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原文及翻译朗诵(100句)
一、关雎原文
1、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总复习阅读理解解题策略梳理
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5、(10)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6、zhǎnzhuǎnfǎncè
7、wù mèi sī fú
8、芼(mào):择取,挑选。
9、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0、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间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
11、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12、《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13、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14、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15、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16、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17、东周时的秦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大部及甘肃东部。其地“迫近戎狄”,这样的环境迫使秦人“修习战备,高尚气力”(《汉书·地理志》),而他们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保存在《秦风》里的十首诗也多写征战猎伐、痛悼讽劝一类的事,似《蒹葭》、《晨风》这种凄婉缠绵的情致却更像郑卫之音的风格。
18、辗 转 反 侧。
19、(11)萋萋:茂盛的样子,文中指芦苇长的茂盛。人教版为“萋萋”,苏教版为“凄凄”。
20、作者:(挪威)乔斯坦·贾德
二、关雎原文及翻译朗诵
1、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国风·郑风·子衿》 先秦:佚名
3、zuǒyòuliúzhī
4、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5、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
6、jūn zǐ hǎo qiú
7、cēncīxìngcài
8、关雎 佚名 〔先秦〕
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10、qínsèyǒuzhī
11、sùhúi cïng zhīdào zǔqǐe jī
12、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弹琴鼓瑟去亲近她。
13、yǎo tiǎo shū nǚ,wù mèi qiú zhī
14、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答题技巧与模板
15、《关雎》和《蒹葭》全诗原文:
16、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17、然后再说他求得淑女与之成婚以后,他将千方百计同她鱼水和谐,使她心情欢乐舒畅。如果说第二章近于现实主义的描写,那么第三章便带有浪漫主义情调,抒情主人公乃为爱情获得成功的美好前景而陶醉了。
18、七——九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字词详解+句子翻译+课文分析)
19、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挑选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20、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三、关雎原文注释
1、sùyïu cïng zhīwǎn zài shuǐzhōng chí
2、(7)溯洄(sù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溯洄:逆流而上。从,跟随,这里指“追寻”的意思。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5、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8)寤寐,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7、yǎo tiǎo shū nǚ,qín sè yǒu zhī
8、(苏)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9、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10、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
11、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12、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
13、(15)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14、(2)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15、赏析:《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16、古诗文阅读训练1——50篇汇总
17、快乐语文天地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汇总
18、追寻没法得到,白天黑夜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啊,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啊。
19、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20、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四、关雎原文拼音及翻译
1、雎鸠声声,荇菜参差,淑女却求之不得,此情此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山是她,水是她,清风是她,雨露也是她。
2、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3、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4、但是,这样理想的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在主流话语中只是昙花一现,在此后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屹立于风雨中的冰凉的贞节牌坊才是爱情的基本意象,昭示着历史发展的真实。闪耀于先秦爱情审美价值观中的人性光.
5、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6、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7、《关雎》的作者不详,是先秦周代无名氏。《关雎》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篇,全诗原文是:
8、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9、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
10、yǎotiǎoshūnǚ
11、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12、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13、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14、(4)窈窕,美好文静的样子。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15、寤 寐 求 之。
16、有关《采薇》这一首诗的背景,历来众说纷纭。据毛序为:“《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其实,真正的经典,无一例外都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它曾经如此真切细微地属于一个人,但又如此博大深厚地属于每一个人。所以,纵然这首诗背后的那一场战争的烽烟早已在历史里淡去,而这首由戍边战士唱出来的苍凉的歌谣却依然能被每一个人编织进自己的生命里,让人们在这条民歌的河流里看见时间,也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面对《采薇》,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不如感受生命。
17、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18、左 右 芼 之。
19、“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
20、钟 鼓 乐 之。
五、蒹葭原文
1、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2、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3、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4、jiān jiā cāng cāng bái lù wéi shūang
5、qín sè yǒu zhī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关 关 雎 鸠,
8、《关雎》则是一首典型的采用了“兴”的诗。所谓“兴”就是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
9、qiú zhī bù dé
10、探索人生深刻体验的作品总在后代得到不断的回应。“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曹植《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蒹葭》所表现的主题的回应。而当代台湾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就是以此诗为本改写的。
11、《关雎》有两种分章的方式。一种是每四句为一章,全诗共五章。另一种是分为三章,第一章四句,第第三章各八句。从文义看,更像第二种。第一章是总述,态度比较客观;第三章则从男主人公方面落笔,先说他在未得淑女时思念之苦,连觉也睡不着。
12、河北省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21篇
13、sǔo wâi yīrãn zài shuǐzhīsì
14、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15、注:清代孙沫选编(共选77位唐代
16、《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17、zuǒ yòu mào zhī
18、zàihézhīzhōu
19、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20、cēn cī xìng cài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