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描写长江及三峡的诗句古诗(100句)

2023-01-28 19:08:1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描写长江三峡的古诗有哪些

1、(24)绿潭:碧绿的深水。潭:深水。

2、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3、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4、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7、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8、中高考必背古诗文:《曹刿论战》左丘明

9、白话文释义: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10、(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11、次段写夏水之浩浩汤汤,文势奇峰突起,想落天外。夏日洪水暴涨,漫过了两岸山陵,汩汩滔滔,奔腾汹涌,上行、下行的水路都被断绝。如果皇帝颁发诏令火速传达,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八个字写出江流湍急、一泻千里的壮美。如此浪漫的奇思妙想,令人惊心动魄。无怪乎后世的李白有会于心,吟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名句。

1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13、云霞、彩虹和微雨湿了神女艳姿,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云在峡中飞逝。

14、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15、(出处):宋 陆游《三峡歌》

16、《咏怀古迹·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17、(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1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9、郦道元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写成《水经注》四十卷,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0、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描写长江及三峡的诗句古诗

1、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2、(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3、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出自元代: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4、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5、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6、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7、第三段写春冬之景清奇秀逸,别有一番幽韵。“素湍”、“绿潭”,两种色彩,动静交织,对比鲜明。雪白的浪花,映着波光粼粼;碧绿的深潭,清澈如镜,现出峰峦花木的倒影。苍崖绝壁之上长着形态奇诡的古柏,悬泉瀑布飞奔直下,冲荡着千山万壑。如此林泉山石的秀丽风光,真是引人入胜。

8、(17)其间:指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

9、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10、原文: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11、(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2、(39)凄异:凄凉怪异。

13、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14、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15、(23)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素:白色。湍:急流的水。

16、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17、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18、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19、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0、三个早晨行在黄牛峡,三个晚上还在黄牛峡打转。

三、描写长江三峡的诗句有哪些

1、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2、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3、郦道元(公元466~公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关右大使等职。

4、(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5、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6、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独自行。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凭君且听哀吟好,会待青云道路平。

7、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出处):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9、(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10、沿:顺流而下(的船)。

11、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12、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13、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14、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15、⑦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对应上句的“素湍”。倒影,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对应上句的“绿潭”。

16、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

17、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18、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

19、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20、(32)晴初:天刚晴。

四、有关长江三峡的古诗有哪些

1、到了夏季,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了。如果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这么快啊!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一作:山献)

3、答: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①三峡: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合称“三峡”。

5、白鹭鸶受人惊吓以后,高飞而起,直向波涛汹涌的使君滩飞去。

6、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8、(18)千二百里:一千二百里,约合现在的350公里。

9、白话文释义: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10、(34)林寒:山林中气候寒冷。

11、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12、(翻译)高耸陡峭的巫山把窄小的蓝天紧紧夹住,峡谷中的流水沸腾如金汤。峡中从巴国流下的江水也许会有枯竭的时候,那蓝天却永远也难以攀登。看着那黄牛山,连续三天都是凌晨即起溯江而上,夜晚才休息,可它仍然遥在前方。在此三天,满头的鬓发都已经雪白。

13、忽忆起赏心美景究竟在何处?往事如烟那春风秋月已茫然。

14、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15、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16、与家长同学一起探讨初中生活

17、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18、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19、这段文字主要引自南朝盛弘之的《荆州记》,而《荆州记》中关于三峡的描写则来自东晋袁山松的《宜都山川记》。

20、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出自宋代: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五、描写三峡或长江的诗词

1、春冬之时,则素湍(14)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16)多生怪柏,悬泉(17)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19)多趣味。

2、(年代):明(作者):李梦阳(作品):泰山(内容):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年代):金(作者):折元礼(作品):望海潮(内容):从军舟中作地雄河岳,疆分韩晋,潼关高压秦头。山倚断霞,江吞绝壁,野烟萦带沧州。虎旆拥貔貅。看阵云截岸,霜气横秋。千雉严城,五更残角月如钩。西风晓入貂裘,恨儒冠误我,却羡兜鍪。六郡少年,三明老将,贺兰烽火新收。天外岳莲楼。想断云横晓,谁识归舟?剩着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年代):南宋(作者):陆游(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内容):三万里河东入海,无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5、(33)霜旦:下霜的早晨,指秋季。

6、(9)夏水襄(xiāng)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襄陵,指水漫上山陵。出自《尚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襄,动词,上,冲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第三段写三峡冬春的景色,文气由紧张变得轻松,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作者在感叹中写景抒情,用精练的四字,概括了四种景物的特征,是本段的总结和收尾。

9、“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进一步侧面烘托,让人感到三峡的狭窄,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铺垫。

10、你的小船仿佛已经走到了三峡,凄清的猿叫声从四面传来将你包围。

11、楚人自来喜爱登高,抒发心中的烦闷。我才到这里,也觉得忧愁难忍。莽莽苍苍的树木,终日不散的烟云,使三峡显得阴霾沉沉。开阔的江面,明月高悬,不时传来猿猴的悲鸣。

12、(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13、(5)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14、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15、(作者)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16、(19)良:实在,的确,确实。

17、绿潭:碧绿的潭水。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8、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19、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20、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