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表现了乡村生活的(100句)

2023-01-29 15:48:2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果实丰收的喜悦,和对即将来临的秋天的怅惘孤独之情。原文:《四时田园杂兴》(第二十五)作者,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希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一朵花仅开放几分钟或十几分钟

3、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4、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是又肥又大;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正要结籽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时间长,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5、吾道:我们的道路,以读书为道,以品德为道,道系九方。

6、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7、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8、全诗没有一个字描写农耕的情景,然而透过字里行间,农民繁忙劳作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9、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10、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11、蛱(jiá)蝶:菜粉蝶。

12、小学生必背古诗训练43江雪

13、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14、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是南宋田园诗的代表作,其实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诗作中,大部分都是田园诗——陆游除外。昨天看到BBC推出杜甫的纪录片,我跟朋友聊,说历代诗人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杜甫和陆游了,词人只爱辛弃疾。不独他们的爱国情怀,单纯从诗歌技巧上,哪怕是普通的景物诗,他们的水平都远高于其他诗人,这如果细说就太多了,等有空专门写一两篇关于杜甫和陆游的帖子。

15、“日长”指的是夏季里白天的时间很长。在古代的时候,因为生产力相对低下,所以并不是每家每户都可以修建高大的围墙,很多家就是用篱笆围起一个院落。

16、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17、这两句近乎白描,但作者使用了“金黄”“肥”“雪白”“稀”这样一些词语,就可以读出,这一年风调雨顺,果树和庄家的长势都很好,诗行中带有一种朦胧的“喜气”。

18、简单的四句诗,用梅子、杏子、麦花、菜花、院落、蜻蜓和蝴蝶几个景物,给读者勾勒了一幅夏天乡村的景色。这种用景物勾勒画面的诗,在未来在初中我们还会学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也是一首绝佳的诗文。

19、让我们再读一遍诗,尝试背诵一下吧~

20、大宝新学期语文第一课便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其中的第二十五首,描写的是初夏、晚春江南的田园景色。

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表现了乡村生活的

1、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2、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

3、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4、因为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村中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惟有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5、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6、古诗词书写、绘画作品:把你喜欢的诗词用图画、书写(软笔、硬笔即可)的形式分享给大家。投稿邮箱:1535969671@qq.com

7、冬小麦生长周期长,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8、亲,点个“在看”,谢谢你的关注!

9、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10、只有蜻蜓和蝴蝶在飞来飞去。

11、这里描绘丰收的景象。粮食就是农民的性命,有希望全家吃上饱饭,累死都心甘情愿。连枷是打稻的用具,打在稻穗上发出啪啪的响声。在歌声笑语中他们一直劳作到天明。《四时田园杂兴》这一系列的诗表达的都是悠然闲适又不失忙碌欢快的乡村生活,轻松愉快的意味充斥字里行间。

12、整首诗描写直白,意思通俗,看似诗人随意着笔,实则是精心选取了几种日常所见之花果形色、昆虫飞舞,通过词语的排列和对比,一下子就让画面生动靓丽起来。特别是以无衬有的写人笔法,更是令人称绝。陆游曾有诗句“江村夏浅暑犹薄,农事方兴人满野”(《江村初夏》),直接写出了田地里农民热火朝天干活的情景,我认为,陆诗虽然客观实在,却不及范诗“日长篱落无人过”来得含蓄,更加意味深长。

13、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14、记得在文章下方点“赞”和“在看”哦!

15、(1)四时:春夏秋冬。

16、7月26日:四时田园杂兴

17、◆古诗儿歌:寻隐者不遇

18、任务四:大声读下面文字(2遍)

19、这样一位热爱乡野生活的文人,会给我们留下哪些对乡野生活的热爱呢?

20、小学生必背古诗训练12鹿柴

三、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杂兴的意思

1、惟(wéi)有蜻蜓(qīngtíng)蛱(jiá)蝶飞——惟有:只有。蜻蜓:昆虫,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能大量捕食蚊蝇,属益虫。蛱蝶:蝴蝶。

2、“梅子金黄杏子肥”,梅子已经长成金黄色了,杏子也发育得又大又圆。

3、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4、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5、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

6、第三句,写得比较简单,但作用却很大,把广阔的空间转换到近距离的特写空间,同时增加了时间。“日长篱落无人过”,天变长了,而这么长的时间,篱笆墙边都没人经过。我们可以想象从早晨太阳照在篱笆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到中午,太阳直射,篱笆的影子很短很短,再到太阳偏西了,篱笆的影子又很长,而这过程中,没有人经过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安静得仿佛那些梅杏麦花菜花才是这世界的主人——农耕题材的诗,最难写静,而范成大却把繁忙的农事写得格外宁静,这在历代田园诗中是很少见的(王维的应该叫山水诗,不能称之为田园诗)。

7、小学生必背古诗训练55惠崇春江晚景

8、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9、影响:今收入小学语文课本。

10、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1、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2、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13、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14、经过反复地吟诵,相信范成大的这首诗已经牢牢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了,请你再试着背一背这首诗吧!

15、比如,我们可以将诗文的词语分开,用节奏来记忆。

16、小学生必背古诗训练15送元二使安西

17、橘蠹如蚕入化机,枝间垂茧似蓑衣。

18、7月27日:宿新市徐公店

19、◆学学诗词:卜算子·咏梅

20、小学生必背古诗训练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四、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诗配画

1、这是我想象的画面,您读这首诗中,头脑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2、初夏时节,梅黄杏肥篱落无人,蜓飞蝶舞原文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3、《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被视为田园诗的典范。

4、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5、◆古诗新唱: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

6、《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7、小学生必背古诗训练34塞下曲

8、补充词知识、辛弃疾背景资料。引出苏轼,背诵之前学过的苏轼所写的诗。苏辛是北宋的苏轼与南宋辛弃疾的并称,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习惯于将两宋词人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个派系。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他与苏轼齐名,史称"苏辛"。而在南宋豪放派的爱国主义词人中,诸如岳飞、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以及后来的刘克庄、刘辰翁等,其中辛弃疾的成就,影响最大,成为词坛领袖人物。

9、百花飘尽桑麻小,夹路风来阿魏香。

10、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

11、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12、范成大以田园诗风见长,平易浅显、清新妩媚。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13、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题“四时田园杂兴”可以理解为由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各种兴致。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14、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15、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通过蜻蜓和蝴蝶的飞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16、而后两句,先写了安安静静、无人经过的篱笆院落,又写了上下翻飞的蜻蜓、蝴蝶。动静结合,让整个画面瞬间声动起来。

17、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18、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代)范成大

19、蝶分很多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蝴蝶统称整个蝶类。但蝶具体可以分为班蝶、粉蝶、凤蝶、灰蝶、喙蝶、蛱蝶、弄蝶、蚬蝶、眼蝶、珍蝶。

20、最后一句,用蜻蜓和蛱蝶打破了这种静态,然而打破了吗?没有,两种动物都是安安静静飞的,声音依然宁静。而它们的飞动,让这幅画面有了灵气——这不是一幅画,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人们在哪儿?在农田。

五、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思想感情

1、蛱蝶,蝴蝶的一种。

2、范成大心里好奇,一定要找个人问个明白才行。他从村子里走了出来,向着更远的地方走去了。他到底有没有找到答案呢?让我们去另一首“昼出耘田夜绩麻”中去看看吧。

3、请用自己话说一说这首诗。

4、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5、《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夏日江南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和向往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农民心情劳作的赞美之情。

6、在最后一句话中,“惟有蜻蜓蛱蝶飞”是用来在村子里引起沉默的。寂静中有动静,动静更大。最后两句话表明,天长人稀,飞舞的苍蝇和蝴蝶翩翩起舞,引爆静电。诗人以清新的笔调,更加细腻地描绘了初夏农村紧张的工作氛围,充满了情趣。

7、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第四声。

8、对比四时田园杂兴(其七),朗读,找出异同。

9、小学生必背古诗训练41悯农(锄禾)

10、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11、点“在看”给灵感更多阳光

12、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空中飞舞。

13、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

14、因为地球的自转是有一定角度(这个角度叫黄赤交角)的,导致太阳照射到地球时,会出现地球的南北半球迎接太阳的时间不一样长。六至九月份,太阳照在北半球的时间长,所以北半球的夏天在六至九月份,而且白天比较长。白天最长的那一天叫夏至。

15、小学生必背古诗训练26春夜喜雨

16、目的:打造朗诵爱好者和株洲本土原创文学爱好者的交流平台,致力于株洲本土特色文化的发掘与创作,力求创作更多更好的株洲本土特色文学作品并广为传播,提高株洲知名度,丰富株洲的文化底蕴和提升群众文化自信,助推株洲经济发展。

17、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18、小学生必背古诗训练10春晓

19、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20、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