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原文注音版标准(100句)
一、虞美人原文
1、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洄,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2、(唐诗三百首67)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唐诗三百首53)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4、也唱出了那个风雨飘摇年代的美人薄命。
5、自是一种美妙的心灵体验。。。
6、欢迎广大诗歌朗诵爱好者踊跃投稿,请将录制的音频或者视频以mpmp4的形式发送至邮箱:
7、从留言粉丝中随机抽出一位,赠送古琴CD一张,获奖的朋友我们会在后台回复您,到时请与我们的客服联系。
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9、问题:大家能翻译并鉴赏一下刘辰翁的词《虞美人·情知是梦无凭了》吗?太美了,奇文共欣赏?前言刘辰翁字会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和文天祥、邓剡是同乡和同学。刘辰翁生于绍定五年(1232)。景定三年(1262)廷试对策登进士第。因与贾似道不合,托辞母亲年老请濂溪书院山长。后来追随江万里辗转四方,咸淳五年(1270年)入朝在中书省架阁库任事,后辞官。宋亡以后回乡隐居不仕,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逝世,享年66岁。
10、《氓》《静女》
11、必修一名篇讲解:《烛之武退秦师》(上)
12、年年衣袖年年泪。总为今朝意。
13、(唐诗三百首30)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14、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
15、情知是梦无凭了,好梦依然少。
16、粉红色虞美人:代表极大的奢侈、顺从。
17、本文是一首感事抒怀之作。
18、萧音一起,整个人心都静了,
19、下阕描写了入职一年的状况和作者的真实感受,最后抒发了作者的愿望。在过去的一年里,因工作原因,往返秦(陕)蜀(川)多次,已经逐渐适应。芯片研发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有幸及时转入这个行业和研究方向,这条道路漫长,充满着挑战性。下阕末尾表达了作者的愿望:作者虽是后生入门,但愿以薪拱火,希望能与同事和组织共创明天!
20、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惟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二、虞美人原文注音版标准
1、原文: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2、歌尽了项羽兵败之后英雄末路的无奈,
3、一腔心思随着这熟悉的《虞美人》,
4、《虞美人·情知是梦无凭了》既然是用李煜的韵脚填词,自然知道写得一定是亡国之恨、黍离之悲。
5、(唐诗三百首66)王维《杂诗(其二)》
6、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7、(唐诗三百首7)宋之问《渡汉江》
8、(唐诗三百首70)王维《青溪》
9、《报任安书》《报任安书》中
10、《报任安书》《朝天子·咏喇叭》
1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12、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等。
13、(唐诗三百首22)孟浩然《过故人庄》
14、闭目聆听,让这悠然的旋律带你
15、(美图)人间仙境美如画,养眼养心乐大家!
16、十年前的踪迹宛然犹在,十年前的那颗心还依然在胸膛跳动。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感历久旎新弥新,难以忘怀。
17、南枝开尽北枝开。长被陇头游子、寄春来。
18、(唐诗三百首3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必修五名篇讲解:《逍遥游》(下)
20、(唐诗三百首12)张九龄《感遇其一》
三、虞美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1、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2、《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3、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张古琴,
4、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6、(唐诗三百首47)崔颢《长干行》
7、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
8、结束时写道: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9、刘辰翁这两首都是步韵,其一:
10、梦魂连夜绕松溪。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
11、有多少变化,太阳都会升起落下
12、(唐诗三百首60)王昌龄《塞下曲》
13、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14、最后,我将用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人世间》主题曲歌词结束本文。
15、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16、如今”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刘辰翁、蒋捷、张炎这些词人们,也只有在诗词中缅怀一下过去的时光了。
17、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
18、名师指点丨音乐会丨古琴商城
19、特别是沉郁顿挫的人间厚重,
20、(唐诗三百首6)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四、虞美人原文朗读
1、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2、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3、回廊之处曾经留下了多少令人刻骨相思的痕迹,而今旧地重游,相思成灰。独倚回廊,只有天边落月孤独相伴。吹灭灯火,在月光下走近花阴,寻找过去的踪迹。
4、扑花蝴蝶若知人。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
5、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6、李煜的愁有哪些。(板书“愁”)A、往事之叹;
7、《无衣》《离骚》
8、玉楼缥缈孤烟际。徒倚愁如醉。
9、《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10、(唐诗三百首5)沈佺期《杂诗》
11、(唐诗三百首24)孟浩然《宿建德江》
12、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13、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
14、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
15、A、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真是“物是人非”——思国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月”的意象的沉淀意义。(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6、山川如画,物是人非,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17、(唐诗三百首26)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8、唱和诗词,有依韵、用韵、次韵的分别。
1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
20、私人会所、雪茄烟斗咖啡、游艇帆船、旅行摄影、养生美食
五、人教版虞美人原文
1、(唐诗三百首6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月明风清去岁今日辞旧职,只身入长安。羁旅途中内心忐,谁知人生前路几悲欢。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选取典型的景物,如春花秋月表达忧愁。(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能直接表现愁情吗?结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形象。虚实结合。对往事的回忆,引起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
5、(唐诗三百首8)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美图)全世界国家级四大名照!(值得珍藏)
7、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8、《登高》《咏怀古迹·其三》
9、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
10、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11、但是,他们的作品,无一不是对于故国的哀思。
12、(唐诗三百首16)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13、用韵与次韵刘辰翁有不少《虞美人》传世,其中有两首注明:用李后主韵。即李煜的那首《虞美人》:
14、(唐诗三百首52)祖咏《望蓟门》
15、(唐诗三百首15)张九龄《感遇其七》
16、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17、琴者,情也。琴者,禁也。
18、(唐诗三百首19)王之涣《凉州词/出塞》
19、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20、下片由“回廊”切入。“回廊”在纳兰的词中多次被提到,应和其早年的一段恋情有关。这个地方寄托着往日的甜蜜和此时的哀伤,是触发词人复杂情感的重要媒介。重游回廊,物是人非;相思入骨,心事成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