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临川山人捣玉台第五回(100句)

2023-01-22 17:27:3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临川山人捣玉台第二十五问

1、刘昭禹云:五言如四十个贤人,著一个屠沽不得。觅句者若掘得玉匣子,有底有盖,但精心必获其宝。然昔人「园柳变鸣禽」,竟不及「池塘生春草」;「馀霞散成绮」,不及「澄江静如练」;「春水船如天上坐」,不若「老年花似雾中看」;「閒几砚中窥水浅」,不如「落花径里得泥香」;「停杯嗟别久」,不及「对月喜家贫」;「枫林社日鼓」,不若「茅屋午时鸡」。此数公未始不精心,似此知全其宝者,未易多得。

2、七青八黄:指钱财。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又没甚七青八黄。”

3、2凤泊鸾飘别有愁,三生花草梦苏州。儿家门巷斜阳改,输与船娘住虎丘。

4、载酒堂:《舆地纪胜》载:「载酒堂,在城南,儋耳人黎氏之居。东坡访之,为名其堂。曰「载酒堂」。作诗曰:『城东两黎子,室迩人自远。呼我钓其池,人鱼两忘返。史君亦命驾,恨子林塘浅。』」(注)苏轼言在城南,《舆地纪胜》载在城东,有误。民国《儋县志》卷四《古迹》载:「东坡书院即载酒堂,在州城东门外。」又:「载酒堂在城东二里,宋黎子云旧宅,外竹幽茂,东坡与知军张中,载酒访黎子云,坐客欲醵钱作屋,功慨然许之,名曰『载酒堂』,元泰定间重建,今为东坡书院。」清代,载酒堂改称东坡书院。几番修建、扩建,目前东坡书院已完全恢复了当年风貌。东坡书院(旧载酒堂)位置,见图21048;东坡书院现况,参考图210

5、姜唐佐: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九月至次年三月从学于苏东坡。崇宁二年(1103),他在汝阳遇见苏辙,时子瞻已去。姜唐佐未曾进士及第,但他的中举对海南来说确也意义非凡,故琼州人士为纪念他,曾将琼府近旁一座小山峯命名为「雁塔峯」。其遗址据说就在今海口市海府路边上的塔光陶瓷市场内。

6、朱权以兄弟之情诚恳相待朱棣,没有防备。但燕军精税则在朱棣事先安排下已偷偷来到大宁郊外埋伏,朱棣又在暗中交往驻扎在大宁卫的蒙古兀良哈三卫,并以重金贿赂其首领,取得了他们暗中归附的承诺。

7、苏来村位置,见图210210苏来村现况,见图210

8、据道光年屠英主修的肇庆府志卷山川篇载有:

9、敝绨恶粟:指衣食粗劣。语出北宋王安石《祭范颖州文》:“翼翼公子,敝绨恶粟。”

10、苏轼《记海南菊》云:「菊黄中之色香味和正,花叶根实,皆长生药也。北方随秋之早晚,大略至菊有黄花乃开。独岭南不然,至冬乃盛发。岭南地暖,百卉造作无时,而菊独后开。考其理,菊性介烈,不与百卉并盛衰,须霜降乃发,而岭南常以冬至微霜故也。其天姿高洁如此,宜其通仙灵也。吾在海南,艺菊九畹,以十一月望,与客汛菊作重书此为记。」(注)元符二年(1099)十一月十五日,作于昌化军。

11、第五章元符元年(1098)戊寅

12、承议郎陆公:时为琼州太守,其余不详。

13、坡记王凌过贾逵庙,大呼曰:「贾梁道,我大魏之忠臣也!」及司马景王病,梦逵为祟。因为诗曰:「嵇绍似康为有子,郗超畔鉴似无孙。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盖怪梁道忠义之灵,不能自已其子充之恶。按《晋纪》,王、贾所杀者乃宣帝名懿字仲达,非景帝子元也。

14、1今日闲愁为洞庭,茶花凝想吐芳馨。山人生死无消息,梦断查湾一角青。(拟寻洞庭山旧游,不果,亦不得叶山人昶消息。)

15、《宋史‧苏轼传》载:「绍圣初,御史论轼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蔕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注)《宋史》中亦有纪载苏轼在儋州买地筑屋事。

16、手校斜方百叶图,官书似此古今无。只今绝学真成绝,册府苍凉六幕孤。

17、东涂西抹: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语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18、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19、剩水残山意度深,平生几緉屐难寻。栽花郑重看花约,此是刘郎迟暮心。

20、姬周史统太销沈,况复炎刘古学瘖。崛起有人扶左氏,千秋功罪总刘歆。

二、临川山人捣玉台第五回

1、王夫之《大云山歌》,行书。王夫之墨迹传世稀少。

2、手校斜方百叶图,官书似此古今无。只今绝学真成绝,册府苍凉六幕孤。(程大理同文修会典,其理藩院一门及青海西藏各图,属予校理,是为天地东西南北之学之始。大理没,予撰蒙古图志竟不成。)

3、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第二任宁府宗理朱拱椤去世,世宗没有第三次任命宁府宗理,而是将宁藩尚存的八支支系宗人分别交由乐安、弋阳、建安三府管理,分而治之。从此,宁藩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状况,直至明末。再往后,经历了朝代更替的宁藩宗人都成为了平民,其中有些朱权后裔至今还居住在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璜源村,守护着位于村旁缑岭东麓的始祖宁献王朱权的陵墓,已经历时五百多年了。

4、甘心情愿: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语出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5、王太尉:王周,明州奉化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干兴元年以大理寺承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又尝知抚州。皇佑四年致仕归荆南。其太尉,当为死后所赠。

6、〔作者原注〕表弟吴鹫云,先世丙舍在灵鹫下,绘图乞一诗,时予不至先慈殡宫十四年矣。

7、10梨园爨本募谁修?亦是风花一代愁。我替尊前深惋惜,文人珠玉女儿喉。(元人百种,临川四种,悉遭伶师窜改,昆曲鄙俚极矣,酒座中有征歌者,予辄挠阻。)

8、1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9、生吞活剥: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语出唐•刘肃《大唐新语•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10、10生还重喜酹金焦,江上骚魂亦可招。隔岸故人如未死,清樽读曲是明朝。

11、予游宦湖外十馀年,竟以拙直忤权势,投印南归。自寓兴化之溪,闭门却扫,无复功名意,不与衣冠交往者五年矣。

12、殢雨尤云:比喻男女之间的缠绵欢爱。同“殢云尤雨”。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枉蠢了他梳云掠月,枉羞了他惜玉怜香,枉村了他殢雨尤云。”

13、狂禅辟尽礼天台,棹臂琉璃屏上回。不是瓶笙花影夕,鸠摩枉译此经来。(丁酉九月二十三夜,不寐,闻茶沸声,披衣起,菊影在屏,忽证法华三昧。)

14、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崭然。恍从魏晋纷纭后,为溯黄农浩渺前。(别大兴周丈之彦)

15、电笑何妨再一回,忽逢玉女谏书来。东王万八千骁尽,为报投壶乏箭才。

16、过江籍甚颜光禄,又作山中老树看。赖是元龙楼百尺,雄谈夜半斗牛寒。

17、柳子厚《牡丹》曰:「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坡云:「慇勤木芍药,独自殿馀春。」「留」与「殿」重轻虽异,用各有宜也。杨中立《梅诗》云:「欲驱残腊变东风,只有寒梅作选锋。」颇恨不与「殿军」商榷,正一的对。

18、众妙堂: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广州府》载:「众妙堂在南海县元妙观内,宋苏轼有《众妙堂记》。」又:「元妙观,在南海县城西偏,宋建,内有众妙堂,苏轼作记。」唐代为开元寺,宋代改为天庆观,元、明、清再改为玄妙观。道观旧地,在中山六路以北,祝寿巷以南,包括中山六路,东西宽约70米,南北长约17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占地相当广阔。众妙堂位置,参考图21055:宋代广州天庆观概略位置图。

19、图21023:清代所建造的访苏亭。李常生摄影2015/03/

20、嘉靖《惠州府志‧外志》载:「钟鼎:不知何许人也。游于新会之金溪寺,托以烧船煮汞为事。寺有丹灶三十六。一日,因涉,溺死。有人见之广州。或曰:鼎,罗浮人,东坡尝与友也(壬寅志)」(注)据此钟鼎应为道士。

三、

1、仗势欺人:仗:凭借,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2、阳羡派:清词流派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名阳羡,姑得名。

3、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别王秋畹大令继兰,秋畹,济宁人。)

4、1小婢口齿蛮复蛮,秋衫红泪潸复潸。眉痕约略弯复弯,婢如夫人难复难。

5、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他年金匮如收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6、科头箕踞: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语出唐·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7、涕泗纵横: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同“涕泗横流”。语出宋•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非小臣稽古之力,乃陛下好文之心,涕泗纵横,乱于縻绠。”

8、黄金脱手赠椎埋,屠狗无悰百计乖。侥幸故人仍满眼,猖狂乞食过江淮。

9、〔作者原注〕道旁见鬻戏术者,因赠。

10、「东来贾客木棉裘,饮散金山月满楼。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箫管到扬州。」集中题云:「梦中作。」盖坡尝衣此,坐客误云:「木绵袄俗。」饮散,乃出此诗,且云:「虽欲俗,不可得也。」坐客大惭。贾客事,乃《南史》:孔觊二弟颇营产业,请假东归。觊出渚迎之,辎重十馀船,皆棉绢纸席之属。觊伪喜,因命置岸侧。既而正色谓曰:「汝辈忝预士流,何至还东作贾客耶!」命烧尽乃去。

11、1六朝古黛梦中衡,无福秦淮放棹行。想见钟山两才子,词锋落月互纵横。(欲如江宁,不果,亦不得见马湘帆户部、冯晋渔比部两同年消息。)

12、苏轼《与杨济甫二首》其一云:「眉兵至,承惠书,具审尊体佳胜,眷爱各安。某与幼子过南来,余皆留惠州。生事狼狈,劳苦万状,然胸中亦自有翛然处也。今日到海岸,地名递角场,明日顺风即过琼矣。回望乡国,真在天末,留书为别。未间,远惟以时自重。」(注)苏轼文中提到自递角场出海。

13、苏轼《夜梦》并引云:「七月十三日,至儋州。十余日矣,澹然无一事。学道未至,静极生愁。夜梦如此,不免以书自怡。」(注)作于绍圣四年(1097)七月十三日。

14、乐天云:「报导前驱少呵喝,恐惊黄鸟不成啼。」坡云:「鬓丝只好对禅榻,湖亭不用张旌旗。」蔡君谟云:「因傍低松却飞盖,为闻山鸟辍鸣驺。」若俗士正务以此誇张俗眼,又岂识数公意。

15、跣足科头: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语出《史记·张仪列传》:“虎贲之士跿跔科头。《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

16、空山徙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

17、图21035:苏二村现况,苏二村并无苏轼相关遗迹,只有传说。李常生摄影2015/03/0

18、何郎才调本孪生,不据文家为弟兄。嗜好毕同星命异,大郎尤贵二郎清。(别道州何子贞绍基,子益绍业兄弟。近是孪生,皆据质家为兄弟。)

19、唐文宗《夏日联句》,东坡谓:宋玉对楚王雄风,讥其知己不知人也,公权小子,有美而无规,为续之云:「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愿言均所施,清阴及四方。」或谓五弦之薰风,解愠阜财,已有陈善责难意。愚谓不然。凡规谏之辞,须切直分明,乃可以感悟人主。故「盗言孔甘」,「良药苦口」。若以「薰风自南」为陈善闭邪,但恐后世导谀侧媚、说持两可者,皆得以冒敢谏之名矣。

20、2阻风无酒倍消魂,况是残秋岸柳髡。赖有阿咸情话好,一帆冷雨过娄门。(从子剑塘送我于苏州。)

四、

1、鬼灯对对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何不专城花县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明媚宜人的大好春光,惋春惜春的诗人幽情,豪华落尽见真淳,给人极高的美学享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势恢宏,隐约可见诗人胸中丘壑,性中块垒。“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耶溪泛舟》),老翁少女相对视,落落大方,情真意洁,脱尽凡俗之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亲情友情,淳朴清新,岂是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辈可得的?

3、龙树灵根派别家家楖栗不能担。我书唤作三桠记,六祖天台共一龛。

4、第六章元符二年(1099)己卯

5、2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渔沟道中题壁一首)

6、儋州,古称「儋耳」。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将「儋耳郡」改为「儋州」。宋朝:熙宁六年降为昌化军,治宜伦。端平二年,改为南宁军。

7、图21056:苏辙子孙族系图。

8、2何肉周妻业并深,台宗古辙幸窥寻。偷闲颇异凡夫法,流水池塘一观心。

9、一官半职:意思是一定的官衔职位。泛指官职。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千山万水。”

10、3吟罢江山气不灵,万千种话一灯青。忽然搁笔无言说,重礼天台七卷经。

11、〔作者原注〕别徐星伯前辈松。星伯,大兴人。

12、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语出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13、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数。道士乞撰青词。)

14、苏轼《与侄孙元老四首》其一云:「侄孙元老秀才。久不闻问,不识即日体中佳否?蜀中骨肉,想不住得安讯。老人住海外如昨,但近来多病瘦瘁,不复如往日,不知余年复得相见否?循、惠不得书久矣。」(注)元符二年(1099)作于昌化军。

15、柳影花阴:指男女幽会之处。引申为男女情爱之事。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心不存学海文林,梦不离柳影花阴,则去那窃玉偷香上用心。”

16、范文正《淮上遇风》云:「一棹危于叶,旁观亦损神。他年在平地,无忽险中人。」虽弄翰戏语,卒然而作,兼济加泽之心,可见未尝忘也。

17、杜云:「筑场怜蚁穴,拾穗许村童。」人谓有仁民爱物意。临川咏《促织》云:「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钩丝。」愚谓世之严督征赋而不恤疲瘵之有无者,虽魁然其形,实微虫智耳!

18、永州:永州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潇水和湘江汇合处,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唐柳宗元曾被贬至永州。《宋史‧永州》载:「永州,中,零陵郡,军事。熙宁六年,废福田、乐山二砦。八年,废零陵砦。崇宁户八万九千三百口二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二。贡葛、石燕。县三:零陵,(望。)祁阳,(中。)东安。(中。雍熙元年,升东安场为县。有东安砦。)」宋代永州与现代永州关系位置,见图210

19、《墨庄漫录‧东坡与黎子云帖》载:「东坡自儋耳北归,临行以诗留别黎子云秀才,云:『我本儋州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上,譬如事逺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见不再见,欲去且少留。』后批云:『新酿佳甚,求一具理,临行写此,以折菜钱。』宣和中,予在京相蓝,见南州一士人携此帖来,麄厚楮纸,行书,涂抹一二字,类颜鲁公祭侄文。甚奇伟也。具理,南荒人缾罂名野。」(注)元符三年(1100)五月,作于昌化军。苏轼临行以诗留别黎子云秀才。

20、班固:《汉书》《两都赋》等

五、

1、宋马端临撰《文献通考‧舆地考九》载:「儋州。土地与珠崖郡同。汉置儋耳郡。唐置儋州,或为昌化郡。属岭南道。领县五(义伦、昌化、感恩、洛阳、富罗)。南汉废富罗。宋废洛阳。熙宁六年,降为昌化军。属广西路。贡高良姜、银。领县治宜伦。宜伦(隋义伦县,宋改。有毗耶山、耶山、伦江)昌化(隋县。有昌化石、南崖江)感恩(隋县。有感劳山、湳龙江)。」

2、苏轼《海漆录》载:「吾谪居海南,以五月出陆至藤州,自藤至儋,野花夹道,如芍药而小,红鲜可爱,朴樕丛生。……因名之曰海漆,而私记之,以贻好事君子。明年子熟,当取子研滤,酒煮为膏以剂之,不复用糊矣。戊寅十一月一日记。」(注)元符元年(1098)十一月一日,作于昌化军。苏轼以野花制药。

3、〔作者原注〕余持陀罗尼已满四十九万卷,乃新定课程,日颂普贤、普门、普眼之文。

4、柳仲远:柳子玉之子,苏轼之堂妹婿。

5、1作赋曾闻纸贵夸,谁令此纸遍京华?不行官钞行私钞,名目何人饷史家?

6、1阿娘重见话遗徽,病骨前秋盼我归。欲寄无因今补赠:汗巾钞袋枕头衣。

7、睡卧不宁:睡:睡觉。卧:躺下,睡觉或躺下都不安宁。形容心绪烦乱,不能安定。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几日睡卧不宁,饮食少进,给假在驿亭中将息。”

8、元符元年(1098)戊寅,苏轼六十三岁。

9、〔作者原注〕示愣严讲主逸云。讲主新刻明人《愣严宗通》。

10、(明)张鸣凤撰《桂胜‧题名》载:「湘阴彭子民,彦修。建安刘川子,至西安留怙、彦强,洛阳席贡、叔献同游曽公岩。元符戊寅九月二十五日庚午题。」彭子民当为董必幕僚。

11、作诗固难,评诗亦未易。酸咸殊嗜,泾渭异流。浮浅者喜夸毗,豪迈者喜遒警,閒静之人尚幽眇;以至嫣然华媚无复体骨者,时有取焉,而非君子之正论也。夫诗之作,岂徒以青白相媲、骈俪相靡而已哉!要中存风雅,外严律度,有补于时,有辅于名教,然后为得。杜子美,诗人冠冕,后世莫及,以其句法森严,而流落困踬之中,未尝一日忘朝廷也。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以圣人之言,观后人之诗,则醇醨不较而明矣。

12、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13、名山事业:指著作。语出王西彦《乡下朋友》:“庄道耕就一直躲在文化中心大城市,专心于名山事业。”

14、《古柏》云:「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邱山重。」此贤者之难进易退,非其招不往者也。又云:「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先器识,后文艺,与浮躁炫露者异矣。

15、《杜集》多用经书语,如「车辚辚,马萧萧」,未尝外入一字。如「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皆浑然严重,如天陛赤墀,植璧鸣玉,法度森锵。然后人不敢用者,岂所造语肤浅不类耶?

16、3古愁莽莽不可说,化作飞仙忽奇阔。江天如墨我飞还,折梅不畏蛟龙夺。(十二月十日,携女辛游焦山,归舟大雪。)

17、丹宝琼花海岸旁,羽琌山似峚之阳。一家可惜仍烟火,未问仙人辟谷方。

18、苏轼初至昌化军,原居官驿,有司认为不可,逐出。绍圣五年(1098)年约莫五月,苏轼于城南污池侧购地,建桄榔庵居住。至今见苏轼儋州居住遗址北侧仍紧邻污池,参考图210桄榔庵遗迹傍侧的污池与道路现况,见图210

19、唐赵璘述《因话录》,载其家兵部君性尤嗜茶,能自煎,谓人曰:「茶须缓火炙,活水煎。」坡有「活水还须缓火煎」,恐亦用此。

20、拜鬼求神:拜:叩拜,指下跪叩头,打躬作揖。向鬼神叩拜祈祷,求其保佑。语出唐•王建《三台》诗:“扬州桥边小妇,长于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