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中的其字意思及用法(100句)
一、师说中的而字意思及用法
1、(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C.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3、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4、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古义(语境义)。
5、⑥作《师说》以贻之。(《师说》)(目的)
6、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7、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8、一三人称指示代,假设选择是连词,句首句中表语气,婉商期望反诘度
9、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道理”。
10、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11、④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紧接)
12、有一次,我和小明去看澳洲棋王袋鼠和考拉下围棋,袋鼠下得太臭,眼看就要输给考拉了,我和他(第一第三人称)指示袋鼠:假设选择的是连吃,就一定会满盘皆输,不如在局中举手示意暂停,先把余下的棋表上记号。晚上棋王袋鼠来了个中盘大逆转,反过来打劫(围棋术语),夺取了最后的胜利。
13、说明下列句子中的指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4、译文:它黑色的身子上有着白色的花纹。
15、②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活板》)(顺承)
16、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转折关系,却)
17、古义: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18、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19、不拘于时:于,被;被动句。如《赤壁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0、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他,她,它(们),如则其善者而从之。往,到。。。。去,如《逍遥游》“奚以九万里而南为”这、此,如《愚公移山》曾不能毁魁父之丘。宾语前置的标志。《陋室铭》“何陋之有”我,《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定语后置的标志。《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衬音助词,调整音节,无实意。如《曹刿论战》“公将鼓之”。
二、师说中的其字意思及用法
1、“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意为:渔工水师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因此这句中的“言”可以理解为“记载”,而不能理解为“说”。
2、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3、字形完全不同:通假字与本字的字形完全不同,只有读音相同,可以运用语意方法记忆掌握。
4、A.古之学者必有师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10)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6、而,颊毛也。——《说文》
7、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8、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对前2句的总结,提出择师的原则、标准,也是为下文的论证蓄势。
9、(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10、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11、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
12、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与士大夫耻于相师作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智不及他们所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作者分别用“愚”、“惑”、“可怪”来揭示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的不正常。由于对比的鲜明突出,作者的这种贬抑之辞便显得恰如其分,具有说服力。
13、(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4、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并列关系,就)
1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16、A.序八州而朝同列B.侣鱼虾而友麋鹿
17、表并列关系是指,“而”连接的前后项无主次轻重之分,在地位和作用上是平等的,一般地,并列关系的前后两项可以互换位置。也就是说,在判断“而”到底是不是表并列关系时,只要看它连接的前后两项能不能互换位置,互换之后影响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如果能且不影响句意,则一定是表并列关系。如《醉翁亭记》中:
18、“因”字有介词和连词两种词性。
19、(2)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3)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
20、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时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竟黜刘生。
三、师说中而字意思用法全部
1、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2、⑦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承接关系)
3、B.惧楚不从,乃先闻奏而后致而致:到达
4、通假字: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5、用作介词,“同”“和”“跟”;“给”“替”;“和……比较”;例如:
6、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7、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8、(既而)不久,一会儿。
9、“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
10、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哪;状语后置句。
11、③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限制)
12、“所”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所……地方”等。例如:
13、而今(érjīn)
14、士大夫之族:之,这;族,类。
15、用作副词。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等。例如:
16、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递进)
17、(选自《汉书·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18、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9、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20、第四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四、师说中的其字
1、指一个汉字被借为别的字而出现的与原义无关的意义。
2、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3、③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词尾不译)
4、(2)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5、仍然吟咏诗文不改常态。
6、而(ér)的基本释义:
7、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8、“风仪严重,若不可犯”的令狐楚为什么在军官的胁迫下替郑脩写遗表?请简要说明。
9、《师说》中“师”字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
10、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11、译文: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
12、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13、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选择,是……还是……)
14、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5、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常见虚词是同学们记忆的难点,每一个虚词有多种词性,每一种词性又有多种用法,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遗忘。用19个速记口诀,压缩记忆内容,化复杂为简单,利用谐音,化枯燥为有趣,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地记住以下14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16、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17、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8、译文: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房子是那么远啊。
19、翻译: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调我到京城任职,那么你就可以从早到晚侍奉母亲.
20、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
五、师说里的而字用法
1、圣/愚:圣人/愚人;圣/愚:圣人/愚人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是跳蚤,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3、例句:战国时期吕不韦属下门客《察今》:“军惊而坏都舍。”
4、“若”有代词和连词两种词性。
5、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修饰)
6、先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指出圣与愚的分界就在于是否从师而学;再以士大夫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小学而大遗”的糊涂作法。
7、“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斤”,篆文作,像一把斧子,本义为砍伐树木的工具。
8、数字结构架百洞,所以连用穆娉英
9、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10、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11、(答案)C.征辟制,是汉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征(zhēng)”,官府征召称“辟(bì)”。
12、注重对象,突出交际。从文末可知,本文是赠送给李蟠的,有明确的交际对象;同时从第二段也可以看出,本文又不只是写给李蟠的额,作者是针对历史形成的积弊,借题发挥,一吐胸中块垒。
13、杨门女将的穆桂英有一个妹妹叫穆娉英,她是一位杰出的建筑专家,在修建高速铁路的功臣中她的贡献最大,穿山隧道工程总离不开她,她利用先进的数字结构在山洞里架起悬浮铁轨,使工程质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所以铁路建设总公司总是连用她,让她任总工程师。
14、译文: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15、“赢粮而景从。”(《过秦论》)“景”通“影”。景,如果解释为“景物”“景色”等都不通。
16、小说阅读——环境类题型
17、“以”字有介词、连词两种词性。
18、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译: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19、C.传其事以为官戒D.履至尊而制六合
20、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和、同、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