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人生不得志压抑的诗句(100句)

2023-01-23 15:12:1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人生不得志压抑的文言文

1、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2、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3、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4、秦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在朝堂上安排最隆重的“九宾”大典的礼节,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母亲溘然长逝后,孔子立志将余生投入到对真理的追求中去,这种发愿引他走上了一条孤独的路,与我等俗人泾渭分明了。

6、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8、这位地方官是否真的很看好孔子所传的“道”,我们不得而知,但孔子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9、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10、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11、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

12、苏轼的经历和屈原有异曲同工之处,他本将得宋神宗重用,因回家守孝耽搁,回朝赴任已换了天子,调任地方颇有建树,在杭州留下苏堤这样的遗产和口碑,但后因坚持政见,不愿趋炎附势,成了王安石变法的对立者,因种种变故而三次被贬,并且为官处越来越偏远,受尽颠沛流离之苦。而这反倒促成了这位大名鼎鼎东坡居士的另一番辉煌。

13、后来南子把控了卫灵公、借此干预朝政,孔子评价此事时,不仅不苛责南子,反而侧面褒扬了她的美貌:

14、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原来。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磨:折磨,挫折,磨炼。击:打击。坚劲:坚强有力。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15、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1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7、转瞬间,岁月消逝,可是青春的美貌是难以永远存在的。

1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9、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秦王就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

20、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西江月·遣兴》(宋)辛弃疾

二、人生不得志压抑的诗句

1、(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受困于父亲的基因,孔子长得也许有失标志,但他也绝不是文弱书生,更不是土肥圆。

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yǎn)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4、然而,面对死亡,圣人也不能不为之动容:

5、我等俗人擅长自吹自擂,把自己的所谓“梦想”用话术包装得如何宏大、如何神圣,但归根结底,俗人的梦想无非两件事:

6、(译文)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7、在这种情况下,门客一齐规劝他说:“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散布一些恶言恶语,您却怕他,躲着他,怕得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臣子们。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8、盖见龙逢、比干之亡其身,而不惟飞廉、恶来之灭其族也。盖知伍子胥之属镂于吴,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楚也。盖讥汲黯之白首于主爵,而不惩张汤牛车之祸也。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故夫达者之筭也,亦各有尽矣。

9、那么要问:大凡人们之所以奔竞富贵,是为了什么呢?树立圣人之德,必须尊贵吗?那么周幽王、周厉王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必须权势吗?那么王莽、董贤之为三公,不如扬雄、董仲舒门庭冷清。必须富有吗?那么齐景公拥有四千匹马,不如颜回、原宪检束其身。是为财物吗?那么拿着勺到河边饮水的人,不过饮个满腹。离开屋子到外面淋雨的人,不过淋湿身子,超过了这个需要的河水雨水,是无法再接受的。是为名声吗?那么善恶记载在史册上,诋毁赞誉流传千年,赏罚由天神的意志所支配,吉凶对于鬼神最明白,由此看来,每个人都要对命运有所敬畏。

10、“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孔子了。

11、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12、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13、(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1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6、正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太阳月亮(一样的大明朝)争夺光明吗!

1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8、所以我们换一种方式,引述个别段落作为切入点,主要谈一谈本人对于此思想家历史形象的浅见。

19、我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

20、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

三、压抑憋屈的文言文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3、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浸:泡在水中。萧萧:形容雨声。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白发:老年。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4、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

5、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6、本文开始的那段话,就是记录这其中最凶险的一段经历。

7、天地的大德叫生长万物,圣人的大宝叫地位。用什么来守住地位叫做仁,用什么来端正人心叫做义。所以古代做王的人,只用他一个人来治理天下,不是用天下来奉养他一个人;古代做官的人,是利用官位施行他的义,不是因为利禄而去贪求官职。古代的君子,羞愧得到了官位却不能进行治理,不羞愧能够进行治理却没有得到官位。探究天和人的本性,考查邪和正的分别,权衡祸与福的门径,最终得出关于荣与辱的谋虑,其区别十分显然,所以君子要舍彼而取此。

8、巫峡里面波浪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9、(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高

11、正译: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问道:“来客是干什么的?”

12、如此说来,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他们能够安于天命而自得其乐了。所以他们遇到困厄时并不生怨,居于高位时并不生疑。其身可以受到压抑,而其思想却不能受到损害;其地位可以受到排挤,而其名誉却不能够丢失。就像水,疏通它就成了江河,堵塞它就成深渊。升到云上去就变成雨下落,沉到地下去就使土润泽。本体清纯用之洗涤万物,不会被污浊淆乱;在受到污浊包围的情形下救助万物,保持其清纯不会破坏。所以圣人身处困厄和显达都一样。

13、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14、彼岸花旁,思愁断肠;纵使恩仇情怨,都伴忘川而逝。菩提树下,百年轮回;总有生老病死,都为过眼烟云。

15、寂寞:清静,寂静。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唤取:换来。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解:懂得,理解。因风:顺着风势。蔷薇(qiángwēi):花木名。

16、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1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18、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唐)李商隐

19、屈原不断直谏,企图让楚怀王对秦国用心防范,甚至死谏,阻止楚怀王到秦国的领地武关去会盟,但天真的楚怀王仍然拒绝,最后落得被长期囚禁,直至病终的下场。屈原之后被贬谪流放,这期间楚国继续衰败,甚至丢失了都城郢都,也成全了秦国独揽华夏近半壁江山,屈原最终饮恨,自投汨罗江。

20、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四、人生不得志压抑的名言

1、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

2、这一段文字,有着强烈的对比。是针对那些不信奉命运的人所讥笑的,正义之士,或者说信奉命运的人,还不是一样也被君王处死。作者反驳说:“坏人也有处死的呀!”故此,这些无论正邪的显达之人的算计,都各自有自己回天乏力的地方。这一点又跟孔子虽然信命,也曾四处碰壁是一个意思,都是命运造成的。

3、如“于”“受……于……”式,“为”“为……所……”式,“见”“见……于……”式等,翻译时,都要译为被动关系。文言文翻译题常将文言特殊句式作为考查点,备考时要注意陈述句(语气词“者、也”表判断,副词“乃”“皆”“则”表判断)、倒装句(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等特殊句式的外在特征;解题时,用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对特殊句式进行合理转换,准确翻译。

4、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5、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6、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7、兰芝哥哥听到太守求婚被拒这件事,心中烦躁不安,开口对妹妹说:“你作这样打算怎么不好好考虑!前次出嫁得到的是一个小官吏,这次出嫁得到一个贵公子,运气的好坏相差得像天上地下一样,(好运气)足够使你终身荣耀富贵,不嫁给这样仁义的公子,往后你打算怎么办?”

8、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9、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10、(以上内容可上下滑动查看)

11、弈:下棋。(围棋)通国:全国。通:全。之:的。善:善于,擅长。使:让。诲:教导。其:其中。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虽听之:虽然在听讲。以为:认为,觉得。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援:引,拉。将至:将要到来。弓缴:弓箭。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之:代词,这里指鸿鹄。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非然也:不是这样的。弗:不如。

12、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13、我认为:巴蜀寡妇名叫清的,守着丹砂矿井,得到的好处为天下第后来秦始皇为表彰她而筑了女怀清台。刘备和曹操争夺天下,诸葛孔明从隆中出山建功立业。当这两个人无声无息地住在偏僻的地方时,世人哪里能知道他们?我住在这小小的破屋中,当我扬眉眨眼时,认为这破屋中自有不平凡的事物。知道的人,是不是要说我跟浅薄的浅井之蛙没什么不同?

14、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到底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15、县令的媒人走了几天后,不久太守派郡丞来求婚了。郡丞说你家有位叫兰芝的姑娘,出身于宦官人家。说太守家有第五个儿子,娇美俊逸,还没有结婚,请郡丞去做媒人,这是主簿传达下来的话。郡丞直接对刘母说:“我们太守家,有这样一个好公子,既然想和你家结为婚姻,所以派我到你府上来说媒。”

16、这里的“文”如果翻译成“文化”“文明”之类的现代汉语,恐怕会失去本意,因为它明显取的是作为周文王谥号的“文”——即“经天纬地”之意。

17、廉颇听到这话,解衣赤背,背着荆条,通过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家门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18、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回答说:“大王如果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

19、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20、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五、郁郁不得志的古文

1、凡苟且迎合世俗之士以及谄谀献媚之人,上下打量着贵人的脸色,围绕着有势利之人。他们没有是非感,(对有势力的人)赞美之声就像水流淌;言论无定准,(对有势力的人)应和之声都是响应。以窥看别人的脸色为能,以随风倒舵为变通。权势集于某人时,前往追随就像赶集一样踊跃;某人失去权势时,背弃而去就像脱鞋扔掉。他们还大言不惭地说:“声名和生命哪一个更要紧?获得和丧失哪一个更有利?荣耀和屈辱哪一个更珍贵”?故此,便鲜洁其衣服穿戴,夸耀其车马侍从,贪求其金玉布帛,沉溺其音乐美色。这种邪念还自以为是。

2、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3、为了得到儿子做继承人,孔纥恳求老婆大人给他一次纳妾的机会,老婆答应了,然而这个妾给老孔生的是个扶不上台面的残障儿。

4、当长时间不能梦到周公的时候,孔子意识到这是自己生命的烛光即将熄灭了,历史赋予自己沉重的担子将要交给下一辈人了。

5、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歔欷。同样是失意人流落在远方,碰在一起啊,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哪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春江花晨和秋季的月夜,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难道说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呕哑嘲哳,那声音也实在难听!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象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不要告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

6、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7、他的一生,时刻挂念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未来,为此付出了很多却从不退怯。

8、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没看见那来的人,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嫁妆嫁给你。

9、刘母告诉媒人说:“(我们)贫贱人家,有了这个女儿,她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她)不能做府吏的妻子,怎么配得上县太爷的公子?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再访求别的女子),我不能就答应你。”

10、礼起于何也,起:缘起,为什么制定求而无度量,度:欲求无度,没有止境,没有满足的时候则不能无求,则:因此,因为……所以……是礼之所起也,是:这就是……的原因联系文章,你认为先王“制礼仪”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

11、(例9)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12、文|花必凋·主播|卿小福

13、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14、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15、忠直的言行触犯君主,独立的操守不合世俗,事理之势就是如此。所以树木高出树林,风肯定会把它吹断;土堆突出河岸,急流肯定会把它冲掉;德行高于众人,众人肯定会对他进行诽谤。前车之鉴不远,后来的车也继续翻覆在前车翻覆的路上。然而志士仁人,还要踏着忠直之路前进而不后悔,还要坚持独立的操守而不肯失掉,这是为什么呢?目的是要以此实现自己的志向,成就自己的声名。为求得自己志向的实现,而甘冒风波下的险要滩涂;为求得自己声名的成功,而经受着时人的诽谤议论。他们之所以身处这样的境地,是有着自己的考虑。

16、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17、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18、单于召集苏武的随行人员,除了已降和已死的外,跟随苏武回国的还有九人。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回到首都长安。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壮年出使,等回国时,头发和胡须都已变白了。

19、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20、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