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诗大全100首七言绝句(100句)
一、思乡诗大全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B.上阕描写了画角、牧马、西风、红叶等意象,营造了壮阔、悠远、荒凉的意境。
3、《江上送友人南游》唐·张乔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4、虚实结合。元诗中,实写自己身处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难眠的情形;虚写归途出现在眼前,仿佛见到儿女们在山中眺望等候父亲归来的情景,听到了他们在计算父亲的归期。高诗中,实写自己在客居他乡的长夜中,常常梦回家乡;虚写回忆中两个女儿一齐在门前等候父亲归来和她们在灯下依偎在母亲身旁,看着母亲为“我”缝制衣服的情景。
5、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6、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7、“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第三联是说,如今我在渭北独自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想思念。
8、①心理描写:前六句表明青年渴望从军在攻伐中建功立业的心理。
9、自然: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1、闲情:即闲愁、春愁。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敢辞:不避、不怕。朱颜,青春红润的面色。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青芜:青草。平林:平原上的树林。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12、E.整首诗围绕着折花“将以遗所思”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阳城》
14、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15、⑤晋刘弘表:"孝笃著于临危。"
16、②概括与具体—白描与工笔、细节描写(常是动作描写)
17、感谢关注?语文微光?感恩将其设为★星标★
1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6)渲染烘托衬托对比
2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思乡诗大全100首七言绝句
1、运用比喻的修辞。“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一句中,以“饥鹰”喻战士勇猛,用“老马”作比,写出将士们如老马般惯战,如饥鹰般勇猛,临危能久战,关键时如神兵,是一支值得信赖的军队。也表现李公自身能征惯战;临危久战,用急如神,直接赞美李公用兵奇勇。
2、精读细品,批注深层意思,力求全面读懂诗词,正确把握作者情感:批注出意境、情感、思想、手法等,全面读懂诗词。
3、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4、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诗中每两句提示一个完整的意象,四个意象正是起、承、转、合的安排,层次井然,一气呵成,风格明快,情感深挚。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7、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
8、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写出所咏之物中的所托之情(托物言志)
9、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
1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1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2、《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3、(链接)高考语文诗歌鉴赏8(病例分析)
14、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5、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16、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8、(注释)①了了:了然,清楚。
19、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①。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
2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思乡诗大全100首
1、(解析)本题,重点分析前四句,这四句表明作者对李白诗给予高度评价,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
2、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3、仰慕、闲适、恬淡、旷达、洒脱、喜悦
4、惆怅、寂寞、孤独、伤感、烦闷、激愤、悲苦、忧愁、钦佩、向往、
5、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让情感的表达更深沉。
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7、将同类型的诗句放在一起学习,更容易进行理解和记忆,而且在解读的时候也能有一定的思路的方式来剖析: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别杂诗·其二送别下马饮君酒诗:《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杂诗·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送别下马饮君酒诗: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庭槐北风响,日夕方高秋。思子整羽翰,及日当云浮。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州。高足在旦暮,肯为南亩俦。
9、该诗每章的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10、(注释)①巫山路:暗用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梦中与巫山神女相会的故事,指男女幽会。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2、赏析:前两句写出了稚子的天真与可爱,用来衬托后两句诗人的严肃的沉思。后两句其实是诗人的自问,自己在官场沉浮,去争生活,争名利,不知不觉人已渐渐老去,双鬓渐染。诗人抒发了淡淡的对日薄西山的感叹。“赢得”二字更是刻画了诗人一种安详之中略带苦笑的神情。
1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4、古诗专栏|《凛凛岁云暮》卫东倾情朗读16
15、⑥《魏志》:荀或谓曹操曰:"公用兵如神。"《唐史》:嗣业讨小勃律,执一旗,引陌刀,缘险先登,力战,大破之。及收西京时,官军几败,嗣业执长刀陷阵,贼遂溃。公故以临危久战称之。
16、A(解析)A项,“词人无心久住”错误。“桃溪不作从容住”意思是桃溪奔流不肯从容留住,暗用前人典故,切合旧地重寻的情事。
17、判断诗歌类型:(内容)
18、C项,“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
19、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令》
20、上句“有”字喑含讽意,揭出功业的罪恶本质。“旧丘”犹“故园”,即“老家”。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音廓)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这两句模仿《木兰诗》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辕”的句法。道周,即道边。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四、思乡诗大全100首五言绝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结合全诗的句子进行分析,有描写手法的要鉴赏所用的描写手法(侧面,正面)
3、来到院中,满地落花,才知已是暮春,时光流逝之感涌上心头。抬头看,月光空明,已是拂晓,整夜未眠。
4、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③。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④!
5、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6、《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使至塞上》《鸟鸣涧》《鹿柴》《竹里馆》《送别》《河南严尹弟见宿弊..》《游化感寺》《奉和圣制从蓬莱向..》《献始兴公》《观别者》《过李楫宅》《赠裴迪》《新秦郡松树歌》《鱼山神女祠歌》
7、A.这是一首闺怨词,思妇的情感随着景和物的展开、变化而越来越直露,越来越热烈,体现了冯词善于刻画人物心理的特点。
8、D.垂杨临水,杨花飘飞,下片开头与上片“看却春还去”上下呼应,既写出了暮春之景,又表现了思妇之心烦意乱。
9、整首诗杜甫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代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的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浓浓的思念之情,为此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层层铺垫,又环环相扣。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10、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
11、直接评价四镇兵“精锐”“绝伦”,“饥鹰”喻战士勇猛,正、侧面结合,突显统帅李公治兵有方;用“献”“静”动词,表现李公的报国忠心和战力;用“老马”作比,表现李公自身能征惯战;临危久战,用急如神,直接赞美李公用兵奇勇。(答对三点即可)
12、鲤鱼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赵令畤《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1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4、B.“乌鹊惊飞”化用曹操《短歌行》诗意,表现了作者渴望得遇明主建功立业的心志。
1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16、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17、月光下的沙漠有一种奇异的震撼力,背光处黑如静海,面光处一派灰银,却有一种蚀骨的冷。这种冷与温度无关。
18、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首联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19、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0、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五、思乡诗大全100首及意思
1、《大堤曲》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2、⑧观察点角度的变化(平视、昂视、俯视)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B.元诗首句手法独特,孤身一人,已甚孤寂,偏偏又是雪天客居他乡,一盏青灯相伴,孤枕难眠,用一“孤”字来渲染清冷、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5、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6、第三首——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7、明确时间、地点、景物、人物、事件
8、“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起,直接破题,点明情境,羁旅思乡之情如怒涛排壑,劈空而来。可以想见,离家久远,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必会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凝情自悄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态度的最好写照:静对寒灯,专注幽独,黯然伤神,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写到极致。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0、借代(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人)
1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2、诗歌鉴赏题不用怕,考题多为理解,考不到鉴赏程度。
13、小诗记录了一个隔船相问的场景,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女子思乡想家的情态在对话遮掩中奔涌而出。
14、桃溪奔流不肯从容留住,秋天的莲藕一断就没有连接之处。回想当时互相等候在赤阑桥,今天独自一人徘徊在黄叶盖地的荒路。烟雾笼罩着排列耸立的山岫,青苍点点无法指数,归雁背着夕阳,红霞满天,时正欲暮。人生好象随风飘入江天的白云,离别的情绪好比雨后粘满地面的花絮。
15、委婉表达思乡古诗,例如:
16、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9、蚀骨的冷,热爱朗读与歌唱,我声音的世界,无限的乾坤。录制、编辑、也是一直以来的乐趣。
20、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