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00句)

2023-01-06 14:34:3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张养浩

1、我爱云庄好四首其四(元·张养浩)五言律诗押真韵显示自动注释

2、尚友谁能追北海,寻真吾欲候东莱①。何时晤对安心竟,拂落菱花不用台。

3、老懒便幽静,空庭步翠行。牵牛上篱落,斗雀下檐楹。

4、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四首其四(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真韵显示自动注释

5、登司天台同李景山元复初分韵得色字(元·张养浩)显示自动注释

6、天随野色遥,山与吟怀清。向来悭一际,今者幸四并。

7、维人之心,匪恶伊善。由弗修养,道乃违叛。处彼下流,只将孰怨。

8、张养浩快活的足迹不局限于云庄,大明湖、趵突泉、紫金山、标山、华山、鹊山等地都有他的身影。张养浩与山水田园融为一体,正如他所说,“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达到这样的境界,能不快活吗?正如“我看青山多妩媚,聊青山看我亦如是”一样。

9、天水之兴,齐贤慨慷。乖崖崛起,西土是康。横渠道学,于圣有光。

10、人间胜事忌多取,毋使乐极还生悲。

11、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菱荷丛一船秋光淡。

12、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以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

13、到任之后,张养浩全力救灾,“未曾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14、天历元二载,西土罹荐饥。愚时拜中丞,帝曰汝往釐。

15、诗人借用阿房宫被焚的史事,辛辣的批判了统治者为争夺权力的相互倾轧厮杀,以及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无休止的破坏,无休止的掠夺,只会给社会、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赢了,终会变成一抔黄土;输了,也不过也是落入尘埃。

16、世间屯难表里攻,阮籍途穷未为促。昨朝跋马过所居,圭荜荒凉雀堪扑。

17、张养浩登泰山与杜甫望岳。。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18、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19、蠹农一切悉禁绝,千耦如云四郊绿。下及魏晋隋若唐,或耀武功或货黩。

20、甫出五旬,遂引而去。二子丧今惟汝独。汝兄使存,吾岂汝督。

二、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李唐失纪相非夫,竟遣忠良与祸俱。抗虏一身皆是胆,留名千古不因书。

2、蹇余亦本山野民,仕路强趋终蹐局。向非亲命须官为,定买烟霞事耕斸。

3、上都道中(元·张养浩)五言律诗押先韵显示自动注释

4、不虑亲犹天,以利为根基。不究身何来,以货为宗枝。

5、窗下孔宾归去来,春随三十六宫开。虚言徒使燕人泪①,实用休争楚国才②。

6、野处欲忘世,况乃平昔友。寥寥数亩园,甘此养衰朽。

7、当然,快活需要有点钱,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饿着肚子,是难以快活的。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如果能放下名利,寄情山水,一样可以得到张养浩那样的快活。如今,张养浩的云庄已经进入了历史,他曾游玩的标山也被高楼包围了。但是,龙洞山还在,南部山区还在,泰山还在,去那些地方驴行,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快活。

8、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

9、上以劝臣子,下以安期颐。廷议必不爽,命下会有时。

10、《漢語大詞典》:今后(今後)拼音:jīnhòu

11、言语不通刚作字,道途良苦且停鞭。老兵来报肩舆稳,使我愀然愧昔贤①。

12、杜甫的黄鹂、白鹭与雪山

13、工祝有严,仪物孔备。将何以祈,躬躬惟畏。匪位秩欲隆,匪货利欲充。

14、往年尝梦蓬莱宫,三山鳌背谣虚空。沧溟俯视一衣带,银河鼓浪来天风。

15、班定远飘零玉关田,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

16、政有经纶孰汝随,疏迂况复动违机。久知好瑟吹竽拙,每笑还珠买椟非。

17、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8、我爱云庄好,柴门俗客稀。行田虫扑帽,坐树蚁缘衣。

19、物平莫如水,堙阻乃有声。云胡在坦夷,起立若纷争。

20、簪绅星聚掖垣西,芸蕳含光动列奎。日上嵎夷鸣綵凤,春生灵囿育斑麛。

三、张养浩是哪个朝代的

1、水仙子(元·张养浩)显示自动注释

2、以汤和糠籺,进母母不怡。曰我幼汝饲,非珍即甘饴。

3、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夜雨寄吕叔泰(元·张养浩)押侵韵显示自动注释

5、在此期间还作《三事忠告》,提出“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大抵律己当严,待人当恕”等理念,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立志为天下百姓谋求幸福,希望能像萧何、韩信、张良等人一样成为人中之杰。

6、山行(元·张养浩)五言律诗押文韵显示自动注释

7、但是,班超的要求三年都没有被批准,直到三年后他的妹妹班昭再次上疏请求,才得到皇上的批准,被调回朝廷。班超的一生为了西域的安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虽然被封为定远侯,但是却要遭受背井离乡的苦痛。特别是到了晚年提出要求返乡的要求也三年不被批准,境况十分凄惨,差点就落了个客死异乡的下场。

8、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辽金。丹崖不用题名姓,俯仰人间又古今。

9、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岁的张养浩,读书学习非常,经常昼夜不辍,父母担心他太过用功累坏身体就制止他,而他白天把书默默地背诵,晚上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读书。

10、贪掠财物。《晋书·儒林传·范弘之》:“货黷京邑,聚歛无厌,不可谓厉身。”元张养浩《赠刘仲宪》诗:“下及魏晋隋若唐,或耀武功或货黷。尽刳民力供上需,何异养身还饵毒。”

11、功名,钱财,都会变成土。唯“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委实会受用也云庄!”“倒大来快活,倒大来快活。”又想起老范,他让人录了个对我的问候,并转给我。在佛峪、龙洞的山林里,老范是快活的。

12、其中最著名的,是散曲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母知口腹美,不悟骨肉亏。子幸母解颜,不计妻攒眉。

14、当时,陆秀夫背着少帝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15、题注:陈蕃友也。蕃诛,为匿其子。事觉考掠,终不肯言。

16、流水故将尘隔断,好花都被雨开全。人生佳处无何国,钟鼎山林恐未然。

1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18、刘君刘君策固佳,俯仰悠悠知者孰?传存拾沈示永箴,书著兴戎昭往躅。

19、洪武三年(1370年),因欧阳佑等儒士采得元朝事迹还朝,朱元璋遂于二月初六开局续修《元史》,仍命宋濂及王袆为总裁,至七月一日,全书告成。七月,因失朝被降职为翰林编修。

20、有幸鸥盟君与我,无情鹤发古犹今。年来酷爱香山老,都把悠悠付醉吟。

四、张养浩的散曲以什么著称

1、阴携至他所,恩爱从此辞。解衣缢不殊,反为子禁持。

2、张养浩最高职位不过是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而已。济南历史上比他官大的人还有,房玄龄,不但是相当于正宰相的中书令,还是皇帝的亲家,被列为三公之一。

3、张养浩一生心系百姓,为百姓耗尽了生命的最后一份光阴。

4、第一句“班定远飘零玉关田”,讲述了班超的故事。班超曾经为西域与汉朝政府的友好关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在西域生活了31年,晚年因为年老多病,思念家乡,上疏要求回归故里,疏中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之语,此句即指此事而言。

5、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6、庙堂鼎食穷水陆,风纪惠文寒耸玉。而君名位不省台,常见私忧结眉目。

7、朝斯夕斯,以咏以谣。式结今好,言报夙劳。山既我狎,川亦余媚。

8、哀哉流民!为鬼非鬼,为人非人。哀哉流民!男子无缊袍,妇女无完裙。

9、张养浩(1269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弟张九皋第23代孙,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10、宽仁自弭桑林异,浚哲谁云大麓迷。佔毕小臣叨进读,涓埃无补愧栖栖。

11、文武才全每许君,逢时谈笑建奇勋。世称李道为贤相,帝重严陵是故人。

12、饤诸相坐前,余为失声悲。促掾状其故,闻上星夜驰。

13、荒村未暮门先掩,老树才秋叶已斑。只恐溪翁厌喧聒,隔林遥唤野猿还。

14、文宗天历二年(1329),张养浩因关中大旱,复出治旱救灾,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劳累而死。追封滨国公。诗文集有《归田稿类》,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多为辞官归隐后所写,既讴歌了隐居之乐,也揭露出任途险恶,世态炎凉。

15、他亦作了北邙山下的一粒尘埃,无论是君,无论是臣,都归于寂寞,任谁唤也不再应,只留下了千古美名被世人传颂!

16、惜鹤十首(并序。录四)其四忆鹤(元·张养浩)五言律诗押文韵显示自动注释

17、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赴陕西上任时,看到百姓因旱灾而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惨景时所作,满纸的沧桑与沉重,就像如聚的峰峦、如怒的波涛,深深的压在心头。

18、愿言轨前躅,尚期勖来今。

19、刘生书满家,扬叟酒味醇。而况俱好客,有假眉不颦。

20、的确,仔细看看那六个古人的遭遇,哪个不是心怀忠君报国之志,忧国忧民之心,他们最后的结局却一个比一个悲惨,难怪作者要“功名意懒”了。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做官没有好下场,还是学会隐居好啊!

五、张养浩的诗《潼关怀古》

1、我爱云庄好,民风太古淳。妇勤丝满篗,儿懒砚凝尘。

2、縻足妨飏去,遮亭使学飞。至今湖上路,树石亦光辉。

3、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

4、冬夜早起(元·张养浩)五言律诗押元韵显示自动注释

5、我坚强,我快乐,我成长!

6、可人密迩若难招,俗士纷然每易交。流水树围三面阔,远山云放一头高。

7、周仲孝显,汉良智彰。释之平决,博望远扬。折辕有湛,埋轮有纲。

8、《漢語大詞典》:山河表里(山河表裏)拼音:shānhébiǎolǐ

9、渠本仙家物,胡为久不安?强行时拓翼,攲立欲遗丹。

10、这更是让统治者不爽,这样的人当然不受统治者的待见。

11、因为喜欢龙洞,就常去那儿。去不了的时候,就看时人和古人的游记或美篇。前一段读了张养浩的《龙洞山记》,又读了他的《标山记》,继而顺藤摸瓜,一路读下去,读《元史》中的《张养浩传》,读张养浩写的诗文和散曲,对于他的一生有了初步的了解。

12、张养浩,字希孟,是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具备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了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一天到晩不停地读书,白天默默地背诵,夜晚就关上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13、于是,他在52岁的时候,辞官还乡了。虽然是布衣回家,但他似乎比衣锦还乡还高兴;虽然是挂冠而归,但似乎比陶渊明归去来还欢心。陶渊明在归家的路上,感到“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张养浩的心情则是,“挂冠,弃官,偷走下连云栈。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现在的人,削尖了脑袋也要当官,而张养浩却是赶快逃离那个是非场。

14、汉族,字希孟,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15、所以明哲人,往往去之陡。此言公近谀,彼节余何有?

16、白草牛羊地,黄云雕鹗天。故乡何处是?愁绝晚风前。

17、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18、使当此日出此言,可必诸公尽颦蹙。圣贤于彼非不知,但恐违天拂民欲。

19、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寒食节前后,张养浩生于济南历城县一户富裕人家。根据其后来作品《双调胡十八》中自述:“从退闲,遇生日,不似今,忒稀奇。正值花明柳媚大寒食,齐歌着寿词,满斟着玉杯,愿合堂诸贵宾,都一般满千岁。”判断其生日大约在寒食节前后。

20、张养浩立即将奏疏放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何况是庄严的帝王住所,幽深的宫廷,更应当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