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二首·其一赏析(100句)
一、出塞二首·其二
1、阴yīn山shān苦kǔ雾wù辰chén。
2、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以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
3、向北登上汉家的陵墓,又向南眺望长安的大道。陵墓下面有枯树根,有鼯鼠的巢穴。
4、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5、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6、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7、wàn lǐ cháng zhēng rén wèi huán
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如果理解成将军战死疆场,壮士凯旋归来。就让人很疑惑,为什么战死沙场的总是将军,为什么能从战场归来的总是壮士?所以这句诗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意思就是将军壮士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10、陵墓中的宝玉频频被盗掘,神明又能怎么办呢。
11、出塞二首·其一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二首·其二作者:王昌龄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12、(1)但使:只要。(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也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是指汉飞将军李广,也不无道理。
13、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14、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15、这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诗歌描写了边疆的军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希望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的心愿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6、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17、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浮动的尘埃,这使得行走在路上的游子心情更加抑郁不乐。
18、空旷的原野被凄凉的风声充斥,原野上长满了枯黄的蒿草。
19、出塞二首·其二——唐·王昌龄(一作李白)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诗词文本从《全唐诗》《李太白全集》录为李白诗,题作:军行。本音频作者从全唐诗。
20、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二、出塞二首·其一赏析
1、穷qióng涯yá北běi海hǎi滨bīn。
2、《长歌行》唐代:王昌龄
3、河津市第三小学四年二班全体学生
4、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5、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6、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7、在最后那次恶战之中,我军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最后军中统帅被迫投降,朝廷派去求和的使节投河自尽。
8、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9、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10、chéngtóutiěgǔshēngyóuzhèn,xiálǐjīndāoxuèwèigàn。
11、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12、他忍不住流下了几行眼泪,悲慨之中竟然唱起了那令人闻而生悲的《行路难》。
13、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14、草cǎo衰shuāi恒héng不bù春chūn。
15、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16、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17、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18、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19、人应该对命运保持通达,有酒的时候就该放声高歌。
20、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三、出塞二首·其二赏析
1、《出塞二首》中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3、《诗词大发现一一古诗词创意图解》,蒋军晶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4、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5、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诗歌选取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段,以“骝马”“沙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诗头“新跨”一词将战士风风火火、迎接战斗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诗尾以“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血腥的场景描写战士的内心——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这种激烈肃杀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战士的飒爽英姿和激昂振奋的风貌。
6、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7、本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8、《从军行七首》唐代:王昌龄
9、如果您想发表看法,请在下方留言
10、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11、风fēng霜shuāng久jiǔ行xíng役yì,
12、交jiāo河hé明míng月yuè夜yè,
13、——联系下一句,诗人想强调自古以来,一年又一年,许许多多的人奔赴战场,回去的人少,牺牲的人多。
14、扶风主人走过来和我一起举杯共饮,闲聊之中流露出颇多感慨。
15、王昌龄写”万里长征人未还“,肯定也是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啊。可是,放弃守边也不行啊,外族入侵,也意味着生灵涂炭,怎么办呢?于是有了经典的后面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这两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小组讨论。
16、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
17、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8、“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19、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20、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四、出塞二首其二
1、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3、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4、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5、空kōng飞fēi胡hú骑qí尘chén。
6、《塞下曲·秋风夜渡河》唐代:王昌龄
7、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8、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
9、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10、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11、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12、幸好赶上现在这样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普天之下一片祥和安宁,四海升平,老百姓安居乐业。
13、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14、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15、✦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16、诗头“新跨”一词将战士风风火火、迎接战斗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诗尾以“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血腥的场景描写战士的内心——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这种激烈肃杀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战士的飒爽英姿和激昂振奋的风貌。
17、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18、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19、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20、期待你们下次的来稿喔~
五、出塞二首·其二意思
1、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
2、于是跟往常一样,晚上依然留宿在扶风这个地方,买酒独自消遣。
3、自己虽然还想为国出力,但无奈已年老体衰,希望能好好休养。
4、历lì览lǎn多duō旧jiù迹jī,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6、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7、卢纶的应该是塞下曲,不是出塞塞下曲卢纶〔唐代〕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8、据我所学<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塞下曲>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出塞>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9、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
10、和那些同胞相逢的时候我们都衰老年高。
11、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12、如此凄惨的情景竟然时禽兽都不忍离去,路过此地的人哪还能忍心目睹这凄惨的一幕。
13、翻译: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14、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15、塞外意思: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称塞北。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北部。
16、——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17、《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18、如果您有什么教育心得想分享
19、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20、龙城飞将: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