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古诗小池描写了哪五种景物(100句)

2023-04-15 12:32:2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古诗小池

1、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稍纵即逝的景物。

2、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3、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4、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5、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6、通过反复的朗读使孩子能很好的体会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7、小朋友,大自然缔造的万物都有各自的美,你们喜欢荷花吗?除了荷花,你们最喜欢的花是什么呢?好了,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我们明天见吧!

8、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9、。。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我们(帮工站)认为:针对薄弱点,强化训练,攻克难点,才能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更高效!仅供参考~

10、古诗小池中的一对近义词是惜和爱。

11、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12、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13、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14、幼儿学古诗《回乡偶书》

15、《小池》古诗解释意思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小池》原文出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扩展资料《小池》鉴赏: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诗人将《小池》写得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16、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扩展资料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17、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

1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池

19、幼儿学古诗《春夜喜雨》

20、(平台简介)本平台专为幼儿、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服务。目前开设栏目为:幼儿学故事、幼儿学古诗、幼儿学儿歌、幼儿学英语、国学经典诵读。下一步计划开设的栏目有:幼儿学拼音、幼儿学数学、幼儿学礼仪、幼儿安全知识、家长课堂、幼师园地等。

二、古诗小池描写了哪五种景物

1、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2、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

3、(1)这首诗写景很别致,请你说说能体现”小”的景物有哪些。

4、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5、小 池 宋·杨万里

6、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8、《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9、此文出自宋·杨万里《小池》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10、小朋友们晚上好,学习古诗的时间到了!今天要教给大家的古诗是《小池》,这首诗是我国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经典之作,整首诗欢快活泼,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11、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12、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13、无声,说明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

14、泉眼:泉水的出口。

15、(点击上方音频,收听古诗)

16、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18、(3)“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人们常用来赞美什么?

1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0、古诗《小池》指的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诗歌。

三、古诗小池诗配画图片

1、(2)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还没有展开。早有一只小小的蜻蜓停在它的上面。

2、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3、幼儿学古诗《咏柳》

4、《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

5、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6、四句更推出胜景特写,奇妙之极:一支新荷刚出水面,其叶尚卷成一个尖角,仿佛一个初展身姿、睡眼未开的少年,而立在它头上的那个小小的蜻蜓恰似一个美丽的少女。一个“才露”、一个“早已”,前后接续,把蜻蜓与荷花相倚相偎这一自然界的和谐情景描绘尽致。无限生机,多少天趣,集中在这个聚光点上,照亮了全诗。

7、幼儿学古诗《悯农》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古诗的理解情况。

9、认识“流”“柔”等生字,会写“爱、尖”等生字。

10、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11、《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2、(1)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绿树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将自己的影子投在水中。

13、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14、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原文如下:

15、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荷叶才刚刚露了一个角,此时却吸引着蜻蜓飞过来。

16、幼儿学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17、幼儿学古诗《渭城曲》

18、《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小清新诗作,曾被选入课本,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保留。原句如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白话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停立在它的上头。

19、1:指的是:小河池塘。2:简介:《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3: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20、幼儿学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四、古诗小池怎么读

1、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2、小池 宋代 · 杨万里

3、小池译文及注释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4、小池古诗小娃撑小艇的拼音是:xiaochigushixiaowachengxiaoting。

5、幼儿学古诗《早发白帝城》

6、次句“树阴”“照水”后着一“爱”字,则似绿树以池水作妆镜,在柔和的阳光下展现其绰约风姿。这两句把读者引入一个精巧、美妙的境界,使人情味盎然,饶有兴趣。

7、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三衢道中《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古诗《小池》的千古名言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10、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1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12、《小池》描写的是初夏季节。《小池》这首古诗是我国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古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主要描写的是初夏时节,荷塘之中荷花初放的场景和周边的景色,表达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浓浓喜爱之情。

13、这是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里,作者用丰富的想象以及巧妙的拟人手法,将大自然的美好、灵秀充分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14、白话意思: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15、泉水从泉眼静静地流淌出来,那么细小,好像泉眼爱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水面上,似乎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新长出的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早就有一只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飞走。

16、(1)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7、这首绝句取景十分别致,“泉”则称“眼”,“流”则言“细”,荷是“小荷”,叶是“尖尖角”,这“尖尖角”上还立着一个小小的蜻蜓。诗中之物,无不透着一个“小”字,紧扣了诗题“小池”,通篇显得小巧玲珑,天真妩媚。不用安排句法,只这些小巧天真的形象,已令人目悦神怡。

18、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

19、小小的池塘里,泉眼似乎很怜惜泉水,静静地流淌出涓涓细流;阳光明媚,树阴温柔地照在水面上,看起来娴静美好。池塘里的小荷才露出一点尖尖的花苞,早已有蜻蜓立在上头。

2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五、古诗小池的意思讲解

1、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炼字以及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

3、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赐谥文节。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4、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5、(1)泉眼、细流、小荷、尖尖角、小池。

6、幼儿学古诗《凉州词》

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8、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赐谥文节。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9、③有感情:泉眼对细流的“爱”,蜻蜓对小荷的期盼依恋,都饶有情趣。

10、古诗中“小池”是指池塘的意,并且以“小池”为诗的题目,对小池周边的景色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篇。此诗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小池( 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②惜:珍惜,爱惜。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⑥头:上方。(译文)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 蜻蜓 落在它的上头

11、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12、反义词:无和有。无声,说明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全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注释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赏析《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13、《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荷塘的景色。我是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中看出来的。

14、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5、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16、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小池》参考答案及解析

17、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18、再细品全诗,还不仅在于以小巧玲珑取胜,其绝佳之处更在于巧妙地描绘出了自然物之间的亲密关系。起句“泉眼”、“细流”本夏日平常光景,用一“惜”字连接,则仿佛一股清泉无声地流淌是为了故惜涓滴,将无情化为了有情。

1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0、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