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迢迢牵牛星中借景抒情的诗句(100句)

2023-06-09 15:08:1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借景抒情的诗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草舍津头市,菱歌柳外船。羁愁念前路,非为别离牵。

3、B.颔联诗人眼中地形似乎随波浪浮动,汉阳远山褪尽颜色而江水青绿。

4、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5、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6、还有很相似的一种写法,是作者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7、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

8、考场中的曾巩文言文汇编

9、古诗中常用“鹤”的意象表达对世外生活的向往,下列诗句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10、初唐四杰之王勃相关阅读

11、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没有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诗句采用白描手法,客观呈现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等景物,又将枫叶对比春天的花,更加红艳,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12、这首诗和上一首是同一时期写的,作者在结束漂泊流离的生涯,短暂获得一丝安宁之后,先是在上一首诗中表达了他的喜悦之情,紧接着就转喜为愁了。

13、两首诗歌在景物描写上各具特色,请比较二者的不同。

1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

15、A.《送北征》是一首早期的边塞诗,写外敌入侵,送友人北征杀敌卫国,全诗洋溢着立功疆场的豪情。

16、A.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17、D.本诗诗句质朴绚丽,绘声绘色,画面感强,作者置自身于山水之间,托情感于草木之中,韵味无穷。

18、C.这首词用笔一丝不懈,叙事井井有条,剪裁史料要言不烦,理性思考与感情挥发互为表里,抽象的议论与形象的描绘交相辉映,不失为一篇杰构。

19、高考古诗、古文课内补充与课外练习

20、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二、迢迢牵牛星中借景抒情的诗句

1、(作者)苏轼 (朝代)宋

2、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3、谷翠林幽忘却愁,曼舞柔纱珠碎落,

4、▍编辑:Wulibang(ID:2820092099)

5、某种壮怀、豪气,非要借助哀境的反衬,不足以倍增光彩。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今天婷婷姐姐以杜甫的诗歌为例,给大家讲讲“借景抒情”,小朋友们可以跟杜甫老师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哦!

8、(注释)①高邮:江苏省地名。②清代陈廷棹评:“……除西湖老僧《点绛唇》外,鲜有佳者……其中一片化机,未可浅视。”③西湖长:掌管西湖的人。

9、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10、这首诗是杜甫在结束奔波流离的生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

11、译文:残雪凝聚的余晖投射到画屏之上,散发出阵阵寒意。夜里三更时分,远处却传来笛声。夜深人静,月色于无人处也好像朦胧起来。

12、从题材上看,两首诗歌都属于山水田园范畴。从所抒发的情感看,第一首抒发的是,第二首抒发的是。

13、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③。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

14、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15、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16、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

17、A.“使一曹三马”分析诸葛亮之死造成的直接历史后果:再也无人能够扫平曹魏,复兴汉室,使司马氏集团如蛟龙之逢云雨,灭蜀、篡魏、平吴,建立了统一的晋王朝。

18、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19、比如:我们相互依偎在柳树下,柳枝们在温柔地相互缠绕。

20、③缘情布景:缘情布景指因情选景,以情染景,景由情出,情傍景生,情景交融。景物一旦着上了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也就意象化了,情中出景,景中寓情。

三、借景抒情的诗句

1、柳岸莺飞影掠波。一树芳花风吻过,

2、再用心品味“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人生漫长又曲折,功名富贵犹如过眼云烟,令诗人不由得期望回归田园,过上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4、古诗的语言是很精炼的,又常是含蓄蕴藉的,要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把握一首诗,的确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但是,我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熟知表现手法的内涵及运用,并结合具体的诗歌进行探讨分析,对提高学生的借景抒情古诗阅读鉴赏能力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5、(注)青帝:司春之神。

6、“鸣”和“啼”都是从远处听到时给人的感受,而杜甫这里用的“啸”字,则是近感。既有风急逼体的直感,又为全诗的情感的“哀”做了定性,不是一般的“哀”,而是凄厉的“哀伤”。

7、A.前诗中,首句雄起磅礴,“压”字写出北楼之高,“满”字则写出北楼上视野之开阔。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9、“借景抒情”根据眼前“风景”和作者“情感”的不同,又区分为: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4、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15、综上,要指导学生明确表现手法在借景抒情古诗阅读中的运用,首先要熟悉常见的表现手法的形式,并明了其内涵及适用范围。其次,还应扩大学生阅读面,指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对不同表现手法进行比较,总结归纳,提高其古诗阅读鉴赏水平。

16、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17、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18、赏析“斜阳暮草茫茫”一句的表达效果。

19、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20、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四、借景抒情的诗句小学

1、最后全诗做了收结,悲到极致了,极致的悲就是悲而不凉,哀而不伤。这一生总是如此坎坷,艰难苦恨致使白发爬满了额头。到这时候,却连一杯消愁的酒也不能再喝了。

2、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3、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

4、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④将已矣。

5、诗人往往借助描绘梦境或仙界来反衬现实。

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7、B.梦回故土,思乡难眠,无心读书,借酒浇愁,诗人描绘出此时寄居他乡的情状。

8、外面既刮着风、又下着雪,这副陌生的画面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既无风声,也无雪声。

9、译文:昨夜在巫山下过夜,满山猿猴,连梦里都仿佛听到它们的哀啼。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绿水上,我竟然敢在这时候下瞿塘。疾风将雨吹至南方,淋湿楚王的衣裳。我在高高的山岗,怀念那宋玉,为什么给楚王写出那么美丽的文章,看到这古迹,让我热泪满眶。

10、考场中王安石文言文汇编

11、命运的坎坷,生活的艰难,让我的白发一天比一天多,加上潦倒多病,最近连酒也不能喝了。

12、红花绿柳绽青幽。休闲野鸭随心欲,

13、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14、③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15、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是如何抒情的?

16、他日杂耕渭上①,忽一星飞堕②,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③,云雨动蛟龙。

17、A.标题点明了写作缘由,即诗人为将前往庐山谋生的小弟送行。小季,指排行最末的弟弟。

18、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19、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20、“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五、李白借景抒情的诗句

1、投稿网站:http://www.zgycwx.com

2、暴雨就像是个深夜闯入豪门香闺中的浪子,来得突然,去得也快。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想象,是虚写,“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互诉衷情。

4、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5、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6、译文: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7、⑤景略情在:有些诗词表面看来全是抒情,细读诗作应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而直抒胸怀。

8、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9、具体来说,诗歌的虚实主要包括以下三类:梦境与仙界、回忆与联想、想象与比喻。

10、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1、律诗的前四句,写西汉时的“天之骄子”匈奴,正在白草连天、荒原落日的塞外射猎示威,哀景写得十分凄烈。但下面笔锋一转,别开洞天:“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这后四句,写边防将士的昂扬斗志,风格豪放,气宇沉雄,令人鼓舞,一点也没有愁眉苦脸的样子。但是,这样的豪情正是借助于前面的哀景反衬出来的。

12、首先我们学习一下“以乐景写乐情”,比如杜甫的《绝句(其一)》。

13、抒情方式,是指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法,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

14、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15、数声好鸟不知处,千丈藤萝古木昏。

16、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17、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8、郊原草树正凋零,历历高楼见杳冥。鄂渚地形浮浪动,汉阳山色渡江青。

19、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0、问:这首诗的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