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介绍50字(100句)
一、郭沫若资料介绍
1、一个20世纪中国难得的大才子,从“流氓”玩起,最后几乎被自己玩死。自己的名字,死后究竟会列在文人祠,还是弄臣榜?通读历史的郭沫若临终前想必为此而不寒而栗。难怪,按照他的意愿,他的骨灰没有留在八宝山,而远离都城,撒在了大寨的虎头山下。
2、在政坛与文坛叱咤的郭沫若,前半生在情场也算得意。他的三次婚姻,也各有故事。1912年,他受父母之命与张琼华结婚,几天后不顾家里阻挠去了日本,这期间他曾写信给父母,希望解除与张琼华的婚姻,但遭到父母严厉的拒绝。一气之下,他26年不曾回家。而张琼华,则一直在故乡守候。
3、“郭沫若文艺奖”的举办地设立在郭沫若的家乡乐山市,由乐山市人民政府和乐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为永久性承办单位,接受中国文联的指导、审批和监督,目前已举办六届,与山花奖、骏马奖并称中国三大专业艺术奖项。
4、可是,当郭安娜经历艰难来到中国后,迎接她的不是丈夫的拥抱,而是冰冷的现实。
5、于立群十分不解地看着姐姐于立忱,她不明白性格开朗的姐姐为什么从日本回来后就判若两人?
6、由于长期疲劳过度,于立忱得了肺病,《大公报》社长张季鸾爱惜人才,他资助于立忱去日本治疗疾病。
7、郭沫若为佐藤富子起名为安娜,在安娜的爱情中,郭沫若获得了新生。
8、张琼华在洞房花烛夜就遭郭沫若的嫌弃,从此以后只能与孤灯为伴,有丈夫等于没丈夫。
9、于立群除了以前的病情外,还患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不得不暂时和郭沫若及子女们分开,一个人去外地医院看病治疗。
10、纵观那段历史,数个名留青史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在遇到挫折看不到前途的时候,都会去谈一场惊天动地荡气回肠的爱情,然后在爱情中得到重生。
11、郭沫若寻找一切机会接近于立忱,向她诉说自己婚姻的不幸。
12、于立忱是于立群的姐姐,原籍广西,是民初要人岑春煊的外甥女,随父在天津求学,后为《大公报》记者,约1934年被报社派驻东京。到东京即与早已相识的郭沫若来往,过从甚密。1937年5月在上海突然自杀。对于她的自杀,几十年中间一直是个谜,有的人只是这样猜测:于立忱之死是因为她参加东京游行示威,高喊反日口号,被日方驱逐,回国后又受到《大公报》主编张季鸾的纠缠,无法摆脱,加之身患重病,绝望之余,寻了短见。
13、郭世英是郭沫若与于立群的次子,受到父亲文学的影响,诗歌追求现实自由的文学青年。在考录北京大学哲学系之后,郭世英一直是学生中最激进的,博闻强记的天赋,好学深思的习性,使郭世英在同龄人里显得异乎寻常。他创办诗社,但也因为创办诗社被中断了自己的学业,下派到农村。1968年,郭世英因为“才华出众”,被红卫兵抓去刑讯逼供,不久从四楼坠下而死,年仅26岁,当时的郭沫若76岁。一年连失两位爱子,郭沫若的晚年经受考验。
14、《春莺曲》《莺之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5、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第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6、据内山书店主人内山完造在《花甲录》中记载:郭沫若是由“一个穿着军装的可爱的姑娘陪同来的,在我家里住了十几天。这个姑娘生在安徽,据说年迈的父母亲是日本留学生,因而她会讲日语。那时候,郭夫人(安娜)从广州先一步归沪,赁居在我家附近的一所小房子里,她与这位姑娘之间有些争执”。
17、是“一个比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张宗昌等还要凶顽、还要狠毒、还要狡狯的刽子手”。随后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蒋旋即通缉郭沫若,1928年2月郭前往日本避难。
18、③,中国最恐怖的贪官是谁?令人震惊!
19、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郭沫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20、从这点来说,郭沫若有失厚道。
二、郭沫若的介绍50字
1、⑧,官场如登山,步步惊心,步步艰难,且看段昱如何从一名乡政府小文书逐步登上仕途之颠
2、这封信上写着一个“惊天秘密”,这个秘密就是郭沫若在日本时期,与于立忱长达三年的婚外情,还有于立忱在上海自缢的真相。
3、1951年安娜由大连来到北京,向郭沫若提出了三条要求:要负责供给郭淑和郭志鸿读完大学;要给她相当数额的抚养金;在上述两条得到圆满解决后,双方登报声明脱离夫妻关系。郭沫若采取避而不见的办法,让跟安娜熟悉的冯乃超出面做她的工作,尽量协商妥善解决。
4、郭沫若(1892一1978),男,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5、第二页上则用德语写着:献给我永远的恋人安娜。
6、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7、1892年秋天,郭沫若出生了,他是脚先落地,后来他说;“这大约是我的一生成为了叛逆者的第一步”。郭沫若从小聪慧异常,又调皮捣蛋,喜欢新鲜事物,好做翻案文章。这样的性格天生就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他与鲁迅一样,到日本去留学,学的是医,更感兴趣的却是文,于是与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团体创造社。颇具领导才干的郭沫若成为了这个小圈子的领袖。
8、商务合作请加WX:bji1887详谈。
9、我把时间留给你,逐渐老去;
10、姐姐惨死,妹妹伤心……
11、1926年到1927年,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
12、全国包邮,货到付款,敬请放心购买。
13、曾经写出了《女神》的诗人郭沫若,在他的后半生中尤其是大跃进前后,把精力都倾注在了打油政治诗。例如下面这首: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麻雀麻雀气太骄,虽有翅膀飞不高。你真是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
14、《东周列国志》万千英雄说不尽,他们的故事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广泛传播,发扬光大,深深地刻印在广大读者的心里。
15、郭沫若如愿以偿地抱得美人归,不知道在天上的于立忱作何感想?
16、这就是一个农村女人的一辈子,68年忠贞不渝的爱情、婚姻。
17、后来,于立忱考上了北平师范大学,搬到了宿舍寄宿。
18、于立群与郭沫若结婚后,成了一个大忙人,她没有了自己的空间,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丈夫的事业上。
19、回到冈山后,郭沫若在给佐藤富子的第一封信中就写道:“我在医院大门口看见您的时候,我立刻产生了就好像是看到圣母玛利亚那样的心情,您眉宇间散发着不可思议的洁光,就好比一轮光华四射的明月,您的脸放出圣光,您的眼睛会说话,您的口好像樱桃一样,我爱上了您!”
20、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三、郭沫若资料介绍作品
1、于立群天生活泼好动,特别喜欢表演,她在14岁的时候就考上了歌舞剧社。
2、他不满足于当一个参政的诗人。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通过引用当时的历史文献资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学发展规律的论断,证明中国同样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郭沫若由此在中国开创了唯物史观派,该学派在此后占据了中国学术界的主流地位。他还凭借这一时期的甲骨文研究而与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并称甲骨四堂,并借此于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3、《骆驼》《晨安》《夜步十里松原》
4、那么,在现代中国历史语境之下,才子是如何变流氓的?才子与流氓之间,究竟有何内在的精神脉络?
5、郭沫若在当时的日记中写下:“盐酸寮山中的生活是绝好的剧景,安琳哟,我是永远不能忘记你的!”
6、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
7、⑨撞见领导与女下属“私情”,仕途无望的他做出了惊人举动…
8、这对安娜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9、于立忱的书法水平非常高超,久而久之,找她写字的人多了起来。
10、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1、这次夫妻分别乘船回到日本后,郭沫若与安娜共同度过了较为安定的10年生活。这10年,郭沫若在日本宪警监视下潜心研究甲骨文和中国古代史,先后出版了《十批判》、《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著作,取得了震惊中外的辉煌成就,一时名声大震,日本重臣西园寺公望慕名专门请他到自己别墅做客。
12、佐藤富子毕业后做了一名护士,郭沫若在去医院看望朋友的时候认识了她。
13、次子郭世英肄业北大哲学系,1968年被北京农业大学的红卫兵抓去刑讯逼供,不久从四楼坠下而死,自杀他杀至今成谜。
14、1906年入嘉定高等小学,1910年到成都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班学习,受大哥郭开文的影响,接受的民主思想。辛亥革命时期,积极参加爱国运动。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岗山第六高等学校、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学习。
15、重要提醒:由于新疆、西藏运费较贵,所以新疆、西藏的朋友如要购买,每套书需补收30元运费差,请新疆、西藏的朋友酌情下单,感谢您的支持!
16、注意:为尽可能的还原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图书上的标价保留1981年的发行价样式(1981年的发行价0.14元/册)。重印的《东周列国》连环画修订本,正版发行,198元/套(50册)。
17、在信中,郭沫若介绍了自己在中国的境况,包括新组建的家庭和四个孩子。
18、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瞿林东:“郭沫若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无法抹煞的人物。他的崇高学术地位是由他的突出贡献决定的。像他这样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学者,二十世纪中国史上没有几人,二十世纪以前亦不多见。”
19、郭沫若对郭安娜的到来采取了避而不见的态度,他让组织去帮自己解决这个难题。
20、曾被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爆发后,受到一定影响。在此间她还提出要回日本看她快百岁的母亲,但在很长时间内未能成行。直到1974年,八十岁的安娜才得以回日本,此次回国她处理掉了跟郭沫若一起生活过的在市川市的房子。第二年,她又到北京看望了当时已住院的郭沫若,这也成为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四、郭沫若资料介绍10字
1、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2、郭沫若究竟留下了怎样的一封信,信上到底写了些什么秘密呢?
3、痒,好痒啊!怎么办?教你一招,轻松止痒消炎,不复发!
4、1918年郭沫若升入九洲帝国大学,安娜独自承担了全部家务,让郭沫若安心完成学业,为了生计,郭沫若课余在简陋的环境中拼命写作译书,补贴家用。
5、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所著《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
6、信中所说的“你的朋友”就是指郭沫若。
7、恢复自由后,安娜一个人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在艰苦的岁月里顶着政治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抚养5个儿女成长。
8、然而这就是事实的真相吗?
9、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1922年3月15日《创造季刊》问世。这一时期郭沫若的诗作,同胡适等人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作品,影响了日据时期台湾的早期新诗创作。
10、一招拯救便秘,肠子润到会打滑,宿便毒素全排出!
11、于立忱回到上海后,被迫打掉了胎儿,她整天茶饭不思,郁郁寡欢。
12、“七七事变”爆发后,郭沫若决定回国抗战,他在临走的时候,没有对郭安娜交待一声,只是像平常一样,吻了一下妻子的额头,便一去不复返了。
13、你把我留给时间,逐渐忘记。
14、这是郭沫若和安娜最后一次见面。
15、《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嫈》《高渐离》;
16、郭沫若离开时与安娜不辞而别。
17、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中,首次承认自己有同性恋倾向,他写道:“我在这儿才感着真正的初恋了,是对于男性的初恋。”
18、于立群的六个子女:儿子——汉英、世英、民英,女儿——庶英、平英,最小的一个儿子名不见经传。
19、深受打击的于立忱每天以泪洗面,当《大公报》停止资助后,她只能凄惨惨地回到了上海。
20、中国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鼎堂,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开了一代诗风.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五、郭沫若资料介绍视频
1、时间真的是一把杀猪刀。
2、还有一种传说是:安琳到上海后曾去过郭家并住在那里,并且告诉安娜郭沫若与她的感情,安娜听了后只是淡淡地说:“男人嘛,都是这样,你别介意。”
3、"三年前,他拼命追求我,说他和安娜根本没有感情,更谈不上爱。他说自从爱上了我之后,他下决心要摆脱安娜,正式提出离婚,然后和我结婚,可是自从我受骗怀孕之后,他的态度突然改变,对我冷淡,吞吞吐吐敷衍我。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三个多月了,他要我把孩子拿掉。这时我才大觉大悟,才知道他原来是寡廉鲜耻的,人格扫地的大骗子。我恨透了他。大姐,我实在无脸面见人了,我要自杀。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朋友,我一切都完了。"
4、还珠格格几乎“全军覆没”
5、《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
6、郭民英是郭沫若和于立群的第四个孩子,1943年11月出生于重庆。他对于音乐尤具天赋,竟然无师自通地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专业是小提琴。1964年的一天,郭民英将家中的一架盘式录音机带到班上,与同学们一起欣赏古典音乐,结果犯了忌:一是炫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二是宣扬所谓“洋名古”。一位了解郭家内情的学生于这年9月1日上书毛泽东,以阶级斗争观点反映中央音乐学院存在的“严重问题”。
7、1939年7月,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在四川乐山沙湾病逝,郭沫若带着新婚的妻子于立群回家奔丧。此时的张琼华已经在操劳苦守中熬白了头发,郭沫若心怀愧疚给多年来尽心照顾自己父母的张琼华深深鞠躬,张琼华得到莫大的满足,但一生的美好岁月已经一去不回了。
8、于立群真的很忙,她不仅要接待丈夫的客人,还要帮助丈夫写稿,承担所有的家务,每天都像坨螺一样转个不停。
9、1947年《改造日报》记者陆立之探访住在东京的安娜时,看到室徒四壁,空无一物,全家仅靠一点山芋充饥。见中国的记者到来,安娜涕泪交流地泣诉:“鼎堂(郭沫若)他不应该是这样。自从他走掉之后,我和孩子们都为他担惊受怕,他却音信全无,把这个家全忘了。如果说是战争阻隔,信息不通,这也是借口胡说,这里还是不断的有中国人的消息,我就读到过他回去后写的一篇文章叫做《在轰炸中来去》,说自己光荣的见到了蒋介石……”(《上海滩》1995年11月28日)
10、1964年5月11日:但是会上的一些人,从我的缺点出发,认为我的政治思想不好,这都是我不能接受的。昨天我流着泪对老屈说:相信我吧,我的心里只有一句话——坚决跟着党!哪怕把我打死,决不动摇!1965年2月7日:爹爹,他曾对我抱有希望,他又对我重新抱有希望了。我看着他显得有些苍老的面孔,心里难受。经受了多少风霜,斗争,斗争,而我——当吸血虫——简直不敢想象!……投入战斗中去吧!加快自己的步子。透过这些墨迹,我们不难体味郭沫若抄写这些日记时的心情。
11、郭沫若的歌功颂德虽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却无法保全家人的性命,他的两个儿子,郭民英与郭世英,相继在文革中死于非命。
12、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13、六十年前情人于立忱对郭沫若的认识,和六十年后儿子郭博对郭沫若的认识不谋而合,这是偶然的吗?不是。他们都是亲身体验,近距离观察,大概比学者们说的话更可信。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问题,我们再请他的另一位夫人安娜作点补充。
14、为了响应毛泽东对曹操的赞扬,1959年,郭沫若写出了历史剧《蔡文姬》及《替曹操翻案》的文章,掀起了沸沸扬扬的为曹操翻案之风。
15、郭沫若简介如下:郭沫若生于1892年,于1978年去世,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屈原》简介如下:《屈原》是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郭沫若以10天时间完成的5幕话剧剧作《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此后曾在苏联和日本上演,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16、风雨人生路,材化伴你行。
17、1967年,在亚非作家常设局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5周年讨论会上,郭沫若致了题为《做一辈子毛主席的好学生》的闭幕词。在向毛泽东表了忠心之后,感觉到意犹未尽,郭沫若竟即席朗诵了一首诗:“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也献给各位同志和同学”: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艺战线上陷阵冲锋,使中国舞台充满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18、↑左起:沈钧儒、朱德、董必武、李济深、陈其瑗、
19、许纪霖之窗(ID:xujilin57)板式编辑
20、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