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伟大的悲剧中的人物的品质(100句)

2023-02-14 18:10:1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伟大的悲剧体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句子

1、张晨:文中合理的想象,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冷静的议论,都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2、攀登安第斯山对正常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体能的极限考验,为什么这群盲人要攀登这座山呢?

3、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4、理解并体会探险与科学幻想在人类科学发展历程中的伟大价值。

5、1、他心中惦记着祖国民族、朋友、妻子,有着无私的爱。

6、斯科特一行人的南极探险以悲剧收尾,却给人以震撼,他们的精神影响着人们,因此作者说这个悲剧是伟大的。请小组交流、探讨其“伟大”表现在哪里。

7、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辅导微课视频

8、《伟大的悲剧》中的探险者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了无所畏惧,坦然面对的高贵品质,值得歌颂;《山永远在》中的盲人,心中有梦想,并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称颂。

9、胡君华:“第二个到达”指向的是功败垂成的悲剧。

10、劳伦斯•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11、陈郦敏:以文学笔法再现历史,可以使文学性更强,更感染人。

12、拽(zhuài)无垠(yín)癫狂(diān)凛冽(lǐnliè)吞噬(shì)

13、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在1912年,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筋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牺牲的故事。

14、明确:“没有人去和他握别”,是他们害怕自己承受不了和队友生离死别的痛苦,害怕自己因感情崩溃而会阻止奥茨英勇无畏的选择。

15、“国旗”乃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乃斯科特内心感觉,表现了斯科特的无奈和沮丧。

16、这实在是一句至理名言,对于未来,有目标和没有目标是很不一样的。有一个奋斗方向、努力追求的结果,也许离那个目标尚远,但稍稍接近了一点的事实,便有了落到实处的心理回馈。“山永远在”这句话很重要。有这句话,意味着还有登攀;没有这句话,也就等于说放弃、终止,也就不会再有奋斗、争取了。

17、生:因为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提前到达了南极。

18、陆飞菲:“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带着蹒跚的步履。”

19、房仕兰:接受了来自对手的送信任务,“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任务作证,而这一项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这样的人格是伟大的。

20、(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二、伟大的悲剧中的人物的品质

1、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2、(3分,言之成理,意思对即可)

3、条件如此恶劣,斯科特一行仍然坚持他们的信念,你从中总结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将具体描写他们的句子勾画出来,用精练的词语概括一下人物的特点。

4、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在文中的哪一部分体现的(找主旨句)?有何作用?(点明主题)

5、到达极点(1)——接受任务(2—3)——埃文斯、奥茨相继死去(4—10)——最后时刻(11—16)

6、⑦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7、将“增加”改为“提高”或“提升”。

8、(5)“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9、癫狂:精神错乱,言语或行动异常。

10、杨瑞瑞:文中几次用到了“绝望”这个词,“绝望”是斯科特一行人内心的真实呐喊,是探险路上的艰难困境,是濒临死神的心理刻画。它注定了此次探险的悲剧,也照应了标题“悲剧”。

11、毛梦杰:憾失荣誉的痛苦,对未来生命的担忧,生命不能掌控的绝望。

12、文中加点的“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13、明确:“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过往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虚无缥缈,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14、丁洁莹:悲剧由命运书写,英雄用不朽精神翻拍。

15、陆飞菲:他们在冲击极点角逐失败之后,表现出的人格是伟大的。

16、陈郦敏:“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17、准确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知科学精神。

18、徐杰老师:第三个话题:这一个“伟大的悲剧”。当时作者并没有与探险队同行,但我们今天读来却身临其境。请大家浏览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能表现得如此“真实”?

19、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20、徐杰老师:李鸿妹,请晒一下留言小结。

三、伟大的悲剧句子赏析人物的精神品质

1、颁奖词:集伟大与悲剧于一身,在面临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时,他失败了,这一次失败让他跌倒再也爬不起来,但他始终坚持,在生命的尽头与命运做着殊死抗争。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一行人内心怎样的复杂情感?

3、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

5、为什么说“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6、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后,教师指名学生答出。

7、了解课文大意,用四字短语梳理脉络情节。

8、(3分)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奔向南极点,却发现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斯科特决定为完成阿蒙森的业绩作证。(意思对即可)

9、(1)以拟人化手法写出挪威国旗似乎在炫耀威力,显示威风。(2)①吞食②极度疲劳(2)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3)比喻虚幻的事物。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11、师:(过渡)刚才的日记,每一篇,都让我们热泪盈眶,我们再来读一下第四则日记。

12、B、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13、曹蕾:自己处于极大的痛苦中,还要去为他人作证。

14、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侧重学生的自我感知、自我体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5、D.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

16、让学生课前预习,搜集资料。

17、理解课文中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素养)

18、丁洁莹:“努力”变成“徒劳”,“千辛万苦”显得“可笑”,赘述“几星期、几个月、几年”更显希望累计的时间漫长,而今却成“癫狂”。命运使得他们与梦想失之交臂。

19、曹蕾:失去了杰出的科研人员,是世人的悲剧。

20、师:这场悲剧无人目击,读起来却犹如身临其境。为什么呢?其实作者在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如日记,力求真实、有据可查,事件经过,相当完整。这就是传记文学的特点真实性、完整性。(板书)真实性、完整性。

四、伟大的悲剧每个人的精神品质

1、团结关爱的品质是伟大的,因为埃文斯精神失常后,队友们没有放弃他,奥茨为防止拖累队友,主动出走赴死;

2、不好。因为原句通过“却”强调后者——队员们临死前的表现。更突出了探险队员们视死如归,勇于为探险事业奉献的英雄气概。

3、透过这个悲剧,增强学生追逐梦想的信念,培养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4、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速度。

5、杨瑞瑞:为科学梦想而探险,可最后未能将探险梦想进行到底。

6、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7、此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把握关键句子,对个别句子要通过读准语气、语调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传达出自己的体会。阅读要用心灵去读。

8、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英国海军上校

9、生:悲在失败、悲在死亡

10、因为,他们活了一辈子,这座对他们来讲充满神圣意义的安第斯山,却从来没有去接触,去实地感受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于是,就有了这次行程。盲人们每三个人结成一组,一个仍残存些许视力的盲人走在前面,两个全盲的在后边,他们三人通过手里握着的长木棒,联结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脚和手,实实在在地感觉这座大山。

11、张晨:因为缺少实战经验,选错了方案,使得探险队全军覆没。

12、(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13、四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14、“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这种希望”是指什么?

15、这句话是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来写的,表达了斯科特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一说法。

16、“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17、理由:他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即使死亡与恐惧把他包围,他也没有放弃希望。在令人心痛的结局面前,他毅然接受了对手给他的任务。

18、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19、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20、王冬梅:因为他选取了斯科特的一部分日记。

五、伟大的悲剧颂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1、徐杰老师:我赞成陈郦敏的发言。

2、结合第④段思考,为什么说“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

3、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但茨威格却能关注一位失败者,他倾注了全部感情来写这个悲剧,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英雄们的足迹烙在了南极的土地上,英雄们的名字镌刻进了历史的记忆。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探索这个星球的奥秘是会永不停歇的。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5、D、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6、他们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他们为父母排忧解难、帮父母照顾弟妹、代父母担当家庭责任;他们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奋发有为。通过树立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弘扬励志成长、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7、──斯科特坦然面对失败,并忠实接受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可敬可佩。

8、这篇课文较长,学生如何把握好课文的主要内容成了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本课在教授中,通过引导学生品味细节,以细节作为突破口,抓住文题关键词“悲剧”“伟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的伟大精神,体现了长文短教的教学思路。但不足之处在于,朗读时间远远不够,这是在以后教学中需注意的地方。

9、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

10、要求在课堂上完成的拓展练习应该改为课后作业,否则整个教学过程有些前松后紧。

11、《伟大的悲剧》是选自茨威格《夺取南极的斗争》的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想象力而写成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斯科特海军上校日记。(出示幻灯片)

12、忧心忡忡(chōng)

13、杨瑞瑞:作者在“斯科特日记”的基础上加以叙述和描写,加入了主观的理解与想象。

14、D.厄(è)运吞噬(shì)

15、(1)画线句①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16、张晨:埃文斯应该是“精神崩溃”。

17、“鲁莽”一词本来指做事草率,不加思考。这里是贬义词褒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怜惜之情。从大自然方面来看,他们是“鲁莽”的,而在人类的眼中他们却是真正的英雄。

18、王冬梅:能够尝试征服南极是伟大的。

19、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微课视频

20、诚信,有绅士风度,勇于言败,坚毅,执着,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