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3首人教版(100句)
一、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1、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段子手朱广权来给大家拜年了!火速收藏
4、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5、春晚期间关于狗狗的这个公益广告,真的看着让人觉得又可爱又好感动啊
6、《晚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几个关键的词语进行赏析。
7、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诗人通过花草树木的角度抒写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怀。
8、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9、部编文言文知识清单汇总(全)
10、诗中借走马相逢的生活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复杂情感的诗句:,。
11、《登幽州台歌》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14、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15、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电子版)!暑期预习必备!
16、《竹里馆》——作者:王维(唐)
17、热情、淳朴、好客诗人对游览之地(山西村)恋恋不舍
18、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19、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20、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二、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3首人教版
1、C.展开联想与想象,诗歌描绘了离开长安日久,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的情景。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0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4、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5、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8、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本诗的作者是代伟大的“诗圣”。
10、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11、烟雾笼罩着水面,月光笼罩着沙岸,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12、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13、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14、八下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指导
15、千寻(见日升)铺垫
16、七八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总(36套)
17、鸟儿向屋檐上飞着,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
18、(名师密卷)2019中考语文试卷
19、诗中表现诗人虽然变化遇到挫折,但仍矢志不改的诗句是:,。
20、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三、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D.以琴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2、D.该诗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3、诗的首句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寒意可感的河水、两岸沉寂的沙滩。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晚春》是韩愈诗中颇富情趣的小品,人们对诗意的理解诸说不一。请分析第四句中“杨花榆荚”的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6、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释义: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8、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10、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11、深林③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2、.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13、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14、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5、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16、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人已年近半百。
17、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18、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9、“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20、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沉醉。所以,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四、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四首
1、释义: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2、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题汇编(附2019年汇编)
3、释义: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4、飞来峰顶上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鸡鸣时分可见旭日东升。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只因为身在塔的最高层上。
5、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
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初一)
7、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诗中的贾生,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是感唱自己的生不逢时,自伤之意尽在言外。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9、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10、作者在高处观景,为何会“怆然”呢?
11、《山中杂诗》是南朝文学家吴均所作。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文中所绘景致优美,意境幽远,尤其是多种感官的调动,读来使人如临其境,令人悠然神往。
12、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与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13、2019年中考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4、杜牧小杜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5、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6、欢迎收藏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17、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18、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19、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20、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五、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全部
1、流金岁月|4分钟重温35年春晚捧腹瞬间
2、笔锋一转,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意味深长,试品析。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6、中考古诗词冲刺学案《江城子》
7、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8、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9、酒楼里的人们还在寻欢作乐,那些卖笑的歌女浑然不知亡国之痛,隔着秦淮河,隐隐约约传来她们唱的玉树后庭花。
10、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如下:
11、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12、“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
1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4、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5、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16、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
17、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引而不发,末句用强烈的对照形成贬抑,点破而不说尽。
18、初中语文《爱莲说》《陋室铭》重点考点归纳
19、(参考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两袖都沾湿了,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想写信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20、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它们费尽心思纷纷争奇斗艳。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散在空中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