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责任担当的古诗文名句(100句)
一、关于责任担当的古诗词名句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3、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4、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⑶——————,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 神涵光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7、(8)吾视其辙乱,————,故逐之。(《曹刿论战》)
8、具体内容有: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9、(6)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10、(5)————,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11、(9)人们常用“——————,——————”,来表达自己在艰难困苦面前,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展望。(用李白《行路难》中原句回答)
12、“总会有人”,相信天不会塌下来,问题总得到解决,这是的自信,但是问题怎样才能解决呢?这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盲目乐观。遇到问题,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相信“总会有人”,就是自己躲在一旁,这是推卸责任、没有担当的表现,总之,“总有人会”,是乐观和盲目的表现,是希望与期待的体现,也可能是缺乏担当精神的掩饰和不作为的推脱,是退缩和依赖的显现,是缺乏主动性的写照。基于以上分析,考生可从下面的角度立意:①希望、期待、自信;②依赖、退缩、缺乏主动性;③责任、担当;④盲目乐观;⑤理性热爱。可以肯定,也可以批判,能结合现实生活,紧扣“总有人会”写作即可。
13、(2)但使龙城飞将在,——————。(王昌龄《出塞》)
14、病牛耕耘千亩生产无数粮食,累得精疲力尽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但是它为了众生都能吃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15、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马克思
16、(2)可将文化经典做成电子读物,适应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提高青少年的经典阅读量。
17、大凡出动军队,要了解敌方的君主,了解敌方的将领,然后才能够在危险的地方出兵。魏将邓艾率兵伐蜀汉,用绳子拴着士兵从山上坠下深谷,如果不是蜀汉后主刘禅昏庸无能,那么百万大军也可以坐而捆绑擒获。邓艾本来就对刘禅轻慢,所以才出兵于危险之地。因此,古代的良将,能用大军去试探敌人的强弱、虚实,同时也用敌人的反应来衡量自己,这样就可以决定行动方针了。
18、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19、在巴黎大学留学时,许渊冲就产生一个想法,除了把英国和法国的许多名著翻译成中文外,还要把唐诗宋词等中国文化的精粹译成外文,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翻译诗歌并非易事,不但讲究格律音韵,而且博大精深。他经常为一词一句绞尽脑汁,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灵感突发,会在半夜里起来开灯,记下睡梦里想到的诗句。
20、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二、关于责任担当的古诗文名句
1、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2、对国事的关心,代父从军的叙事诗
3、B.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2)只有善于蓄养本领又爱惜自己军队的人,才无敌于天下。所以一忍可以抵御百勇,一静可以控制百动。
6、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邹韬奋
7、他曾在名片上这样自我推介:“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遗欧赠美千首诗,不是院士胜院士”。实际上目前他的旧著新作已达120本。
8、1903年,鲁迅发表了《斯巴达之魂》歌颂斯巴达人以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借以抨击清朝统治者的丧权辱国,唤醒中国人民起来斗争。他毅然剪掉象征封建传统和压迫的辫子,在一张剪掉辫子的照片背面题写了这首诗送与好友许寿裳。
9、(1)小荷才露尖尖角,————。(杨万里《小池》)
10、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11、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以:用,去做。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
12、C.面对把战争写成一般报道的忧虑,宗璞采用人物统帅材料的方法,展示在战争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使写作活跃而有新意。
13、责任: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朱镕基
14、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词,品读古诗词中的责任与担当。
15、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16、⑷——————,关山度若飞。(郭茂倩《乐府诗集·木兰诗》)
1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8、(2)欲穷千里目,——————。(王之涣《登鹳雀楼》)
19、(10)月落乌啼霜满天(或者“夜半钟声到客船”)
20、军队自有长处和短处,无论敌我都如此。请问:我方的长处,我拿出来运用,敌人却不与我较量;我方的短处,我隐蔽起来,敌人却竭力与我对抗,怎么办呢?回答道:我方的短处,我故意显露出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我方的长处,我暗中隐蔽起来,使敌人轻慢而陷入圈套。这就是灵活运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方法。
三、有关责任担当的诗词
1、宗璞的作品体现着“大爱”和“担当”,二者有何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具体说明。(4分)
2、真正的责任是信自己。——佚名
3、梗化锄强暴,归心戢善良。作人先教化,思下首农桑。
4、解析从90后到60后的顺序看,年龄越大选择纸质文化经典读物的比例越高,选择电子休闲娱乐读物的比例越低。合理化建议可以从如何提高90后阅读文化经典的角度思考,也可以从如何让60后接受电子读物的角度思考等。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6、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7、—— 刘备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8、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仑
9、鲁迅(1881年-1936年),即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10、C.宗璞在《野葫芦引》中通过恢宏的小说叙事写抗日战争,描写民族的伤痛,同时也讴歌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11、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2、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13、(8)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14、(7)——————,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5、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6、(4)山回路转不见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人心能不死,天地因之位。
18、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19、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朱熹
20、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的是高树江涛,景象开阔壮观,其中“怒涛”二句,写长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四、表示责任与担当的古诗句
1、鲁迅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一心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人生可以不急不缓,但生命则容不得随意辜负。我们允许有偶尔的小确丧,但是偶尔暂时的低迷后,我们需要重新整装,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即便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才是火红的青春,这才是火红的生命。
2、拟副明时望,休夸汉世良。清风遗爱远,千古落浏阳。放胆担当难处事,立身扶植不平人。全诗:似臧伯通陈著〔宋代〕玉壶冰里见精神,来望芙蓉幕府新。
3、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4、表现对年华已逝,好景不长的感伤。
5、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6、刘易斯说过:“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有没有责任意识,有没有担当精神,这是英雄和懦夫的分界线。别人能负的责任,我同样能负;别人不能负的责任,我照样能负:有这样的信念,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境界。我们佩服杰出人物,佩服他们的成就,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佩服他们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人格品性。
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我本来已老大无成,不该再说什么了,可是,如今碰到了你这个如同陈登、陈遵般有着湖海侠气的臭味相投者,便忍不住“老夫聊发少年狂”了。我正生着病,你来了,我高兴得陪你高歌痛饮,欢喜和友谊驱散了楼头上飞雪 的寒意。
9、—— 刘备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10、(7)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12、位卑未敢忘忧国。
13、甘为人民而生,英名与天地共存。
14、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15、外混尘埃罹罗网,内抱赤心与忠肠。
16、出自唐代孟浩然的《送陈七赴西军》
17、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馀矣。
18、(9)世有伯乐,——————。(韩愈《马说》)
19、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20、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五、责任担当的诗句古诗
1、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2、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几句表现了怎样的情境?(5分)
4、(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可笑那些功名富贵,别人将其看得如同千钧般重,我们却把它看得如同毫毛一般轻。可是我们当时所谈 论和阐发的那些事关国家兴亡的真知灼见又有谁听见了呢?只有那个照人间沧桑、不关时局安危的西窗明月。我们谈得如此投机,一次又一次地斟着酒, 更换着琴瑟音乐。
6、长征路上火正红,神州处处舞东风。佛系青年,请归凡尘,与我们一同出发。
7、(3)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
8、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闲适恬淡的心情。
9、荆棘忽成林,长镵不可治。
10、(5)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1、本演讲稿先从“佛系”写起,引出佛系青年的话题;然后在揭示佛系青年精神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佛系青年是自我放弃的青春悲剧”;接着设置两个分论点,从为什么的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并引鲁迅的话从正面阐述青春应有的姿态;最后号召作结。全文中心明确,论述集中,层次分明,层层深入。文章三用热词,以“佛系青年”作为评论对象,并以此组成中心论点,统领全文,以“奋斗”和“中国梦”组成两个分论点,对中心论点展开具体的阐述,使热词形成有机关联,较好地完成了指令的写作任务。
12、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13、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14、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19、当时孔子铸颜方,为仁由己非由彼。尽力担当,上船离岸。全诗:颂古五十七首释道昌〔宋代〕据款结案,得失过半。
20、(6)——————,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