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的诗《赞美》(100句)
一、穆旦
1、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
2、紧握一切无形电力的总枢纽。
3、一九七六年夏天,唐山大地震爆发,天津也受灾严重。巴金致信穆旦,同时也给穆旦的友人杜运燮等去信,打听穆旦的情况。“我等着平安的消息。倘使方便,请写几句话来,让我放心。”(《巴金全集》第二十四卷,245页)
4、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等待着,
5、这一群毫不有名。他们的文章出现在很快就夭折的杂志上,有二三个人出了他们的第一个集子。但是那些印在薄薄土纸上的小书从来就无法走远,一直到今天,还是有运输困难和邮局的限制。只有朋友们才承认它们的好处,在朋友之间,偶尔还可以看见一卷文稿在传阅。
6、“我们有一种共感,心的互通”
7、今天你摇摇它,优越地微笑,
8、HeneitherknewnorchosetheGood,buttaughtus,
9、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10、一九五三年初,穆旦、周与良夫妇从美国学成归来,途经上海,巴金、萧珊在国际饭店宴请他们。巴金自一九四九年九月辞去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社务后,又于十二月主持了一个小型的出版社,平明出版社,以出版世界文学的翻译作品为主,尤其是俄罗斯和苏联文学。巴金自己翻译的屠格涅夫、高尔基等人的作品,很快就由平明社出版了多种。
11、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12、《拜伦诗选》是2009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拜伦(英)。这本诗集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丑陋,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13、因为我听见了洪水,随着巨风,
14、姑娘,那只是上帝在玩弄他自己。
15、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16、我的心灵投资的银行已经关闭,
17、袁可嘉在《诗的新方向》中认为,穆旦“是这一代的诗人中最有能量的、可能走得最远的人才之一”,现在看来这一判断是准确的。穆旦是到达中国诗坛的前区了,带着新的诗歌主题和新的诗歌语言,只不过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迟迟得不来接近他罢了”。
18、11岁时,穆旦考入南开中学,在校刊上发文时,始以“穆旦”(有时也写成慕旦)为笔名,即将“查”拆成“木”和“旦”两部分,并易“木”为穆。
19、此外,他翻译的拜伦、雪莱、普希金等人的作品在翻译界有很高声誉,影响深远。
20、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二、穆旦的诗《赞美》
1、一九五四年四月,普希金的《波尔塔瓦》、《青铜骑士》、《高加索的俘虏》出版;十月,《欧根·奥涅金》出版;十二月,《普希金抒情诗集》出版;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加甫利颂》出版。诗人穆旦销声匿迹了,隐形之后化身为诗歌翻译家查良铮;诗歌翻译家查良铮,最初出现的时候,带来的是流传广泛的普希金诗歌。
2、穆旦的《赞美》是一首意象繁密朦胧,表达新奇怪异,情思深奥晦涩的诗歌。语文教材注解寥寥,教学参考书只收录了一篇介绍穆旦诗歌的评论文章,
3、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4、但是不!他并没有说。因为如果我的叙述泄露了一种虚假的英雄主义的坏趣味,他本人对于这一切淡漠而又随便,或者便连这样也觉得不好意思。只有一次,被朋友们逼得没有办法了,他才说了一点。而就是那次,他也只说到他对于大地的惧怕,原始的雨,森林里奇异的,看了使人害病的草木怒长,而在繁茂的绿叶之间却是那些走在他前面的人的腐烂的尸身,也许就是他的朋友们的。
5、从昆仑,喜马,天山的傲视,
6、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7、西南联大期间,穆旦所代表的“九叶诗派”轰动文坛。闻一多编写《现代诗钞》时,就曾破例选入穆旦诗11首,数量之多,仅次于徐志摩,可见穆旦在那时所受到的高度推举。
8、伯兰特·罗素:论拜伦式的忧郁
9、穆旦1918年在天津出生,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
10、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11、穆旦在芝加哥大学期间苦读俄语和俄罗斯文学,正准备翻译俄罗斯及苏联文学,与平明出版社的倾向不谋而合,自然受到了巴金、萧珊的热情鼓励。
12、乱世之中,他本可求一方宁静。但民族的危亡,始终让他不能安心当一避世文人,“不打日本鬼子无法消除心头之恨”。
13、不管我曾多年沟通这一片田园;
14、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15、唐克扬,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建筑与城市研究者,写作者,建筑设计师。策划“活的中国园林”(德国国家收藏馆,2008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意大利威尼斯,2010年),《气候》(武汉美术馆,2014年)等展览。
16、从感受的角度看,《春》是一首近乎完美的“天真之歌”。尽管掺杂有青春的迷惘,这首诗还是将青春和春天叠合在诗的隐喻中,把充满活力的青春作为一种生命机遇来加以颂扬。另一方面,《春》也是一首写作手法老练的“经验之歌”。通过悖论的使用,它有着自己的语言意志。对生存的危险,对命运的晦暗,诗人都有自己异常敏锐的预判。
17、穆旦诗歌在思想主题上,表现了对传统的叛逆,展示了灵和肉的冲突,也展示了一种亘在的暴力的二元对立,并以理性之光来透视人性,揭示人存在的荒诞感和绝望感,并勇敢地介入现实,关注历史传统与显示社会对自由生命的扭曲与损害。艺术方面,针对传统语言形式,进行陌生化的艺术更新,避用陈词滥调,炼出了一种明亮的、灵活的,能适应他的不断变化的情绪的语言。诗的内在结构也不是平衡的、和谐的,而是多声部的,多层次的,呈现出互相冲突,互相否定,互相纠缠的复杂状态。
18、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梁漱溟文化思想|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19、穆旦和金庸家世系浙江海宁查氏,其家为书香门第,穆旦是现代主义诗歌第一人,翻译家。金庸以妙手著文章,开创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20、静静地,我们拥抱在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那窒息我们的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三、穆旦的诗歌《春》
1、比如对奥登《战时》组诗中一首诗的翻译,这是诗人为一个死去的中国士兵写的十四行诗:
2、至于为什么穆旦在那时会主要选择普希金、雪莱、济慈、拜伦来译,原因很显然,是因为在当时只能接受这样的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外国诗人。虽然穆旦被视为最具有现代主义性质的诗人,但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都并非是那样截然不同、互不相干的。实际上,置身于五十年代国内的那种环境中,普希金的诗很可能会比艾略特的诗使他感到更为亲切。普希金诗中的那种人情味,那种流放的命运和对自由的渴望,那种诗人与权力的对立,也都暗合了他内心中更深处。
3、它们能给我绝望后的快乐,
4、这首诗的作者便是穆旦。
5、再没有更近的接近,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它对我们不仁的嘲弄(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
6、这是一个诗人的曲折的自我实现,以翻译的名义继续坚守他所认同的精神价值。
7、穆旦作品《赞美》是高中语文的重点文章。
8、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
9、仿佛前人从未经临的园地
10、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的主暗笑,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11、好热爱大地而不再被委诸狗群,
12、不过是完成了普通生活。
13、湖南社会科学201∥6穆旦诗歌的艺术特色口郑艳君擅要:穆旦诗歌文本的晦涩标志着现代派含蓄追求发展的极致,他创造的意象不仅新颖而且自成体系,其诗在具有哲理性的同时又充满了强烈的抒情性。穆旦对诗歌形式的选择或他诗歌艺术形式的特色与他诗歌的内容密切相关。诗歌内容的思辩性是穆旦诗歌的晦涩难懂的根本原因I他诗中大量的意象是他灵魂的追逐、艰难与痛苦的显现I也正因为穆旦反复倾诉着自己无法排遣的痛苦,其诗才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关键词:穆旦晦涩意象抒情中圈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缩号:1009—5675(2012)06--199一03穆旦是“现代诗最遥远的探险者,最杰出的实验者与最有力的推动者
14、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15、你的美繁复,你的心变冷,
16、1953年初穆旦从美国归国后,任教于南开大学外文系。从那时起到1958年,除了在1957年间发表少许诗作并给自己惹来麻烦外,他全身心投入、或者说“转向”了翻译。在那些年里,他以本名“查良铮”出版了翻译的《普希金的抒情诗》(上、下集)和《波尔塔瓦》《青铜骑士》《加甫利颂》《高加索的俘虏》《欧根·奥涅金》等多部叙事长诗,雪莱、济慈等人的诗集及季靡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别林斯基论文学》等,此外,他还和袁可嘉合译了《布莱克诗选》,以“梁真”为名出版了拜伦抒情诗选等。
17、萧珊21岁,摄于昆明金殿,时在西南联大就读
18、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
19、是在自己的废墟上,以卑贱的泥土,
20、现在仅存两封穆旦致萧珊信,其中有翻译的讨论。穆旦信里说:
四、穆旦最出名的诗
1、他曾经爱你的变化无尽,
2、(那些深情的执拗和偏见,)
3、秦岭深处的黑河与白河,清浊分明,两者交汇形成一个漩涡性极强的涡潭,涡镇据此得名。棺材铺的童养媳陆菊人从娘家带来了三分胭脂地,赶龙脉的人说是出官人的风水宝地,却被不知情的公公送给井宗秀埋葬父亲井掌柜。而井掌柜命丧,却是因为参加秦岭游击队的儿子井宗丞的绑票。一部激烈动荡的历史与人性大戏由此展开。
4、1972年8月巴金先生在上海龙华与萧珊告别
5、穆旦对于中国新写作的最大贡献,照我看,还是在他创造了一个上帝。他自然并不为任何普通的宗教或教会而打神学的仗,但诗人的皮肉和精神有着那样的一种饥饿,以至喊叫着要求一点人身以外的东西来支持和安慰。大多数中国作家的空洞他看了不满意,他们并非无神主义者,他们什么也不相信。而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是完全传统的。
6、他没有从头脑里丢失了紧要的知识;
7、他被使用在远离文化中心的地方,
8、Mountainsandhouses,maybealsomen.
9、你的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10、有水,有房子地方也可以有人。
11、他给撩上了一条被,阖上了眼皮,
12、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13、是这一种受难的品质,使穆旦显得与众不同的。人们猜想现代中国写作必将生和死写得分明生动,但是除了几闪鲁迅的凶狠地刺人的机智和几个零碎的悲愤的喊叫,大多数中国作家是冷淡的。倒并不是因为他们太飘逸,事实上,没有别的一群作家比他们更接近土壤,而是因为在拥抱了一个现实的方案和策略时,政治意识闷死了同情心。
14、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15、现代中国作家所遭遇的困难主要是表达方式的选择。旧的文体是废弃了,但是它的词藻却逃了过来压在新的作品之上。穆旦的胜利却在他对于古代经典的彻底的无知。甚至于他的奇幻也是新式的。那些不灵活的中国字在他的手里给揉着,操纵着,它们给暴露在新的严厉和新的气候之前。他有许多人家所想不到的排列和组合。在《五月》这类的诗里,他故意将新的和旧的风格相比,来表示“一切都在脱节之中”,而结果是,有一种猝然,一种剃刀片似的锋利:
16、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17、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18、关心穆旦译稿出版的巴金,他自己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只是有人来谈过,可以说是在动了。”(同上,469页)
19、在报上登过救济民生的谈话后
20、穆旦生性敏感多思,在中学时即显露出文学才华。1934—1935年间曾以本名和笔名“穆旦”在《南开高中生》上发表诗文,1936—1937年间以“慕旦”为笔名在《清华周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诗作。1937年末到1948年这十余年间,是“穆旦”作为一个新锐诗人崭露头角,充分展现其创作潜质和能量、并达到一个令人瞩目的状态的时期。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期间编选的《现代诗钞》,就曾破例选入穆旦诗11首,数量之多,仅次于徐志摩。
五、穆旦简介
1、著作有《从废园到燕园》(三联书店,2009年),《树》(与巴士曼合著,中、法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等,2011年),《癫狂的纽约》(译者,三联书店,2015年),《美术馆十讲》(商务印书馆,2017年),《长安的传奇》(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年),《美术馆指南》(三联书店,2019年)等。
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穆旦
3、诗人、翻译家王佐良认为“无论如何,穆旦是到达中国诗坛的前区了,带着新的诗歌主题和新的诗歌语言,只不过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迟迟地不来接近他罢了”。王佐良还谈到了穆旦晚年的诗作,认为诗人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坎坷,仍有那无可企及的诗才。他认为《冬》可以放在穆旦最好的作品之列。扩展资料:穆旦早在四十年代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他的诗在上海诗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四十年代初期,闻一多遍选《现代诗钞》时,选入了他诗作十一首,数量之多仅次于徐志摩一首。
4、幻化的形象,是更深的绝望,
5、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6、描述现代诗人的成长轨迹,最常用的套路不外乎是说,诗人的成熟经历了从“天真之歌”到“经验之歌”的精神蜕变。表面上看,穆旦的诗人生涯也没有脱离这一窠臼。初习现代诗歌,穆旦确实深受英美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的诗歌基调洋溢着浓郁的“天真之歌”的回音。但作为诗人,穆旦的禀赋也异于常人。即使在他的早期诗歌中,他的“天真之歌”也混杂有音质优异的“经验之歌”。比如他的早期名作《春》,既可看作是“天真之歌”,也可读作“经验之歌”:
7、博尔赫斯:向后靠的巫师
8、这样的老朋友,自然可以无话不谈。一九五四年的一封信里,穆旦就情绪十分低落地发牢骚道:
9、拉金:除了在日子里我们还能活在哪里?
10、风在鞭挞它痛楚的喘息,
11、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12、1949年,穆旦与周与良在美国结婚,生活也趋于稳定,但他始终牵挂中国。1953年,夫妇二人辗转香港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13、穆旦诗歌文本的晦涩标志着现代派含蓄追求发展的极致,他创造的意象不仅新颖而且自成体系,其诗在具有哲理性的同时又充满了强烈的抒情性.穆旦对诗歌形式的选择或他诗歌艺术形式的特色与他诗歌的内容密切相关.诗歌内容的思辩性是穆旦诗歌的晦涩难懂的根本原因;他诗中大量的意象是他灵魂的追逐、艰难与痛苦的显现;也正因为穆旦反复倾诉着自己无法排遣的痛苦,其诗才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
14、回国后,他当过小职员,也办过报纸。报纸被封后,又频繁地换了工作。最后,他决定自费留学美国。
15、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我看(穆旦写作诗歌)《我看》是穆旦写作的一首现代诗,出自穆旦的《穆旦诗文集》原文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O,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O!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协奏里勃发。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输出咏赞的叹息,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去吧,去吧,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
16、我并不是说他逐渐流入一个本质上是反动的态度。他只是更深入,更钻进根底。问题变成了心的死亡:
17、一百年过去,新诗的大水已依然激荡不已。都说水落干净了,石头才会凸显出来,但这话用于诗歌史视野中的穆旦,就不太合适。尽管离世已有40多年,在穆旦周围,激烈的诗歌浪花从未停止过溅射,正如针对他的诗歌地位的种种争议从未消停过片刻一样;而穆旦作为杰出的现代诗歌之石,却已赫然耸立在并未有丝毫退意的潮涌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特的文学现象。或许,这一充满争议的现象本身,对穆旦而言,已堪称是一个奇迹。对中国新诗而言,更是堪称一个心灵的奇迹。
18、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19、穆旦之得着一个文字,正由于他弃绝了一个文字。他的风格完全适合他的敏感。
20、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1954)、《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代诗选》(1985)、《穆旦译文集》(2005)。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