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雨声的唯美诗句(100句)
一、听雨声的诗词
1、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2、庄子在《人间世》中写道:“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是说一个人即使外貌丑陋,身体残疾,但只要可以勤耕不辍、自食其力,照样颐养天年,这就是他找到了一条独善其身的、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3、静坐窗前听雨声,凝立檐下闻风鸣。
4、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5、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6、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7、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独自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明日早晨的深巷里叫卖杏花。
8、柔曼罗裙浣碧纱,清歌神韵斗韶华。
9、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10、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11、草虫喧嚣着无边暮色,静默沉思打坐在西林。听雨更觉得寒气遍布,推门却只见落叶深深。
12、槐树层层新绿生,客怀依旧不能平。
13、第二幅画面:“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大辽阔、风急云低的江秋雨图,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
14、来源:唐诗宋词(chinatssc)
15、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16、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17、出自宋代周紫芝的《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18、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19、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20、后来读到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才知道原句是“留得枯荷听雨声”。林黛玉将“枯”改作“残”,应该不是误记,毕竟这可是她唯一喜欢的义山诗句。
二、关于听雨声的唯美诗句
1、他与友人隔着一道道的城池,“道阻且长”,任相思再悠远(“迢递”)也飞度不过思念远人,本就带一层惆怅;何况眼前还有郁积不散的“秋阴”呢?
2、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3、白话文释义: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4、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6、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7、窗户之间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来,墙下的竹笋长成了竹林。
8、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9、诚然,残缺是一种缺憾和不圆满,但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从缺憾中发现美,即使生活中有诸多不圆满,也要从不圆满中活出精彩、活出圆满。
10、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2、其诗多描写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质朴自然。其词多抒发爱国忧时之情,风格清健。著有《秋崖集》四十卷,词集有《秋崖词》。
13、秋天看到荷花,难免让人感到有点惊奇,有点令人难忘。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夏天的荷花,夏天的荷花是一种夺人的艳,而秋天的荷花则是一种忧人的奇。
14、一个“昏”字,把那种“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奢靡生活表现出来。这时听雨是在歌楼上,他听的雨就增加了歌楼、红烛和罗帐的意味。
15、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6、《红楼梦》中也有个著名的情景——宝玉要将大观园中的荷叶拔去,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17、这是李商隐写给表兄弟的一首诗。前两句起兴平实,描写了一下地点和环境,引出对亲人的思念之意。最后两句写得意境深远,如醉如痴。为什么秋霜还没到来呢?因为要留下残荷,好让人听一听雨打枯荷的声音,这样就能化解人们的相思之苦了。这两句把天气拟人化了,而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了其中,也让观众听到了作者的心声。
1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这些看似充满了颓废、悲观、消极感叹的背后,深藏着的恰恰是对人生、命运的强烈的追求和留恋。
19、听雨一般指《虞美人·听雨》,是宋代词人蒋捷创作的一首词。
20、“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枯荷残败、菡萏凋零,秋天的那片荷池总是承载着诗人词客们满怀的相思与愁绪。
三、形容听雨声的优美诗句
1、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2、江上秋高风怒号,江声不断雁嗷嗷。
3、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4、飞花去,良宵长。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5、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6、“而今听雨”的画面,是一幅显示他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己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
7、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8、鹧鸪天.西苑行文/莹洁河水涓流映底清,春风尽意日华明。登临柳岸曾千里,越过溪桥又一程。花妩媚,步轻盈,葱茏草木鸟声声。有缘景色生奇秀,无限韶光在古城。
9、眼前此景,不惊感叹:残枯的荷叶,为何还死守着这片秋日下寂寞的池塘?是为了曾经的辉煌,还是为了莲藕的丰腴,或是为了意寓一个遥远的梦。
10、如诗如画,佳人似醉,到南湖、芦岸深丛。鱼翔浅底,鲢鲤追踪。百鸟成群,鸳成伴,鹭成空。
11、从此,宝玉嘴里那些“可恨的破荷叶”便有了诗意,残荷听雨也成了诗意的享受。
1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出自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1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5、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6、这里的“客舟”不是《枫桥夜泊》中的客船,也不是“惊起一滩鸥鹭”里的游船,而是孤独的天涯羁旅,孤独、忧愁、怀旧时时涌在心头。这时的雨伴随着断雁的叫声。
17、凄凉犯·咏残荷,用姜白石韵。社中课题
18、圆满中有美,残缺中亦有美。美是无处不在的。哪怕是残缺和遗憾,也有让人从中产生共鸣的情愫。发现趣味,才是生活的原滋原味。
19、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20、但取诗名远,宁论下第频。惜为今日别,共受几年贫。
四、有关听雨的诗词句
1、释义: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2、东风飒飒,阵阵细雨随风飘散纷飞,荷花塘外的那边,传来了声声轻雷。有锁纽的金蟾香炉,香烟缭绕飘逸,状似玉虎的辘轳,牵引绳索汲井水。贾女隔帘窥韩寿,是爱他年轻貌美,魏王梦见甄氏留枕,赋诗比作宓妃。呵,我这颗心不再与春花一同萌发;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烟灰。
3、这首词是从旧日之我写到今日之我,在时间上是顺叙下来的;但它的写作触发点却应当是从今日之我想到旧日之我,在时间上是逆推上去的。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5、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思是: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此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全诗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用笔极为简练,以竹坞、亭槛、流水、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并且把作者对崔雍、崔衮两兄弟丧父之悲的同情以及诗人自己的寂寥之感含蓄地传递出来。
6、白话文释义: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7、听雨轩,听雨声,听雨轩中听雨声,雨轩空灵,雨声幽鸣。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高耸,江流奔涌。
8、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9、我独自守一盏残灯,灯已快要燃尽,天乍凉,秋气充塞罗帷和银屏,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那时,我和她相对调弄宝瑟,拨动炉中温馨的沉水香,同声齐唱《鹧鸪词》,曾是多么欢欣。如今,孤寂地在这西楼,当此风雨凄凄的暗夜,不听清歌也悲泪难禁。
10、诗人这才意外地发现,这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竟别有一种美的情趣。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本无可“留”的价值;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却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
11、人间忽晚,又到一年枯荷听雨时。
12、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13、今天,我也是站在飘雨的村口,虽然不是当年的村口,我已经不记得那一个村庄的名字了,只记得是泾县离茂林不远的一个小村子。在村口的高地上,向着四十年前到过的方向,极目远眺,望断江南,恍惚中萌生早已逝去的梦境,现实和梦境交融,青色无边,朦胧在如丝的缠绵中,仿佛似乌托邦的青纯,又恰似桃源的平静。风吹不尽,只有淡淡的迷乱摇曳着满山的绿影婆娑,触动着远处缥缈的村落,引来不曾有过的仙境般的梦幻。嘀嘀嗒嗒的春雨滴尽天云的酝酿,敲打着茫茫苍苍的大地,就好像拍打着飘荡的薄纱般轻柔。江南带来杏花雨的惆怅,带来春雨的哀伤,带来恍如隔世的回忆
1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还未及探究原因,思绪就被这句诗吸引住了,于是去幻想雨打残荷的声音……
16、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7、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18、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19、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20、碧落仙踪游客少,大悲梵语参禅老,遍野苍茫林荫道。风光好,瀑悬跌宕吟清妙。
五、关于听雨声的古诗
1、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2、午醉西桥夕未醒。雨花凄断不堪听。归时应减鬓边青。衣化客尘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长亭。凤楼争见路旁情。
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4、圆满中有美,残缺中亦有美
5、在作家刘宜庆写的《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中有这么一段记录一位福建先生在西南联大的文字:
6、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7、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8、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9、回忆情何限,隔叶传歌,对花行乐。
10、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11、(以下三段内容乱入,请忽略不看)他先列出两个客观因素:人老了,喜静不好动,对万事都提不起兴致;自己生了病,须静养,不宜饮酒。
12、“静坐听雨”的由来故事
13、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如此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起来才感到无限怅恨呢?即使在当年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
14、斜支花石枕,卧咏蕊珠篇。
15、《庄子·外篇·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的古代哲学一向以自然为美,枝叶繁茂是美的,枯瘦凋零也是美的;万物伸展的春天是美的,寒冷收缩的冬天也是美的。
16、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17、“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感伤,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控制能力。
18、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9、坐在车里听雨声文/长安18子关上车门,关掉引擎独自一人闭上眼睛茫茫的世界就只剩下了雨声被头上的车顶蓬放大之后汇成了一曲铿锵有力的奏鸣敲击着越来越远的思绪那些被淋湿的往事如梦早已被秋风吹的无影无踪只听雨声只有雨声.自从你走后长安城究竟下了多少场大雨我已经记不清楚只知这场秋雨来势太猛几乎浇灭了我所有的期盼和热情这原本喧嚣热闹的街道此刻却有些出奇的冷清只有雨声清清楚楚
20、听雨宿吴寺,过江逢越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