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古诗图片(100句)
一、宿建德江古诗
1、这首诗的意思是:划着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茫的小洲,日暮时我的心头又涌上新愁。旷野无边无际显得远天比树还要低,江水清澈明月也来和人亲近。
2、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孟浩然用心与自然万物交流,于是也读懂了自然物语,绿洲上的“烟”,暮色里的“日”,空旷的“野”和“天”,清澈交融的“江”和“月”……此刻成了诗人的陪伴者,倾听者。
3、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4、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5、意思是: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儿童思维导图唐诗”通过使用思维导图的分解,把古诗词图形化、场景化,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欣赏到诗词之美,感受到诗词之趣。如诗如画,亦画亦诗,利用西方的思维导图解读中国古诗词艺术,让孩子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8、(1)移舟:划动小船。
9、作者:孟浩然,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10、⑶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1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二句是对江边夜景的细致描写。所描写景物互为对比。诗人环顾四周,远处天树相连,只因夜色已近;近处月华照人,江水一片清澈。
12、天地间一片苍茫,旷野无边无垠,远处的天空与地平线相接,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清澈的江水平静如镜,明月东升,清辉映于江面,和我这舟中的游子亲近了许多……茫茫宇宙,也就旷远的天地、清澈的江水和那一轮明月相伴。
13、这首诗的意思是:将小船停靠在烟雾蒙蒙的小沙洲,天快黑的时候,一种新的愁绪又涌上心头。旷野无边的天际比树木还要低沉,江水清清,一轮明月来和客人相亲相近。
14、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解):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移舟:靠岸。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韵译):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评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15、xiaoyujianggushi@sina.com
16、全诗的白话文意思是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黄昏时旅人又增加了新愁。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映照得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
17、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四首古诗《宿建德江》,这首诗是诗人旅途中船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的,是一首即情诗。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18、现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演讲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理事、北京家教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大众读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19、让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天使
20、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解):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移舟:靠岸。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韵译):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评析):
二、宿建德江古诗图片
1、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2、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3、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孟浩然所著。原文为:
4、移船停靠在雾气弥漫的沙洲,傍晚的夕阳勾起了我思乡的新愁。(远眺)空旷的原野处,天空比树林还要低(沉),只有映照在江水中的月亮同我紧紧地依偎。
5、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朝代:唐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yěkuàngtiāndīshù,jiāngqīngyuèjìnrén。
7、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8、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愁”是诗眼,全诗围绕“愁”字显示着作者高超的艺术构思。此诗写旅途愁怀,构思巧妙。起句“移舟泊烟渚”点题,写小船停靠在建德江中的小沙洲边准备住宿。第二句“日暮客愁新”写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一个“新”字,让人觉得原来诗人本有无尽的旧愁,今日在此停泊,又生出更浓的新愁。这就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但新愁何在,作者没有明说,却给我们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江边日暮风景:茫茫旷野,天幕低垂,似要笼罩一切;清清的江水中,只有一轮明月,在舟边荡漾。在这茫茫四野、悠悠江水中,惟有明月来陪伴孤独的游字。明月让他获得了慰藉,也使他平添了更多的新愁。
10、(4)客:指作者自己。
11、宿建德江sùjiàndéjiāng
12、这同时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
13、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注释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14、(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15、宿(sù)建(jiàn)德(dé)江( jiāng)。
16、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玉笙老师讲解音频
17、《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一个“愁”字,然而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18、⑵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19、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20、同步课程指导,经典内容拓展
三、宿建德江古诗译文
1、(奇妙的诗歌)——《老虎》
2、▍主讲人:玉笙老师,小学语文签约老师。
3、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江清月近人”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4、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5、宿建德江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
6、每年不定期地在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北京音乐厅、中国儿童剧场、中国木偶剧院、北京剧院、首都体育馆等剧场和学校演出《小雨姐姐音乐动画故事会》(童话篇、科普篇、国学篇)。
7、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的小洲。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8、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9、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10、《宿建德江》是一首五言绝句。
11、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解):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移舟:靠岸。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韵译):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评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12、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13、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14、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15、诗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16、《宿建德江》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
17、徽州闲记|能做的事就只是长途跋涉后的归真反璞
18、《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19、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20、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四、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解释
1、(投稿、咨询联系方式)
2、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3、烟渚(zhǔ):弥漫着雾气的沙洲。
4、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
5、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
6、(奇妙的诗歌)——《寻隐者不遇》
7、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8、(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9、野yě旷kuànɡ天tiān低dī树shù,
10、烟渚:雾气迷漫的江岸。渚:水中小块陆地。
11、古诗《宿建德江》的意思是: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古诗。
12、《宿建德江》的诗意: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13、(文稿: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出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12首》周晓霞编著)
14、这首小诗描写真实,情感自然,显示出一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艺术美。
15、这两句虽是写景,却通过高树、月影寄情于景,在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中说道:“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
16、移yí舟zhōu泊bó烟yān渚zhǔ,
17、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18、意思: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19、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20、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五、宿建德江古诗
1、秋天。诗人羁旅在外,黄昏泊船,蓦然而生思乡之愁。这首诗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亲切生动,别具一格。
2、《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3、天低树: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5、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6、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7、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8、全诗至此,言有尽,意无穷。
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原野广阔,放眼望去,远处天地相连,天似乎比树低;江水清澈,人在船上,月映水中,月光返照,似乎月离人很近。诗句借对景色的清淡描写,烘托出孤寂的情怀,极为委婉动人。天地寥廓,诗人却孑然一身,只有一轮孤月和他相近,寂寞的境况不问可知。写景寓情,客愁自见。而所描绘之景色,如一幅秀丽的写生画。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之为“神品”。清人张谦宜认为:“‘低’字、‘近’字,宋人所谓诗眼,却无造作痕,此唐诗之妙也。”
10、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11、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12、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13、出自《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14、(5)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15、《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作品原文如下:
16、(奇妙的诗歌)——《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17、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18、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19、日rì暮mù客kè愁chóu新xīn。
20、《宿建德江》是一首五言绝句,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诗中的“渚”字不常用,是指水中的一小块陆地。“客”不是指客人,而是指自己。其中的最后一句“江清月近人”经常被人引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