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无私天地宽演讲稿三分钟初二学生(100句)
一、心底无私天地宽演讲稿
1、我们是光荣的共产党员,在坚守的岗位上为党旗添光添彩,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而终身奋斗。
2、现在信任危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员的快速流动使企业不再信任自己的员工,而对员工采取这种像抓小偷一样貌似有效的监督方式,却加剧了员工对企业的反感,所以企业越抠门员工越不忠诚,而反过来又使企业更加抠门了。这样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于是忠诚便成了一句鬼话,老板不相信员工会忠诚,实际上也没有员工会去真正那么做。但说的人还是这么说,尽管他自己也知道不会有人这么做,一直说继续地说;而做的人也从来没想要这么去做,任由着他说,仍旧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这就像一出闹剧一样,仔细想来也仅仅只是好笑而已。为什么企业或是个人不能协调一下,各自抱着无私的态度作出一些让步呢?这样一个友好双赢的局面不就建立起来了吗?
3、又举了自己的例子,和曾经被自己参过的李元度,终久还是重归于好,而对始终善待的左宗棠则始终无法关系亲近。人与人之间,或亲近或疏远,有的是利益使然,也有的是不同个性脾气和不同处事态度造成的,洞达人情有利于做事,也让人对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保持一种豁达的心态。
4、所以,还是要接受佛法的教育。有了佛法的教育以后,特别是有了些修养功夫,当你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即使心里有点不舒服,脸色也有点变化,但你只要把平时学的窍诀用上,冷静地反观一下,事情也就不大了。
5、靖港之败后,更是受到湖南地方官僚的指责和谩骂;咸丰四年以后,在江西作战数载,遭遇挫折,经历了各种磨难,更是成了众矢之的;咸丰八年重新出山后,朝廷忽而让进兵四川,忽而让援助福建,自己丝毫不能做主;到了咸丰九年,因为得到湖北巡抚胡林翼的支持才有后来的发展。曾国藩就是在长期艰苦的磨练中,形成了泰然处事的态度,内心的修为已经达到化境,做事成功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6、可是,也有一部分的人,正在向这种境界迈进。处处都是为别人着想,一见到别人有难,都会毫不犹豫地帮助他,哪怕他是一个素不相似的陌生人。
7、私心,人皆有之,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凡事常为他人着想,不求做到圣人,做好一个凡人足矣。人生活在世上,不如意事十有八但拥有了真诚、善良和宽容,就会发现,天地之大,广阔无垠。职场中体现的无私精神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密不可分。那么,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是靠什么决定的呢?一些企业之中,员工不相信企业,企业也不相信员工,双方怀着叵测的心态在进行着合作,业务员绞尽脑汁地去多花企业的钱,而企业又立体式地监督,去算死每一分钱的开销,于是二者的拉锯战便在这些企业中上演着。
8、对待家人和亲人也应该做到心底无私,不要一天到晚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回报。做人要学会感恩,学会怜悯和同情,对生活条件比你差的人要大度、要慷概、要馈赠;对那些比你生活的好的人,不要巴结,要不卑不亢,存几份天真童心,对朋友保持一些侠义之情。
9、而佛教利他的范围,也不仅仅是人类,还涉及到天下所有的生命,对这一切的生命,都要用慈悲心来爱护。怎么爱护呢?没有快乐的生命,给他快乐;感受痛苦的生命,遣除他的痛苦。
10、刚才说了,痛苦源于“我执”,但这个“我”,以及“我”所执著的一切,是不是真实的呢?不是真实的,只是假象而已。这一点,不仅是佛教理论,就是用世间的方法来看,也是一目了然的。
11、突然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个人解开了束缚,沿着光走到了外面的世界。当他看清了一切以后,知道里面墙上的东西都是假的,于是赶紧跑回洞里,想唤醒那些同伴,救他们出去。然而,当他说出真相时,所有的人都开始嘲笑他,以为他疯了,把他处死了……
12、每个人都是塑造自己的工程师。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曲啸老师的一生是捍卫党的利益的一生、光明磊落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淡泊名利的一生;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一生。他铮铮铁骨,坚持真理,奋发不息,对共产主义矢志不渝;是党的忠诚战士,是人民的杰出演讲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14、何必在一些小事上过不去呢?宋朝无门禅师(8)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对一个了无挂碍的人来说,人间处处充满了美好景致。不是吗?
15、对于空性,有人很不理解:“你们佛教天天讲空性,既然是空的,那生活、事业都不用管了?”
16、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精神的传递。当然,在这样的时代里,再怎么强调精神,人们对物质的执著还是越来越大了,而这种执著,也早就波及到了校园。我去过很多大学,也知道大学生在关注什么、在做些什么……很多大学生不喜欢知识了,难怪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是在‘混’学业!”
17、做人,千万别瞧不起劳动人民,不要认为劳动羞耻,其实土地不脏,汗味不难闻。学会尊重那些似乎生活状况不如你的人,这样才是尊重你自己。要永远体恤那些生活在低层的人们,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援手,顺手搭他们一把,让他们度过难关,这对于你来说也许是举手之劳,可带给他们的将是终身难忘和对你的无限感激。
18、以佛教思想铸就“无私”基石
19、他走了,他的妻子再也听不到丈夫那温柔的话语;他走了,他的女儿再也触不到父亲那双有力的大手;他走了,他的父母再也看不到儿子微笑的脸庞。可是,他走了,更是感动了全中国,他倒下了,更是凝聚了信仰的能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梦起航,为梦飞翔!
20、那由谁来传承呢?由知识分子。虽然你们现在年轻,也喜欢财富、喜欢名牌、喜欢感情,但当你静下心来,剥开这些虚假的东西想一想:“除了这些,我还需要什么呢?”那时候你会明白,其实我们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成长。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心获得利益,也为了后人,我们应该把佛教的理念传承下去。
二、心底无私天地宽演讲稿三分钟初二学生
1、所以说,我们得努力学习,争取能生活的更好一些,不去计较个人的一点点得失,待人处事得诚恳、直率,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们,将“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自己的做人目标,一直努力奋斗!
2、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理想,有的人理想绽放在茵茵绿场,有的人理想绽放在三尺讲堂...而我,愿将人生最美好的信仰,献给我钟爱的蓝天事业,做一个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共产党员。
3、其实,佛教对万事万物都有描述,器世界也好、有情世界也好,方方面面的学问这里面都有。只要你来学,一定会受益的,对此我很有信心。
4、通达了空性,你才能真正铸就“无私”的基石。
5、一身正气无媚骨,心底无私天地宽。做人要象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君子谋财取之须有道,见利思义,莫贪昧心钱。要记住: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做,明有刑法相系,暗有鬼神相随。要做到:无贪心,无私心,心存清白真快乐;不寻事,不怕事,事留余地自逍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6、往事如过眼云烟我都已忘却,人的心底坦荡无私,胸怀便要比大海、天空还要宽阔。
7、第一句是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尤其是烦心的事.最好全部忘却.第二句是说:不要过分的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样才能得到更大的个人空间.
8、重上疆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9、曾国藩以一介书生,领兵打仗,出生入死,战功赫赫,出将入相,可谓功勋卓著。可是他多次感叹道:“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天意恒居十分之七。”这些话语重心长,却不是什么宿命论,而是阅世至深,深知做事之不易,“尽人事,听天命”,不是过来人,难以体会其中真意。
10、如果说邓潮是普通党员的一个缩影,那么罗阳无愧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罗阳,中航工业沈飞的高级工程师,一个用生命托起战机的航空英模。在受命担任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飞机研制的总指挥前,他就感到了身体的不适,但是面对艰巨的任务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为保证起降试验成功,罗阳牺牲了太多休息时间,不分昼夜的忙碌在试飞协调现场。工作起来的罗阳看上去精神抖擞,然而身体里却早已不堪负荷。就在圆满完成舰载机试飞任务后,在回航人群中,罗阳显得有些憔悴,他的笑容,有些疲惫!谁都没有想到那竟是罗阳留给我们最后的背影,就在离舰登车后,他突发心脏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11、佛教中最直接的认识,就是人的痛苦——从大的痛苦到微细的内心不平衡,都是源于“我执”。“我执”就是私心,就是对“我”和“我所”(1)的执著,梵语称作“萨迦耶见”
12、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让你满意。
13、没错;看看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修养;什么度量;是不是君子之量;说说别人;别人也能说说你
14、人啊,要学会快乐,要有开朗的性格和坚韧的意志,要有一颗温暖的爱心,更要有任凭时间流逝却不会磨灭和屈服的坚强信念。无私,也不等于软弱,必要的时候,要强悍一点,被欺负的时候一定要讨回来,否则别人就把你当成一个十足的傻瓜,但不要记恨,因为记恨会伤身。
15、(2)萨迦耶见:执著五蕴假和合之体,思为有真实之我,起我、我所见。
16、所以,《修心七要》里有个窍诀:你应该把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痛苦,全都归罪于“我执”,而不是他众,只要你能对治了“我执”,你就不再痛苦了。
17、我们从小认为有“我”、有“我所”,认为我所见所闻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从来没想过这是假的。然而,即使你一辈子这么认为,即使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假的还是假的。
18、该来的会来,该到的会到,
19、对句:眼中有爱风雨淡出句:心底无私天地宽——————重了。重对:对句:枕边有爱魂梦暖出句:心底无私天地宽梦从古声从平。
20、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持这种观念的人,应该从生命的意义、权益等侧面,作些反省和观察。我们每个人都受过教育,但在你所受的教育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人一旦接受了错误观念,就很难改了,虽然是从正规教育中得来的,但这样的教育对自他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此,即使是习以为常的认识,也有反省的必要,用更高的理念来反省!
三、心底无私天地宽演讲稿1000字
1、1982年,他被任命为辽宁省营口市教育学院副院长。1985年,他从辽宁调往北京,成了中宣部局级调研员。
2、然而,如果你想去除这个“我”,那么最好从“让”字开始,因为你要知道,别人对“我”的认同,和我们是一样的。
3、人的内心没有什么欲望,正直、无私奉献、心胸宽广,学会包容。那么这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是美好的,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4、你们是知识分子,但知识分子同样需要佛法,有了佛法慈悲与智慧的滋润,相信你的人生会更有意义。所以,希望诸位在有生之年里,多多少少了解一下佛法的甚深和广大;如果有了些体验,也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有缘人。
5、天苍苍兮上无缘,苍茫大地,到底谁主沉浮呢
6、(7)在“《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讲:“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7、许多种的人群,都自以为就已经是这种境界的人,可是往往也是这种人,只是表面上很无私,其实心底很狭窄的。通常都在发生了一些患难的时候,就会原形毕露,将自己的真正面目暴露出来。
8、当然,去除私心也需要一些方法。拜伦·凯迪有一本书叫《一念之转》,很受欢迎。我大概看了一下,里面教人以反躬自问的方式,去除自我的想法,以及对他人的怨恨。
9、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要发生;
10、赠曾志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注:曾志是陶铸的妻子。往事犹如过眼云烟,都忘记吧,心里没有私心,这样人生的天地才宽阔无边。
11、也应如此,古时候,许多的判官都利用这种人的特性,将一些看似无从下手的案子理得井井有条,很快就把案破了。
12、寒来暑往,岁月匆匆,时光无情催白了我的头发,蒙受不白之冤后,我的后半生都要压抑心中的苦楚和酸痛。
13、还有这样的一种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看到别人在做,就用各种手段,各种途径,打击别人。他们通常会说那些乐于助人的人没事找事干,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或是说人家帮助别人仅仅是为了出出风头而已……这些人是最可耻的!
14、(6)萨迦派五祖之第四祖。
15、意思是:只要人心底坦荡无私,人的胸怀便要比大海、天空还要宽阔。
16、>不是出自曲啸,而是出自陶铸给他是妻子曾志的离别诗,原诗如下:赠曾志陶铸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曲啸的>全文,我暂时从网上没有查到,查到之后,我会马上贴出来。
17、想重新回到战场上去杀敌对于我来说是很困难的事了,但是我还是感受到大家对我的情谊真的是太深厚了。
18、总的来说,教育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大学生,在完成学校教育以后,还需要接受社会教育。人一旦离开教育,就像树离开水分一样,一定会干枯的。因此,佛教徒认为:活到老,就学到老、修到老。其实大学生也一样,离开校园,并不意味着知识已经学尽,不用再学了,远远不是这样。
19、关注生命的生生世世,这才是佛教的理念。佛教认为,你在学习中所积累的智慧,不仅是这一辈子可以享用,下一辈子乃至生生世世都可以。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于漫长的生命进行培养,在世间的教育中有吗?肯定没有,这一点各位是清楚的。
20、为民者,若心底无私,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人诚实,与同事、朋友都能以诚相待,坦荡相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交朋接友,不要老想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而是要考虑到自己应该为别人付出什么。
四、心底无私天地宽演讲稿关于老师
1、如果这种理念能在学校、社会团体中推广,利益是可以想见的。因此我认为,知识分子在具有知识的同时,更要有利他的精神,要有对社会、对人类负责的意识。
2、人生的幸福与快乐都蕴藏在无私中。无私就是没有私心。中国的先贤圣哲不是早就告诉我们“心底无私天地宽”吗?
3、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而言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4、为官者,若心底无私,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颁布决策和方针,就用不着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中国政府的反腐昌廉,为什么总不见成效?试问最高执行官有没有真正做到心底无私?仿若真的心底无私,你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带领部下大干一场,干它个天翻地覆,来它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把所有的贪官污吏统统都抓起来,该枪毙的枪毙,该判无期的判无期,最轻的也判他个10年8年的,看以后谁还敢再犯。
5、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小乘注重的是自我解脱,通过证得无我,从而远离一切烦恼和痛苦,这种理念和修行,在如今的缅甸、斯里兰卡等国家,是非常兴盛的。大乘佛教虽然也要求对治这个“我”,要求放下对自我的执著,但它首先要求一个修行人的是:你应该把其他生命作为关注的重点,然后在利他心的推动下,进行你的一切修行。
6、曾国藩说:“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7、我的同事,一名年青的政工干事邓潮同志。今年年初,被派驻偏远藏区开展为期两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两年,意味着700多个日夜,缺席儿子的成长,加重妻子的负担,切断朋友的联系,这将是多么孤独!我以为,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安排,这个80后的小伙子会争论,会抗拒。然而他没有,在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后,他默默的裹紧行囊,没有太多准备,只在临行前写到:心中信念坚定,没有顾虑和害怕,时光知我,用青春和汗水浇灌年华之花。”
8、在一个洞穴里,长长的通道连着外面的世界,亮光顺着通道照到里面。里面有一群人,他们从小就住在这里,而且像囚犯一样,腿脚和脖子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望着前面的洞壁。
9、自然“心底无私天地宽”。
10、人生中遇到的所有事和人,
11、一般人利他是有条件的,我帮助你,同时也希望你回馈,相互之间像是一种交易。可大乘佛教不是这样,它的利他不谈任何条件,只要众生有苦有难,就全力以赴地去帮助、去给予。这才是纯粹的无私和高尚!对我们一般人来讲,也许这有些望尘莫及,但的确是让人景仰。
12、贤能者,戮力劳心。讲述了作者大无畏的精神。天地之间有杆秤,心底无私天地宽。
13、所以,“我”始终是问题的关键。不论小事大事,小到家庭内部的争吵,大到国家与国家的战争,全都是在对“我”以及“我所”的认同之上,为了维护这个“我”而导致的。有这么一种既有趣也有理的说法:在“我”这个字形中藏着一把兵器——“戈”,有了这把“戈”,既“戈”了别人,又“戈”了自己。因此,只要太过分地执著于“我”,家庭不会快乐融洽,社会不会安宁和谐,乃至整个世界也不会有真正的和平。
14、李连杰在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家过亿了,那时他一直在追求怎么享受、怎么更成功,想的也都是自己。但后来他学了佛,开始作起了慈善,当他诚心诚意用大乘理念利益他人、回馈社会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前为自我而努力的一切,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而利他却可以。
15、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16、作为一个既平凡又普通的出家人,一个藏传佛教的信仰者,我的信心和虔诚,让我在近三十年里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佛法的研究上了。我在研究中有个体会:佛法虽然高深莫测,但是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去修学、去挖掘,一定会受益匪浅!
17、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利他的学问,应该是有益于社会的学问。只要你不断地学、不断地实践这些,你的人生一定会灿烂,一定会发出有利于自他的光芒。
18、1937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即被派往湖北担任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创建了鄂中游击区。后来,鄂中游击区和游击队扩大为鄂豫边区和新四军鄂豫挺进队,陶铸担任政治委员。
19、对一个学生而言,在学校里的时候,很多学生的思想还算纯洁,可一进入社会,就难免不受到染污了。杜甫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状况,不正是这样吗?
20、我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先生有一首《赠曾志》的诗,其中第二章写到: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五、心底无私天地宽演讲稿英语
1、月称论师在《中观四百论》的注释里讲过一则公案:从前有一个国王,婆罗门通过观察星相,对他说几天后要降一场毒雨,谁饮用了就会疯掉。几天以后,果然下了雨,整个国家的所有臣民喝了这个雨水以后,都疯掉了,只有国王一个人没喝,因而是清醒的。可是因为和大家不一样,大家都认为他是不正常的,说他是个疯子。这样说久了以后,国王不得已,也喝下了毒水,跟他们变成一样了。
2、而且,一个人能有多少财富,主要看福报。有的人再怎么精勤,如果没有前世的福报,也拥有不了很多;而有的人,即使他不太勤勉于这些,也会富足。因此,教育应该重在培养德行。其实人活着的意义,不是看你有多少财富和地位,而是看你是否能利益他人;再开阔一点说,就是看你是否能利益一切的众生,而且是生生世世。
3、愿意也好,不喜欢也罢,
4、“我执”是一切痛苦的因
5、所以,在人生的某些时候,还是要思索思索。你没有接触到佛教,那另当别论,但现在已经接触到了,为什么不深入地了解一下呢?像这个“无我”的道理,如果它真的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那为什么不仔细推敲推敲?如果“我”所执著的真的是假象,那为什么不放下呢?……
6、其实,空性不是这个意思。真正的空性是说,在生活中显现的这一切,虽然它的本质是空的,但显现是存在的。所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在做的时候,因为你懂得了空性,私心就少了,私心少了,天地自然就宽广了。否则,我们这个“自我”的意识本来就强,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乃至教育也不断地往这方面引导,那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极端的现象。
7、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8、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9、棋盘容纳楚汉边,心中无私天地宽。大肚能容天下事,心中无私天地宽。蝉虫作茧线线牵,心中无丝天地宽。
10、生病的老马也感叹自己卧在马槽间,枯萎的葵花也更加害怕秋霜。
11、例如,每个母亲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有哪怕些许的私心,每一个母亲都会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所以说,母爱对于孩子来说是无私的,可是从别人的角度来看,母爱便是自私的了。
12、曾国藩反省、改过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是不多见的。要保持内心的光明不灭,时时观照自己的过错,曾国藩认为首要在于“不自欺。”他认为人有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而不肯下功夫去做,之所以做事无恒,修身不力,就是因为自欺,自欺就是一种逃避,非大丈夫所为,由自欺而终至于欺人。
1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一向认为真实的东西,其实最不真实。
14、1933年5月,由于叛徒出卖,在上海被国民政府逮捕。在被监禁的四年期间,陶铸团结和鼓舞被囚战友,同敌人不断地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15、我很能体会他的忧虑。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当他为自己奋斗,又有点能力的时候,就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甚至不惜破坏一切。就像希特勒,他从前的学习成绩、各方面的修养原本也不错,可是在受了某种思想影响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种族,杀的杀、害的害,而且在他看来,即使杀掉了全人类,也没什么不对的。这就是“利己主义”的危害。
16、还有我前面讲的,“痛苦的来源是我执”、“我”以及“我”所执著的一切是假的,这也是真理。虽然这否定了我们从前的认识,虽然接受起来有点困难,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你有求知精神,不就是要用在这样的真理上吗?
17、昨天我去了武威县见到了萨迦班智达(6)的遗塔。萨迦班智达是藏传佛教的伟大上师,他在1244年应邀来这里弘法,并于1251年在此示现圆寂。他的遗塔,虽然经历了多次的地震以及毁灭运动,现在仍完好无损。后来我又去拜见了鸠摩罗什大师的舌舍利,他也曾在这里住了17年。从这些以及其他佛教圣迹来看,这片土地对佛教的传播,有着相当大的贡献。
18、前段时间的一个研讨会上,北大一位教授说,现在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说这种人一旦掌权,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7)
19、只要一个人,从来没有干过什么坏事,心里没有愧疚,没有恐惧,那自然不会害怕,会有什么灾祸找上门来!
20、感情上的事也是一样的。我去过一些大学,也了解很多大学生在这件事上苦恼。苦恼归苦恼,但你要为了一个人自杀,就不值得了!你喜欢他,他不喜欢你,你的世界变暗了,这个我理解。但黑暗终归会过去的,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像你眼里所看到的,只有他一个人——他不喜欢你,其他的人也都死了,不是这样的。
- 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下句是什么(100句)
- 心底无私天地宽理解(100句)
- 心底无私天地宽议论文600字举三个事例来证明(100句)
- 以心底无私天地宽写一篇证明议论文(100句)
- 以心底无私天地宽写一篇证明议论文(100句)
- 心底无私天地宽,什么意思(100句)
- 关于无私爱的句子(100句)
-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100句)
- 父母无私的爱的句子(100句)
- 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100句)
- 道家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100句)
- 说父母的爱无私的句子(100句)
- 心地善良的女孩说说(100句)
-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100句)
- 一个内心善良的人(100句)
- 内心的深处写一句话(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