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100句)

2023-05-25 13:58:0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端午节的诗

1、——宋 陈与义《临江仙》

2、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3、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4、——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5、《六幺令·天中节》 北宋·苏轼

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7、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8、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9、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

10、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

11、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12、团扇只堪题往事,新丝那解系行人。酒阑滋味似残春。

13、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14、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15、紫苑黄鱼应节尝,怕看醉汉闹端阳。

16、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

17、——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18、穷道闲将笔乱涂,半张黄纸费工夫。

19、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20、万事有为应有尽,此身无我自无穷。

二、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

1、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3、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4、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5、——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端午之次日接女归宁,谓之喫馊粽子,粽子馊而犹接女食之,可发一笑。

7、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

8、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9、金炉休蒸沈檀速,第一多焚紫降香。

10、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11、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12、《齐天乐》宋・杨无咎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3、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14、——宋 李石《长相思 重午》

15、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译文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16、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17、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18、(钟馗像前,例供小炉,烧紫降香。)

19、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20、——宋 文天祥《端午感兴》三首录二

三、关于端午节的诗四句

1、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3、记得小东门外路,半篮新笋②配樱桃。

4、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5、(俗谓五月五日正午时倩画师画判官,若肯以针刺指甲出血点判官眼者,其画必逼邪气无疑。)

6、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7、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9、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罗志仁《木兰花慢》

10、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11、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许文通《端阳采撷》

12、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13、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4、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15、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16、渔家傲(宋•欧阳修)

17、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8、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19、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20、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四、关于端午节的诗

1、②食鲋鱼以清蒸为宜,清蒸鲋鱼配料以鲜笋为宜,郑燮画作有题诗作:“扬州鲜笋趁鲋鱼,烂煮春风二月初。吩咐厨人休砍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2、关于端午节的诗:同州端午唐-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端午-其三宋-赵蕃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端午宋-胡仲参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汩罗。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如梦令-两两莺啼何许宋-范成大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端午试笔宋-杨万里月季元来插得成,瓶中花落叶犹青。试将插向苍苔砌,小朵忽开双眼明。

3、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4、《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5、己酉端午贝琼〔元代〕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和端午张耒〔宋代〕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即事文天祥〔宋代〕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小重山·端午舒頔〔元代〕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6、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黄公绍《潇湘神》

7、词写作者深感内心惆怅,感叹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争光——作为对比,也写出了青年男女人人以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兴高采烈,到处采艾蒿、拔香蒲,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唱歌跳舞,欢庆端午佳节。

8、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9、有“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景致,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民俗,也有“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的哀思…

10、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1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2、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13、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14、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15、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赵以夫《芰荷香》

16、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17、一说到端午,只知道纪屈原、诵《离骚》?其实,还有许多佳句可以学起来!

18、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宋)吴文英

19、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20、《午日观竞渡》(明•边贡)

五、关于端午节的诗简单又好背

1、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苏轼《六幺令》

2、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3、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4、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5、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6、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7、(端午打酒,例向酒家乞几个酒枣子。)

8、释义: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9、每日一句,听故事学经典

10、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11、翻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

12、现在我们来看看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13、《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

14、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15、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16、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17、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18、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9、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20、释义: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