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上官婉儿最有名的诗彩书怨(100句)

2023-02-06 12:42:1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上官婉儿最有名的诗

1、上官婉儿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

2、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3、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4、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6、点击右上角(...)

7、鸾旂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

8、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9、这说的是婉儿出生之时,她娘曾梦见一个神人将一杆秤放在她怀中,说你腹中孩儿,将来是要称量天下才士的。郑氏醒后,将梦境告知家人,举家皆贺,都以为这必是个天方地圆龙睛虎脑的麟儿无疑。谁知一朝临盆,却是个女婴。大家都很失望:一个女孩,能有什么出息?仗着书香门第可以受教育,自己有点薄才或有可能,想与男子比肩,甚至衡量男人才学,怎么可能呢?

10、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11、这首诗是上官婉儿成为李显的女人后之作。一个初春,婉儿陪同武则天在花园里游行,许久未曾走出皇宫的武则天被花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迷惑,便让婉儿作一首诗词来迎合。

12、蔡文姬是汉代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13、善书者自有风骨,尽一身之力而颂之。

14、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15、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16、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17、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18、只要有重回长安的机会,

19、《彩书怨》是唐代才女上官婉儿创作的一首佳人怨夫不归的五言律诗,作者以闺中思妇的口吻,塑造了一位秋天怀念离居已久的丈夫的妻子形象,感情情真意切。

20、逆风起笔,最能得势。

二、上官婉儿最有名的诗彩书怨

1、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2、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3、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4、也有一个说法是武则天让上官婉儿做了太平公主的伴读,可以和皇子们一起入读,也因此结识了太子李贤,这是她的初恋。

5、据说有一首五言诗《彩书怨》是婉儿少女时代的作品,诗是这样写的: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6、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7、?姻缘天定,美貌如花的小姐新婚之日....

8、一天一个成语:沉鱼落雁

9、诗心语茶的用料是宫廷普洱,以宫廷名茶配宫廷美人,是西周茶会奉与诗家茶友的最具诚意的新春礼物。近日长安飞雪,看着外面的千古大唐,品着宫廷普洱的诗心茶香,不禁恍惚,有如穿越,匆匆完成此公推,与茶会们千里传音,共饮此杯。

10、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11、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12、上官仪(608年-665年),高宗时最宠信的宰相,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曾归纳六朝以来的诗歌中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直接影响了后世律诗的形成与发展。其诗绮错婉媚,重视形式技巧,追求声辞之美,被世人称为“上官体”,群相效仿。

13、真想弹奏一曲热闹的江南采莲曲,把它封在信中一封又一封地往蓟北寄去。

14、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15、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16、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17、用笔者,天也,留楣者,地也。

18、李贤是个才貌双全的主儿,禀性仁厚,有个伴读非常出名,就是初唐王氏的世家子弟、被世人视做神童的诗人王勃。他自己最有名的诗是《黄台瓜辞》:

19、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历史偏偏将她置于了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她左支右绌,终为所杀。所谓胜者王,败者寇,哪里有什么正义邪恶?她不过是在更大的权力面前,无力选择自己的命运,最终以鲜血祭红了李隆基的宝剑,让他登上皇座。

20、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三、上官婉儿最著名的十首诗

1、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2、自此,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后本不工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

3、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4、?李嘉诚:人性最大的恶,是“见不得别人好”

5、鱼玄机:字幼薇,又字蕙兰,唐代诗人,长安人。《全唐诗》存其诗1卷。性聪慧,好读书,有才思,尤工诗歌,与李郢、温庭筠等有诗篇往来。初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出家于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自伤身世,有“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慨叹,后来大开艳帜,咸宜观车水马龙,她本人从弃妇变成了荡妇,过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后因杀人被处死。

6、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7、其实,写来写去,也没别的意思,只是表达长久分居的怅然。

8、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9、后来,当李贤被武则天采用其伎俩谋杀时,婉儿也预知女皇会置他于死地,却不曾事先告诉李贤,可见,当时的婉儿在皇宫之内,已经被权势熏染成一个真正的铁石心肠了。然而婉儿对李贤的爱,却是一个少女最纯真的情感流露。

10、看看这首《彩书怨》,或许能知婉儿的心结。秋天的洞庭湖,树叶片片飘零,万里之外,思念夫君。秋露已浓,被窝冰冷;月亮西斜,锦屏空虚。思念之极,想演奏一首“江南采莲曲”,又屡次封好写给远在蓟北的夫君的信。

11、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时问总是很长很长。

12、然而,当秋风袭来、花木摇落之际,彩花的枝叶却依旧茂密如初,未见疏落。请问桃花和李树,在你们的同类之中杂进了彩花,并且达到了假可乱真的地步,你们作何感想和打算?

13、鱼玄机:大胆开放的女诗人

14、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15、上官婉儿这首《彩书怨》创作于初唐。上官婉儿一生困于皇宫之中,到了出嫁年纪却因命运的捉弄,享受不了平常女子该有的幸福。她虽然深受武则天的宠信,但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却只有一个,尽管她们拥有荣华富贵的生活,依然得不到一份真挚的感情。这首诗虽然寄寓了作者对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实写自己,而是摹想之作。

16、颈联则进一步虚写所“思”,加深了那个“怨”字。《江南曲》本不是此诗必不可少之词语,但为了给“蓟北书”找配偶,就想到了“欲奏江南曲”一句,由此足见她对法之灵妙。其思情之深、其怨绪之烈,力透纸背。

17、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18、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19、西周茶会订制款“诗心语茶”每盒四饼,每套两盒,选了八位古代美人,每人一诗一画。

20、颔联“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实写思妇之怨,以“被冷”、“屏虚”写出“怨”的高潮。用“香被冷”和“锦屏虚”来反映生活的富丽和心情的空虚与苦闷,“露浓”天寒又无人共衾则“香被冷”;“月落”夜深,锦屏中仍空虚无人,闺房孤寂,自然由“思”而生怨。

四、上官婉儿最著名的诗

1、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2、诗歌的首联点明了地点、时间和主题,即深秋时节对夫君的怀念。头一句“叶下洞庭初”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炳娟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蓣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句意,点明时节,又借屈原诗中盼湘女水神来的吉日之意,暗含盼夫早归的宿愿。第二句“万里余”,言丈夫离去之远,愈远则念愈深,一个“思”字统领全篇。

3、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4、第一首格律诗具体是在哪一个人手中诞生,史上并无定论。然而对仗之法却是由上官仪明确提出的,而沈宋的地位也是由上官婉儿来裁定的。想来二人见到昭容大人,也应该称一声上官老师吧。

5、上官婉儿:灵魂浸着诗香的女子

6、秋夜长,相思更长;只有寒露带给凄凉,只有月儿与我为伴。

7、纵使一言能定国,何如生在左邻家。

8、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9、译文:花繁叶茂的叶枝,并非自然生成,而是裁剪而出,纸翦的彩花随着剪刀的剪切一朵朵舒展开来。触摸一下彩花的枝条,虽然可以乱真,但是你要摘取他的花蕊,岂知竟是假的。

10、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11、上官婉儿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有二十五首,为其现存的主要山水诗。诗句从不同的侧面抒发了上官婉儿的情怀,山水林木的气息浓郁,读来使人忘却婉儿宫廷诗人的身份,闲情雅趣,大自然的美好由她的诗文中显露。婉儿对初唐宫庭诗歌题材及审美趣味的超越,无不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礼赞之情。

12、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13、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14、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15、一代才女上官婉儿,就这样香消玉殒,终究未能逃脱爷爷上官仪冤死的命运。

16、首联说的是上官婉儿生而为囚的身世与秤量天下的才华,颔联指的婉儿曾因得罪武后,被赐黥面,伤了额头。她剪梅花钿贴额,反成一时风尚,世称“红梅妆”,群女皆效仿,一如众文人效仿上官体。颈联化用李隆基的序文来形容婉儿的才貌双全,最后感慨她纵然位高权重,却落得一世坎坷,何如邻家女儿得享太平?

17、不服丈夫胜妇人。歌阑舞罢闲无事,纵恣优游弄文字。

18、载驰载驱,归唁卫候;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19、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鄘风》里。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篇,单从时间上来讲,比屈原的《离骚》还要早三百多年。

20、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五、上官婉儿最有名的诗是哪一句

1、唐朝有很多有名的才女,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上官婉儿,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同时才华横溢,深得女皇武则天宠信,成为了当时有名的女官,另外她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很高,《全唐诗》里收录了她三十二首诗,每一首都是名篇佳作,特别是他的爱情诗情感细腻,写得很深情,以这首《彩书怨》最具有代表性。

2、香囊盛烟绣结络,翠羽拂案青琉璃。吟披啸卷终无已,

3、欲奏江南事,贪封蓟北书。

4、秋天又来了,满江的红叶向洞庭湖悠悠飘去,而你却在迢迢的万里之外。

5、觉得不错,转发给朋友或点个在看哦~!?

6、上官婉儿(公元664—公元710),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今河南省三门峡陕县)人,唐代女诗人、政治家。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7、《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与长宁公主公主有关。

8、薄命生来移御苑,多情得罪赐梅花。

9、(驾幸三会寺应制)

10、许穆夫人,姬姓(名不详),卫公子硕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11、洞庭湖边秋叶刚刚落下的时候,想念万里之外的你,秋初露水很浓了,我睡觉的被子倍感寒冷,月亮落下去了,色彩斑斓的屏风因为没有月光的照耀已经看不见了,想要演奏一曲江南的曲子,但是却是非常喜欢写信给在蓟北的你,信中也没有别的内容,满满的尽是独居的惆怅以及对你的思念。

12、——关注唐诗宋词天天读顶级传统文化美刊——

13、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14、所以我说,与其说沈宋为律诗之祖,不如说上官婉儿才是真正的律诗之祖。大唐迎风招展的格律诗大旗,是由上官仪和上官婉儿这对祖孙跨时空无缝对接,联手举起的。

15、然而流淌在血液中的诗词天赋是不死的,虽然身份卑微,但是因为母亲教导得法,婉儿一边做杂役一边学诗文,竟在永巷的阴暗逼仄中默默长成为一个十四岁的豆蔻女儿。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见到了一代女皇武则天,因为应对得体,口才了得,让武皇大为惊讶,待得知这就是曾经才绝天下的上官仪之孙女时,女皇也为血统的神奇而叹息了。她认定这是上苍的意旨,是天意将婉儿送到她的身边,让大唐一代才臣的文采卓绝借着血缘的神秘传承而第二次复活。

16、好文推荐(点击标题阅读):

17、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著名的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后贼兵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18、想来李隆基在登基之后思想起从前的粗暴鲁莽,也是感到后悔的,皇家争权,婉儿何辜?她不过是一枚被皇权捻动摧落的棋子罢了,更关键的是,千百年来的中国第一女宰相,不世出的奇女子,竟然就这样冤枉地断送了性命,享年仅46岁,怎不可惜?

19、《八美图》的诗心语茶上,我为上官婉儿写了一首七律:

20、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