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边塞诗人有哪些人王维(100句)

2023-04-16 09:56:1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边塞诗人有哪些

1、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2、这是一首纯粹写景的边塞诗,对于边塞雪景的描写独具一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千古名句。整首诗让人感受到漠北高寒中的美丽雪景。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4、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5、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

6、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7、《使至塞上》有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观让人感受到了在浩瀚沙漠中,狼烟直上,一望无际的地平线上,遥遥落日正在缓慢落下的单调而又坚毅边塞生活,以景衬情,情在景中,不言而喻。高适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也是唐朝时期的大诗人,还当过官的那种,他的边塞诗也是十分多,例如《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诗词,他的诗代表着他那肆意豪放的平生,以及盛唐时期的奋发进取的精神,大多歌颂了将士们英勇杀敌,保卫国土,将功伟业的壮志豪情,虽然军旅生活艰苦,但仍然向往着报效祖国,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

8、边塞诗代表作品:《从军行》、《关山月》、《塞下曲》。

9、《从军行七首·其七》: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10、边塞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其他如王之涣、王翰、崔颢、刘湾、张谓等也较著名。中唐卢纶、李益也有些格调苍凉的边塞绝句

11、|古典文学|诗词|古文|国学|

1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回复:公务员,领取(公考资料包)

14、品一首诗词,与古人邂逅

15、高适:字达夫,渤海修(今河北沧县)人,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高适诗中的优秀作品大多数都作于北上蓟门、浪游梁宋时期。他在蓟门时期,写了《蓟门五首》,他在梁宋创作了他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作《燕歌行》,这也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现实主义的杰作。

16、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17、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18、第二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

19、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20、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二、边塞诗人有哪些人王维

1、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2、清人方东树推崇这首诗说:起势翩然,关西句转收,浑脱沉转,有远势,有厚气,此短篇之极则。

3、中国最深情的九首宋词,再忙也要背下来!

4、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5、《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边塞诗人岑参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西元754年)八月出塞,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这首诗就是岑参送他前任的武判官返京时所写。此诗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已成为千古咏雪之名句。

7、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8、唐代宗时,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六岁。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产生原因:(1)由于边事和外事的增多,不少文人到边塞寻求建功立业的机会:(2)有些文人向往边塞风光和塞外生活,有机会到边地漫游:(3)有些诗人对朝廷的穷兵黩武不满。

1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12、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13、此诗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

14、这首诗写的是友人要去边疆,王维送别所作。阳关在玉门关南,和玉门关一样是当时通往西域的要塞。后两句是千古名句,从中也可以看出在人们心中,西域是比较荒凉的。

15、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16、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17、====================================

18、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19、唐代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2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之涣

三、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哪些

1、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2、岑参: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3、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4、这首诗是王维诗作中的名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联对账工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能代表王维诗歌的风格;这两句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5、李益祖籍甘肃武威,后迁居河南洛阳。约生于天宝十年,约卒于文宗太和初年,享年八十余岁,是唐代最长寿的诗人之一。

6、边塞诗杰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焕,李翰等。

7、边塞诗是以边塞軍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创作的诗词。其特点是:诗的总格调,边塞軍民充满爱国精神和浪漫豪情。诗的风格,奔放雄伟,慷慨激昂。诗的内容,以边塞景色和战争场面为主。诗的题材内容以七言歌行为主,也有七言律诗。据统计,边塞诗唐以前不足200首,《全唐诗》收2000多首。

8、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738年)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首诗就是王维在去边塞的途中写的。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为了唐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近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赞之为“千古壮观”。

9、岑参(约715年—约770年),荆州江陵(有争议)人,唐代诗人,被誉为边塞派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1、其中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史学其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12、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13、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

14、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

15、 王之涣,字季凌,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善于描写边塞风光。他的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中最绝的是《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 其中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史学其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17、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18、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1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20、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四、著名边塞诗人有哪些

1、王昌龄、岑参、王翰、王之涣、高适。代表作品:

2、见到友人的侍妾,苏轼惊叹不已,写下一首词,安慰了世人一千年

3、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4、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5、古文|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古代风俗

6、自行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7、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8、此诗发兴高远,声调高昂,气势雄浑,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9、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10、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11、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12、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13、字达夫、仲武,唐代边塞诗人。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14、此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状况与紧张气氛,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

15、这首诗悲喜交加,最终还是以喜来衬托悲。夜光杯里荡漾着葡萄美酒,刚要品尝美酒,却听见马上琵琶声,放佛催促行军。后两句是广为传颂的名句,也吐露了边塞军人的悲哀和消极。

16、《关山月》是乐府《横吹曲》调名。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李白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表现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带来的痛苦。此诗气势博大,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

1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8、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19、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20、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冲突,揭示了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

五、边塞诗人有哪些人物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3、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4、☞回复:面试,领取(面试大礼包)

5、《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7、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8、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王之涣:是一个年辈较老的盛唐边塞诗人,只时可惜诗篇遗留下来的极少。但《凉州词》一首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他的另一名作则是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

10、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11、边塞诗人最为出名的无非是盛唐和中唐时期,其中王昌龄,岑参,高适最为出名,其中杜甫也有一些千古流传的边塞诗句原创,希望采纳

12、 王昌龄 字少伯,汉族,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以七绝见长,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其一》等。其中《出塞二首·其一》表现了保家卫国壮志雄心。

13、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颈联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1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岑参

1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7、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18、唐代边塞诗人包括但不限于:

19、边塞诗人最有名的代表当属高适和岑参。另外还有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代表作品: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等,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唐朝的王维是边塞诗的代表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老将行》等)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20、《使至塞上》有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观让人感受到了在浩瀚沙漠中,狼烟直上,一望无际的地平线上,遥遥落日正在缓慢落下的单调而又坚毅边塞生活,以景衬情,情在景中,不言而喻。高适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也是唐朝时期的大诗人,还当过官的那种,他的边塞诗也是十分多,例如《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诗词,他的诗代表着他那肆意豪放的平生,以及盛唐时期的奋发进取的精神,大多歌颂了将士们英勇杀敌,保卫国土,将功伟业的壮志豪情,虽然军旅生活艰苦,但仍然向往着报效祖国,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