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屈原写的爱国诗有(100句)

2023-02-05 14:44:2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屈原写了哪些爱国诗

1、屈原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2、陇南市文联主管主办的文艺平台

3、孙氏之诗,格调低沉,饱含郁愤和绝望,诗中看似消极悲观,其实暗含无奈。但这与屈原之忠诚高洁之精神有违,故此诗显得卑下了。

4、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5、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当年曾经在池州境内的陵阳镇流放长达9年之久,并在此写下了《哀郢》之诗篇,中有“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并经常独登镇东面的东山之巅,遥望西方苍茫大地,无限悲怆,渴望早日返回故乡郢都。

6、五梦楚兰香易染,一魂香水渺难招。

7、随着时间的推移,屈原也慢慢的长大,他眉清目秀,身材飘逸,环境的熏陶让他养成了高洁的品质,同时也越来越博学多才,渐渐的他对故乡的乐平里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他想走出三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姐姐女须,并将一首诗呈给姐姐指点,那便是有名的《橘颂》,女须把这首诗呈给了父亲,父亲读完十分感慨,决定让他振翅高飞。

8、今年的端午节,我要同您讲的是另一小段公案,即将发生在明天——

9、朱培杏老师网址:http://zhupeixing.com/

10、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2、◆潜山一居民点蚊香引发火

13、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14、该诗表达了对屈原的悲悯和同情。全诗抚今追昔,紧紧围绕“怨”字下笔,语言明朗,诗意含蓄,隽永深远,深得历代诗评家的赞誉。

15、这首诗直接、干脆。屈原首先是忠直之沉,谗而见嫉,故冤死汨罗江。作者对此饱含同情和悲愤,纵然楚江浩渺,但是丝毫不能洗刷屈原的声名,可发一叹。

16、第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猛烈反对,与子兰、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他痛斥张仪、子兰、靳尚,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又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17、意思是: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1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有离骚在世间。

19、首联先言行踪所至,由武关触发怀古之情,点出楚怀王昏庸客死异乡;颈联以郑袖与屈原对比,一褒一贬,树立起屈原忧国忧民的形象。颈联写眼前景,往事如烟,一切已空,但山樯谷堑依然存在,因此“空”实为不空,是逗发着沉思的历史,隐入诗人对现实不安的情绪。尾联一转,表达诗人对唐王朝的良好祝愿,但暗含对唐王朝能否靖疆守土的疑问。

20、鸿砺教育冬令营由于疫情原因同步转为线上授课啦!!

二、屈原写的爱国诗有

1、经罗渊吊屈原(唐·张翔)

2、诗人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意思是:世上的人都混浊,唯独我清白。众人都喝醉了,唯独我清醒。

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6、屈原离开家乡,来到楚国郢都,以楚国王姓的身份晋见楚怀王,由于他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品行高尚,因此受到了楚怀王的赏识,任命他为兰台宫文学侍臣,后来又做过左徒,是国君左右的近臣,可以参与政法的设立与修改。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在此期间他做了很多变法改革。他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之心已经像种子一样悄然播撒在楚国大地。

7、俊游谁辨閒中味,愚叟犹堪劳者歌。

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9、浩渺烟波不可名,我来闲自濯尘缨。

10、端午节,在此也恭祝广大博友:端午节吉祥!

11、释敬安事晚清传奇诗僧八指头陀。他少以孤贫出家,致力诗文,得王闿运指授,才思日进。

12、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楚国诗人、政治家,后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那么这位爱国诗人究竟留下了哪些爱国的诗句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3、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招魂》

14、这首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

15、斯丘聊得暂婆娑,正是原头夕照过。

16、泽畔行吟还忆昨,庭前谏草已成灰。

17、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8、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音“期”)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19、文字酬恩殊负负,江湖恋阙尚依依。

20、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三、关于屈原的爱国诗有哪些

1、屈氏家族虽然与楚国同姓,但与楚国的王公贵族相比只能属于远离王族的疏族,屈原的父亲伯庸一生不得志,他身居僻壤,靠着世袭的食邑过日子,虽家道中落,但也在一般人之上,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他对屈原也抱有极大的期望,可能是自己是儒家弟子的缘故,他不喜欢屈原迷恋那些民间的东西,以免荒废学业,只让屈原读私塾里的书,但久而久之,私塾里的书也远远满足不了他了,于是他便到处收集各种书来读。

2、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

3、上周好诗都在此!不觉天青斜月上,才翻两首老僧诗

4、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5、千年感慨遗湘水,万古离骚识楚才。

6、扬子江宋·文天祥从军行唐·王昌龄出少年行唐·令狐楚塞唐·王昌龄少年行唐·王维和张仆射塞下曲唐·卢纶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示儿宋·陆游满江红宋·岳飞国殇屈原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唐·岑参(供参考)

7、泰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8、趋朝犹著旧宫衣,楼阁云深望里非。

9、作此诗时,作者已年老,故而虽逢佳节,但是却平添许多感慨。作者不愿意趋俗,只祈求国事安泰,表现出萧索低沉的感情。虽然年年榴花开放,但是头发却渐渐斑白,经过岁月的磨练,作者已看透人生,认为人不论贤与愚,都是过眼云烟,都不可依恃。

10、◆刚刚判了!安庆首例高空抛物……

11、恰逢端午,作者漫步西园,有感而发。园林婆娑,夕照掩映,林木苍翠,青草疏离,作者由此感悟到闲中滋味应该恣意品尝,而不能终日忙碌而无所得。因此作者尾联暗含讽刺。表达自在但是略显无聊的心境。

12、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13、屈原爬起来,一边追,一边叫。靳尚只怕怀王心里动摇,加快一鞭,那车飞一般去了。屈原喘着气站住了,眼睁睁望着向西而去的人马,等到不见了影子,还呆呆立在那儿。不到半个月,靳尚只剩下一人一马逃回郢都。果不出屈原所料,怀王和五百人马一到武关,就被秦国扣留,已经送往咸阳。

14、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15、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16、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17、作者是清同治朝人,曾状元及第,但他一生刚直不阿,故而仕途不顺,晚年卖文上海,穷愁潦倒,郁郁而终。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首《离骚》带我们走进了那个黑暗的时代,兵荒马乱,苟延残喘,纷纷扰扰的大背景下有那么一位伟人在追求真理的忐忑道路上,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19、他正在沈思,靳尚站出来狠狠地对屈原说:"今天是大王出门的好日子,三闾大夫说这些丧气话什么意思?"屈原气得嘴唇发抖,颤声说道:"上官大夫!你是楚国人,也该替楚国想想,不能把大王送进虎口啊!"靳尚大怒,迭声叫让开。屈原攀住了车辕不肯放手。靳尚令人把屈原推倒在地,扬鞭催马,簇拥着怀王走了。

20、也是因为你有"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

四、屈原写过的爱国诗句有哪些

1、她立刻叫顷襄王革掉屈原的三闾大夫职位,叫人押送,流放到江南去,永远不准过江。。屈原被押回家,见了女媭,长叹一声:"我吃苦受屈都不要紧,只恨他们把国家断送了!"他把这个家,托女媭搬回故乡去。又设了灵位,祭奠怀王。他念着招魂的长诗,怀念着当年兴旺的楚国。

2、这首诗写得意兴阑珊,消极无奈。或许是作者仕途不顺,年事已高,故而对一切都感到无奈和悲观吧。

3、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行经楚怀王入秦不返之地,怀古兴感创作此诗,这首诗中雄心壮志的激情、无可奈何的痛苦、忧国忧民的深沉以及敬仰先贤、感伤自己的情感,具有撼动人心的魅力。

4、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5、楚国的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屈原也对这样的风气深恶痛绝,一个个能言善辩巧言令色的臣工老世族,不惜损害国家的主题利益来投机取巧。屈原的变法也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

6、◆潜山这些人可获得5000元补助金

7、在屈原从政期间,他始终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不仅通过改革使人民得到好处,而且在自己身处逆境时,仍牵挂着人民。

8、秦王立刻改变了攻齐的计划,索性联合齐国,分两路迎击楚军。楚军挡不住两国的夹攻,连打几个败仗,屈阵亡,秦兵占领了楚的汉中地方。消息传到汉北,把屈原急坏了。他愤怒、叹气,最后决定赶回郢都,设法去抵抗秦国。

9、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10、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11、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12、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13、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此句又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

14、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15、古今没有第二个诗人像屈原那样被人民热爱的。使屈原成为人民热爱与崇敬的对象的,是他的行义,不是他的文采。

16、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17、美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18、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他认为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只要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但是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他写了一篇名叫《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已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愤呢!

1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20、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五、屈原写的爱国诗

1、意思是: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2、另外,中国历代诗人、作家,在遇到民族压迫的关头,总是写出慷慨激烈的爱国诗篇。还有许多作家,在黑暗的政治时代,坚持理想,坚持斗争,不隐瞒自己的爱憎,甚至在政治斗争中牺牲了他们的性命,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光彩。这种伟大的精神,都可以在屈原身上追溯其源。

3、恶耗传遍了全国。郑袖为了安定人心,立太子熊横为顷襄王;自己掌握国政;任命子兰做管理全国军政的令尹。屈原拚死赶到郢都,要求顷襄王恢复六国联盟,用强大的实力,向秦国讨回怀王。子兰等人是劝怀王去秦国的,怕怀王回来问罪,又怕得罪秦国。因此不但不听屈原主张,而且立刻驱逐他出都。不许他再回郢都。

4、但是在过节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品质高洁,一腔忠爱之心可昭日月;他志向远大,志虑忠纯,为拯救楚国殚精竭虑;他浪漫多情,文采斐然,被称为“辞赋之祖”。但是最可敬爱者,在于他以行动践行他的理想信念,虽九死其犹未悔!

5、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因此,屈原亲自到各国去联络,要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怀王十一年,屈原的外交成功了。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的扩张。屈原更加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6、《九章》强烈的政治性和抒情性与《离骚》基本一致。诗人眼看着祖国的命运就要被奸人所断送,心情愈来愈不平静,所以在诗篇中表现出的情感比《离骚》还要强些。但《九章》中幻想夸张的手法比较少,主要是使用直接倾泻和反复吟咏的手法来表现奔放的激情,因之比《离骚》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如《哀郢》、《渡江》、《怀沙》等篇都是纪实之辞,诗人放逐生活历历可见,真切感人。《九章》的语言十分华美,形式上散而不乱,跌宕有序,极富表现力,是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浓厚的抒情成份完美的融合,情感表现的非常炽烈。

7、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8、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9、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

10、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11、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12、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13、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

14、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15、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他创作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篇章,耸立起中国文学雄奇的巅峰。屈原之后的中国文化人都聚集在这座高山之下,刨挖文学的泉眼和思想的深井。

16、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给后世作家作出了示范。在《离骚》中有许多表现屈原拳拳爱国之心的诗句。

17、奔到跟前,马上的人跳下,伏在车前,大声恸哭。怀王一看,原来是三闾大夫屈原,他听到了怀王要去武关的消息,连夜飞马而来。只听他悲声说道:"大王啊!秦国如虎口,这危险冒不得哟!你要想想楚国的祖宗和百姓,不能单听小人的说话哟!"十多年不见,屈原憔悴了。怀王见了他,想起这十多年来国势,一天天走下坡,心里也涌起了一阵感伤。

18、明天,我将为屈原正式举行皈依。举行皈依仪式的具体时间,这里没准备告诉大家,因为,缘分深的人无须来看,缘分浅的人不会来看。

19、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20、“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衍?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屈原《哀郢》),这是屈原在流放生涯中亲眼所见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情形,于是以诗歌的语言来谴责造成这灾难的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