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白起王翦列传主要内容(100句)

2023-01-06 13:43:3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白起王翦列传

1、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2、那么,白起和王翦到底哪个更强?其实,司马迁早就给出了答案,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这样评价两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说,两人各有优劣,难分高低。

3、谈谈王翦的人物特点。

4、秦王命令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邯郸,结果怎样?武安侯白起怎么说?白起为何一直称病?

5、白起,秦国人,战国四大将之首,另外是秦将王翦和赵将廉颇,李牧。熟知兵法,惯习战阵,参与了秦击关东六国的诸多战役,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后因被离间,被秦昭襄王赐死,薨于秦昭襄王五十年,即前257年。信陵君,姓魏名无忌,魏昭王幼子,战国四君子之另外三位是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待人宽厚,礼贤下士,但是晚年耽于酒色。有窃符救赵一事,演变成语有鸡鸣狗盗等。前243年去世。他们都身处于战国乱世,结局都不尽如人意,但他们一个是破落子弟,一个是天潢贵胄,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他们一生的坎坷与辉煌。

6、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7、0卷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8、0卷管晏列传第二

9、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10、摘抄并翻译68页标题下的古文: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11、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12、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郸,少利,秦益发兵佐陵。陵兵亡五校(校:军队编制单位。全句说,王陵损失了五校人马。)。武安君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

13、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14、到了他的孙子王离被项羽俘虏,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他们各有自己的短处啊。

15、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16、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17、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18、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邑名,在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上党道绝(上党道绝:上党通往外界的路被切断。上党:韩郡,地在今山西东南部,治所在壶关(在今山西长治东南)。)。其守冯亭与民谋曰(其守冯亭:韩之上党郡守冯亭。):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起王翦列传

20、图二李信“攻鄢郢”线路复原

二、白起王翦列传主要内容

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2、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3、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又反:却反而。),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4、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5、后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鄢(yan):邑名,在今湖北宜城南。邓:邑名,在今湖北襄樊北。)。其明年,攻楚,拔郢(郢:楚都,此为鄢郢,即上文之鄢。),烧夷陵(夷陵:邑名,在今湖北宜昌东南。),遂东至竟陵(竟陵:楚邑名,在今湖北潜江西北。)。

6、战国四名将中,只有廉颇做到了“相”的级别,所以说,他的职位是最高的。

7、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8、王离是谁?结果如何?

9、白起是歼灭战的宗师,他的作战特点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甚至不顾自身伤亡,在秦昭王时期,白起完成了削弱六国的使命,为后来秦灭六国打下了基础;王翦打的是灭国战,数据没有白起好看,但是效果很不错。

10、0卷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11、上党郡守冯亭便同百姓们谋划说:“通往都城郑的道路被切断,韩国肯定不能管我们了。秦国军队一天天逼进,韩国不能救应,不如把上党归附赵国。赵国如果接受我们,秦国恼怒,必定攻打赵国。赵国遭到武力攻击,必定亲近韩国。韩、赵两国联合起来,就可以抵挡秦国。”

12、太史公曰: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应侯。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圽身。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13、卷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14、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华(hua)阳:邑名,在今河南郑州东南。),走芒卯(走芒卯:赶走了魏相芒卯。),而虏三晋将(三晋将:晋将三人。此晋实指魏。因三家分晋,晋亦可单指魏。),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15、居三月,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却(却:败退。),使者日至(此句说,报信使者天天到来。)。秦王乃使人遣白起(遣:驱逐。),不得留咸阳中(咸阳:秦都,在今陕西咸阳东北。)。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杜邮:亭名,在今咸阳东北。)。

16、0卷穰侯列传第十二

17、所以按照官职来说,排列顺序是:廉颇、王翦、李牧、白起。

18、精确进行战前料算,不论敌我双方军事、政治、国家态势甚至第三方可能采取的应对手段等等皆有精确料算,无一不中,能未战即可知胜败(《战国策·卷中山》),故而太史公司马迁称赞白起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19、《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该篇是战国末期两位著名秦国将领白起和王翦的合传,传文全面、简要地记述了他们的事迹。 在秦灭六国过程中,白起和王翦起了重要作用。

20、1卷一百一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1、白起因攻打楚国再立新功,被封为“武安君”。这样的晋升实在太艰难了。到了长平之战时,白起受命成为主将:上将军,是白起获得的最高军职。

2、介绍白起早期的辉煌战绩。

3、卷一百一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4、明年,燕使荆轲为贼于秦(荆轲:战国末年刺客,详见《刺客列传》。贼:杀害。),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辽东(燕王喜:燕王姬喜,公元前254—前222年在位。辽东:郡名,地在今辽宁大凌河东,治所在襄平(今辽阳)。),翦遂定燕蓟而还(蓟(ji):燕都,在今北京西南角。)。

5、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赵孝成王:赵丹,公元前265—前245年在位。平阳君:赵豹。平原君:赵胜。皆赵惠文王弟。)。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受之便:接受为好。)。”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6、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7、(17)(清)张琦:《战国策释地》卷下,《丛书集成初编》30中华书局,1985年,第52页。

8、战国时秦国大将白起,选自《中国古代百将图说》

9、“为郢”屡见于《楚居》,是自楚文王至楚惠王间出现频率最高、地位最为重要的楚国都居。但如此重要的“为郢”,其名却不见传世文献记载。由《左传》、《史记》等文献来看,春秋时期地位最重要的楚都为“鄢郢”。赵平安先生在《“为郢”考》一文中指出:《楚居》中的“为郢”就是《左传·昭公十三年》、《史记·楚世家》灵王十二年所记的“鄢”,在今湖北宜城西南,二字古音相近,可以通用;并进一步指出《楚居》中整理者原读为“鄢”的“”字,应别作他解,可读为“郾”,在今河南郾城县南五里处,与襃信白亭相近,《史记·伍子胥列传》中所记的“楚之边邑鄢”,亦即“郾”

10、咱们从史书的记载中分别来介绍一下他们各自的履历。

11、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

12、讲讲白起的基本情况。

13、白起战国名将。司马迁在《白起王翦列传》中这样写白起的“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

14、除了廉颇和蔺相如,赵奢也曾经与他们平级:赵奢是因为打赢了阏与之战,击败了秦军,受到晋升,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一级别。

15、卷一百三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16、图一李信“攻鄢郢”线路矛盾

17、困境之中,秦王亲自请王翦出马,王翦是如何要求的?

18、昭王四十五年(前262),白起发兵进击韩国的野王城,野王投降,使韩国的上党郡同韩国的联系被切断。上党郡守冯亭便同百姓们谋划说:

19、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余,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燕使荆轲为贼于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辽东,翦遂定燕蓟而还。秦使翦子王贲击荆,荆兵败。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20、战国末年秦将,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方)人,得到秦始皇的重用,先后率军攻破赵国、燕国和攻灭楚国,后封武成侯,其子王贲也同为秦将。

四、白起王翦列传读后感

1、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2、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3、我们发现,秦国对于将士们的升迁还是很吝啬的。歼敌二十四万的白起,仅仅是个“国尉”。再度立功,白起晋升为“大良造”,这就他一生中最高的一个封爵了。

4、朗读或总结第37页的文本,了解《白起王翦列传》的主要内容。

5、讲讲王翦早期的事迹。

6、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

7、当年九月,秦国再次发兵,派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这时候武安君生病了,不能赴任同行。昭王四十九年(前258年)正月,王陵攻打邯郸,很少能占优势,秦国增派军队援助王陵。王陵损失了五个校官及其下辖的士卒。武安君病好了,秦王想派武安君取代王陵带兵。武安君进言说:“邯郸真的不容易攻打。况且诸侯的援兵每天都有到达的,那些诸侯怨恨秦国已经很久了。现在秦国虽然击破了长平的赵军,然而秦国士兵战死的数量也超过了一半,国内空虚。远隔河山去争夺别人的国都,赵国在里面接应,诸侯从外面进攻,打败秦军是必然的了。不可以这样做。”秦王亲自下命令,也不能让他出发;于是秦王就派应侯去请武安君,武安君始终推辞不肯出发,于是托言生病。

8、0卷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9、本篇是战国末期两位著名秦国将领白起和王翦的合传。

10、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郑道:指通往韩国国都新郑的道路。)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11、(15)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12月,第181页。

12、10卷一百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13、寝,《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今固始寝丘。”《史记索隐》亦云:“固始,县,属淮阳。”(7)寝丘另见于《史记·滑稽列传》,《正义》云:“今光州固始县,本寝丘邑也。”(8)可知平舆、寝是位于汝水下游一带的楚地重镇。

14、赵王早已恼怒廉颇军队伤亡很多,屡次战败,却又反而坚守营垒不敢出战,再加上听到许多反间谣言,信以为真,于是就派赵括取代廉颇率兵攻击秦军,

15、王翦日休士洗沐(休士洗沐:使士兵休息,沐浴。),而善饮食抚循之(抚循:抚慰。),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问军中戏乎:探听军中玩什么游戏。)?对曰:“方投石超距(方:正在。投石超距:投掷石头,跳高跳远。指备战活动之类。)。”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可用:可以出战。)。”

16、看来,秦国普通将士的晋升是十分艰难的。而秦国王室成员如果立了功则晋升很快。“大良造”以上的封爵其本上都是授给立功的王室成员的。比如说有个魏冉,是王室成员,没什么大功,但却曾受封为“彻侯”。

17、赵括一到任上,就发兵进击秦军。秦军假装战败而逃,同时布置了两支突袭部队逼进赵军。赵军乘胜追击,直追到秦军营垒。

18、四十六年,秦攻韩缑氏、蔺(缑(gou)氏:邑名,在今河南偃师东南。蔺:古地名,在今山西离石西。),拔之。

19、李信是谁?他攻打楚国的情况是怎样的?

20、秦王请求王翦带兵,王翦提出了哪些要求?他为何要这么做?在王翦眼里,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白起王翦列传注释

1、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果势:果敢。),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2、0卷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3、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4、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5、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王氏、蒙氏:王翦、蒙恬。),名施于后世(施(yi):延续;流传。)。

6、 唐 杜甫 《愁》诗:“ 渭水 秦 山得见否?人皆罢病虎纵横。”

7、1卷一百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8、陈胜起义反抗秦朝时,二世派王翦的孙子王离攻打赵国,把赵歇和张耳围困在钜鹿城。

9、过了好一会儿,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士兵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用欺诈之术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随即自杀。

10、解读:战国四大名将。

11、武安君谋划着说:“前时秦军拿下上党,上党的百姓不甘心作秦国的臣民而归附赵国。赵国士兵变化无常,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要出乱子。”

12、请阅读书籍第八册第67页至92页。选择下列问题中你感兴趣的五个回答即可。

13、昭王四十六年(前261),秦国攻占了韩国的缑氏和蔺邑。

14、1卷一百一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15、(5)《汉书》卷二十八上,中华书局,1962年,第1562页。

16、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17、所以不如趁着韩国、赵国惊恐之机让它们割让土地,不要再让武安君建立功劳了。

18、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19、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明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与客卿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

20、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完全兼并了天下诸侯,王氏、蒙氏的功劳很多,声名得以流传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