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望天门山的古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100句)

2023-01-06 14:18:1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望天门山的古诗

1、望岳·岱宗夫如何作者: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古诗《望天门山》的意思为: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3、??有志者·跟我来??

4、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5、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早发白帝城》,这是一首抒发诗人狂喜之情的诗。诗人在流放途中,喜遇大赦,绝处逢生,途中的景色在诗人眼里都蒙上了喜庆的色彩,突出了诗人急切和喜悦的心情。(错过前面课程的同学戳这里补课啦☞小学生必备75首古诗讲解——22《早发白帝城》)

6、关注洪恩+新媒体,更多好文,更多福利

7、《望天门山》的古诗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8、望天门山唐李白tiānménzhōngduànchǔjiāngkāi天门中断楚江开,bìshuǐdōngliúzhìcǐhuí碧水东流至此回。liǎngànqīngshānxiāngduìchū两岸青山相对出,gūfānyípiànrìbiānlái孤帆一片日边来。

9、望天门山古诗中的千古名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高高的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切断,从中间豁然断开,汹涌的江水从断口奔腾而出。浩浩荡荡的一江碧水东流至此更加激荡澎湃,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巍峨险峻的青山相对出现,仿佛是迎面扑来,我驾着一叶孤舟顺流而下,有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的感觉。

11、日边来:从太阳升起的东方缓缓驶来。

12、大美中华,古诗词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3、▍主讲人:玉笙老师,小学语文签约老师。

14、③至此回:到此处回转。东流的江水顺应地势到此处回旋。

15、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李白被称为诗仙,他一生喜欢漫游,诗歌的风格豪迈瑰丽,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16、▲指导老师:池婷婷老师

1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8、审核|栗子、小茜、彦子

19、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是那么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

20、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二、望天门山的古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1、亲,天门山很好看,全程需要5小时,四大看点,是张家界的新传奇,玻璃栈道所在地――天门山。天门山四大看点,世界最长的观光索道;世界第一公路奇观;世界最大的穿山溶洞;透明玻璃栈道;

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写道“碧水东流至此回”,点缀一“回”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表现了江水回漩之特色。

3、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4、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5、《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6、注释: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7、两岸的青山隔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像从日边悠悠驶来

8、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9、《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10、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注释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注释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挑弄、引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参考资料:

11、原文: 《望天门山》

12、liǎngànqīngshānxiāngduìchū,gūfānyīpiànrìbiānlái。

13、奔腾的楚江从像天门一样的山峡中流过,绿水向东流过狭窄的通道激起回旋的波浪。

14、①天门山:包括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两山隔着长江相对,像一座天然的门户,所以称为“天门山”。

15、天门山风景区四大看点:世界最长的观光索道,世界第一公路奇观,世界最大的穿山溶洞,玻璃栈道。位于张家界市区永定区城中心,欢迎您来美丽的张家界度假!

1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7、★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

18、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

19、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20、②中断:指长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于楚国,所以称为楚江。

三、望天门山的古诗

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2、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3、tiānménzhōngduànchǔjiāngkāi,bìshuǐdōngliúzhìcǐhuí。

4、解释1:波光闪动的西湖,景色真好,细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越国美女西施,饮湖上初晴后雨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解释2: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5、今天的古诗分享就到这里啦~

6、《望天门山》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7、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8、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将进酒》《蜀道难》等。

9、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10、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因为被楚江冲开,江水向东流到这里折回

11、《望天门山》写出山的动态美的诗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出”字,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扩展资料古诗原文《望天门山》作者:李白(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白话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

12、武陵源到天门山现在在修路。从插旗峪绕路,或者从高速走。大概1小时左右。从天门山到凤凰可以到汽车站坐车。5小时左右。

13、这首诗就是李白年轻的时候漫游长江三峡所写的。他是怎样写出这首诗的呢?一起来听听下面的故事吧……

14、闪亮古诗词:《竹石》郑板桥

15、至此回:到达这里后,由于通道狭窄,激起回旋。

16、这首诗都用白描,紧扣题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该诗的意思为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17、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18、★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19、④两岸青山:东梁山和西梁山。出:出现,突出。

20、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玉笙老师讲解音频

四、望天门山的古诗图片

1、今天我们将要和玉笙老师一起学习第二十三首古诗——《望天门山》,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2、门票太贵,我觉得如果已经去了张家界森林公园了,可以放弃天门山,你的时间也不太够。要玩的全面一些还是住两晚同上,你如果只住一晚的话,其实只有一天半可以玩,不能全面游览的。

3、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4、同步课程指导,经典内容拓展

5、天门:两山夹住长江,像天然的门户。

6、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7、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8、《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1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1、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12、背诵容易,但是诗词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1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望天门山的古诗意思: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15、您好!直接从天门山索道站旁的公交站台乘坐市区到武陵源的汽车,票价12元/人,再转车1路公交车就能到黄龙洞。祝您旅途愉快望亲采纳谢谢!

16、二年级:dyb615@1com

17、楚江:在古代,安徽属于楚国,流经这里的长江叫楚江。

18、不可以。天门山山顶无住宿,游客无法一早爬山。游客都是从市区坐天门山缆车上山,缆车8:00以后才运营。

1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20、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五、望天门山的古诗意思

1、听音频,看看这些优美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

2、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流经上游千山万壑,冲出三峡的长江水,由西向东缓缓流来;江水流至天门山时受阻,冲开天门山形成湍急的旋涡。

3、两岸青山两两相对出现,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东方缓缓行驶过来。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6、”《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写的“应改成:”《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去掉”写的“)或”《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是李白写的“(去掉“的作者”)(个人觉得第一种改法好一点)

7、闪亮古诗词:杜牧《清明》

8、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9、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10、tiānménzhōngduànchǔjiāngkāi,bìshuǐdōngliúzhìcǐhuí。

11、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12、创作背景: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

13、望天门山诗人: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赏析)《望天门山》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14、一年级:dybynj@1com

15、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注释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16、张家界市没有到天门山的车,但可以坐索道上天门山.到索道站只许1元的车费.坐的士是打表,3元起价,索道价为258元,包往返.如果有其它问题可以来电查寻,我是张家界导游黎克勇,乐意为你解答.013762180731

17、亲你好,天门山不可以观日出,因为天门山没有客栈所以出行不方便,观日出都是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大观台观日出

18、你好、天门山、山上没有住宿的、在说那么早、索道缆车都还没有开始运营!所以不方便看日出!看日出、建议去:森林公园看!

19、你可以先背诵一下古诗,然后对古诗的写作背景和时间做一下了解!知道这首古诗说的什么意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金猴献瑞,吉星临门。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20、这首诗都用白描,紧扣题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充分显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