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陈涉世家生如蝼蚁(100句)
一、史记陈涉世家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2、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陈胜、吴广起义军
3、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
4、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无题》
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7、回到家,已经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难道。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 公等:你们诸位。公,对对方的敬称。
12、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扩展资料历史上还有哪些有名的起义
1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4、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下:陈胜为王。”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15、 诚以吾众:如果把我们的人。诚,果真,表假设。
16、 皆次当行(háng):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当行,当在征发之列。
1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18、(7)若:代词,你,指陈胜。
1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0、资料图。中新社记者张娅子摄
二、史记陈涉世家生如蝼蚁
1、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2、翻译: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
3、针对网传统编语文教材已删除《陈涉世家》等古文的消息,人民教育出版社25日晚间回应称,陈胜、吴广起义是初中历史必须讲述的内容,因此,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专列“陈胜、吴广起义”,详细介绍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并引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丹,朱砂。这里是“用朱砂”的意思。书,写。王,称王。
6、 受命:听从(你的)号令。
7、 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去、往。
8、“陈涉少时便有大志。秦二世元年被发配戍守边疆,因下雨误期,罪当斩。于是决定起义,并且通过迷信、杀尉的方式,鼓动人民并得到众人的拥护,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举兵起义,一路追随者甚多,实力壮大,后自立为王,天下纷纷响应。(后通过陈涉少时一起佣耕者拜访陈涉之事点明了陈涉败迹已现。)...”
9、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10、忿恚(fèn huì)尉:使尉愤怒。
11、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远大的抱负,敏锐的洞察时局能力,出色的领导才能。我们老师讲的,很准的!
12、 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13、 往往语:到处谈论。
1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15、(12)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
16、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唐·李白《长干行》
1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0、“秦孝公占据崤山和函谷的险固地势,拥有整个雍州地区(今陕西、甘肃一带),君臣牢固把守,随时窥视着周王朝的政权,大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劲头儿,并吞八方极远之地的心气儿。就在这个时候,商鞅辅佐秦孝公,对内建立法令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整治攻守的武器,对外用连横的策略使诸侯们互相争斗。于是秦国像两手相合那样容易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三、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3、 守丞:守城的当地行政助理官。
4、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耽误了守边的时期,误期就要被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因守边而死的人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倒也罢了,死就要干出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就是天生的贵种吗?"所属的人都说:"听从(你的)号令。"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
5、秦始皇死了以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然而陈涉是一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拴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耕田的人,是供人役使的人,是被征发戍守边境的人。他的才能比不上一般平常的人,既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贤明,也没有陶朱(范蠡)、猗顿那样的富有,置身在戍卒的行列之中,兴起在乡野之间,带领着疲乏散乱的戍卒,统率着几百个人,转身攻打秦国,砍下木棍做武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天下的人就像风云那样迅速汇集起来,像回响那样应声而起,挑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崤山函谷关以东的英雄豪杰一齐起来,就把秦王朝推翻了。
6、黄巾起义是开始于东汉末年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
7、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0、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2、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13、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4、责编:杨鸿光|编辑:乔梁
1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7、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悠远流长。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的名人趣事、名诗佳话被广为流传,成为后人争相引用的典故。
1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四、史记陈涉世家名句
1、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唐杜甫《短歌行》
2、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啊。”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了“陈胜王”,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自然就诧怪这事了。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 十六七:十分之六七。
5、 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
6、来源:诗词天地(shicitiandi)
7、 比:等到。陈,秦时县名,今河南淮阳。
8、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唐鲍溶《赠李黯将军》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8)燕雀安知鸿鹄(hú)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
16、 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雇佣。
17、 唱(chàng):通“倡”,倡导。
18、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由于当时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口号发动起义。因此可以说,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19、周亚夫细柳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2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五、史记 陈史记陈涉世家
1、“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3)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县。
4、陈胜佐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必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5、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
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做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们发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4、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真多啊!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
1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
16、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后来社稷就用来做国家的代称。
17、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因此用它指读书人。
18、该出版社解释,在三科统编教材编审过程中,为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三科编写组根据学科特点,统筹安排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的相关内容。陈胜、吴广起义是初中历史必须讲述的内容,因此,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专列“陈胜、吴广起义”,详细介绍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并引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2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