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王翰在什么情况下写的(100句)
一、凉州词的作者是王翰吗
1、很多人都写过凉州词,然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王翰与王之涣的。
2、②夜光杯:据载,夜光杯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相传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这里指精美的酒杯。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诗词
5、王翰撷取的是戍边将士欲赴沙场,痛饮狂歌的画面,王之涣更像个摄影师,从远而近,镜头对准了边塞雄浑苍凉的背景。
6、(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7、朝代:唐朝|作者:王翰
8、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第三句意又一转,告诉我们:这时虽然军令如山,却是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而且下决定决心要“醉卧”。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0、春风不度玉门关。
11、“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但是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了很多猜测,众口不有人说是催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12、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13、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14、旷沙平野,后多指战场。
15、语文大师:王翰·凉州词
16、当然,诗中带有及时行乐的思想,这与王翰大多数的诗中的思想也是统一的。及时行乐,倒也未必是消极的。
17、诗的最末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应当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这样理解的话,全诗无论是在诗意还是诗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了,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18、精致的酒杯中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将要开怀畅饮之时,忽然,琵琶声马上传来催人出征的消息。如果醉倒在沙场上,请你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19、王焕之和王翰都曾作过《凉州词》
20、(注意和昨天的《凉州词》区分哦!)
二、凉州词王翰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1、开篇即是盛大的宴会,热闹绝伦,激情四溢,葡萄美酒,精美的夜光酒杯,还有豪爽的推杯换盏畅快痛饮的人群,丝毫与战争死亡无关,然而,酒饮歌尽,是沙场征战,几人可回的残酷与悲壮。所以这是将士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豪情满怀,悲壮慷慨。
2、都是七绝,都是诗人久负盛名之作。
3、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4、唐代诗人王之涣,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凉州词?唐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欲饮琵琶马上催,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应驮白练到安西、王翰、张籍都曾写过此同名诗歌。唐.王之涣(688—74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翰)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芦笋初生渐欲齐。醉卧沙场君莫笑。无数铃声遥过碛
5、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6、(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7、沙场的字面意思是:沙漠平地。可以这样理解沙场,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西北边疆历来成为中国国防的重中之重,而中国西北的地形地貌以沙漠戈壁为主,所以当时中国的战场就在西北的沙漠戈壁中,也就是从西汉到唐朝众多诗人创作的边塞诗中所讲的的沙场,尤其唐朝最多,因此,沙场就是战场的代名词。呵呵,你肯定生活在江南吧,有空到西北来逛一下就对沙场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8、特别鸣谢:爱濛佳美口才表演艺术基地提供场地支持!
9、⑥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10、字帖特点:小学语文一年级到六年级课本内古诗词110多首,按照课本学习目录排列,一页一首古诗词,练字的同时,熟悉每个字的一笔一划,先描红再临摹,亦可作为硬笔书法考级练习使用。
1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2、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13、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14、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15、意思:我若是醉倒战场,你也不要见笑。自古征战不断,能有几人生还?
16、王翰的诗胜在格调,豪放乐观中又不免悲壮沉郁。
17、用晶莹透明的白玉做成的酒杯。
18、王之涣《凉州词》赏析凉州词(又名出塞)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又名出塞)王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希望你能看明白!这两人皆写了!!
19、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请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是以白玉精制而成的月光宝杯。好酒配好杯,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在物资如此紧缺的苦寒边塞,能有这样的一顿盛宴,这是多么的难得啊!我想应该是刚刚打了一场胜仗之后的庆功宴吧,不然又怎会如此豪奢,如此欢畅!
2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凉州词》的作者王翰的介绍
1、葡萄美酒,酒香四溢,夜光酒杯,玲珑剔透,马上琵琶,乐音激奋,铿锵有力,无一不在渲染,声色光影,目不暇接。
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凉州词二首
3、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6、凉州词,非诗题,是凉州等边塞地区一带流行的曲调名,慷慨悲歌,很多诗人喜欢填写新词。
7、这首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也有人认为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8、一首首经典的小诗,就像是一滴滴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潜移默化地改造着孩子的精神世界。
9、王之涣的诗胜在意境,孤城雄浑壮美却又苍凉寂寥。
10、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这组七绝正是一组优美的边塞诗。
11、葡萄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的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战。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12、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13、获取电子版字帖方法在文末
14、这首诗通过描写大军饮酒出征的场景,反映出战士乐观豪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5、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16、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7、《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评王翰的诗:“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18、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写到这里,突然来一顿挫:“欲饮”而无奈“琵琶马上催”。这个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转折。
19、王立群:王翰《凉州词》讲解
20、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四、凉州词的作者王翰是谁
1、还有一点在开头诗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这一喝酒的场面,在军中怎么能允许呢?这在两种情况下才可能有,一种情况是出征,另一种情况是庆功,那么到底是哪一种呢?正是因为乐队中“琵琶”的出现,大概率是庆功酒,那么这就是在暗示我们汉家军(唐军)打了一场胜战。在这么一种氛围下,那么豪迈之情才是最切合的吧。自然,诗中末两句提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是想象而不是实指了。
2、也有人认为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3、《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这首诗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华美,节奏明快,富有浪漫气息。
4、王之涣的诗,刻意绘景,奇丽孤绝。
5、(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6、《飞燕篇》年代:唐作者:王翰孝成皇帝本娇奢,行幸平阳公主家。可怜女儿三五许,丰茸惜是一园花。歌舞向来人不贵,一旦逢君感君意。君心见赏不见忘,姊妹双飞入紫房。紫房彩女不得见,专荣固宠昭阳殿。红妆宝镜珊瑚台,青琐银簧云母扇。日夕风传歌舞声,只扰长信忧人情。长信忧人气欲绝,君王歌吹终不歇。朝弄琼箫下彩云,夜踏金梯上明月。明月薄蚀阳精昏,娇妒倾城惑至尊。已见白虹横紫极,复闻飞燕啄皇孙。皇孙不死燕啄折,女弟一朝如火绝。明明天子咸戒之,赫赫宗周褒姒灭。古来贤圣叹狐裘,一国荒淫万国羞。安得上方断马剑,斩取朱门公子头。
7、大河高山,壮阔绝美,是大唐大好河山,是将士的骄傲,然孤城暮色,柳笛声残,是将士疲累不堪无人可知的乡愁,是被孤立于偏远荒凉地区的孤苦落寞。
8、这首边塞诗,作者选取边塞将士出征前的一次痛饮狂欢的场景,加以渲染描绘:精美的酒杯盛满葡萄酿制的酒,战士们正要开怀痛饮时,马上传来了急促的琵琶声,催促他们赶快出发。即使醉卧战场你也不要笑,可知道,从古至今征战将士几人能生还?于豪放中表现了边塞将士视死如归、勇于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谢邀
9、✦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又作凉州曲,即凉州地区流行歌曲的歌词,不是诗题。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10、在说王之涣的《凉州词》时,我们就已经知道“凉州词”是一种曲调名称,唐朝的很多诗人都写过,王翰的代表作就是两首《凉州词》。
11、《凉州词二首》的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诗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华美,节奏明快,富有浪漫气息。
12、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相传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制作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为“夜光杯”。
13、(排名不分先后,仅为阵容展示,
1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5、黄河汹涌逶迤得如巨龙穿梭云间,群山高耸中是一座孤城,宣告他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气势,却又免不了被世人遗忘的可怜。高傲的城池响起悲凉的柳笛声,那是戍边将士夜深人静无法抑制的乡愁。王翰的诗,以豪壮的爱国情摄人心魂。
16、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葡萄美酒倒满了华贵的夜光酒杯,琵琶也声声响起,正要举杯痛饮的时候。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今而来,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战
17、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诗教”的传统。两千多年前,孔子教育弟子时,就要求他们多读诗:“小子何莫学夫诗?"“不学诗,无以言。”自《诗经》始,历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诗篇。
18、《飞燕篇》年代:唐作者:王翰孝成皇帝本娇奢,行幸平阳公主家。可怜女儿三五许,丰茸专惜是属一园花。歌舞向来人不贵,一旦逢君感君意。君心见赏不见忘,姊妹双飞入紫房。紫房彩女不得见,专荣固宠昭阳殿。红妆宝镜珊瑚台,青琐银簧云母扇。日夕风传歌舞声,只扰长信忧人情。长信忧人气欲绝,君王歌吹终不歇。朝弄琼箫下彩云,夜踏金梯上明月。明月薄蚀阳精昏,娇妒倾城惑至尊。已见白虹横紫极,复闻飞燕啄皇孙。皇孙不死燕啄折,女弟一朝如火绝。明明天子咸戒之,赫赫宗周褒姒灭。古来贤圣叹狐裘,一国荒淫万国羞。安得上方断马剑,斩取朱门公子头。
19、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20、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五、凉州词的作者王翰是什么人
1、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2、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但是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了很多猜测,众口不有人说是催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但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3、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4、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5、宴会的肆意纵情,热闹无比的背后是将士沙场胜负难决,生死未卜的悲情,莫要笑我疯,这可能是最后的狂欢,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6、撰稿人:朱虹闫晶柏新凤刘宏福高翔春沈士娟
7、凉州:唐代辖境,在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是古时戍边要地。
8、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9、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10、学习诗歌,除了能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它还有着更多更深刻的作用。学习诗歌,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让我们对美的感知更敏锐、细腻,陶醉于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真切感受美好的情感、美丽的大自然;可以带给我们感动和慰藉,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潜移默化地陶冶我们的情操……
11、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12、诗的最末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应当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这样理解的话,全诗无论是在诗意还是诗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了,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13、王翰的诗,笔法重渲染,以乐衬悲。
14、这是一组边塞诗,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凉州词》是乐府歌词,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
15、“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场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透露出来的那种豪迈和悲凉,仍有着回肠荡气,洗心涤魄的感染力,令人三日犹闻其音,所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16、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
17、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的诗词多写沙场少年以及欢歌饮宴等内容,感情热烈奔放,辞藻华丽,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
18、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扬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19、(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0、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