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托物言志的古诗名句(100句)

2023-04-16 10:04:2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托物言志的古诗

1、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2、《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4、说——韩愈《马说》《师说》、(清)刘开《问说》

5、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7、《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8、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11、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12、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13、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14、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1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6、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

17、托物言志古诗词17首

18、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9、译文:溪流不辞辛苦,穿过千岩万壑来到山崖前,从远处看去,可以发现这溪流的源头在很高出;但是小小的山沟怎么可能留的住他呢,他最终会流入大海化成汹涌的波涛。

20、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自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

二、托物言志的古诗名句

1、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3、《小孤山》宋代: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群鹤咏》南北朝:萧道成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咏燕》唐代:张九龄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4、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6、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7、《早梅》唐朝·齐己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8、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9、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10、《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

11、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渴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为国建立功业。

12、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13、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4、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15、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南西北风的呼啸也不动摇。

16、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17、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8、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19、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20、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三、托物言志的古诗并赏析

1、这些平凡的诗,描写的都是花、草、竹、石之类的小物小件,但在这平凡中却折射出了伟大的光辉!

2、王安石其实是在以梅喻己,在北宋当时艰难复杂的局势下,他积极改革却又得不到支持,他的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之处。

3、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

4、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5、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6、托物言志这一类诗词的创作,常常源于诗人对某一特定事物内在意义的直觉顿悟,之后再将这种直觉的顿悟进行提炼并完善,最终形成单一而明显的主旨。因此诗人必须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在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征或特性进行观察、体验、比较、玩味的基础上,进而准确地揭示出所咏之物的品性或品行。

7、重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等知识点

8、赏析: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起义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9、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1、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帐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1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5、《画鸡》是明代诗人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16、⽵⼦抓住青⼭⼀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缝中。

1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8、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19、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四、托物言志的古诗词有哪些

1、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2、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3、你好!《山行》和《蝉》是托物言志的古诗。①《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诗人豪爽向上的精神。这首诗即兴咏景,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②《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了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句句暗示着诗人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这首诗关键把握住蝉的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物我互释。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采纳!

4、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宏伟壮志。

5、托物言志的古诗词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7、"托物言志"是古诗中常用的写作方法.《竹石》一诗中,诗人(郑燮)咏诵了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的高尚节操。其中“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坚定顽强的精神)的特点。

8、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9、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0、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11、《早梅》唐朝·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1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3、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1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16、释义: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17、李纲是宋代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曾官至宰相,他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但却被投降派奸佞排挤,为相仅七十天即被贬谪。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9、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20、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五、托物言志的古诗有哪些四年级

1、《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

2、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3、《画菊》是宋元诗人郑思肖的一首题画诗。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4、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5、释义: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6、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7、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8、《咏风》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这不仅是王勃咏物诗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咏风诗中的佳作。此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风喻人,借风咏怀,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抒写了诗人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全诗立意新颖,构思奇巧,抓住了秋风凉爽、令人愉悦、无所不在的特点,以拟人化的手法,把风写得慷慨无私,独具性灵。

9、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10、《石灰吟》明朝·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1、他和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1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13、诗人采取托物言志的手法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同时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14、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15、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16、在狱咏蝉(唐·骆宾王)

17、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8、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9、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20、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