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词牌名和曲牌名(100句)
一、好听的词牌名
1、如梦令,鹧鸪天,一剪梅,蝶恋花,何满子,渔歌子,浣溪纱,菩萨蛮,醉花阴,虞美人,鹊桥仙,鹊踏枝,沁园春,杨柳枝,其他想不到了
2、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3、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4、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5、9: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6、很多人都听过歌曲《一剪梅》,曲调极其优美。词牌中也有一剪梅,词牌和内容同样优美。
7、代表作有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等。
8、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0、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减字浣溪沙。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些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1、踏莎行又名“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等,正体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另有四仄韵的变体等。“莎”是一种野草,清明节前后踏草是唐宋时期很流行的活动,又叫踏青,“踏莎行”词牌最初就是咏诵踏青活动的。
12、此词上片直写杨氏家族盛时华清池的繁华热闹景象,暗斥唐玄宗宠爱贵妃,在虚幻的太平中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下片紧承上片唐玄宗因宠爱贵妃而导致国破家亡的可悲下场。
13、代表作有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等。
14、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15、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16、减字浣溪沙。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些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7、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18、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19、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20、唐、五代词中无此词牌。最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词家晏殊以《鹧鸪天》填词最多。在北宋词牌中《鹧鸪天》的别名最多,有《千叶莲》、《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鹧鸪引》、《骊歌一叠》等等。
二、好听的词牌名和曲牌名
1、此词最精彩的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两句,以景代情,写尽相思。
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六州歌头。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4、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5、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一句。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6、哈哈,只能推荐你去查阅《词谱大全》或《词谱简编》了,从中间选出你认为好听的词牌名。因为:好听的词牌名实在太多,无法一一介绍;对“好听”的理解每人不同。所以抱歉了,要你自己去查。不过,自己动手之后印象会更深刻一些,还是有好处的。你说是吗?
7、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名。唐则诗人济济,宋有文士跄跄,一曲词令款款如墨,令多少人魂断肝肠,而这些好听的词牌名从何而来的呢?
8、37:惜奴娇。《高丽史乐志》载: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故此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
9、如梦令,鹧鸪天,一剪梅,蝶恋花,何满子,渔歌子,浣溪纱,菩萨蛮,醉花阴,虞美人,鹊桥仙,鹊踏枝,沁园春,杨柳枝,雨霖铃……太多了。
10、49: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11、六丑。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12、《忆王孙》单调 三十一字 第五句押韵。
13、51: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14、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15、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16、苏轼一首《念奴娇》流传千古,可你知道“念奴”是谁吗?柳永一曲《雨霖铃》凄婉动人,可你知道“雨霖铃”最初是唐玄宗在雨夜哀叹自己无法保护杨贵妃吗?“踏莎行”的“莎”还在读shā?…
17、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8、满庭芳青玉案天仙子风流子采桑子水龙吟瑞龙吟凤萧吟沁园春点绛唇水龙吟乌夜啼玉京谣念奴娇广寒秋子夜歌川拨棹天门谣天香引天净沙
19、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0、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三、好听的词牌名四个字
1、46:潇湘神。又名《潇湘曲》。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2、水调歌头蝶恋花千秋岁引风入松《南乡子》前,常《忆秦娥》《寻芳草》回.《西江月》下答,时《念奴娇》《望海潮》.水仙子持碧玉箫,风前吹出声声慢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南浦塞姑步步娇,玉连环影西河渔父声声慢,水调歌头眼儿媚,步步娇,西江月下桂枝香诉衷情,声声慢,阮郎归时玉楼春
3、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11: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5、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6、古人写诗词有很多词牌名,清平乐浣溪沙卜算子等,还有何词牌名格式字句韵律有何特点?
7、又名“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等。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8、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9、又名《潇湘曲》。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10、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1、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所以叫词牌也叫词典。
1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14、这首词整篇全是佳句,乃怀古词中的精品力作,也是王安石所写水平最高的一首词。
15、16:六州歌头。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16、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17、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18、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1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四、很好听的词牌名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五代李后主衍小令《浪淘沙》,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
3、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4、(此调由于押韵可平可仄,所以韵句可平可仄)故沒有特别说明。
5、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6、(迷路的男孩)有个男人开车去机场赶班机,在到了一个三岔口时,看见一个男孩蹲在地上哭泣。男人下车询问男孩为什么哭,男孩说他迷路了。于是男人带着小男孩朝他描述的大致方向找去,在开了很久的车之后,男孩说看见了自己的家,便跳下车。这时,男人发现自己已经误了班机的起飞时间,男人在车里沮丧起来,突然又吓的直冒汗,然后又欣慰的笑了。
7、好听的词牌名:满庭芳、青玉案、天仙子、风流子、采桑子、水龙吟、瑞龙吟、凤萧吟、沁园春点绛唇、乌夜啼、玉京谣、念奴娇、广寒秋、子夜歌、川拨棹、天门谣、天香引。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8、临江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雁后归”、“画屏春”、“鸳鸯梦”等,是不是这些名字也都很优美动听?临江仙词牌体最常见的是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9、这首可以看作是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10、摸鱼儿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是词人为大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而作的,上片以拟人手法叙述大雁之间的故事,下片悲叹人世的兴衰,痛悼大雁的殉情。全词围绕着开头的发问,层层深入地描绘铺叙,情节并不复杂,行文却腾挪多变,熔沉雄之气韵与柔婉之情肠于一炉,柔婉之极而又沉雄之至。
11、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12、13: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3、提到这个词牌,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陆游这首《钗头凤红酥手》:
14、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15、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16、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一作:强掳)
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9、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0、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五、宋代好听的词牌名
1、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2、词牌名。《乐府诗集》载王昭君出塞故事,说此调最早为昭君所创。调见苏轼的《东坡词》。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无情》。
3、周邦彦度曲,吴文英的为典范之作。本词牌重点在拗句的掌握上,多用拗句可使之宛转曲折,然而如果掌握不好就很咬嘴了
4、蝶恋花、沁园春、西江月、望江南......这些好听的词牌名,大家知道古人是从何得来的吗?
5、提到雨霖铃这个词牌,自然会想到柳永这首千古绝唱《雨霖铃寒蝉凄切》:
6、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7、5:长相思。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8、现代人所谓的"词"都是古时人们的歌曲,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一阕长短句的词能够美得温柔婉转,风情万种,而词牌尤美。短短两三字的名目后面藏着几许稗史传奇,似乎每阕词牌后面都娉婷着一位美女,风姿绰约,仪态万方。
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10、《高丽史乐志》载: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故此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
11、31: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12、三字词牌名:渔父引闲中好纥那曲拜新月梧桐影罗贡曲醉妆词庆先和南歌子占春芳朝天子忆少年荷叶杯回波集舞马词柘枝词晴偏好凭栏人花非花摘得新梧叶儿渔歌子归字谣唉乃曲采莲子浪淘沙杨柳枝八拍蛮字字变十样花天净沙甘州曲醉吟商乾荷叶喜春来踏歌词秋风清抛球乐一叶秋忆王孙金字经古调笑遐方怨如梦令诉衷情西溪子天仙子风流子归字谣饮马歌相见欢定西番江城子望江怨长相思思帝乡河满子风光好误桃园望梅花醉太平上行杯感恩多长命女春光好酒泉子怨回纥生查子蝴蝶儿醉公子昭君怨玉蝴蝶归国谣女冠子恋情深赞浦子浣溪沙醉垂鞭中兴乐醉花间点绛唇平湖乐雪花飞沙塞子殿前欢水仙子菩萨蛮采桑子后庭花清商怨伤春曲卜算子一落索发时光谒金门柳含烟可围芳好事近花清引天门谣忆闷令散余霞好女儿。。
13、事过千载,我们翻着那首首宋词,回溯记忆的河流,遥遥想念着岁月中飘过的传说。叹息,没有回音。门前重帘不卷,有淡淡花香迎面拂过。
1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15、(词牌由来)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出逃,在马嵬坡迫于形势,将杨玉环赐死。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与凄惨。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不觉悲从中来,口出“雨淋铃”三字。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记恨焉”,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从此流传于世。
16、原为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名。调名来由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另一种说法是唐李白作应制《清平乐》三首,后来用为词调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杨宪益在《零墨新笺》中所说:“此曲乃南诏乐,因官得名;李白之有其辞,犹之有《菩萨蛮》辞也。”
17、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名字得自于西施溪边浣纱的故事。浣溪沙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节奏多明亮、欢快。
18、8:定风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9、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0、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