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菱角的诗词(100句)
一、描写池塘菱角的诗句
1、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2、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3、藏cáng(藏身)zàng(西藏)
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明。徐渭《荷花》
6、这是一句诗,出自清朝诗人阮元的作品《吴兴杂诗》。原诗如下:
7、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8、(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9、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是写情。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的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10、露桃满径无人捡,裁柳(荷)风澹澹香。
11、(2)表情达意重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12、(4)在评议中随机体会“立”巧妙用法。
13、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14、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15、D.尾联“勤王敢道远”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而“私向梦中归”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
16、不得不击节而叹——笔墨之事,真是奇绝。都来不过一解四句,二解八句,而其中间千转万变,并无一点相同;正如路人面孔,都来不过眼耳鼻口四件,而并无一点肖似也。所谓我手写我心,采菱这一民间胜事在不同作者眼中也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魅力;也许唯有明察秋毫、以小见大,方可管中窥豹、略探传统文化背后的深层含义。
17、B.触景生情(景——情)
18、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扩展资料荷花(Lotusflower)属山龙眼目,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
19、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20、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二、描写菱角的诗词
1、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F.情景交融(有情有景)
3、我完全被他摸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话搞糊涂了。
4、整体提问: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5、水阔雨萧萧,风微影自摇。徐娘羞半面,楚女妒纤腰。——宋。钱惟演《荷花》
6、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7、雪花的菱角是时间的触角,总有许多是难以磨掉,朋友的相识是你我的相知,总有许多真挚难以编制,大雪季节,用心有灵犀发送我的祝福信息,愿你快乐。
8、赏析: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9、译文: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10、一般情况下,可以做菱角炒肉:将菱角剥开外壳以后,留取菱角的肉质部分,然后清洗干净,过水焯以后,油锅加热,把腌制好的肉倒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在加入葱花、姜丝以及辣椒,然后翻炒均匀以后,加入菱角,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的盐、调料调味关火,就可以食用了。
11、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12、同桌互读,背诵读。
13、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14、译文: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调落了。
15、点睛:解答此题,要注意几方面的结合。一是诗句内容的正确理解,二是作者通过全诗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三是对诗歌各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的正确分析,四是对相关诗歌的正确理解和赏析。比如D项,就必须对白居易的《观刈麦》的语言特点有正确的把握。
16、这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17、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1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19、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20、盈盈日照新妆面。水调空传幽怨。扁舟日暮笑声远。对此令人肠断。——宋。秦观《词笑令》
三、描述菱角的诗句
1、随心安处即吾乡。闲把清茗浊酒、对斜阳。
2、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以后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篇不对当时的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写梦境,写梦中游上苑的热闹景象和“花月正春风”的美好景色。为什么这样写?是用梦境来反衬现实。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恨”的含意便表达得越充分。
3、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宋。释文珦《东湖荷花》
4、角jiǎo(牛角)jué(角色)
5、有诗赞曰“晋祠流水如碧玉”,我看这春雨池并不逊于难老泉:泉水是流动的,很难凝成一块碧 玉,而这池水却静静的,柔和而美丽,如一块翡翠。
6、建筑师看到了建筑界的设计奥秘,
7、五代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8、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美吗?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9、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10、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11、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1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14、泉水(qúnquán)蜻蜓(qīnɡqīn)
1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16、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7、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18、所谓借叙抒情,指诗人对某事或某人充满激情的时候,便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感情熔化于对具体事件的叙述中,借叙述来抒发自己难以遏止的感情。
19、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20、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四、描写池塘边的诗句
1、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2、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3、例4:“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4、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5、有棱有角(yǒuléngyǒujiǎo):比喻为人方正;也形容脸色严峻。
6、对比,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
7、问陆游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晚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8、青青而大者曰馄饨。菱极大者曰蝙蝠菱,其最小者曰野菱。——顾清《松江府志》
9、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10、有朗读古诗的兴趣,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1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间接抒情,借人、事、景、物抒情。
13、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14、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杜牧仅摄取“妃子笑”入诗,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千里迢迢,快马飞驰,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不知内情的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
15、本诗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表达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表现了爱情受折磨时的痛苦。诗歌从遥望中的牵牛星、织女星写起,由远及近,视线移到织女星,织女织成布才能与牛郎相会,可是终日织不成,急得泪如雨下。相隔浅浅的一道银河,就是不能相会。诗歌由事而人,再到人的感情。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哀怨动人。
16、随即精致的小脸慢慢的垮了下来,菱角形的小嘴紧紧的抿着,一双善睐明眸,渐渐的又有些红了。
17、②直抒胸臆。最后四句直接抒情:我的心平素已习惯闲静,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忧。让我留在这盘石上好了,终日垂钓一直到生命尽头。
18、本期直播以当季池塘水生植物为主,特邀西安植物园研究员祁云枝与全国阅读推广人一起,讲述植物生长习性,欣赏植物有关的古诗词,提炼植物于生活的智慧和故事。
19、如《望庐山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
2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五、形容池塘的诗
1、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2、(2)(6分)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寂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感、凄凉之情。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5、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泽陂《诗经。国风》
6、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今天我们就追随着诗人去欣赏一方池塘里夏天的美景。(课件2)
7、磨棱刓角(móléngliǎngjiǎo):指磨削棱角。
8、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9、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10、西日韶光尽,南风暑气微。
11、雪花的菱角是时间的触角,总有许多是难以磨掉,朋友的相识是你我的相知,总有许多真挚难以编制,飘雪时节,用心有灵犀发送我的祝福信息,愿你快乐。
12、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石作枕,醉为乡。藕花菱角满池塘。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
13、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14、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15、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16、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17、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18、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9、当然,以菱角象征爱恋绝非空穴来风,这与其成熟恰逢好时节不无关系。尾谚有“七菱八落”之语,望文即可生义——七月菱角八月落地,故而每年鹊桥相会的农历七月七也正值水菱成熟之际,性喜浪漫的杭州人便会采菱作乞巧祭品。更由于其果肉状似爱心,在现代被认为象征情人之间心心相印。
20、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