经磨难的师生希望马上见面,共话别情。六月,师生会于康海。此次相会,秦观赋《江城子》以记之。

9、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10、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11、⑶绿鬓朱颜:黑发红颜,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衰翁:老翁。

12、以后的相聚不知道又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见江面烟雾腾腾,暮云叠叠重重。

13、上片里的醉与狂,呼应的恰到好处。很放松,无拘无束。但作者不写游郞,用莺儿燕儿来衬托游郞的情态。同时也描绘出春日风清日朗的,莺与燕纷飞的春日一景。又用远景,或者俯视的角度,来写道路上来往车辆,忆起当年,也是这样带着几分赶路的心情,与她相逢于垂柳之下,依约记得,当时她的着装华丽。

14、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5、良辰美景总是能激发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会不自觉地回忆起美好的过往。这首词就是词人在春光烂漫的季节里,出游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16、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17、消磨容颜颓唐意志空留下解不开的缠绵

18、第五首:八六子

19、此词为少游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感叹时光荏苒,韶华易逝。

20、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二、江城子秦观

1、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2、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3、只怕春深又忆及风华年少

4、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5、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6、此为少游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

7、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8、实的是没有你要找的江城子,你看看这些如何?

9、飞絮即柳絮,既表春景逝去,又表如柳絮一般漂泊无依,离愁别绪。《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此词为抒写暮春别恨之作。上片从“弄春柔”、“系归舟”的杨柳,勾起了对“当日事”的回忆,想起了两人在“碧野朱桥”相会的情景,产生眼前“人不见”的离愁;下片写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悠悠别恨,“便做”三句,表现了离愁的深长。全词于清丽淡雅中,含蕴着凄婉哀伤的情绪。

10、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11、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12、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全词结构布局极缜密。下片“飞絮落花”印上片“杨柳弄春柔”;“登楼”印“离忧”;“春江都是泪”印“泪难收”;“韶华不为少年留”总提全词命意,天然浑成,意态兼善,神韵悠长。

13、第三首:浣溪沙

14、起句“南来飞燕北归鸿”,套用古诗句式,作为比兴,似乎有点喜,但接下去说:“偶相逢,惨愁容。”可见二人相见之初,即愁容满面。他们远谪南荒,历尽艰辛,自然容颜憔悴,十分愁苦。此刻贬所逐步内徙,虽是好事,但并未带来欢悦,他们仍有重重顾虑,甚至都自作了挽词和墓志文,准备一死。“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涵盖面极广,从青年时代,一直写到老年。此时,政治上的无情打击,已断送了他们的前途,断送了他们的青春,所以他们觉得老了,成了“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三句,尤其沉痛。在别后的六年中,二人罪名一再增加,贬所不断迁徙。这中间,该有多少苦楚,然而作者仅用“无限事,不言中”六字概括,非不言也,是不能也。北宋森严的党禁,于此可见一斑。

15、日出东山灿烂如许春花落泥来年依旧

16、厚道与才能、学识无关,它是一种关乎人性的美德。要是一个人永远只会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那他的心胸则不够豁达。能称得上厚道之人,必是处处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着想,就是希望他人的生活过得幸福美满,少点困顿苦难。这种人基本都能够做到换位思考。

17、⑴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18、又牵我缕缕情丝斩不断世俗之见

19、觅趣嘉山下,夕间秉小锄。

20、河水潺潺冲落我层层波纹

三、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1、诗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秦观的《江城子》,背会的诗友别忘了在篇末投票打卡啊!

2、分别后世事悠悠您就不用问了,无限的事情,都在不言中。

3、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4、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5、⑺烟浪:雾霭苍茫的水面,同“烟波”。

6、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诗词文本从《秦观词集》

7、第四首:踏莎行

8、诗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秦观《江城子》,背会的诗友别忘了在篇末投票打卡啊!

9、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止?等到柳絮飘飞、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这满江春水都化作眼泪,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10、厚道之人,必定立身正直。

11、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游苏轼之门,人称“苏门四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及第。存《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词属婉约派,内容多写男女情爱,颇多伤感之作。词存九十首。

12、这一阵饮酒之后,我们又要像落花流水一样各奔西东。

13、我们就像从南飞来的燕子与向北而归的鸿雁,偶尔相逢,带着凄惨悲愁的面容。

14、秦观被贬郴州时,作此词以表达谪居寂寞之感,怀乡思归之意。明人沈际飞评此词曰“伤心”,确是表现了此篇感情的特点。从词的内容到词的音调,无不充满了凄苦哀伤的色彩。

15、第九首:鹧鸪天

16、“飞絮”点出了暮春时节,又寓年华易逝,漂泊不定。因此,“杨柳”、“飞絮”在这词中特定的情境中的内涵应为:韶华易逝,伤春伤别,久别怀人之情。

17、无垠的原野亟于抹去情思尚存

18、暮春的杨花飞雪留得下物是催赶着人非

19、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释义: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小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在独自流淌)。

20、清周济(止庵)论词,将词分为自在、当行。自在是自然、不费力;当行是出色、费力。

四、江城子秦观翻译及赏析

1、《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此词为抒写暮春别恨之作。上片从“弄春柔”、“系归舟”的杨柳,勾起了对“当日事”的回忆,想起了两人在“碧野朱桥”相会的情景,产生眼前“人不见”的离愁;下片写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悠悠别恨,“便做”三句,表现了离愁的深长。全词于清丽淡雅中,含蕴着凄婉哀伤的情绪。

2、厚道之人,必定心存善念。

3、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宋·秦观

4、厚道之人必是正直之人,他们有一套明确而且牢固的价值观,在小事大事面前都能作出合乎人情道理的判断。正直之人,遇事不会单纯根据利益作出判断,而是反复观察自己的良心,什么是可以容忍的,什么是不能原谅的。他们明辨是非,心中有一条界线,心头有一把尺子。一旦越过了这条界线,他们就马上警觉起来,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是非观。

5、(老琴书法●观字悟理)

6、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7、鉴赏)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打猎的壮阔场景,表达了词人志在为国杀敌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气概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8、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9、词的下阕,乃写饯别。当时雷州,地处蛮荒,经济十分落后,在迁谪中的秦观能够备酒为乃师饯行,已属不易。“小槽春酒滴珠红”虽然用典,但出语自然,形象逼真,更兼词人殷勤劝酒,倍觉感人。“莫匆匆,满金钟”六字,写出了当时迁臣所处的环境,一边有部使者(犹后世的监差)在旁,王命不可延迟,苏轼要匆匆上路;一边是秦观借酒挽留,哪怕是多留一会儿也是好的,师生情谊,何其深永。“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一句用比喻,化用李煜、柳永词成句,非常恰切,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三句,以景结情,蕴含深远。苏轼西去廉州,关山远隔,前途未卜,秦观不由地担起心来。此刻他望着烟雾腾腾的江面和重重叠叠的暮云,怅然出神。虽未言情,而无限深情,自寓景中。

10、本词体春物、抒春情,写物境的笔法细腻柔婉,应为秦观所长。词人用虚实相融、情景交合之法,营造出一种空灵缥缈的春情冷境,将破晓寒春之中的迷蒙愁情描摹得深邃而轻灵。

11、朱红的板桥无心等候匆匆行人

12、⑵弄春:谓在春日弄姿。

13、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

14、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15、厚道者必有厚福。“君子以厚德载物”。厚道之人,能约束自我,海纳百川,以德服人。人们都愿意与厚道之人交往,因为他们能让人感到放心,让人觉得可以信任。但纷繁世界,千人千面,各有品性。怎样看出一个人是厚道呢?如果一个人拥有以下这三种品质,那基本就是一个厚道之人了。

16、(编辑:孙慧,李贤静)

17、“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释义:等到柳絮飘飞、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释义:即使这满江春水都化作眼泪,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18、⑸小槽:古时制酒器中的一个部件,酒由此缓缓流出。春酒: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

19、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春风拂动,西域的杨柳百般柔美,让人不免想起曾经的温柔,以及无可奈何的离别,继而泪水夺眶,身不由己.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还记得当年在这柳树下为归来的你系上船绳,绿的田野,红的桥,一切都历历在目,可惜再也找不到你的影子.只有这里的水依旧流淌.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年少的人啊,浪费了多少美好时光,只知道无缘无故的哀叹惆怅.在柳絮漫天,花落缤纷的时候,登上高楼远眺,远处的一江春水流淌不息,如果用泪水可以排解忧愁,恐怕我需要流的,不止这一江春水....

20、第八首:减字木兰花

五、江城子秦观拼音版

1、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释义: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释义:离别的苦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止)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

2、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3、⑻暮云重:喻友人关山远隔。

4、此词抒写别恨,为怀人伤别之作,据词意可知作于某年的一个暮春,当为秦观前期的作品,具体作年难以考证。

5、唯恨一副愁肠一往情深罢了

6、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7、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

8、处事严谨,认真,不马虎,这样的人能够让他人信任,让他人放心。厚道的人做事一定是严谨的,凡事都能落到实处,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都能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坚决将细小问题解决好。处事严谨,方能称得上厚道之人。

9、第十名:画堂春

10、登楼阁倚雕栏望春花叹流水

11、在秦观年轻时曾写下一首伤春惜别之作《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2、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13、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宋·秦观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14、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15、过片“韶华”句为议论,道破人生真理,此理虽为常理常情,但由词人体味人生后道出则有极哀切的意蕴。“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终极原因。此悠悠长恨,当然将词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了。“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流”唱和了一次。“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

16、冰轮峰始露,醉眼赏农庐。

17、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18、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19、野草更茂掩去我落足无痕

20、“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这几句的意思是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如今绿色的原野、红色的小桥依旧,但却不见了你的面容,只留下桥下溪水独自流淌。这也说明了杨柳牵动词人的别情不仅仅是因为它柳条依依,以倾诉离别,而是因为它不是其他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边驿站的长亭之柳。当年词人曾在此系舟,与情人离别。这里的景色依旧,但人却不在了,是多么的令人悲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