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长江三峡的优美句子(100句)
一、描写三峡的优美句子
1、(师配乐朗读全文,朗读结束时全班学生鼓掌。)
2、生:春冬景色很美,适合读得宁静、轻松、优美。我还想,如果带着微笑陶醉的表情去读会更好。
3、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生8:老师,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它好在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图,动的是回旋着清波的白色激流,静的是倒映着两岸风物影子的绿潭。
6、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及时接收教资及招考信息
8、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发声)
9、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山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沈从文《湘行散记》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苍江几曲,就有几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郁达夫《烟影》。
10、美丽的三峡风光,我们先睹为快;美妙的课文语言,我们也先赏为快;下面让我们先背为快,让这一切的美好沉淀成我们自身文化修养的一部分。
1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2、师:嗯,字音准确,节奏停顿合理,很有韵味,都请坐。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14、师:书声琅琅,节奏分明,停顿准确。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展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来研究几个重点句子。
15、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16、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再次朗读课文。
17、《情网》(词:刘虞瑞曲:伍思凯演唱:张学友):
18、生11:还有一句写山的句子很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写出了山的高峻、绵长,不到正午,看不见太阳;不到半夜,看不见月亮。
19、师:你说可以做铺垫。嗯,可以说的更准确些,为什么做铺垫?
20、师:同学们,自古以来三峡就是文人墨客争相吟咏之处。想想我们都学过哪些和三峡有关的诗句呢?
二、描写长江三峡的优美句子
1、生4:语速要适中,还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A.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4、师:是呀,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句话中有什么修辞手法呢?
5、记忆中的长江三峡是李白眼里的"朝辞白帝彩云间",是刘白羽眼里的壮丽山河,是余秋雨眼里的苦旅文化……怀揣着这些陈年的记忆,带着一颗淡淡的诗心,我走近三峡。
6、(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7、语气:陈述语气和感叹语气,读出赞美之情,读出惊叹的口吻。
8、A.至于/夏水襄陵B.每至/晴初霜旦
9、名师课堂丨杨丽红:《三峡》教学实录获2007年河南省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10、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下写夏水的语句,一会儿请同学给大家示范朗读。
1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
12、长江三峡风景秀丽,气象万千,实在美不胜收。
13、(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知识、技能、意图、过程与方法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5、生3:这句话富有诗意,还有一种凄凉之美。
16、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
17、师:男生读得气势磅礴,女生读得婉转悠扬,老师都陶醉其中了。通过朗读,你能告诉大家你感觉到了三峡怎样的地貌特征了吗?请看屏幕上的问题。
18、自三七百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蔽
19、江北赤甲山艳若丹霞,江南白盐山粉琢银装。此地江面最窄处不足百米,万水汇聚,破门而出,气势极为壮观,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
20、A.素湍绿潭(tuān)不见曦月(xī)
三、描写三峡的优美句子段落
1、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2、过程:自主探究(自主生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3、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飏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4、每至晴初霜旦(霜:结霜。名词活用作动词)
5、译文: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6、有时朝发(于)白帝(省略了介词“于”)
7、(答案)作者是为了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三峡的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季景色。
8、三峡的景象让人看了真是美不胜收,赞不绝口。
9、《三峡》中“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所写与前文的“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两句相照应。
10、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11、(答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2、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这个指正很重要。谁来翻译第三个句子?
13、掌握方法,轻松背诵。
14、背诵方法:分清层次,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15、生1:我来翻译第一个句子,它的意思是:重重叠叠的岩峰就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天空和月亮。
16、师:看来你已经掌握了景物描写的一种方法。请坐。
17、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是应该注意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等,这样我们的朗读才会更有魅力。
18、A.诗人笔下的“猿啼、泪尽、肠断”令人心伤。B.唐诗中使人向往的猿啼之声。
19、句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在春冬两个季节,则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四、正面描写三峡的句子
1、(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绝—沿溯阻绝(断绝,动词)
3、(1)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三峡七百里(2)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生5: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5、D.略无阙处(què)乘奔御风(bèn)
6、过了三峡的最险处瞿塘峡口,眼宇豁然开朗,却见一注阳光直直的打在左边的峭壁上。右面峰顶被反射得鱼鳞般发青,水天一色,激光发亮。船冲过八公里长的瞿塘峡,时间已是八点三十分了,我们也早已被摄入了一片金黄的光晕之中。——出自《三峡》
7、《水经注》:是为河流水道专著《水经》作的注释,它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9、D.不以疾也以残年余力
10、B.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11、开篇先总括三峡的概貌形势,然后分述四季特点。写四季景色并不严格按四季顺序写,而是以三峡的景色特征先写夏、春冬,再写秋。这样写景,使人如观画卷,先总观整体画面,后看局部特色,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1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3、(怎么学)停顿恰当,节奏合理
14、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15、稿件要求:原创首发。(请仔细校对稿件,请写清楚地区学校班级姓名。
16、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7、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8、A.《三峡》——郦道元——北魏
19、生3:老师,有一个词翻译得不太准确,“夜分”应该翻译成“半夜”而不是“夜晚”。整个句子翻译成“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这样翻译更准确,更能突出山的绵长、高峻。
20、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五、描写三峡的优美句子200字
1、清荣峻茂(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2、C.月色入户(窗户),欣然起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
5、向别人描述你游过的一景,注意自己的感情渗透。
6、(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语音、字形、节奏、语调、语速、记诵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7、师:是的,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请坐。
8、A.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
9、”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10、(请两名学生分读课文。之后重点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以下语句的停顿。)
11、(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文体、所写内容、表达方式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12、B.夏水襄陵(xiāng)重岩叠(zhàng)嶂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4、师:嗯,水势迅猛,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15、夏天水急,春冬水缓,形成对比。
16、清明时节,春寒料峭.桃花开放,柳枝发芽.人们身着薄薄的冬装,手持鲜花纷纷前去扫墓、踏青.
17、A.本文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
18、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19、㈢昔日郦道元笔下的美丽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20、师:在欣赏旖旎的三峡风光之前,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作者郦道元及其作品《水经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