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原文带拼音(100句)
一、鹊桥仙原文
1、“闲去闲来几度”从这两个“闲”你感受到了什么?
2、2021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诗歌《鹊桥仙·赠鹭鸶》全解析
3、①春晚,即晚春,暮春时节。
4、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5、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6、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
7、《鹊桥仙·岳云》年代:宋作者:无名氏湛湛长空,乱云飞度,吹尽繁红无数。正当年,紫金空铸,万里黄沙无觅处。沉江望极,狂涛乍起,惊飞一滩鸥鹭。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鲜衣怒马少年时”意指美好的意气风发的青年时光;“不负韶华”来自一首古诗,劝谏人们不要辜更多关于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乱云飞度,吹尽繁红无数。”应该出化用秦观的《点绛唇》“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而万里黄沙无觅处。又使人想到“渚清沙白鸟飞回”和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后面惊飞一滩鸥鹭。肯定就是李清照的逸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8、秦观观其姿容既美,出语真诚,遂亮明身份,艺妓又惊又喜,殷勤款待少游,遍歌淮海乐府。秦观与她缱绻数日,临别之际,艺妓表达了侍奉左右的心愿。秦观答应她,将来北归重逢,便是于飞之日。一别数年,秦观竟死于广西的藤县。艺妓行数百里为秦观吊孝,哀恸而死。
9、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10、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11、陆游是在他四十六岁时来夔州任通判的,途中曾作诗道:“四方男子事,不敢恨飘零”(《夜思》),情绪还是不错的。两年后到南郑的王炎幕府里赞襄军事,使他得以亲临前线,心情十分振奋。他曾身着戎装,参加过大散关的卫戍。这时他觉得王师北定中原有日,自己“英雄用武之地”的机会到了。可是好景不长,只半年多,王炎幕府被解散,自己也被调往成都,离开了如火如荼的前线生活,这当头一棒,是对作者的突如其来的打击可以想见。以后他辗转于西川各地,无路请缨,沉沦下僚,直到离蜀东归。由此看来,他的岁月蹉跎之感是融合了对功名的失意、对时局的忧念:“况半世、飘然羁旅!”从这痛切的语气里,可以体会出他对朝廷如此对待自己的严重不满。
12、⑴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以欧阳修《鹊桥仙·月波清霁》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此词为变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鹭鸶(lùsī):水鸟的一种,即白鹭。颈细长,嘴长而尖,头顶后部有一缕白色的长羽毛,以食水中鱼虾为生。
13、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14、③故山犹自不堪听,意思是即便在故乡,听到这杜鹃的鸣声也够难受的。
15、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16、⑻听:听任,任凭。听君:一作“任君”。
17、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18、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19、原文: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翻译:云彩在天空变幻出千百种奇巧的样式,牛郎、织女守候在遥远银河两岸,每年只在七夕的夜晚相会,可这相逢就如同秋风和露水般的交溶,胜过了人间那些日日相守,却不懂珍惜的人间伴侣。这刻缠绵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绵绵不绝,这如梦似幻的短暂欢会,却最终还是要结束,牛郎、织女恋恋不舍的各自踏上归去的路,在心中相互劝解:我们的真情已至死不渝,天荒地老,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20、特别提醒:打卡详情,请看(阅读原文)。
二、鹊桥仙原文带拼音
1、(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此题不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这首词表现出来的整体语言风格。辛弃疾的词风,既有沉雄豪迈,又不乏清丽明快。作答时抓住本词的重点语句“来吾告汝”“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虾跳鳅舞”,可见本词并非辛词一贯的沉雄豪迈,而是清新明快的词风。明确本词的语言特色后,结合诗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并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3、说的是年轻人必须要怀有爱国之心,一个风华正茂,且有着远大理想的年轻人,应该以保卫自己的国家,怎么能容许敌人侵入自己的国家,怎么忍心让人民、亲人陷入与战火之中呢!
4、⑶主人:作者自称。怜:爱。汝(rǔ):你,指白鹭。
5、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翻译: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6、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7、《鹊桥仙》的全文如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翻译:;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9、这首词构思荒诞,但其中藏有天真的生活趣味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在结构上,以人劝鸟构筑全篇的基本骨架,形式上虽打破了词上下片分段的常态结构,但上下片在意思上实有所转折。全词语言通俗,口语化,毫不雕饰,一改辛词中大量用典之风。通篇运用拟人手法,读来大有深意。
10、作者:戴复古新荷池沼,绿槐庭院。檐外雨声初断。喧喧两部乱蛙鸣,怎得似、啼莺睍睆。风光流转。客游汗漫。莫问鬓丝长短。即时杯酒醉时歌,算省得、闲愁一半。
11、金风玉露之夜,良人相聚于银河只畔,堪称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俱全,词人借言此番情景烘托出牛郎织女间美好的感情,歌颂了他们圣洁、坚定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语出李商隐的《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一样的美好交映之下,尽显牛郎织女不灭之爱的高尚纯洁与超凡脱俗。
1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4、①本词语言多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清新明快,句式整散结合,和谐统一。
15、纤云:轻盈的云彩。
16、村子东边有一户人家在娶妻,西边有一户人家出嫁的女儿回来省亲,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千顷稻花飘散出清香,这是一个个夜晚,费尽满天的清露酿造而成的啊!
17、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到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无论是古代或现代,“乐”字都有两种常见的用法:一是用作名词,意为“音乐”。一是用作形容词,意为“快乐”。但“仁者乐山”的“乐”却有所不同。这句话见于《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说:智慧的人爱好水,仁德的人爱好山。两个“乐”字都是带宾语的动词,意为“喜好,爱好”。
18、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9、⑼一缕:指白鹭顶部的白色羽毛。
20、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三、鹊桥仙原文及翻译拼音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纤薄的云彩变幻着精妙的图案,飞驰的流星传递出精心的恨憾。牛郎和织女悄然无言,各自横越过漫长的银汉。秋风白露中的相会虽然短暂,却胜过人间无数寻常的白天夜晚。
3、②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第二人称“汝”“君”称之,以“来”字呼之,词人好似抚摸着白鹭说着悄悄话,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显得自然而亲切。
4、在远远那片白色沙岸,在水中那个青泥小岛,有许多虾在跳,泥鳅在舞。你可以飞去那里随意觅食,饱了才飞回来。当微风吹动你头顶上那根长长的羽毛,我就来迎接你。
5、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今晚我悄悄渡过了遥远无边的银河。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6、róuqíngsìshuǐ,jiāqīrúmèng,rěngùquèqiáoguīlù。liǎngqíngruòshìjiǔchángshí,yòuqǐzàizhāozhāomùmù。
7、当时他已五十岁了。辛弃疾的上饶新居,筑于城西北一里许的带湖之滨,登楼可以远眺灵山一带的山冈,所以他把自己的楼屋起名为集山楼(后改名雪楼)。
8、己酉:即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词人此时闲居带湖。
9、作者:刘克庄有时块坐,有时扶起,门外草深三尺。山禽肯唤我为哥,句句道、哥行不得。此儿害跛,群儿拍手,次第加公九锡。不消长坐短辕车,但乞取、一枝鹤膝。
10、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11、注释:泉泸,村名,位于历城仲宫镇。济南万亩桃花园就在此地。
12、陈廷焯比较推重这首词。《白雨斋词话》云:“放翁词,惟《鹊桥仙·夜闻杜鹃》一章,借物寓言,较他作为合乎古。”陈廷焯论词重视比兴、委曲、沉郁,这首词由闻鹃感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曲折婉转地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在构思上、表达上是比陆游其它一些作品讲究些。但这仅是论词的一个方面的标准。放翁词大抵同于苏轼、辛弃疾之作,虽有些作品如陈氏所言“粗而不精”,但还是有不少激昂感慨、敷腴俊逸者,扬此抑彼就失之偏颇了。
13、纵观全词,作者先绘景,渲染气氛,再用对比托出杜鹃夜啼,接着写啼声引发的感受,最后通过联想,表达人生的感慨。可谓结构细密,层次分明。作品深沉凝重的情味,凄切悲凉的格调,令人品赏难尽,感慨不已。
14、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15、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16、鹊桥仙·纤云弄巧宋代: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通:渡)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17、xiānyúnnòngqiǎo,fēixīngchuánhèn,yínhàntiáotiáoàndù。jīnfēngyùlùyīxiāngféng,biànshèngquèrénjiānwúshù。
18、下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杜鹃,又名杜宇,这种传说中古代蜀帝灵魂的鸟,常在夜间啼叫,其声凄厉悲凉,往往触发旅人思乡之情。杜鹃这种“悲鸟”,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啼鸣,更加使人感到愁苦不堪。接着下片就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
19、上了路,就天天走总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20、②杜宇,杜鹃,总在春末时候叫,叫声似“不如归去”。
四、高中鹊桥仙原文
1、作者:李之仪风清月莹,天然标韵,自是闺房之秀。情多无那不能禁,常是为、而今时候。绿云低拢,红潮微上,画幕梅寒初透。一般偏更恼人深,时更把、眉儿轻皱。
2、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3、特别是尾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既写出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4、《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
5、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一句议论句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6、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7、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8、炎热的夏季我在松岗中躲避酷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这样的来来回回已经有多少次了?喝醉了酒扶着嶙峋的怪石,注视着眼前飞流直下的瀑布,醉眼朦胧中,突然发现,这原来是以前醒酒的地方。
9、溪边的白鹭呀,我来告诉你:溪里的鱼儿已经寥寥可数了。我固然爱护你,可你也该怜惜鱼儿,我们大家之间要快活相处才对。
10、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11、原文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译文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12、Tips:今天的唐诗领读就到这里啦。
13、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1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5、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16、《鹊桥仙·赠鹭鸶》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词人把白鹭招来,郑重其事地告诉它:溪里的鱼儿悠然自得,供人游赏,令人愉悦。我爱惜你白鹭,你白鹭也应爱惜游鱼,不要去吃它们,要欣然相处。表达了对游鱼的爱怜,抒发词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对“虾”“鳅”之类的厌恶。全篇运用拟人化手法,通过与白鹭的对话,对鱼儿和虾鳅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表明了词人爱憎分明的态度。
17、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18、⑹青泥别渚(zhǔ):别处的青泥洼地。渚,小洲,水中小块陆地。
19、作者: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20、接着写织女渡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
五、虞美人鹊桥仙原文
1、⑵堪数:不堪一数,言溪里鱼儿已寥寥无几。
2、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鹊桥上怎忍心把归路回看。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陪相伴!
3、这首词活泼风趣,借与白鹭的对话,表现出作者美好的生活情趣。
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就是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正如朱熹在《论语集注》所说:“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圣人智仁双全,,作此形容的专利权非他莫属。
5、原文《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宋代〕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6、⑺剩有:尽有,多有。鳅(qiū):泥鳅,一种圆柱形的黑色鱼。
7、下片多言两人依依难舍之情:“柔情似水”,短短四字即写尽相会之缠绵,难舍难离之情暗伏其中,当相聚的喜感与近在眼前的别离交织一处,此倏尔即逝的相聚便显梦幻而短暂,让人不禁心生离别之伤,随着这感情的自然流露,苦别的“佳期如梦”便应运而生。此中八字堪言精炼而扣人心扉。而别意正起,词人又言:忍顾鹊桥归路!此时,词的感情基调已然由相聚之喜转入别离之伤,但词人未将笔调纠停于四目相对的柔情万丈,而侧言二人的难舍难离,但也不直言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却有无限惜别之情,无限辛酸,别离的苦楚便跃然其中。
8、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的来历,一说是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词牌名由此而来。还有一种说法是,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以上两种说法都说明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神话有关。古时候,关于“鹤桥”的神话,以东汉的《风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到唐代的时候,民间的传说更加普遍,很多士人都曾吟咏。此调也是这段时间产生的。
9、A.上阙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10、迢迢:遥远的样子。
11、纵观全诗,词人集抒情议论于一炉,借上空飞星谱尘世深情,叙写了牛郎、织女相爱的神话故事,讴歌了他们诚挚、圣洁而坚贞的爱情,抒情上则峰回路转,哀而不伤。
12、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此词用情深挚。
1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曾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六十八岁病逝。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百二十九首。
14、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15、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1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通:渡)
18、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19、秦观(1049~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1086~1094年)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其散文长于议论。有《淮海集》。
20、《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不是辛弃疾所作。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原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白话译文纤薄的云彩变幻着精妙的图案,飞驰的流星传递出精心的恨憾。牛郎和织女悄然无言,各自横越过漫长的银汉。秋风白露中的相会虽然短暂,却胜过人间无数寻常的白天夜晚。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鹊桥上怎忍心把归路回看。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陪相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