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用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100句)
一、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2、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3、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隐娘说: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
7、在诗中,诗人通过写家书这个场景,来表现思乡之深。洛阳城里起秋风了,勾起了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他写下一封家书给捎信的人带回家,想说的话太多了,捎信人要出发时,又赶紧拆开信,又写上几笔,再还给捎信人。寥寥数语,却耐人寻味。
8、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望乡情。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0、翻译: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11、诗人在旅途中,他早早的起来赶路,残月挂在天边,村店的野鸡叫了,板桥上弥漫着清霜,都是旅人的足迹。槲叶飘落,枳花绽放,令我想起了家乡,遥想着野鸭大雁,早就挤满了河塘。
1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13、诗人在漂泊羁旅中,看到北固山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景色,触发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
14、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
1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16、文字传承思想,阅读启迪心灵
17、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18、解读: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19、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20、《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二、王安石用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1、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
2、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时读这首诗,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来自于诗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作者)杜甫(朝代)唐
5、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7、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8、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9、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看似寻常最奇崛”,这句话在这首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10、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
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2、看到冬天的枯草又开始绿了,羁留在远方的游子也动起了思念故乡的感情,夜里梦见自己踏上了回乡的道路,可惜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梦就醒了!
13、解读: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古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1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15、《江岸秋思》唐·杜荀鹤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16、下雪了,我在想你!愿你有温暖入心
17、唐·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8、用故乡的小乔和流水还有人家来诉说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请采纳哦!
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0、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
三、古人用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1、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2、所谓“滞雨”即因雨而停滞之意,可诗的首句却不说“夜雨滞长安”,反而说“滞雨长安夜”,于是,“雨”也因“滞”字多了几分厚实、缠绵的质感,让人觉得有无法排解的凝重。有雨的夜向来最引人迷醉,最让人动情,因为夜晚、雨水总是让人与怀念结合起来,这怀念因夜而深远,因雨而厚重。更为重要的是,有雨的夜总是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属于倾听的。
3、出处:唐·李白《静夜思》,
4、《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5、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7、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8、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刘基
9、隐娘说:所谓“滞雨”即因雨而停滞之意,可诗的首句却不说“夜雨滞长安”,反而说“滞雨长安夜”,于是,“雨”也因“滞”字多了几分厚实、缠绵的质感,让人觉得有无法排解的凝重。
10、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秋思陆游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余光中的就是一首和好的思乡诗啊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2、隐娘说: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13、——许廷鑅(héng)
14、王维在孟津住了十余年,久在异乡,忽然他乡遇故知,激起了是作者强烈的乡思,因此做此诗表达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
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6、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7、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18、《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19、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20、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4、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
5、《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6、白话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7、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8、《渡江汉》唐·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滞雨》唐·李商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9、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欧阳修
10、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1、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12、(作者)王昌龄(朝代)唐
1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14、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1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6、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
17、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1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人直抒内心的矛盾心理,将对家乡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离家乡越来越近时,是不是也如诗人一样,反而心里害怕起来。
19、还是“明月何时照我还”,
20、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五、表达友谊之情的古诗
1、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2、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3、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唐·张九龄《西江夜行》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7、第二句继续写闻笛,比上句写得更飞动,场面也很大。“散入东风”承上句“暗飞声”,启下“满洛城”。诗人当户凝听,盈耳的是嘹亮的笛声,拂面而来的是骀荡的东风,诗人遂想象到,不知从何而来的笛声正是由春风送入自己耳膜,春风也定将笛声传遍洛阳城。诗人借助了“东风”;试想,一只玉笛,无论笛声怎样嘹亮激越,都不能把它当作嗤嗤轰轰的晨钟暮鼓来写。诗人借助“东风”,作了笛声“散入东风”的合理想象,随之又有“满洛城”的合理夸张,这使全诗的场面和气势显得非常空阔远大。
8、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思归心切而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9、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家乡有很重的感情,古人多会用诗来寄托思乡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非常多。
10、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11、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
12、鉴赏: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3、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4、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15、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16、0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
1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8、鉴赏: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1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0、翻译: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