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形容儿童嬉戏的诗句(100句)

2023-02-04 15:05:2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描写儿童嬉戏的诗句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3、既然这本书的宗旨是要让孩子们记住古诗,那么它一定用了一些能帮助记忆的办法。编辑非常清楚记忆术,就很好的利用了图像记忆法来帮助记忆。

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一作:辩日)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东:东方。游:游历、游学。见:看见。辩斗:辩论,争论.辩:争。其:代词,他们。故:缘故,原因。

5、初夏时节,诗人在一个雨过天晴的日子里到过去经常来的开元精舍游玩。看到果园、香台格外清新。浓郁的树荫显得这里的白天非常宁静,孤零零的花朵表明春天已经过去。由于寺院周围长起了很多竹子挡住了视线。使诗人觉得这个过去经常来的地方有些陌生。

6、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7、作者追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8、留言位置在“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首页,记住是:首页!

9、译: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

10、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jǐn)篱(lí)。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还家错:回家认错路。槿篱:用木槿做的篱笆。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

11、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lǒng)闻。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陇:通“垄”,田垄。

12、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3、而在这种宜人宁静的气氛中,诗人笔锋一转,看到一个孩子在追逐一只黄蝴蝶,那时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愉快起来。也写下了农村孩子般天真、快乐地工作的特征。「

14、⑸蚕:农家养蚕女。渌(lù):水清而深的样子。

15、古代诗人描写儿童嬉戏活动玩耍的诗句,大都集中展现了一幅幅乡村的美好画面,乡下人们安居乐业,生活怡然自得的情景,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

16、朝(zhāo)牧牛,牧牛下江曲。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朝:早晨;日出的时候。

17、家童鼻息已雷鸣。——《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8、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9、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20、描写儿童嬉戏的古诗: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采桑子》 宋·黄庭坚 马湖来舞钗初赐,笳鼓声繁。 贤将开关。威竦西山八诏蛮。 南溪地逐名贤重,深锁群山。 燕喜公闲。一斛明珠两小鬟。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村居》

二、形容儿童嬉戏的诗句

1、石梁茅屋有弯碕(qí),流水溅溅度两陂(bēi)。

2、记住了吗?祝大家都有一个愉快的暑假!

3、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dāng)垆煮酒香。

4、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

5、笑问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6、恋小车:“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7、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8、我们小时候背古诗,往往是摇头晃脑囫囵吞

9、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相对而言,“人之初,性本善”吻合儿童,“性相近,习相远”契合成人。如英国诗人蒲柏所说“智慧属于成人,单纯属于儿童”,亦如丰子恺所言“世间的大人都为生活的琐屑事件所迷着,都忘记人生的根本”。

10、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11、译文: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12、本专栏音频资源来源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非常知名的栏目《阅读与欣赏》。暂时没有与音频对应的文字资源,以下文字,仅为大家欣赏和理解提供参考。

13、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14、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农村初夏景色的诗。诗的大意说:夏季的微风吹起,溪水面上轻轻荡漾起微小的波浪。郊野之外,溪水附近一片宁静。渡口上有一条小小渡船,无人摆渡,斜横在水面上。偶尔有个行人,就自己上船渡到对岸。儿童们站在沙滩上靠近水边的地方,手里拿着萍叶喂小鹅,逗引着小鹅玩耍。

15、2022年起资源尽量日更,保证一年不少于365个资源。

16、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写的是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烟霭四起,江上菱叶铺展,随波轻漾,一个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亢声唱着山歌,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回转家去。如此山乡风味,极其清新动人。

17、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18、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19、⑴黍饭:黄米饭,唐人常以之待客。馨:香。

20、译: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三、关于儿童嬉戏的诗句

1、先写两个小孩分别就太阳距离人的远近鲜明地提出看法,引人思考。

2、跟着“名家特级”:读《西游记》

3、蓬头稚(zhì)子学垂纶(lún),侧坐莓(méi)苔草映身。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4、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5、夏天树木的枝条十分浓密,绿意盎然,朱红的花朵点缀在上面显得明亮鲜美。正当中午,炎炎烈日当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烧一样。一阵风吹来,花叶都翻卷凌乱,映照在水面上,十分美丽。我归来看见窗子上的字,(因为被花的艳光晃花了眼睛)眼前一片闪烁。

6、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诗人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别有情趣。

7、译文: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8、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慢慢的朝家而去,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腔:曲调。信口:随口。

9、埋头案牍不知闲,步履匆匆少笑颜。

10、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1、在诗中牧童生活不是一幅朦胧的牧牛景,而是处处显出诗人对放牧生活的深切体验。诗中所写的牧童的冷暖甘苦,也不是只从旁观察可得的,似乎诗人有过亲身体验。这样写景状物,描摹生活,才可以达到如王国维所说的“不隔”的境界。

12、见人初解语呕(ōu)哑(yā),不肯归眠恋小车。看到人就学着咿咿呀呀的说话了,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睡觉。初解:指开始能听懂大人讲话的意思。呕哑:小孩子学说话的声音。

13、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14、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磬(读qìng),乐器名,古时常用玉石雕成。悬于架上,以物敲击。这句详细描写儿童提着银锣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说他手提“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锣”发出玉磬般美妙的乐声。无疑,这声音清脆悦耳,传得很远。“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也有声音的传播。诗句将儿童得到“银锣”,兴高采烈的情态传神地描绘出来,让人想见他那狂喜的身影。

15、雨余溪水掠堤(dī)平,闲看村童谢晚晴。雨后的溪水漫过堤岸快要跟堤相平,闲来观看村童们感谢老天向晚初晴。雨余:雨后。掠:拂过,漫过。晚晴:放晴的傍晚夕阳。

16、《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17、东风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18、译文: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那一年收获的谷物,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吧。

19、(作者)洪升,(朝代)清,(原文)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20、暑日须怜雨后凉,绿枝欲滴泛清香。

四、描写儿童嬉戏的诗句

1、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2、清蝉阵阵绿阴遮,烈日炎炎小路斜。

3、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晚春初夏的一个晚上,刚下过雨,塘里的水积得很深,抬头望头顶的枝丫上已经长出了叶子。远处几只船好像没有组织的渡家一样散乱的排着,旁边村落篱笆疏散,好像只是一个小的江村。闲来无事静静地抚摸着琴床,突然想起打开酒窖,取上一瓶好酒来独自品味。终日无事,只能不时地逗逗还不懂事的小孙子。

6、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7、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刚能听懂大人的讲话,就咿咿呀呀的学着说话了。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歇。诗抓住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的特点,通过这些生活琐事的描写,使小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8、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9、绘本玩具母婴生活,致力于带大家花少钱购好物,订阅不掉队。

10、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yú)。

11、hi,我的快团团小店上线了。

12、④戏:玩耍,戏耍,嬉戏。将:拿着。饲:喂。新鹅:小鹅。

13、“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14、跟团售后v:lhwangzi

15、满腹诗书的光芒是无法掩盖和抵挡的,说不定,我们的孩子就是下一个武亦姝呢?

16、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7、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意外的情况发生了,诗的发展出现了波折。玻璃,古时指天然的玉类美石。碎地,落在地上摔碎。意思是;儿童手里的冰块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儿童的心情怎样呢?诗人没有写,但可以想象出,一定是感到突然,有些遗憾,先是果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地上碎裂的冰块。几乎同时送到耳朵的声响竟是那样优美,又ー个意想不到,也许他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这最后一句,意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冰块,用丝线提着,掉下是很自然的冬天地面冻得很硬,冰块又硬又脆,落地摔碎也很容易。但儿童不考虑这些,只顾高兴地跑呀,敲呀,结果摔碎了。活画出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而且情趣横生,余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18、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柳阴: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19、“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20、⑵蒙蒙:形容雨点细小。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声音。

五、描写儿童嬉戏的诗句有哪些

1、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lǚ)金华。娇娇滴滴的啼哭了一晚上是因为什么事呢?是嫌衣服上少绣了金线花。底事:何事;什么事。缕金华:用金线绣的花儿。华:同“花”。

2、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4、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5、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6、译文: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7、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放晴。

8、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9、识字粗堪供赋(fù)役,不须辛苦慕公卿。识字勉强能够应付租税劳役就好,不需要辛苦读书羡慕王公贵族。粗堪:勉强能够。供:应付。赋役:租税劳役。不须:不必要。

10、路人借问遥(yáo)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借问:向人打听。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11、放纸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12、描写西湖的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13、吹曲:“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唐·卢肇《牧童》)

14、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15、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

16、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17、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18、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如“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陈情献蜀皇帝》),人因之称他为“得得来和尚”。又如,“茫茫复茫茫,茎茎是愁筋”(《茫茫曲》),“马蹄蹋蹋,木落萧萧”(《轻薄篇》),等等。这诗也具有这一艺术特色。在四句诗中,叠字凡三见:“寂寂”,写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壮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的声韵。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声韵悠扬,具有民歌的音乐美。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19、此诗描写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同时描绘了儿童牧牛与牛吃草的动态画面,营造了生机无限的意境。全诗远景写意,着色粗放淋漓;近景写人,工笔勾勒,细致入微。诗中浸润着古典的静穆与纯净。

20、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