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爱国诗四句(100句)
一、陆游的爱国诗
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2、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3、《关山月》:“和戍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释义:天子亲临殿栏赐予列侯印,将军佩着印绶走出明光宫。
6、中国古代诗歌中,每当国难当头、民族危殆之际,家国情怀总会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将其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事实上,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了陆游60余载的创作历程,而且几乎融入他的全部生命,成为放翁诗词的主线与灵魂。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就曾感言:“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7、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8、诗中运用夸张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国统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热爱祖国、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国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
9、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诗选:
10、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11、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12、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13、《沈园》乃陆游触景生情之作,此时距沈园邂逅唐氏已四十余年,但缱绻之情丝毫未减,反而随岁月之增而加深。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结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齐东野语》曰:“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又赋二绝云:(引诗略)。盖庆元己未也。”据此可知,这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己未(1199年),是年陆游七十五岁。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15、释义: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16、如此“风雨大作”的夜晚,诗人孤身在房屋内“溪柴火软蛮毡暖”,并且还“我与狸奴不出门”!狸奴就是猫,众所周知,宋人爱好养猫,而陆游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猫奴。这句“我与狸奴不出门”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与猫结合在一起,愈发衬托得“风雨大作”的恶劣和房间内的“暖”。
1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8、《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
19、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2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二、陆游的爱国诗四句
1、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2、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传。
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4、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5、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现状1:见闻临安的腐败——现状2:想象遗民的痛苦——展望3:分享收复的喜悦。
7、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8、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南北朝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9、释义: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10、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心头枨触,成此二诗。
1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联系方式:13065507477;马超
13、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几经调动再回到成都时,范成大也以四川制置使的身份来到这里,旧友异地相逢,十分亲热,常在一起饮酒酬唱。陆游原本豪放不羁,这时因抗金的抱负与个人的事业都受到挫折,更是借酒浇愁,放浪形骸。因他“不拘礼法”,被一些人讥为“颓放”(《宋史》本传),并于淳熙三年被罢去知嘉州的官职。陆游索性自号“放翁”,表示对抗和蔑视的态度。但尽管他外表上旷达颓放,饮酒寻乐,内心却常常充满了忧患、愤慨和悲哀。
14、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15、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1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7、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18、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9、胡贼说梦妄想永占中原,岂知上天桔我大宋兴泰。
20、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三、陆游的爱国诗名句
1、大风好似卷起江湖,下雨黯淡了村庄,四面山上被风雨吹打的声音,像海上的浪涛翻卷。
2、释义: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3、ABOUTTHEAUTHOR
4、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5、陆游爱国诗词中的精典语句
6、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9、白发将军虎老雄心犹在,收复西京捷报昨夜传来。
10、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
11、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12、《示儿》宋代: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关山月》宋代:陆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3、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4、隆兴元年(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平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15、在他所作的爱国诗篇中选录这些,足可见其许国丹心,至死不渝。
16、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17、全诗意境宏阔、意象奇幻、笔力豪健、气势恢宏,表现了作者赤心报国的高迈志向。当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早年读罢此诗,遂将陆游引为精神知己。
1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9、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陆游28岁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第居位于秦桧孙子秦埙之上,由此惹怒了宰相,在榜单上报时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才被朝廷起用,但还是因力主抗战,被主张投降议和的奸臣张焘等人所压制陷害。宦海浮沉,两起两落,陆游始终找不到报国的机会。
20、如此多变,每每都能神似盛唐之音,令人叹为观止。今天咱们就来欣赏陆游的两首组诗,这两首诗是陆游的经典爱国诗篇,其中一首脍炙人口,另一首却少有人知。且先读这两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四、陆游的爱国诗20首
1、《绍兴乡土成语》在杨乃浚老师、陆纪生老师、王云根老师等十几位方言学者的指导下,已完成初稿,这是一部集三万余条的乡土成语,六十余万字的方言解读,将为绍兴方言的传承,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此书由马超先生主编,正在校对中。期待您的合作。
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3、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4、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5、陆游的这首《示儿》,编排在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6、《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8、这两首诗是陆游六十余岁时被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时所作,用以表达诗人廉颇未老、报效国家、收复故土的爱国情怀。这两首诗风格虽未变化,但题材内容却是一变,同样呼应题目额“风雨大作”,第一首是撸猫取暖,第二首却是入梦纵横沙场的金戈铁马。
9、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10、这是陆游于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10年)写的一首绝笔诗,寥寥二十八个字,把诗人忧国忧民死不暝目的爱国情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失地未收复,祖国未统成了诗人至死难以消除的胸中块垒。
11、直到48岁那年,川陕宣抚使王炎邀请他在幕中襄理军务,陆游才有了报国尽忠的机会。他一身戎装,坚守边疆,为王炎出谋划策,他被将士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所感染。这个时期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唯报国。”
12、1125年,陆游生于江南名门望族、藏书世家。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出生第二年,金兵攻占了北宋的首都汴京,陆游随父四处逃难,目睹了北宋统治者的荒淫无能。在投降派的主张下,北宋统治者一味地议和、投降,眼看祖国的大好江山被金兵吞噬、占领,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而无计可施。在爱国情怀十分浓厚的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13、陆游作这首词时,已年近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14、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15、先来欣赏上第一首,前两句“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以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雨瓢泼的,巨大的波涛汹涌之声,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令人如同身临其境。仅从这两句,就已兼具李杜笔法。
16、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唐王维《少年行四首》
17、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18、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19、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是当时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精神力量。其经典诗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是陆游68岁时留下的一首爱国诗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0、高级教师。嘉兴市名师,浙江省首批小语名师培养对象,第二批“浙派名师”培养对象。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业余爱好读书与写作。
五、陆游的爱国诗有哪些五年级
1、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2、由于受到奸臣陷害,陆游被贬,蛰居绍兴。即便如此,陆游也一直坚守着报国信念,不忘洗雪国耻之心:“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陆游报国壮志的愿望却再没有实现的机会,在他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家仇国恨,以血泪之遗憾,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长歌行》:(节选)“人生不作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孤城。”
4、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5、陆游的两首爱国诗及其他
6、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7、资料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8、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9、其诗既有李白的雄奇奔放,又有杜甫的沉郁悲凉,意境宏阔、气象浑成、文辞清丽、格调高昂,将“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的爱国主题阐释得深透妥帖,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酣畅。
10、战事又起,战鼓号角声面对着风显得格外悲壮。烽火连天,明明灭灭隔江相望,如烟往事,遥想起孙权、刘备在此地共商破曹大事。当年孙刘联军的军容啊,银戈金甲千里都闪着光芒。军士野宿,万灶烟腾,正如同今日宋军一样。
11、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1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江东一带据有险要形势的地方,第一要数像屏障般雄伟的镇江。山挽山,山连山,就像画图般莽莽苍苍,云渺渺,水隐隐,景色美处耸立着高高的楼房。
14、十月四风雨作僵卧孤村自哀尚思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示》死原知万事空悲见九洲同王师北定原家祭忘告乃翁关山月戎诏十五军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军今白发笛谁知壮士沙空照征骨原干戈古亦闻岂逆胡传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秋夜晓篱门迎凉三万河东入海五千仞岳摩遗民泪尽胡尘南望王师书愤早岁知世事艰原北望气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散关
15、写到这里,我产生了一个问题:陆游晚年,据说长期住在老家山阴(绍兴),但作为高官,应该经常出入杭州(南宋首都临安)开个会什么的,他不可能不看到“西湖歌舞”“游人醉”现象,但他没有写出来(至少我没有读到过这方面的诗)。我对此的解释是:并非不见,但不能也。
16、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17、陆游的万首诗词中爱国诗篇占了很大份额,其中读来震憾人心的精典语句随手可拾。但限于篇幅,现撷选部分或全诗或节录与读者共享。
18、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1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0、病体虚弱消瘦,以致纱帽帽沿都已宽松,不受重用只好客居在与之相隔万里的成都江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