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晋书魏舒传文言文翻译(100句)

2023-04-13 18:43:3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晋书

1、晋书列传第四十二 郭璞 葛洪

2、晋书志第五 地理下(青州徐州荆州扬州交州广州)

3、坚尝从容谓猛曰:“卿夙夜匪懈,忧勤万机,若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卒岁。”

4、《三国志》有纪、传而无志。而《晋书》中的志,多从三国时期写起。关于曹魏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经营西北,及晋朝占田制多有着墨。《食货志》讲东汉、三国时代的经济发展,可补《后汉书》、《三国志》之不足。从当政者的角度,《晋书》虽为立传,但并不鼓励司马氏的发家史,《晋书·宣帝纪》里曾讲到晋明帝问起晋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告之,明帝大惭,把脸埋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而唐太宗在其所作的史论里,更不乏警世之意。

5、寻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及中书令王坦之出为徐州刺史,诏安总关中书事。安义存辅导,虽会稽王道子亦赖弼谐之益。时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安每镇以和靖,御以长算。德政既行,文武用命,不存小察,弘以大纲,威怀外着,人皆比之王导,谓文雅过之。

6、鸠摩罗什家族世代为国相,父亲鸠摩罗炎,聪慧有大节。当鸠摩罗炎要继承国相时,却毅然出家了。龟兹王知道鸠摩罗炎的盛名后,拜为国师,又强迫鸠摩罗炎娶了自己的妹妹。当鸠摩罗什还在母亲腹中时,他的母亲忽然比平时更加聪慧颖悟;当鸠摩罗什七岁时,他的母亲就和他一起出家了。

7、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8、但王猛悠然自得,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9、晋书帝纪第九 简文帝 孝武帝

10、晋书载记第二十七 慕容德

11、其二:史料取舍不够严谨

12、据浙江淳安县仰韩《童氏宗谱》·卷列传·景谈:

13、文中的两类内容表达了这样的主题:表现了王羲之不加雕饰、率直自然、情随性至、任性而为的性格特点,反应了魏晋南北朝崇尚个性,弘扬自我的时代精神。

14、《晋书》记载使用葵扇的名人是谢安。《晋书·谢安传》里记载了一则有关谢安以其名人效应促销蒲葵扇的趣事。

15、晋书帝纪第七 成帝 康帝

16、说起《晋书》,就会使人想到唐太宗在《修诏》里讲的一句名言:“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意思是说,史书的作用大得很啊!唐太宗历来很重视修史,今存“二十五史”,其中就有六部史书是在唐太宗时期修成的。他的这篇诏书,就是指示皇家史馆重写一部《晋书》。

17、《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18、《晋书》问世后,“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兢从新撰”,说明它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晋书》也有明显的缺点,这突出地表现,在它记述了一些神怪故事和小说材料,而这些是不应当被当作历史来看待的。我们在阅读《晋书》的时候,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19、晋书列传第八 宣五王 平原王榦 琅邪王伷等

20、《晋书》由房玄龄等人负责监修,组织一批史家和学者,以南朝齐人臧荣绪所写的《晋书》为蓝本,同时参考其他诸家晋史和有关著作,“采正典与杂说数十部”,兼引十六国所撰史籍,从贞观二十年(646)开始撰写,至贞观二十二年(648)写成。

二、晋书魏舒传文言文翻译

1、直言不讳 《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2、《晋书》继承了前代晋史著作的缺点,记述了大量的神怪故事,《搜神记》、《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之谈也加以收录。例如《干宝传》中记载干宝之父妾陪葬十余年,开棺后仍能复生之事(6) 。《张华传》中提到吃“龙肉”之事,并称“试以苦酒濯之,必有异。”

3、《晋书武帝纪》称司马炎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明达善谋解密:古代哪位大臣去世却让皇帝哭到脸结冰169从众、跟风,似乎是多数人的习惯

4、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5、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 融然②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6、龙肝豹胎 《晋书·潘尼传》:“厥肴伊何?龙肝豹胎。”

7、晋书列传第五十四 王恭 庾楷 刘牢之 殷仲堪等

8、安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乃进都督扬、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宁、益、雍、梁十五州军事,加黄钺,其本官悉如故,置从事中郎二人。安上疏让太保及爵,不许。是时桓冲既卒,荆、江二州并缺,物论以玄勋望,宜以授之。

9、晋书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杂星气 史传事验)

10、晋书载记第二十二 吕光 吕纂 吕隆

11、(赏析)陆机、陆云兄弟风骨清爽,神情俊迈,文藻富丽宏阔,言论慷慨激烈,是独步当时的名士。这句话高度评价了二人的才学,文字华丽优美,设喻生动,对仗工整,不逊二陆文章,达到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

12、《晋书武帝纪》称司马炎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明达善谋不过,司马炎虽然比不上那些雄猜之君,但也绝非庸碌无为、得过且过之辈

13、该书后附唐何超所撰《晋书音义》三卷,有天宝六载(747)杨齐宣序。《音义》引用了包括字书在内的一些亡.佚的古书,有助于古典文献和文字音韵的研究。吴士鉴《晋书斠注》将后人对《晋书》的有关考证一一收入,广列异说、补充遗漏并订正错误,可供读《晋书》时参考。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晋书是国别体史书。

14、自相鱼肉 《晋书·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授之与我。”

15、驽马恋栈 《晋书·宣帝纪》:“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

16、羊昙,太山人,是知名人士,为谢安所器重和喜爱。谢安去世后,羊昙长年不听音乐,外出不走西州路。曾经在石头城想起了谢安,心中难受而喝得大醉,沿着路径行走,一边不停地吟唱,不觉到了西州门。

17、人中之龙 《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18、第一个特点是作者的众多。《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而且都留下了姓名,这在历代皇朝修史工作中是不多见的。

19、(赏析)李玄盛出兵攻打蒙逊,手令诫其诸子:说话要谨慎,不可轻易表现喜怒之情,不要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要广开言路,遇事多方咨询,合理采纳众人意见。这句话与其说是两个比喻,不如说是用了通感手法,愉快接受通水流欢畅,态度严厉通沸水高温。

20、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三、晋书安贫乐道文言文翻译

1、当时始平县地方牵强不守法度,任意胡为,抢劫与偷盗纷行,于是就调任王猛为始平县令。

2、曾与孙绰等人泛舟大海,风起浪涌,众人十分惊恐,谢安却吟啸自若。船夫因为谢安高兴,照旧驾船漫游。风浪转大,谢安慢慢说:“如此大风我们将如何返回呢?”船夫听从吩咐立即驾船返航。众人无不钦佩谢安宽宏镇定的气度。谢安虽然纵情于山水,但每次游赏,总是携带妓女同行。

3、《晋书.王裒传》:“王裒(裒,音pōu)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修,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昭)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曰:‘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曰:‘责在元帅。’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徵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王裒攀柏悲号,涕泪沾树,竟使柏树枯死。正史这样载述,是为了突出王裒守孝的愚诚和哀痛的深切,以宣扬封建孝道。旧因以“攀柏”用为哀痛父丧,悼亡伤逝的典故。

4、正当桓温准备北征时,谢万病逝,谢安投书请求奔丧。不久拜官为吴兴太守。当时在职任上声誉平常,离开后为大家所思念。不久任命为侍中,又升为吏部尚书、中护军。

5、晋书列传第六十八 王敦 桓温

6、谢安少负盛名,时人十分敬爱他。有位同乡在中宿县做官,被罢职回乡后,去看望谢安。谢安问他回乡带回了多少积蓄,同乡答道:“有五万把蒲葵扇。”谢安便拿了其中的一把握在手里,京城士大夫与平民百姓争着购买这种蒲葵扇,以致扇价增了数倍。

7、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于说话谈吐,人们看不出来他有什么超过常人的地方。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闻名。他非常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

8、解密: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有何优缺点?

9、晋书列传第二十三 愍怀太子

10、八音迭奏 《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11、(释义)乘着出游的兴致而来,兴尽就返回,何必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12、猛曰:“臣阐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

13、因无陵苑,诏令在府中备办丧事仪式。到安葬时,举行隆重的礼仪,一切依照先前大司马桓温的标准。又因为打败前秦苻坚的功勋,加封庐陵郡公。

14、说起《晋书》,就会使人想到唐太宗在《修诏》里讲的一句名言:“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唐大诏令集》卷《全唐文》卷8)意思是说,史书的作用大得很啊!唐太宗历来很重视修史,今存“二十五史”,其中就有六部史书是在唐太宗时期修成的。他的这篇诏书,就是指示皇家史馆重写一部《晋书》。

15、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晋书的作者大都对晋朝是没什么感情的,他们写晋书不像前辈史官一样有什么人生追求,纯粹就是皇帝老儿让我来干这件事。这导致晋书在写作上不甚用心,常常显得没什么脑子,要批判司马懿一家是吧,那我就把司马懿吓曹操、张春华捅侍女、司马师杀妻子写进来,也不考虑合不合理。这还算好的,更没脑子的是把怪力乱神也写了进来。当然,两年编完一百三十卷,平均六天一卷,能编完就万事大吉,也确实没什么时间来动脑子了。

16、谢安有二子:谢瑶和谢琰。谢瑶继承封爵,官至琅王牙王友,早死。子谢该继嗣,死时为东阳太守。谢该无子,其弟光禄勋谢模将儿子谢承伯过继给谢该,继承封爵,因犯罪免官。

17、《晋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18、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19、陶潜,字元亮,年轻得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曾写作《五柳先生传》说:“看我所住得环境,不能挡风遮阳。穿着简陋,经常没有吃喝,又怎么样呢。”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当有亲朋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的睡觉 。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弦也不调音,每当朋友门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就不用在意音准不准啊!”

20、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水扫地等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没有来,王述深以此为遗憾。

四、晋书陶侃传原文及翻译

1、坚亲问之,曰:“为政之体,德化为先,在任未几而杀戮无数,何其酷也!”

2、祖逖牙门童建害新蔡内史周密,遣使降于勒。勒斩之,送首于祖逖,曰:“天下之恶一也。叛臣逃吏,吾之深仇,将军之恶,犹吾恶也。”逖遣使报谢。自是兖豫间垒壁叛者,逖皆不纳,二州之人率多两属矣。

3、顺带一提,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晋书要为司马家族避讳,觉得晋书里写司马懿父子在战场上叱咤风云都是在美化他们,这属于没有常识的看法。关于司马懿父子的正面描写不过是沿用了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资料,而晋书对司马皇室的批判和揭露尺度大到让人匪夷所思的程度。但晋书确实有一个避讳对象,这人和司马家没半毛钱关系,而是西凉君主李暠,李唐皇室官方认证的祖先,他在晋书里简直是贤明仁德之主的化身,出场都是自带圣光的。所以啊,尬黑晋书的还是要学习一个。

4、《晋书》是唐房玄龄二十一人共同编著的史学巨著,其中记载了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

5、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6、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7、这部新的《晋书》同以往诸家晋史著作相比,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它在内容上“甚为详洽”,详尽而广博。以往诸家晋史,或仅记西晋一朝史事,或虽兼记两晋史事,而对“十六国”史事则又不曾有比较系统的记述。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们都不是完全的晋史。《晋书》的“详洽”,克服了以往诸家晋史的这个缺陷。还有,《晋书》中的志,往往从三国时期写起,这就多少弥补了《三国志》有纪、传而无志的不足。这也是它“详洽”的一个重要方面。

8、耳闻则诵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9、上疏请量宜旋旆,并召子征虏将军琰解甲息徒,命龙骧将军朱序进据洛阳,前锋都督玄抗威彭沛,委以董督。若二贼假延,来年水生,东西齐举。诏遣侍中慰劳,遂还都。闻当舆入西州门,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因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

10、王羲之说:“夏禹勤于政事,手足磨出老茧;文王管理国家,连吃饭都无暇顾及,如今朝廷边境战事频繁,执政者应思考效忠国家,空谈浮华会荒废大事,恐非当今执政者所应有。”谢安说:“秦朝任用变法务实的商鞅,只延续两代就败亡了,这难道也是空谈浮华带来的祸患吗?”

11、晋书帝纪第八 穆帝 哀帝 海西公

12、《晋书吴隐之传》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妻子不沾寸禄。译:广州地产丰富,珍异非常,仅一箧宝物就可足让后人享用。…妻子廉洁不移用他的一丝奉禄。通假字如“裁”通“才”。(100字限)

13、晋书列传第六十二 文苑

14、晋书列传第四十六 王舒 王廙等

15、晋书列传第四十四 桓彝等

16、豪门巨室 《晋书·阎缵传》:“其侍臣以下文武将吏,且勿复取戚豪门子弟。”《孟子·离娄上》:“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17、晋书列传第十七 傅玄(子咸 咸子敷、咸从父弟祗)

18、晋书载记第十四 苻坚下(王猛 苻融 苻朗)

19、晋书载记第十八 姚兴下

20、文生于情,情生于文。

五、晋书

1、晋书载记第一 刘元海(子和 刘宣)

2、五斗折腰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3、晋书的修撰,从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开始,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成书,历时不到三年。参加编写的前后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其余十八人是令狐德棻、敬播、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淳风、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出自李淳风之手;修史体例,是敬播拟订的,没有流传下来。由于李世民(唐太宗)曾给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一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又题“御撰”。

4、《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5、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6、初辟司徒府,除佐着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扬州刺史庾冰以安有重名,必欲致之,累下郡县敦逼,不得已赴召,月余告归。

7、此时吕光也想留在西部称王。鸠摩罗什对他说:“这里不行,回程途中自有福地。”等吕光行到凉州时,恰好前秦皇帝苻坚,被姚苌杀害,于是吕光便在凉州,建国后凉。但鸠摩罗什在凉州十多年,吕光父子却不弘扬大道,所以只能把高深见解和智慧,暂时隐藏起来。

8、于时悬象失度,亢旱弥年,安奏兴灭继绝,求晋初佐命功臣后而封之。顷之,加司徒,后军文武尽配大府,又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假节。

9、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温尝以安所作简文帝谥议以示坐宾,曰:“此谢安石碎金也。”

10、《十六国春秋》和《三十国春秋》为《晋书·载记》提供基本史料之外,也启发了《晋书·载记》的正统观。一方面,《十六国春秋》和《三十国春秋》皆以东晋为正统;另一方面,二书都对十六国的地位有所认同,前者不废其年号,后者称僭主为王。《晋书·载记》虽未沿袭后两条书法,但对十六国历史的认同,是有二书之影响在内的。

11、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常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白钱邪。”

12、性好音乐,自弟万丧,十年不听音乐。及登台辅,期丧不废乐。王坦之书喻之,不从,衣冠效之,遂以成俗。又于土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肴馔亦屡费百金,世颇以此讥焉,而安殊不以屑意。常疑刘牢之既不可独任,又知王味之不宜专城。

13、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

14、陈留人阮裕在当时享有极大的声誉,而阮裕也很看重王羲之,将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

15、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参见十八家晋史。

16、房玄龄,以宰相身份负责组织和监修的工作。

17、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既累辟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

18、得意忘形 《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19、忽然有一天梦见自己乘坐桓温的车驾走了十六里地,看见一只白鸡后停了下来。乘坐桓温的车驾,预兆将代替他执掌朝政。十六里,从我执政到今天刚好十六年了。白鸡属酉,如今太岁星在酉,是凶兆,我这一病大概再也起不来了!”于是上书辞职,孝武帝派侍中、尚书晓喻朝廷旨意。

20、大师临终时对众僧说:“因法相遇,殊未尽心;方复后世,恻怆可言。”并发愿道:“愿我所宣讲和翻译的,流传后世,大家都能弘扬流通。我今发誓,如果我所传播的没有错误,那么我火化之后,舌头丝毫不烂!”大师火化之后,全身为灰,惟有舌头始终不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